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临床观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川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1~2g/(kg.d)的丙种球蛋白与400mg/(kg.d)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治疗组川崎病患者的痊愈率(83.3%)与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76.7%)相当,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164,P0.05);(2)两组川崎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了2例头晕,对照组出现了发热、头晕、头疼各1例,治疗组川崎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相当(x2=10.552,P0.05)。结论 1~2g/(kg.d)的丙种球蛋白与400mg/(kg.d)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具有相当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患儿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治疗后的IgA、IgG及IgM水平,统计两组的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及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gA、IgG及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失时间及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医药指南》2015,(36)
目的对阿司匹林联合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64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2 g/(kg·d)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给予400 mg/(kg·d)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在疗效上的差异。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实验组患儿CRP、PLT及ESR下降速度最快,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的痊愈率为96.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5%(P<0.05)。两组患儿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的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了患儿ESR、PLT、CRP水平,患儿症状消退较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舒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3,(35):136-138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长江大学附属潜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计数(PLT),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χ2=3.906,P=0.048);观察组退热时间与黏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四肢肿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14 d后,2组WBC、CRP、ESR、PLT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 5.00%,P=1.000)。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可有效提升临床效... 相似文献
6.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在川崎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川崎病患儿87例,男48例,女39例,年龄73d-12岁,随机分成2组,服小剂量阿司匹林伍以静脉注射5%丙种球蛋白1.0g/(1kg·d)连用2d或2.0g/(kg·d)一次性静脉注射组(Ⅰ组)32例;单纯服小剂量阿司匹林30-50mg/(kg·d)组(Ⅱ组)55例。结果Ⅰ组治疗前体温38.2-39.9℃,平均39.2℃,Ⅱ组治疗前体温38.4-40℃,平均39.1℃,治疗后Ⅰ组热退时间及血沉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高于Ⅱ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丙种球蛋白一次或分成两次静脉注射伍以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7.
张慧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6):170-172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溶肠片治疗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川崎病患儿,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参照组及试验组,各58例。参照组予以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溶肠片治疗,试验组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溶肠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消失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9.66%高于参照组的55.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8、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IL-8、TNF-α、IL-6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消失时间分别为(1.21±0.49)、(2.09±1.23)、(3.72±1.19)、(2.06±0.59)d,均短于参照组的(3.62±0.29)、(4.71±1.26)、(6.79±1.12)、(4.86±1.63)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溶肠片治疗川崎病患儿,可促进患儿症状消失,改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联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大理州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20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联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联合口服阿司匹林能有效缓解临床指标,并能预防冠状动脉损害,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效果。方法选择川崎病患儿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静脉滴注丙球蛋白2g/(kg.d),应用时间1d,口服阿司匹林50~80mg/(kg.d)。对照组静脉滴注丙球蛋白0.4g/(kg.d),用药时间为5d,口服应用阿司匹林50~80mg/(kg.d)。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手足症状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冠脉病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手足症状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4±0.13)d,(2.11±0.49)d,(2.21±0.67)d及(6.1±1.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冠脉病变发生率分别为3.8%和3.6%,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两种方案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单剂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的疗效.方法:将26例患者随机分为单剂组(15例)和多剂组(11例).单剂组给予丙种球蛋白2 g8226;kg 1,一次静脉滴注;多剂组给予丙种球蛋白400 mg8226;kg 18226;d 1,静脉滴注,连用5 d.两组都加用阿司匹林口服.结果:总发热时间单剂组(9.7±3.1) d,较多剂组(11.4±5.3) d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剂组EKG异常占10.7%,较多剂组24.8%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剂组冠状动脉损害占18.1%,较多剂组25.3%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剂丙种球蛋白能有效地防治川崎病患儿的心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儿童川崎病的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期发现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的临床特征及恰当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6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指(趾)端肿胀脱皮,口腔黏膜潮红、皲裂,眼结膜充血,肛周红,卡瘢红等在本病比较有诊断价值;而后4项具有早期诊断意义。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早起应用(<10d)可预防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2.0g/kg.d单日1次的用药方法能更快减轻症状,控制发热。结论早期大剂量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及口服阿司匹林可迅速有效缓解症状,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辅助治疗对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近期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辅助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儿的近期疗效、主要临床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62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9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8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注射液,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总热程、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和ESR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其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使用头孢曲松基础上每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0.6g*kg-1,2~3d1次,共5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7.2%,80.0%,后遗症发生率2.8%,16.7%,病死率2.8%,20.0%(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效果好,后遗症发生率低,对早产儿早期使用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丙种球蛋白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迄今病因未明,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中、小动脉炎,最严重的危害是心血管损害,其急性期发生率约25%左右,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lesion,CAL),包括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是影响患儿预后最主要的因素,已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血丙种球蛋白(HG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的57例ITP分为丙球治疗组、丙球加激素组、激素组,观察疗程第1~7d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 3组治疗均有效,但起效时间HGG组及混合组优于激素组。3d内血小板上升率HGG组44%,混合组50%,激素组10%,经x~2检验,HGG组与混合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两组与激素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HGG治疗ITP起效快,控制出血明显,优于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