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当飞利肝宁胶囊在抗痨治疗中的保肝作用。方法:将78例初治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抗痨治疗前肝功能均正常。两组均服用免费抗结核板式药,治疗组加用当飞利肝宁胶囊,对照组加用肌苷片。每个月复查肝功能,若有异常则停用抗痨药,口服当飞利肝宁胶囊保肝,复查肝功能正常就继续原方案治疗。结果:治疗组肝损伤发生率2.5%,对照组28.9%,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肝损伤病人用当飞利肝宁治疗两周后肝功能复常率达72.7%。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抗痨药引起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2.
程玲  武正菊 《北方药学》2015,(3):173-173
目的:探讨当飞利肝宁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方法:将121例初治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1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加用当飞利肝宁胶囊,对照组未加用任何保肝药。每月复查肝功能,若出现轻度肝功损伤则加用当飞利肝宁胶囊保肝治疗。结果:肝损伤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肝损害者肝功能治愈率达80%,有效率100%。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宁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药物不良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9%和71.9%(P〈0.0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于抗结核药引起的肝损害具有较好的降酶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太平 《中国药业》2014,(13):19-20
目的评价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当飞利肝宁片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代偿期患者2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6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鳖甲软肝片和当飞利肝宁片,对照组加用护肝片,疗程均为6个月。记录治疗后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甘氨胆酸(CG)、Ⅳ型胶原(ⅣC)、影像学改变等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HA,PCⅢ,CG,ⅣC水平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当飞利肝宁片能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是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当飞利肝宁胶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扶正化瘀胶囊,5粒/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当飞利肝宁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门静脉直径、脾脏厚度、脾静脉直径、肝纤维化分期评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DNA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LN、PCⅢ、ⅣC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A、LN、PCⅢ、ⅣC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门静脉直径、脾脏厚度、脾静脉直径明显减小,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门静脉直径、脾脏厚度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纤维化分期、HBV-DNA水平、ALT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肝纤维化分期、HBV-DNA水平、ALT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ALT复常率分别为93.88%、10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协同作用,可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客观地评价当飞利肝宁胶囊与甘利欣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本院门诊与病房1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分析.结果:治疗2个月后,主要症状乏力、纳差、腹胀、眼干涩,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血清中TBil、ALT复常或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经χ2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甘利欣与当飞利肝宁联用较单一使用效果好,两药联用可以起到互补与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玲  王陶丽 《中国药师》2012,15(6):865-86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伴高脂血症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在配合饮食控制和改变生活方式条件下,A组用阿托伐他汀10 mg,po,qd联合当飞利肝宁胶囊1.0 g,po,tid,B组单用当飞利肝宁胶囊1.0 g,po,tid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血脂和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A组TC、TG、LDL-C、HDL-C和ALT、GGT、TB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5);B组ALT、GGT、TB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ALT、GGT、TB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当飞利肝宁胶囊可有效改善伴高脂血症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脂水平,同时不会引起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当飞利肝宁胶囊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180μg,1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当飞利肝宁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的转阴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透明质酸(HA)、Ⅳ胶原蛋白(Ⅳ-C)和Ⅲ型前胶原肽(PCⅢ)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BVDNA转阴率、HBe Ag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唐蒙轩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4):2179-2179
目的:探讨肝得治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肺结核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服用抗结核药物6~8个月并加服肝泰乐片剂,治疗组70例服用抗结核药物6~8个月并加服肝得治胶囊.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肝损发生率分别为22.1%、8.6%,两组比较,P<0.01.结论:肝得治胶囊能有效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胶囊在结核病治疗中预防药物肝损害的价值。方法:我院2007年7月~2009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112例肺结核患者,治疗组(47例)在采取抗结核方案基础上应用水飞蓟宾胶囊(70mg,口服,tid)护肝,对照组(65例)未应用水飞蓟宾胶囊,采取抗结核方案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肝功能损害的情况。结果:抗结核治疗期间治疗组发生肝功异常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发生肝功能异常停用抗结核药物给予保肝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用水飞蓟宾胶囊可以降低肝损害的发生率,发生肝损害的程度也可减轻。  相似文献   

11.
强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赛  黄妙兴 《中国药房》2011,(36):3421-3424
目的:研究强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10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进行基础护肝治疗,治疗组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强肝胶囊(1.2g,tid)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肝纤维化谱(HA、PcⅢ、CⅣ、LN)、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及肝脏病理变化。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细胞外基质前胶原α2(collα2)mRNA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CTGF的蛋白表达。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其肝纤维化谱及肝脏病理均明显减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肝纤维化程度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水平及CTGF、collα2mRNA水平以及CTGF蛋白表达水平,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上述指标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肝胶囊通过下调肝脏组织中CTGF的基因和蛋白水平,降低TIMP-1水平,下调collα2mRNA的表达等多条途径而实现抗肝纤维化的功能,显示其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谭明格  向秀伍 《中国药房》2010,(36):3411-3412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方法:89例初治菌阳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应用"2H3R3Z3E3(S3/)4H3R3"方案抗结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结果:治疗组在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9.7%、67.5%(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显著改善初治菌阳性肺结核患者的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叶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疗效。方法选择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叶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肝纤维化血清指标(HA、LN、P-Ⅲ-P、Ⅳ-C)和肝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均有一定疗效,但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HA、LN、P-Ⅲ-P、Ⅳ-C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彩色多普勒显示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门静脉内径及脾静脉内径均明显下降(P〈0.01),而门静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增加(P〈0.05)。结论丹叶胶囊具有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对改善肝硬化进程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强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妙兴  古赛 《中国药房》2010,(8):734-736
目的:观察强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2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例进行基础护肝治疗,治疗组1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强肝胶囊。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氧化应激指标、活检肝脏病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玻璃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蛋白(LN)、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因子(TIMP-1)、病理组织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肝胶囊可以改善肝脏炎症、促进肝内脂肪代谢、保护肝细胞,并对逆转肝纤维化有一定作用,是治疗NAFLD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加欣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80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肝加欣治疗,对照组不使用任何保肝药物。治疗后比较2组肝损害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肝损害发生率为5.6%低于对照组的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肝加欣能够显著降低使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率,可有效避免药物性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2例耐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病症改善情况、影像学改变情况以及痰菌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控,可以用于耐药结核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宁家辉  霍大浪 《中国药房》2009,(27):2143-2145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将结核药所致肝损害患者75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8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给予香丹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37例,给予门冬氨酸钾镁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4周。测定肝功能指标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在肝功能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67.57%(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香丹注射液可用于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