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我院1982.9~1986.8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给予化疗者85例,其中加用多抗甲素治疗28例、干扰素治疗27例。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加用免疫增强剂,对乳腺癌化疗具有较好的增强和词节作用,多项指标均有增强。治疗组的生存率达7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率43.33%(P<0.01),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儿童乳腺癌(分泌型乳腺癌)临床上极为少见,我院1975~1992年共收治2例,均行手术治疗,占同期因乳腺癌住院手术及放疗病人的0.12%,现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例1]患者,男,9岁。因发现右侧乳晕区皮下肿块4年、明显增大1个月收入院。检查:右侧乳晕皮下有4:厘米×4厘米肿块,质硬,与皮肤无粘连,乳头无内声,惜动度可,腋窝淋巴结不肿大,诊为乳腺纤维瘤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乳腺癌。即二次手术,行右侧乳腺改良根治术。切除的肿瘤标本3厘米×3厘米×1.5厘米,边界清,质硬,包膜完整,切面灰黄。腹窝淋巴结病理检查为阴性。术后…  相似文献   

3.
隐性乳腺癌是指完全没有症状和临床检查方法(即视诊和触衣)不能发现的乳癌。也包括临床检查认为是良性病变的乳癌。隐性乳癌又分为无转移的隐性早期乳腺癌和已转移的隐性晚期乳癌,后者以腋窝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而乳腺内不能触及肿块。 隐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与非隐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并无多大区别,最多的 X 线表现为特征性微细钙化, 48%病例是完全依靠这种征象来做出诊断的;其它则有圆形致密阴影,星形致密阴影等表现。另外在定期连续复查摄片过程中,如局部出现新的致密影,则是诊断早期乳癌的一个高度正确的征象。摄…  相似文献   

4.
肝棘球蚴病的CT诊断(附13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了1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包虫病的CT表现,包括103例肝细粒棘球蚴病和35例肝泡状棘球蚴病。两型包虫病的CT表现各有其特征:前者表现为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的囊肿,CT值近于水。而囊壁的显示及钙化、子囊出现和囊膜剥离征象则具有特征性;后者的CT特点为不规则的低密度灶内常伴钙化、病灶中心液化坏死,周边部见到小囊泡,邻近肝边缘收缩内陷,健叶代偿性肥大,其中以小囊泡征象和钙化最为重要,文章着重讨论了本病CT表现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罕见的疾病。1973年由 Lukes提出,到1975年才有报告。本病在国外已被广泛重视并逐渐研究,世界文献上曾报导过200余例;国内只有零星报导,亦逐渐引起临床及病理医师的重视。因为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和一些恶性淋巴瘤,特别是何杰金氏病易于混淆,但其治疗方法又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微小乳腺癌的X线诊断(附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微小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作者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42例微小乳腺癌的X线表现。结果:42例中,15例呈肿瘤结节,12例出现恶性钙化,11例局部结构紊乱,10例出现小灶致密影,3例显示为星芒征。结论:对上述诸多特殊表现的认识,在微小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X线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作者总结了经手术病理证实34例女性直径≤2em早期乳腺癌的X线表现。结果:18例表现为肿瘤结节,16例出现恶性钙化,8例局部结构紊乱,7例呈局灶性致密影,2例导管征,1例呈星芒征。结论:对上述各种X线表现的认识,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男性乳腺癌临床X线分析(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提高对男性乳腺癌X线改变的认识。材料与方法:收集男性乳腺癌12例,回顾性分析本症的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12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X线征象,肿块12例,占100%;钙化1例,占8·3%;血管增粗增多4例,占33%;皮肤增厚及收缩9例,占75%;乳头凹陷10例,占83%;腋下淋巴结肿大6例,占50%。结论:男性乳腺癌X线检查具有确诊意义。诊断时需与男性乳腺发育症及假性乳房发育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的临床X线分析(附20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X线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总结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0例乳腺癌的X线表现,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结果:200例乳腺癌患者的X线征象,肿块172例,占86%;钙化70例,占35%;导管扩张22例,占11%;X线测量前肿块比值小于临床,170例,占85%;血管增粗、增多48例,占24%;水肿60例,占30%;皮肤增厚及收缩20例,占10%;乳晕增厚64例,占32%;乳头凹陷40例,占20%;腋下淋巴结肿大50例,占25%。结论:钼钯X线机是乳腺癌检查的首选,对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分析(附1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成章 《华西医学》2001,16(1):73-73
我院 1990~ 1999年门诊和住院共收治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简称甲减 ) 5 8例 ,其中误漏诊 19例 ,本文就此 19例进行分析 ,以利从中吸取教训。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5例 ,女 14例 ,年龄在 2 2~ 6 3岁 ,平均年龄 46岁。发病确诊时间最短 1年 ,最长 12年。1 2 原发甲减的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 ,病史 (手术、13 1I治疗及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和甲状腺功能检测。1 3 甲减病因 原发性甲减 6例 ,药物性甲减 5例 ,甲状腺手术后甲减 1例 ,甲亢13 1I治疗后甲减 7例。1 4 误诊疾病 缺铁性贫血 5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 3例 ,恶性贫血 1…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黄疸仅占甲亢患者的0.1~0.5%,而且易误诊为肝胆疾病。现报告6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26~50岁,  相似文献   

12.
肾上腺皮质激素越来越普遍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但如果使用不当或有诱发原因,几小时内就可出现威胁生命的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病程短而病势凶险,故应引起重视。为此,我们将1978年以来诊治的6例,予以综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下称甲亢心)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较严重的并发症,且易误诊、漏诊。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0例简介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甲亢诊断系根据临床表现,并经吸碘率检查、血清总三碘甲状腺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测定及对治疗反应观察证实。甲亢心诊断主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荧光组化法研究370例(女363、男7)晚期乳腺腺癌、乳腺鳞癌及腺鳞癌的雌激素受体(ER)。女性乳腺腺癌中 ER 丰富者占全部病例的46.01%。它们对多种内分泌治疗反应良好,有效率77.4%~88.9%;疗效与 ER 水平呈正相关;对有效病例追踪检测其 ER 的改变,下降者占80%;讨论了这些现象的机理和意义。对与间质接触的癌细胞 ER 含量较多的可能原因作了推断。发现男性较女性的乳腺癌、鳞癌较腺癌属雌激素依赖者较少。  相似文献   

15.
本院1964~1967年手术治疗乳腺癌265例,平均五年生存率为66.9%,其中一期五年生存率为92.5%,二期72.7%,三期39.5%,不分期86.6%。特殊型乳腺癌五年生存率为83.6%,非特殊型60.5%。文中讨论了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主张以根治术较为合理,至于扩大根治术,应根据具体条件而定。对于如何提高乳腺癌的疗效,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综合治疗的方法和各期乳腺癌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审美观念及生活理念的不断转变,保乳治疗已逐步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 ,保乳手术能达到根治性乳房切除术相似的治疗效果,而其根本的保障则在于综合治疗的不断完善。本院乳腺癌治疗中心从2003年开始,在不断完善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逐渐开展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2006年1月~2008年12月完成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患者52例,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附管综合征,又名胫后神经卡压综合征,Keck和Lam于1962年首先提出.临床上不太常见,国内文献报道很少.我科自1984年6月至1986年3月共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介绍:见附表. 5例病人中,男∶女为4∶1,年龄27~63岁,平均46岁.发病时间20天~3年不等.均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效果良好.除例5手术时间较短尚待观察外,其余4例术后经1年2个月随访,临床症状及特征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8.
低钾血症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如不及时作出诊断与治疗,将危及病人的生命。本文结合临床实例,就低钾血症有关问题作简要讨论。病历摘要患者女,57岁。慢性咳嗽14年,多次胸部X线检查诊为肺结核。近1年来,已逐渐丧失劳动能力。20天前症状加剧,心悸,呼吸困难,下肢浮肿,曾在当地医院用抗生素及速尿等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转来我院。病程中食欲差,每日仅进少量流汁,大小便尚正常。体检:T36.5℃、P100次/分、R25次/分、Bp21.3/10.4kPa(160/78mmHg)。营养欠佳,精神委靡,半卧位,呼吸困  相似文献   

19.
纵隔气肿(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隔气肿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临床综合征,国内外文献仅有少数病例报告。现将我院17年来(1961~1978年)均有颈印皮下气肿表现,且X线均显示纵隔旁有带状透亮气影存在而确诊为纵隔气肿的8例住院病人,摘要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摘要见附表。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防治体会(附23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 对239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取精确的切口设计、合理的皮瓣厚度、保护皮瓣血供、行腋下和胸骨旁双管引流、皮瓣无张力缝合及合适的胸带包扎等措施。结果 239例中发生皮瓣坏死18例,坏死率为7.5%。结论 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是:合理的皮瓣厚度,皮瓣无张力缝合,腋下、胸骨旁置双管引流及合适的压力胸带包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