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形变与重构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局部、整体左室心肌形变及其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①对10例健康人和10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组织多普勒和斑点追踪成像结果的对比性分析。②回顾分析80例正常对照和3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患者,测量心尖两腔、三腔和四腔切面左室节段、整体峰值收缩长轴应变和应变率,并分析其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①应用STI、TDI两种方法测量正常心肌和缺血心肌左室峰值收缩长轴应变和应变率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正常组左室各节段峰值收缩长轴应变和应变率呈现一致性分布(P>0.05)。③心梗组左室各心肌节段峰值收缩长轴应变和应变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④心梗组患者左室收缩、舒张末期长径和左室射血分数无差异(P>0.05),但LVESV、LVEDV和WMSI明显增加(P<0.05)。⑤峰值收缩二维总应变、总应变率与LVESV、LVEDV、LVEF和WMSI相关良好。结论斑点追踪成像既能定量测定左室局部和整体心肌的收缩形变,评价局部和整体心肌组织的收缩功能,且与反映左室重构的指标间相关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的应变率(SR)变化特点及二尖瓣瓣环的收缩期SR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的关系。方法15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与20例正常对照者,将取样容积分别置于心尖位左心长轴切面、两腔切面和四腔切面的左室壁基段、中段和二尖瓣瓣环水平,获取同步的心肌SR曲线,读取收缩期的峰值SR值。用Simpson法测量LVEF。结果DCM组左室各节段心肌的纵向SR明显低于正常组相应节段的SR(P<0.05)。瓣环的SR与LVEF呈正相关(r=0.623,P=0.003)。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各部位的心肌纵向SR呈均匀性降低,瓣环的SR可定量评价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3.
应变率显像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应变率显像(SRI)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获取25例高血压病人和20例正常人二腔观、三腔观和四腔观应变率显像及组织多普勒图像,分析左室各节段心肌舒张期应变率曲线和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曲线,计算左室各节段应变率(SR)、平均峰值应变率(mSR)、左室平均应变率传播速度(PVS)和二尖瓣环平均运动速度(V).常规测量二尖瓣口E、A、E/A值.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血压组舒张早期V、SR均有明显降低,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PVS均降低.舒张早期SR与V呈高度正相关.舒张早期除后间隔基底段和侧壁基底段外其余相应节段心肌SR均有显著降低.结论SRI是一项准确定量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整体和局部舒张功能的无创性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静息状态下冠心病患者局部心肌纵向、径向及周向的收缩期峰值应变,了解静息状态下冠状动脉狭窄对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26例冠心病患者和26例健康志愿者接受超声检查,获取心尖四腔观、二腔观及左心长轴观和左室短轴观(二尖瓣环、乳头肌和心尖水平)二维灰阶图像,分析各个心肌节段的纵向、径向和周向的收缩期峰值应变.按左室18节段划分法,将26例冠心病患者的共194个病变心肌节段按供血冠脉狭窄程度分为两组:A组为冠脉狭窄≤70%供血的心肌,B组为冠脉狭窄>70%供血的心肌.结果 A组共90个节段.其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S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SR)和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SC)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共104个节段,其SL、SR和S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组和B组之间SL、SC和S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异常,局部心肌SL、SR和SC的变化町反映冠脉狭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应变率显像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左室局部心肌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应用应变率(SR)及应变率传播速度(PVS)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左室局部心肌舒张功能的价值,并初步探讨其收缩后缩短(PSS)现象。 方法 测量40例原发性高血压和30例正常人左室6个壁舒张早期SR(SRe)、舒张早期SRPV、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统计两组左室后室间隔出现的PSS的节段数,并记录PSS值。 结果高血压组左室各壁SRe、SRPV、Ve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相应节段,SRe与Ve呈高度正相关。正常组约23%节段出现PSS,高血压组约46%节段出现PSS,高血压组室壁肥厚节段PSS的绝对值大于正常组PSS的绝对值。 结论 应变率显像(SRI)技术为定量、准确评价高血压左室局部心肌舒张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室局部心肌应变(ε)和应变率(SR)的变化特点,评价H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的收缩功能。方法收集18例HCM患者和31例正常对照者,采集心尖四腔、二腔、长轴切面的动态图像,取样容积置于左室各节段心内膜下心肌,获取同步的心肌运动曲线、应变曲线和应变率(SR)曲线,测量收缩期最大应变(εsys)、峰值应变(εpeak)和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ys)。结果HCM组有15个左室心肌节段εsys、εpeak低于对照组,有6个左室心肌节段Srsys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HCM有7例患者左室部分节段心肌出现收缩期伸展现象。结论应变和应变率成像技术能准确反映H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并能显示左室局部心肌收缩期伸展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2DSE)定量分析常规方法 显示室壁运动正常冠心病患者的左室收缩运动,探讨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采集经冠脉造影证实的38例冠心病和31例对照组患者的心尖长轴、四腔和二腔观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应用二维应变软件测量左室壁各节段的收缩应变、应变率及整体长轴应变(GLS),心尖双平面Simpson 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参数值及分析LVEF与GLS的相关性.结果 组间比较,各项常规超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部分节段的应变、应变率及GLS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LVEF与GLS呈良好相关性P<0.05).结论 二维应变与应变率互为补充,对评价缺血心肌的敏感性高于常规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二维应变技术(2 DS)分析双腔起搏器置入前、后左室局部心肌的应变特点.方法 应用二维应变软件测量33例置入双腔起搏器患者术前、后的心尖四腔长轴左室壁各个节段的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S)与应变率(SR).结果 与术前比较,双腔起搏器患者术后的后间隔中间段及心尖段、侧壁中间段及心尖段的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S)与应变率(SR)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左室壁节段置入双腔起搏器前、后的应变(S)与应变率(S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置入双腔起搏器后,左室壁各节段心肌纵向运动的形变能力是不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速度向量成像评价早期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与心导管测量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及连续波多普勒估测左室最大上升速率(CWdp/dtmax)、射血分数(EF)对比,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测量心肌应变率(SR)评价早期左室收缩功能不全(LVSD)的可行性.方法 健康成人33例为对照组.早期LVSD组选取EF在 0.40~0.54 之间二尖瓣反流(MR)者38例,分别测量MR血流频谱估测CWdp/dtmax,EF值,心尖四腔及二腔观12个室壁节段的SR收缩期峰值,其中32例进行心导管检查,测量左室dp/dtmax(LVdp/dtmax).结果 早期LVSD组CWdp/dtmax为(1345.3±310.6)mm Hg/s,32例行心导管检查测量LVdp/dtmax为(1361.8±271.7)mm Hg/s,二者相关系数为 0.80(P<0.05).早期LVSD患者EF均值为(48.3±5.3)%,左室壁各节段(除外心肌梗死节段)SR绝对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R与LVdp/dtmax及CWdp/dtmax相关性均高于SR与EF的相关性.结论 VVI技术测量心肌SR对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价优于EF,SR可敏感反映早期LVSD.  相似文献   

10.
应变率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川崎病患儿左室局部收缩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应用价值.方法 急性期川崎病患儿3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20例.测量两组儿童的左室前壁、前间壁基底段、室间隔、侧壁中段、基底段、下壁、后壁的中段、基底段共10个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并进行组间比较.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计算左室短轴缩短率(FS),并比较两组参数.结果 患儿组的室间隔、侧壁中段、基底段、前壁、前间壁的基底段SRs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和P<0.01),患儿组与正常对照组的LVEF、 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川崎病急性期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受损,应变率成像技术可以检测出早期心肌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自主神经病变对Ⅰ型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QTVI软件测定糖尿病组(60例)及正常组(30例)二尖瓣环水平后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后壁、前间隔6个部位的收缩期(Vs)、舒张早期(Ve)、舒张晚期(Va)室壁运动峰值速度,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性。根据心率变异分析(HRV)将糖尿病组进一步分为心自主神经功能正常组(CAN-)(22例)及心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组(CAN )(38例),比较两组间Ve/Va<1的检出率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糖尿病组Ve低于对照组,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Ve/Va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1),二者有统计学意义。在CAN-组中的Ve/Va<1的节段数明显少于CAN 组(χ2=82.8,P<0.00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QTVI能够准确定量评价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并能敏感反映自主神经损害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及对疗效的评判提供了定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应变率显像评价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纵向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分别获取22例糖尿病患者(DM)和21例正常对照者标准心尖位左心长轴观、二腔观和四腔观图像,分析左室各室壁长轴方向基底部、中部心肌应变率曲线,计算各节段应变率及左室中部、基底部水平的舒张早期和心房收缩期的平均应变率。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和二尖瓣口血流的E、A峰值,计算E/A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组左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应变率和舒张早期应变率均明显降低(P〈0.05),左室大部分节段心房收缩期应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两组舒张早期和心房收缩期的平均应变率比较中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EF%、E、A及E/A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应变率显像为定量评价糖尿病患者局部心肌舒缩功能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超声定量组织速度显像 (QTVI)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 ,评价其是否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 (L VEF)相关。方法 :5 0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 (冠心病组 )和 2 5例正常人 (对照组 ) ,从心尖四腔、两腔和长轴切面观中测定后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前间隔和后壁六个部位的二尖瓣环收缩期平均峰值速度 (Sm)以及心电图 QRS波起始至二尖瓣环收缩波峰值的时间 (Q- Sm) ,并与心尖四腔观单平面改良 Simpson法所测 L VEF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六个部位的二尖瓣环 Sm平均值 (5 .2 1± 1.12 ) cm / sec与 L VEF呈显著正相关 (r=0 .6 6 ,P<0 .0 0 0 1) ,对照组六个部位的 Sm平均值 (6 .0 2± 0 .83) cm/ sec亦与 L VEF显著正相关 (r=0 .6 5 ,P<0 .0 0 0 1)。 Q- Sm和心率则与 L VEF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应用 QTVI技术测定收缩期二尖瓣环运动可反映左室整体收缩功能 ,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超声应变率显像(SRI)技术评价糖化血红蛋白(GHb)异常的2型糖尿病(DM2)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应用SRI技术分别观测GHb异常(>6.07%)DM2患者(DM2组,n=40)及GHb正常(4.17%~6.07%)健康成年人(NOR组,n=37)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二腔切面及心尖左室长轴切面左室6个室壁(后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前间隔、后壁)中间段的舒张早期峰值SR(SRe)、舒张晚期峰值SR(SRa),并计算SRe/SRa。结果(1)与NOR组相比,DM2组的SRe,SRe/SRa显著减低,有统计学意义;而SRa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2)DM2患者GHb与SRe呈显著负相关,而与SRa呈正相关;以SRe/SRa<1,E/A<1等提示舒张功能减退,与NOR组相比,DM2组有统计学意义。(3)DM2组心尖四腔、心尖二腔及心尖左室长轴切面观上左室6个壁中间段的SRe和SRa,各室壁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SRI技术能较好地评价GHb异常DM2的心脏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超声心动图(UCG)检测2型糖尿病(DM)患者心脏的形态结构和心功能状态,评价2型DM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DE)及多普勒组织显像技术(DTI)测定了40例2型DM病人、20例健康人二尖瓣口和肺静脉血流频谱及二尖瓣环运动频谱。结果(1)DM组室间隔(IVS)、左心室后壁(LVPW)厚度及左心房内径(LAd)较对照组增大(P<0.05);(2)反映收缩功能的指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DM组反映舒张功能的多项指标异常(P<0.05)。结论2型DM患者存在舒张功能异常,DTI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敏感性高,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收缩期应变率与校正的Q-V峰值间期及射血分数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5例高血压患者(LVN组25例,LVR组30例)和30例健康人,分别测量每例患者各室壁中间段和基底段的平均收缩期应变率,射血分数及校正的Q-V峰值间期.结果收缩期应变率的平均值与校正的Q-V峰值间期及射血分数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0.70和r=-0.86,P<0.001).收缩期应变率在3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校正的Q-V峰值间期和射血分数仅在高血压LVR组与其他二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o.05).结论应变率成像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敏感、简便而可靠的评价高血压患者心肌收缩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应变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心室收缩期应变率与射血分数的关系,评价不同左室构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55例高血压患者和25例健康人,应用常规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根据LVMI和RWT将高血压病分为左室正常构型(LVN)和左室重构(LVR)两组。每例病人采用应变率成像法测量各室壁中间段和基底段的收缩期应变率,Simpson’s法计算射血分数。结果:不同构型组各室壁收缩期应变率的平均值与射血分数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1=-0.82,r2=-0.84和r3=-0.94,P<0.001)。收缩期应变率在3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射血分数在高血压LVR与正常组和高血压LVN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熏 而在正常人组和高血压LVN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变率成像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敏感、简便而可靠的描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收缩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技术(QTV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为糖尿病性心肌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资料分为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DM组)和健康体检人员(NC组)各30例,应用QTVI测量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Aa),计算6个位点平均值代表瓣环的整体运动。结果:二尖瓣环运动速度Sa在DM组与N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Ea、Ea/Aa在DM组显著低于NC组。Aa在DM组与NC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QTVI可以敏感、准确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室功能,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受损较早,随后才出现左室收缩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