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200例乙型肝炎肝炎患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化学发光法(CLIA)、电化学发光法(ECLIA)四种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观察其HBsAg水平,统计分析其灵敏度与精密度。结果 CLIA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和ELlSA、TRFIA比较测定灵敏度更高,四种方法在检测低浓度HBsAg时,CLIA和ELlSA、TRFIA比较,其阳性检出率更高,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CLIA和ECLIA在检测敏感性上更有优势。结论检测乙型肝炎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手段具有较强一致性,ELISA在人群初筛时比较适用,CLIA检测灵敏度较高、检出HBsAg阳性概率更高,其优势存在于低浓度HBaAg检测,因此低浓度HBsAg检测中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TSH极低值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TRIFMA)超敏TSH(hTSHUitre)。选择血清TSH测值小于0.03mIU/L且临床诊断已明确的185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TSH测值小于0.03mIU/L患者中甲状腺疾病占95.7%,其中甲亢占74.6%,亚急性甲状腺炎占4.3%,服甲状腺激素治疗者占15.1%,其它类型占4.3%包括垂体功能减退,早期妊娠,糖尿病,心律失常,肾衰等。结论 在TSH极低病例中,甲亢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定量研究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乙肝)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用ELISA法对HBV抗原抗体定性检测只能供给我们“阳性”“阴性”结果,对于HBV感染的严重程度、用药疗效及预后判断,不能提供一个客观的量化指标。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TRFIA)是近年新建立的一种定量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等优点,逐渐用于临床对乙肝五项进行定量分析。本研究拟对TRFIA定量测定乙肝五项的方法做一评价。  相似文献   

4.
5.
冯恒荣 《淮海医药》2009,27(1):18-20
目的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测定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方法学予以评价,评价TRFIA法测定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灵敏度、精密度、回收试验及与化学发光免疫法(CLEI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重复性试验、回收试验、比较试验方法。结果tPSA和fPSA检测下限分别为0.02μg/L和0.05μg/L,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2.38%、3.16%,回收率分别为101.2%和102.4%,与CLEIA法高度相关,r值分别为0.986和0.964。结论TRFIA测定tPSA和fPSA稳定性好、灵敏度和准确度高,是当前免疫最有发展前途的超微量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6.
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DNA定量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判断标准。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分别对603例乙肝患者血清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HBV-DNA定量结果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不同组合间存在一定差异,乙型肝炎"大三阳"病毒检出率为94.4%,明显高于其他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值〈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模式HBV-DNA高于HBeAg阴性模式,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索其规律,能更好指导临床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不同乙肝血清模式下前S1抗原(Pre S1)以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结果 ,并探讨三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500例乙肝患者血清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和Pre S1检测,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 Pre S1总阳性率为73.8%,HBV-DNA总阳性率为6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阳组中Pre S1阳性率为93.1%,HBV-DNA阳性率为100.0%,两者阳性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三阳组中Pre S1阳性率为69.9%,HBV-DNA阳性率为45.8%,Pre S1阳性率明显高于HBV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阳性组的Pre S1和HBV-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 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Be Ag阳性组中,Pre S1和HBV-DNA阳性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e Ag阴性组中,Pre S1阳性率高于HBV-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e Ag和Pre S1与HBV-DNA检测率高度相关,Pre S1与HBV-DNA既有一致性,又有互补性。对检测HBe Ag阴性的乙肝患者,Pre S1有独特的优势。乙肝血清标志物联合HBV-DNA以及Pre S1可作为乙型肝炎早期诊断和评价疗效的可靠指标,尤其在隐匿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乙肝检测模式中Pre-S1抗原与HBV-DNA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Pre-S1和HBcAg。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比较Pre-S1抗原在各种模式中的阳性率及Pre-S1抗原与HBV-DNA的关系。结果 HBsAg (+)、HBeAb(+)、HBcAb(+)模式中,Pre-S1抗原(+)阳性率为86%,HBsAg(+)、HBeAb(+)、HBcAb(+)模式中,Pre-S1抗原(+)阳性率为40%,HBsAg(+)、HBcAb(+)模式中,Pre-S1抗原(+)阳性率为2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模式中, Pre-S1抗原阳性率与HBV-DN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re-S1抗原可以作为判断乙肝的补充指标,对临床实践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不同年龄乙肝患者HBeAg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的HBsAg阳性患者HBeAg检测结果,了解血液中HBV的传染性。方法对1076例HBsAg阳性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HBeAg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HBeAg阳性占HBsAg 阳性例数的52.32%,HBeAg阳性率在不同的年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随年龄的增大而阳性率随之降低。结论 10岁以下、10~20岁两个年龄组患者血液中HBV的传染性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不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方法的临床免疫室间质量。方法:某省临床检验中心2014年、2015年发放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标本,分别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金标法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每种检测方法均在两个实验室内开展。结果:金标法、ELISA各自在两个实验室检测五项指标的正确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免疫室间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种检测方法两个实验室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b、HBeAg的正确率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LISA比较,金标法用于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准确率和临床免疫室间质量更高,所具有的临床推广应用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检测血清中丙型肝炎抗体(抗-HCV)的优越性.方法 首先选择200份质控品对两种方法检测的准确性及一致性进行分析,然后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抗-HCV样本2000例,分别采用ELISA法与CMIA法对患者血清中抗-HCV进行测定、分析,并对比两种方法对抗-HCV的阳性检测率.结果 质控品试验结果:CIMA法与ELISA法检测准确率分别为98.50%与93.00%,两种方法检测的一致率为93.00%;对两种检测方法下反馈结果不一致的样本进行分析,CIMA法检测抗-HCV阳性结果为100.00%,占总样本数的1.50%,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结果为92.86%,占总样本数的6.50%.2000例抗-HCV样本检测结果:ELISA法阳性检测率为1.00%,CIMA法阳性检测率为2.10%,两种方法抗-HCV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IA检测抗-HCV的准确率、特异性以及灵敏度均明显优于ELISA法,更适合用于丙型肝炎的临床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2抗原和乙型肝炎5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分别对Pre-S2Ag定性和乙型肝炎5项指标定量检测。结果244例感染组标本中,PreS2的阳性率为87.7%。在同一HBVFMs模式下,指标含量改变最为常见,反映患者免疫力变化。HBVFMs各项指标的低含量存在,经常出在少见模式中,也是模式发生变化的主要人群。结论PreS2-Ag是反映病毒复制情况比较敏感的指标。乙型肝炎5项指标定量可以检出较低浓度HBsAg,指导乙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效果,动态观察病情和疗效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国产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安全性与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69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d(治疗组),62例口服苦参素胶囊0.6 g/d(对照组),观察48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血清HBA DNA阴转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时,治疗组血清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3.2%比7.8%;36.0%比8.7%;13.6%比3.1%;6.2%比0(χ2=56.32、23.18,均P<0.01).治疗48周时,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则分别为78.0%比9.6%;56.8%比28.7%;32.1%比11.7%;18.7%比6.3%(x2=76.78、21.72、20.61、21.32,均P<0.01).结论 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均明显优于苦参素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其他HBV标志物的关系,并探讨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HSA)检测95例HBV病毒感染者血清标志物和前S1抗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前S1抗原在HBeAg阳性组合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合者(P〈0.05);HBV感染者抗HBc-IgM与前S1抗原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HbcAb-IgM与前S1抗原的关系不密切(r=-0.1045)。结论:前S1抗原是反映HBV感染、复制的指标,与HBV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为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HBV-M量化指标HBV DNA及PreS1抗原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定量与HBV DNA定量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S1(PreS1)的关系.结果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对乙型肝炎五项定量分析.用荧光定量(FQ)-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HBV DNA定量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PreS1.结果HBVDNA拷贝数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r=0.272、P<0.05;r=0.0054,P<0.01),与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值呈负相关(r=-0.273,P<0.01);HBeAb( )组的HBV DNA平均拷贝数明显高于HBeAb( )组;PreS1在HBeAg( )组阳性率高于抗HBe( )组.结论HBeAg与HBV DNA有相关性,是病毒复制的指标,两者与PreS1具有伴随关系;HBsAg是HBV外膜的组成部分,它的高表达与HBV复制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测定低水平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人群分布及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特征。方法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测定6186例非肝炎病区住院患者血清HBsAg及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及e抗体(HBeAg、抗-HBe)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根据定值参比血清和样本的HBsAg荧光速率值/阴性对照荧光速率值的比值(S/N值),并结合中和试验结果,确定浓度在5μg/L以下的HBsAg阳性例数,并分析相关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模式。结果共检出HBsAg阳性626例,HBsAg浓度在5μg/L以下的有158例,占总数的2.55%,占HBsAg阳性人群的25.24%。其中,HBsAg浓度在1μg/L以下的有71例(44.94%);1~2μg/L的有26例(16.46%);2~5μg/L的有61例(38.60%)。对上述低水平HBsAg人群的5项HBV血清标志物检测获得8种模式,以"HBsAg、抗-HBc、抗-HBe阳性","HBeAg和抗-HBs阴性"模式为主(74.60%);累计HBsAg和抗-HBc同时阳性者占94.17%;HBsAg与抗-HHs同时阳性只出现在HBsAg1μg/L以下人群中(6.45%)。结论低水平血清HBsAg人群不容忽视,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有重要意义;同时检测相关HBV血清标志物,对于确定上述人群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定量与HBV DNA定量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S1(PreS1)的关系。结果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对乙型肝炎五项定量分析。用荧光定量(FQ)-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HBV DNA定量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PreS1。结果HBVDNA拷贝数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r=0.272、P<0.05;r=0.0054,P<0.01),与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值呈负相关(r=-0.273,P<0.01);HBeAb(+)组的HBV DNA平均拷贝数明显高于HBeAb(+)组;PreS1在HBeAg(+)组阳性率高于抗HBe(+)组。结论HBeAg与HBV DNA有相关性,是病毒复制的指标,两者与PreS1具有伴随关系;HBsAg是HBV外膜的组成部分,它的高表达与HBV复制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阿德福韦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学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年后肝组织学改变.方法 30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每日1次,服药1年以上,在治疗前、治疗1年后均接受肝穿刺活检.按照Kondell组织学活动指数(HAI)评价肝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细胞内HBsAg、HBeAg.结果 治疗1年后18例患者肝组织学改善(治疗后HAI积分下降≥2),其中17例患者坏死炎性反应程度改善(治疗后积分下降≥2),11例患者纤维化程度改善(治疗后积分下降≥1).9例患者服药已2年以上,治疗2年时肝病理结果较治疗1年时改善更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治疗后肝组织内HBeAg表达明显减少,而HBsAg的表达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阿德福韦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1年后肝组织学的坏死炎性反应和肝纤维化程度均获明显改善,延长疗程可获得更显著的组织学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国产阿德福韦酯胶囊(名正)用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抗病毒指征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初治患者91例,将其随机分组为治疗组46例,给予名正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贺普丁治疗,比较两组病毒学、血清学和生化学应答情况。结果治疗18个月时,治疗组/对照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分别为93.47%/82.22%、41.3%/28.89%、30.43%/1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有4例出现耐药。结论名正安全有效,用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优于贺普丁。  相似文献   

20.
The study was a comparison between a Luminescent Oxygen Channeling Immunoassay (LOCI™) and 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for quantification of Insulin Aspart (IAsp) in human serum. The advantage of LOCI™ compared to ELISA is reduced workload and higher throughp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