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与血糖、血脂的关系,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血管病变35例(其中大血管病变15例,微血管病变20例),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G2h)、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指标与同期的35例无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配对分析。结果①2型糖尿病有血管并发症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显著高于无血管并发症患者,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测定显示有血管并发症患者TG和TC显著高于无血管并发症者,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与血糖、血脂关系密切,临床治疗的重点不仅要放在降低血糖上,而且不应忽视对血脂异常的治疗,这对防止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患病情况,为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资料完整的1126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维吾尔族590例,汉族67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调阅,并整理分析。结果1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7.1%、糖尿病足3.9%、冠心病15.1%、高血脂52.9%;其中维吾尔族患者下肢血管病变9.1%、糖尿病病足5.8%、冠心病22.1%、高血脂68.5%,汉族患者下肢血管病变5.1%、糖尿病病足1.9%、冠心病8.1%、高血脂37.2%。结论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病足、冠心病、高血脂等慢性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大血管病变及高血脂,维吾尔族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CP-1A-2518G基因多态性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以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对照组55例,2型糖尿病患者135例,所有入选对象留取空腹静脉血,提取DNA,PCR扩增、酶切分析其基因型,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MCP-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1)2型糖尿病患者MCP-1GG(-2518)基因型频率及G(-2518)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与合并血管并发症组之间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昆明汉族2型糖尿病人群中,MCP-1G(-2518)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MCP-1G(-2518)等位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MCP-1A-2518-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周晓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3):1960-1960
目的:探讨分析我院近10年间的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因,旨在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和总结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死亡病例的主要死因是慢性并发症和感染。慢性并发症中,心、脑血管病所占比例高于其它并发症。感染则以肺部感染为主。结论:有效地控制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积极防治感染,保护脏器功能,对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为分析2型糖尿病糖尿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犯罪血管、并发症及预后情况。本研究选取47例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712月北京某三级医院心内科收治47例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M组),男性  相似文献   

6.
血粘度改变对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影响(附10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邻琳  翟松林 《河北医药》2001,23(7):487-488
目的 探讨血粘度改变对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健康对照组60例进行血流变测定。同时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粘度改变合并血管病变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呈明显高粘高聚状态。血粘度异常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并发血管病变。结论 纠正血粘度异常对血管病变有重要的防治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7):2564-2566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风险因素,为早期防治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96例,为病例组.同时随机选取本院因为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收治的非糖尿病患者392例,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 男性、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水果摄入量少、糖尿病家族史是老年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32、0.693、0.756、0.783、0.757、0.674、0.896.结论 针对老年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应开展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治结合,从而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致死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对策。方法临床确诊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13例为试验组,确诊2型糖尿病而无高血压患者511例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心电图、心脏彩超、头颅CT、尿液检查、眼底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试验组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中血糖血压同时达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1 102例死亡病例中有131例患有2型糖尿病,分析131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结果131例糖尿病患者死于的疾病中,第一位原因是脑血管病变(32.8%),第二位原因是心血管病变(18.3%),第三位原因是恶性肿瘤(14.5%),第四位原因是尿毒症(6.9%)和糖尿病急性并发症(6.9%)。58%(76/131)的糖尿病患者的死因是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以心脑血管并发症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10.
张书平  杨文革  赵莉 《河北医药》2007,29(4):395-396
目的 探讨护理健康教育在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对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B族维生素等知识水平,预防血管疾病的作用.方法 对63例住院的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Hcy叶酸、B族维生素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该项护理教育后分析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结果 患者在教育后的知识评分比教育前明显提高(P<0.01),患者血糖明显下降(P<0.01),各种血管性并发症明显减轻(P<0.01).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老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血脂水平与2型糖尿病伴发大血管病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除高血糖与高血压之外,脂类代谢紊乱也为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83例2型糖尿病伴发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脂水平,并与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脂比较,为防治2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勤 《淮海医药》2012,(4):316-317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病程、年龄、体重的关系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周围大血管病变40例,分别检侧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PGZ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病程、体重等指标与同期的40例无周围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配对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有大血管并发症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显著高于无血管并发症患者,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测定显示有大血管并发症患者TG、糖化血红蛋白和TC显著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者,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关系密切,临床治疗的重点不仅要放在降低血糖上,而且不应忽视对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的,这对防止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血管病变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因素,其发病率很高,许多患者初诊时已存在慢性血管病变,因此早期预测、预防其发生发展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本研究通过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魏洪军  程飞 《河北医药》2011,33(18):2742-274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3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358例糖尿病患者中,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2.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1.3%、糖尿病肾病30.7%、糖尿病神经病变28.5%、冠心病27.6%、脑血管病22.6%、外周血管病变11.5%;致残率5.6%、病死率5.0%。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主要与血糖和病程相关(P〈0.05),大血管病变主要与病程、年龄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较高;血糖水平和病程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年龄、糖尿病病程密切相关;加强糖尿病前期的防治和良好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杨莉  杨健 《淮海医药》2013,31(4):319-320
目的分析和探讨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分析57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的住院病历,对照、分析、研究其患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入选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9.8%,糖尿病肾病28.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7.4%,心血管并发症59.6%,高血压58.8%,冠心病44.1%,脑血管病变21.1%,下肢血管病变31.6%,血脂代谢异常52.6%。经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水平、收缩压、舒张压、血脂水平,分别为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早期防治,严格控制其危险因素,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患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降低糖尿病致残致死率的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红细胞与血小板检测参数在糖尿病血管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照有无血管并发症分甲组(38例)与乙组(42例),对两组病例很细胞与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两组病例空腹血糖(FBG)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刚性指数(IR)水平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甲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水平高于乙组,血小板计数(PLT)低于乙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红细胞与血小板主要参数进行严格监测,有助于辨识与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合并血管并发症,对血管并发症防治具有一定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7.
韩瑞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9):1058-1059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情况。方法应用judkins方法对5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及56例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多数是多支病变,且数目多,糖尿病病程越长越易发生多支血管病变。结论2型糖尿病的及早预防、合理治疗对冠心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1~12月882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94例(102次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住院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和大、微血管并发症以及血脂质异常等明显相关。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血管内膜和中层厚度增加、斑块形成和钙化。病变的发生与长期慢性高血糖、高血压、血脂质代谢异常和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相关。早期血糖、血压和血脂质的良好控制,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踝肱指数(AB I)测量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供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早期无创性检查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9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组,总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血管病变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子,参与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在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疾病并发症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的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在 2型糖尿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化学比色法方法测定 76例有和无血管并发症的 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 5 1例正常人血浆NO的水平。结果  2型糖病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而有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血浆NO的水平低于无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组 ;而NOS的水平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本组观察结果提示NO在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可影响病人的血流动力学 ,NO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尿病及血管损伤的程度 ;NOS无明显的差异可能为NO前体不足导致NO减少 ,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