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胰壶腹括约肌内镜小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直径大于1c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肝胰壶腹括约肌内镜下小切开,使用碎石网篮进行先碎石后取石。结果一次碎石取石成功42例,占67.7%,3次以内碎石成功60例,总成功率占96.8%。结论肝胰壶腹括约肌内镜小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肯定,具有微创、取石彻底、不开腹的优点,扩大了乳头切开的适应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3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进行护理.结果 39例胆总管结石第1次被清除31例,经ENBD后再次被清除6例,2例ENBD后取石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医护默契配合及术后密切观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PBD)、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常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选择性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鼻胆管引流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96例常规逆行胰胆管造影成功,成功率96.0%.另4例因结石嵌顿于壶腹部行乳头开窗术取石成功;79例一次取尽结石,18例分2 次取石成功,总成功率97%,3例取石失败.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32例,胆道感染4例,急性胰腺炎1 例,无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6 d.结论 经内镜下胆总管取石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内镜下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ERCP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对29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9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ERCP明确诊断后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采用Dormia取石网篮、气囊导管取石,较大结石先用BML机械碎石后再行取石。结果:298例患者中,ERCP插管成功282例,成功率94.6%,其中175例直接应用乳头切开刀插管成功,25例应用普通造影导管插管成功,25例先用针型切开刀预切开(乳头开窗术)后插管成功;4例因硬化性乳头炎、1例因巨大乳头旁憩室而插管失败。29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EST,一次性取净结石291例(97.7%),另2例行第二次内镜下取石成功,其中有28例先行BML碎石后成功。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0%, 分别为术中出血、术后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胆囊炎。结论:ERCP结合EST取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该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及适应证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175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85例采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取石,作为观察组,90例行常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作为对照组,观察取石成功率、术中碎石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取石成功率为96.5%,对照组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碎石率分别为14.1%和31.1%,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无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7%。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和胆管炎两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可以减少术中碎石率和出血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术(EST)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总管取石术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内镜下治疗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内镜治疗方案,择期实施内镜下治疗。最后总结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术的护理配合方法。结果本次统计的50例患者中胆总管结石第1次被清除45例,经ENBD后再次被清除3例,2例ENBD后取石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充分准备、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医护默契配合及术后密切观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7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取石,观察治愈率,近期并发症。结果 取石成功率为100%;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31例,胆道感染1例,未发生出血、穿孔和胰腺炎。结论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286例胆总管结石接受内镜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6例ERCP插管成功269例,成功率为94.1%;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术(EPBD)+网篮或球囊取石术36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网篮或球囊取石术,一次行取尽结石130例,未行鼻胆管引流;98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碎石治疗,1次取净结石75例,2次取净结石17例,6例3次取净结石,术后均行鼻胆管引流;5例行内镜下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并发急性胰腺炎5例,其中1例为重症胰腺炎,出血3例,胆道感染2例,取石网篮碎石断裂及十二指肠穿孔各1例,无一例死亡。结论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老年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1年5月45例老年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临床资料。对44例老年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或)气囊扩张术,并行网篮取石或机械碎石后网篮取石。结果所有病例插管造影成功均显示胆总管结石,结石直径在0.6~3.0 cm。其中单发结石27例,2枚结石12例,三枚以上6例。网篮直接取石34例,碎石后取石7例,3例胆总管放置塑料支架,1例因乳头太小无法行切开同时结石较大转手术治疗。一次取尽结石35例,放置鼻胆管引流后二次取石6例。3例术中乳头肌切开渗血,给予电凝、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素或气囊压迫出血停止,1例24 h后乳头切口涌血,给予钛铗止血。2例出现术后轻症胰腺炎,5例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给予相应处理痊愈。对其中36例随访6~12个月未见结石复发,3例放置塑料支架患者半年后结石明显变小,再次内镜治疗。结论老年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是相对安全有效,内镜治疗应根据憩室位置和结石大小选择合适的乳头切开长度,结合气囊扩张、碎石等方法,可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EST取石。进行内镜下治疗的配合和护理.结果320例患者中303例成功实施EST取石,10例行胆道塑料支架置入,7例取石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疗效显著.合理有效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综合护理和并发症的密切观察,是EST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PCP)同时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先行ERCP检查,再行内镜下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结果 98例中ERCP准确诊断胆总管结石96例,怀疑胆总管结石1例,未发现异常1例,其确诊率为97.9%;96例EST后采取网篮取石、球囊取石和机械碎石网篮取石成功,1例失败.结论 ERCP对胆总管结石诊断价值较高.EST是一种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76例胆总管结石先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然后经内镜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网篮取石,气囊导管排石。结果:治愈率为97.1%,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结论: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冯月文 《江西医药》2007,42(3):276-278
目的 总结10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以下简称ERCP)加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以下简称EST)加鼻胆管引流术(以下简称ENBD)的护理体会.结果 103例患者中2例ERCP未成功,后转外科手术治疗;7例经2次取石成功;6例术后发生胰腺炎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2例术后并发出血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出血得到控制;1例并发胆管炎.结论 通过术前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和密切观察并发症,获得满意疗效,缜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7,(7):210-213
目的临床分析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1例,将所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所有患者在入院收治后均进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标准组1采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标准组2采用内镜乳头柱状球囊扩张术EPBD,实验组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即EST+EPBD。治疗结束后,测量记录所有患有的一次取石成功率,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将结果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标准组1,即采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患者,一次取石成功率为54.55%,采用内镜乳头柱状球囊扩张术EPBD的标准组2,一次取石成功率为69.70%,实验组患者的一次取石成功率为97.14%,χ~2=16.656,P<0.05。标准组1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36.36%,标准组2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33.33%,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5.71%,χ~2=10.504,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疗效显著,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分析本院1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56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74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结果EST取石组治愈率和术后结石残留发生率明显低于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与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结石残留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1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125例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确诊为胆总管结石并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者125例,取石成功118例,成功率为94.4%。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者3例,高淀粉酶血症者4例,少量出血者10例,无穿孔、大出血及死亡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3.6%。结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不麻醉、不开腹、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中纤维胆道镜入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并发结石的入路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Olympus P20胆道镜对64例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选择性施行胆道探查取石术,其中经胆囊管入路26例,胆总管前壁切开入路38例。结果:①经胆囊管人路取净结石24例,残留结石2例,术后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肝胰壶腹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成功。②经胆总管前壁切开入路取出结石34例,推入十二指肠3例,阴性探查1例。一期缝合17例,术后胆漏2例,引流1周内愈合;置放T形管21例,术后无胆漏。残留结石1例,经T形管窦道取石成功。结论:腹腔镜术中经胆囊管人路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但对不适宜的患者仍应坚持切开胆总管前壁,探查取石后酌情行一期缝合或置放T形管引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应用十二指肠镜在X线机电视监视下完成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及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结果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25例,成功行EST者24例(成功率96%),一次排净结石23例,治愈率92%。结论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疗效好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治疗意义。方法对53例AOSC患者进行EST和ENBD,观察术前、术后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估其疗效。结果术后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指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21例一次性取石成功;11例第1次未取完结石,病情稳定后1周再次取石成功;另21例也赢得宝贵时间,将急诊手术变为择期手术,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成功。结论 EST+ENBD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可作为AOSC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杨爽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71-1872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方法:对3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ST的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处理.结果:32例成功实施EST;3例取石失败,转为外科手术治疗.结论: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细致周密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及严密的并发症观察处理是确保手术成功、患者尽快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