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自然病程的进展,2型糖尿病患者常需进行起始注射降糖治疗。对于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注射降糖治疗时常会面临诸多的挑战。与胰岛素相比,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有相似的降糖疗效,且可显著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压,改善血脂异常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因此,在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GLP-1受体激动剂具有改善多重代谢异常的综合益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34例,二甲双胍联用利拉鲁肽治疗16周,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身高、体重、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并将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患者治疗后的FPG、2hPG及HbA1 c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②患者治疗后BMI及腰臀比有显著差异;③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有显著降低。结论对血糖控制不好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联用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能有效的控制血糖,降低体重,改善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1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艾塞那肽治疗。结果患者血糖、血脂、体重等各项指标得到很好的控制。结论艾塞那肽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治疗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拉鲁肽治疗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筛选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降糖药物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0.6~1.8 mg皮下注射,1次/d。治疗随访观察12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及餐后2 h胰岛素及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血脂的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对采用利拉鲁肽治疗患者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BMI、腰围、HOMA-β及HOMA-IR指数相互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到有少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均能耐受治疗。结论在原有口服降糖药物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能有效降低血糖,显著降低患者体重,并能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脂、血压,且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5.
李馨  杨刚毅 《药品评价》2014,(21):17-21
超重或肥胖已成为全球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其中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肥胖息息相关。临床观察资料表明,新型肠促胰素类药物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抑制剂或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在有效降糖的同时,并不增加患者体重,甚至能使患者体重降低,为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提供了更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李强 《药品评价》2009,6(3):108-109
长期有效控制肥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难题之一,新近开发的GLP-1类似物在有效降糖的同时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和收缩压,有望为糖尿病患者带来心血管收益。  相似文献   

7.
肥胖2型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与糖尿病发病率密切相关,是糖尿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如今上市的大部分降糖药物如胰岛素及其类似物、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增加患者体重,从而加重胰岛素抵抗,增加降糖药物剂量,形成恶性循环,降糖兼具减肥是当今糖尿病新药研发重要趋势。本文概述了肥胖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以及目前上市的降糖药物对体重发展的影响,并重点概述了兼具减肥效应的降糖药物的最新靶点,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潜在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糖尿病和肥胖的流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群体激增。体重管理作为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逐步受到各界关注。目前关于肥胖和体重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和经济方面影响的综述较少,因而本文全面综述了肥胖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和经济方面的影响,以及体重管理给患者带来的诸多健康和经济获益,最后综述了利拉鲁肽的减重作用以及治疗中国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获益,以期为糖尿病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肥胖对1型糖尿病的影响,为早期运动干预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3~2009年住院糖尿病患者956例,其中经典1型糖尿病患者62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患者96例;2型糖尿病患者798例。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C肽及胰岛素、餐后2h C肽及胰岛素、谷氨脱羧酶抗体(glutamate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Ab)。结果肥胖的1型糖尿病患者与非肥胖1型糖尿病患者相比,前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冠心病、高脂血症比例较高(P〈0.05);空腹及餐后2hC肽水平较高(P〈0.05);依赖胰岛素治疗及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较少(P〈0.05);肥胖经典1型糖尿病与LADA患者比较,前者发病年龄较小、初诊糖尿病时空腹血糖水平较高、发生酮症酸中毒及依赖胰岛素治疗比例较高(P〈0.05);非肥胖经典1型糖尿病与LADA患者比较,前者发病年龄较小、病程较短、初诊糖尿病时空腹血糖水平较高、发生酮症酸中毒及依赖胰岛素治疗比例较高,合并糖尿病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均较少(P〈0.05)。结论肥胖的LADA患者临床表型更类似于2型糖尿病,早期运动干预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有利于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黄连素降糖机制不完全明确,但对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取得较明显的降糖疗效,尤其是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降低体重效果较非超重或肥胖患者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地特胰岛素对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某院收治的86例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常规口服降糖药物,同时加用地特胰岛素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FBG(空腹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BMI(体质量指数)、体重、腰围及臀围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者臀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BMI、FBG、HbA1c、体重及腰围等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治疗,在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的同时,还一定程度控制了患者体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胰高糖素样激动剂1(GLP-1)的类似物利拉鲁肽治疗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11—01—12~2013—01—20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24例,所有患者在二甲双胍及吡咯列酮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最初1周给予患者利拉鲁肽0.6mg晚上睡前皮下注射,第2周加量至1.6mg。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每2周随访1次,观察治疗12周后患者的FPG、2h-PPG、HbAlc、体重、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的FPG、2h-PPG、HbAIc、体重、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利拉鲁肽治疗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安全,不增加体重,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另一类糖尿病合适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肥胖的影响因素,为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标准,选择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71例,均符合糖尿病肾病和(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测量患者的身高及体重,身高测得数据精确至0 p.1 cm;体重测得数据精确至0.1 kg。并计算体重指数,按体重指数分为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2组,搜集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性别、年龄、患者病程、FPG、TCH、TG、LDL-C、HDL-C、C-肽水平、BUN、CRE、HbA1c、SBP、DBP的情况。结果肥胖组Hcy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影响肥胖的因素分析,FPG、FCP、2 hCP、TCH、TG、LDL-C、SDP等项指标在肥胖与非肥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肥胖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Hcy和TG ( P <0.05)。结论 Hcy及TG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伴发肥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治疗口服降糖耐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方法选择42例口服降糖耐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完全随机分为艾塞那肽组20例和甘精胰岛素组22例。两组患者均继续使用口服降糖药,艾塞那肽组同时给予艾塞那肽5μg,每天2次,餐前1 h内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组同时给予甘精胰岛素10~18 u每晚睡前皮下注射一次,两组治疗12周。治疗前后两组测定FBG、2 h PG、TG、TC、LDL-C、HDL-C、HbAlc。结果治疗前后HbAlc,FBG和PBG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体质量、TG、TC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低血糖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降糖耐药的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血脂,控制体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传统2型糖尿病的治疗是在饮食、运动控制的基础上,使用多种口服药或者联合胰岛素治疗,本文着重介绍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的新药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利拉鲁肽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大型LEAD系列研究以及在亚洲尤其是中国患者中展开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了利拉鲁肽具有葡萄糖依赖性降糖的特点,兼具有保护β细胞、降低体重、血压以及低血糖发生率低的优势,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仍未达标者40例,在继续口服二甲双胍的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腰围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的FPG、2 h PG、Hb A1c、腰围、BMI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有恶心、腹泻等症状,但均可耐受,无低血糖发生。结论对于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二甲双胍后血糖未达标,加用利拉鲁肽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减轻体重,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胰岛素疗效欠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仍控制欠佳的27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利拉鲁肽治疗。入选患者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将胰岛素剂量暂减1/3,加用利拉鲁肽,起始剂量为每次0.6 mg,每日1次,皮下注射,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肾功能变化,并记录其体重、腰围、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及加用利拉鲁肽前后胰岛素每日使用单位总数的变化。结果:加用利拉鲁肽治疗后FBG,PBG,HBAlc,TG,体重,BMI较应用原治疗方案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用量较应用前明显减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LDL-C和血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较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部分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完全应用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达标,且无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对肥胖的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利拉鲁肽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减轻患者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不易出现低血糖,利拉鲁肽更适合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8.
随着病程的进展,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不断恶化。根据高血糖治疗路径,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联用胰岛素或胰高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与胰岛素比较,GLP-1受体激动剂降糖效果肯定,低血糖发生少,还可以保护β细胞功能、减轻体重、降低血压、调整血脂,延缓糖尿病进展,减少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使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获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在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新诊断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用利拉鲁肽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糖、BMI、血脂及胰岛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利拉鲁肽治疗后,BMI及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脂明显降低,胰岛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用利拉鲁肽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减轻体质量,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质代谢,是肥胖2型糖尿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0.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及许多大型临床研究证明,二甲双胍降糖作用强而有效,是目前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一线治疗药物。二甲双胍除安全有效的降糖作用外,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体重、调节血脂、血压,减轻高凝状态、改善血管反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