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黄卫平 《河北医药》2013,35(15):2325-2326
宫颈癌在发展中国家女性生殖道肿瘤发病率居第一位,是女性常见死亡病因之一。宫颈癌传统的治疗方案是手术和化疗、放化疗,放疗毒副作用大,对卵巢不可逆的破坏和阴道挛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2000至2011年收治具有高危因素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辅以化疗,并对疗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分析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肿块> 3cr的宫颈癌ⅡB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22例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TP组)后行手术治疗,22例接受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IP组)后行手术治疗;另22例患者直接进行手术(DS组).评价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病理高危因素发生率及新辅助化疗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直接手术组相比,新辅助化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深基质浸润的概率低于直接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组新辅助化疗方案的有效率为68.18%,与T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P组性粒细胞减少及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59.09%及27.27%,与T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肿块> 3cm的宫颈癌可减少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难度及术后高危因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如何进一步改善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的预后.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67例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分析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寻找与其关联的临床特征.结果 肿瘤大小及间质浸润深度是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脉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P<0.05),年龄、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均不是高危因素(P>0.05).结论 对肿瘤最大直径2~4 cm或间质浸润深度超过1/2的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患者可考虑行术前新辅助化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新辅助化疗加手术和同期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临床分期为ⅠB2~ⅡB期(FIGO分期),对患者的局部肿瘤缓解情况、毒副反应、高危病理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加手术组和同期放化疗组比较。结果行新辅助化疗加手术组治疗后(全部患者均按宫颈癌根治术规范完成),宫颈肿瘤临床完全缓解率为6%(2/33),部分缓解率为51%(16/33),无变化43%(14/33),恶化0,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期放化疗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腹泻、放射性直肠炎和膀胱炎。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理高危因素的发生率,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是较早期宫颈癌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陶玲  赵卫东  程敏  李青 《安徽医药》2013,17(4):639-641
目的比较静脉化疗和动脉栓塞化疗两种途径新辅助化疗在IIB期宫颈癌中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安徽省立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VBP(长春新碱+博来霉素+顺铂)方案新辅助化疗的IIB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85例,其中静脉化疗(IVCT)44例,动脉栓塞化疗(TACE)41例,比较两种途径新辅助化疗的化疗有效率、化疗后手术率、各组不同直径肿瘤化疗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各种术后病理高危因素发生率。结果两组化疗有效率、化疗后手术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3),各组不同直径肿瘤化疗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13)。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233,0.767,0.845)。术后病理高危因素如宫旁浸润及深肌层浸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3,0.028),而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转移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304,0.158)。结论 IIB期宫颈癌中动脉栓塞化疗近期疗效优于静脉化疗;肿瘤直径大小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6.
王建霞  甘瑾 《江苏医药》2012,38(4):485-486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女生殖器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的身体健康,宫颈癌的根治性手术对早期宫颈癌的疗效已得到肯定.然而当术后发现存在高危因素如盆腔淋巴结阳性、局部肿瘤大于4 cm或侵犯子宫颈深肌层、病理分化程度差、宫旁切缘阳性的宫颈癌患者,需配合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7.
梁哨雅 《现代医药卫生》2014,(17):2582-2583
目的:分析有恶变高危因素的葡萄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提高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的诊治手段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妇产科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162例在行清宫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GTN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等,比较有高危因素与无高危因素葡萄胎后GTN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162例葡萄胎患者中,有46例恶变,其中有高危因素患者36例,无高危因素患者10例。比较两类患者恶变率、临床表现及治疗后效果,早期葡萄胎合并高危因素患者恶变率及临床表现与无合并高危因素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萄胎后GTN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胎恶变率与患者发病年龄、子宫大小、卵巢黄素囊肿等高危因素有关。因此,对患者高危因素进行正确评估,对临床早期预测葡萄胎恶变及给予预防性化疗有一定指导意义,也有助于诊治GTN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DEF方案(氟尿嘧啶、表柔吡星、顺铂)超选择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序贯放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评价近期疗效。方法对4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Ⅱb~Ⅳ期)行动脉化疗栓塞及化疗灌注术序贯放疗,观察其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动脉化疗栓塞的总有效率为78.3%。结论该方案超选择动脉化疗栓塞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近期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对宫颈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早期高危宫颈癌术后不同辅助治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78例早期高危宫颈癌术后高危患者分为同步放化组(放化组)40例及单纯放疗组(单放组)38例,两组均于术后2~3周开始放疗,放疗方法相同,均采用6MV-X线四野盒式照射,常规剂量分割,盆腔中心总剂量为DT45~50Gy。同步化放组在放疗的同时予DDP化疗。结果放化组与单放组3年内盆腔内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盆腔外复发率放化组低于单放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年生存率分别为92.5%和76.3%,差异有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中只有胃肠道反应放化组发生率高,骨髓抑制、膀胱炎和直肠炎等毒副反应与单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处理均能耐受。结论早期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可提高3年生存率,且降低盆腔外的复发率,毒副反应能耐受,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何进一步改善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的预后。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67例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分析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寻找与其关联的临床特征。结果肿瘤大小及间质浸润深度是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脉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P<0.05),年龄、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均不是高危因素(P>0.05)。结论对肿瘤最大直径2~4cm或间质浸润深度超过1/2的非局部进展性早期宫颈癌患者可考虑行术前新辅助化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时机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Ⅰ B2~ⅡA期宫颈癌患者167例,所有患者均行“PiverⅢ型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后进行化疗,根据患者术后至化疗时间,将分为早期化疗组(术后至化疗时间≤3周)和晚期化疗组(术后至化疗时间>3周),其中早期化疗组89例,晚期化疗组78例,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无进展生存期、复发率、病死率、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36).结果 与晚期化疗组相比,早期化疗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降低(12.36%vs 24.36%,P<0.05);术后1年SF-36明显提高[(76.82±8.57)vs (70.75±9.12),P<0.05];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Ⅰ B2~ⅡA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早期化疗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2.
曾艳莹  谢文平  朱晓星 《肿瘤药学》2011,(6):533-534,556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顺铂(TP)治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11年5月经病理确诊的24例Ib-IIIb期宫颈癌患者,采用TP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宫颈癌病灶、宫旁组织在化疗前、后的改变,化疗毒副反应以及术后病理情况等。结果化疗后,完全缓解3例(12.5%),部分缓解16例(66.7%),化疗有效率为79.2%(19/24),且宫颈癌病灶、宫旁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化疗后21例患者进行了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切除率达到87.5%。结论术前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可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患者能较好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巨块型宫颈癌早期患者运用紫杉醇结合顺铂进行化疗的临床作用及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29例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对患者采取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化疗后对根据患者病情实施子宫全切术或部分切除术,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患者总有效率为82.76%。其中,病理完全缓解者3例;部分缓解者21例。结论巨块型宫颈癌由于肿块较大,手术困难,通过术前的化疗可以将肿块缩小,以方便手术并能够提高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峰  蔡芳 《中国实用医药》2011,6(8):129-130
目的 观察并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符合标准的25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全部病例术前均予采用顺铂、长春花碱、博菜霉素联合方案(PVB)化疗2个疗程后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近期疗效.结果 经过术前新辅助化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宫颈局部的肿瘤直径较化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新辅助化疗能够有效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是安全有效而且耐受性好的新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切除率与症状改善率,并降低了病理高危因素对患者预后的负面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在Ⅰb~Ⅱa期宫颈癌根治术前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治疗的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的宫颈癌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期的宫颈癌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每3周为一个治疗周期,2~3个治疗周期后,对两组的临床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术后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近期疗效分别为80.56%(29/36)、46.47%(14/3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29.372,P<0.05),观察组的皮疹、周围神经炎、肌肉痛等发生率,复发率及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早期高危宫颈癌患者,化疗的疗效确切,耐受性好,提高了Ⅰb~Ⅱa期有不良因素的宫颈癌的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入化疗栓塞加放疗治疗高危宫颈癌的疗效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介入化疗栓塞加放疗治疗高危宫颈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83例高危宫颈癌患者采用介入超选择动脉插管化疗,术后配合放射治疗。结果 1.盆腔动脉造影53例肿瘤血管丰富者,45例治疗有效;30例肿瘤血管稀疏者,15例有效,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2.61例巨块型癌,47例治疗有效,14例溃疡型患者6例有效,前才高于后者P〈0.05。3介入治疗止血,止痛效果明显。介入化疗加放疗近期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具有高危因素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化疗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芬 《河北医药》2009,31(15):1930-1931
目的探讨化疗对高危因素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5例早期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行术后化疗,同期有40例相同期别及相同高危因素者未行化疗,比较2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措施及预后。Kaplan-Meier法计算2组5年生存率,具高危因素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采用PAC方案。结果研究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病理类型中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低分化腺癌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分别为72.5%和42.9%;细胞分化程度G1病例数多于G2病例数,其中研究组细胞分化G1存活率显著高于细胞分化G2;肌层浸润深度〈1/2病例数少于肌层浸润深度≥1/2病例数,其中研究组肌层浸润深度〈1/2存活率显著高于肌层浸润深度≥1/2。研究组患者CA125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结论对具高危因素子宫内膜癌患者选择性进行系统化化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综合方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素果 《中国医药》2006,1(1):55-56
目的 探讨综合方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中晚期宫颈癌患者32例,施行综合方案治疗,即介入性子宫动脉插管化疗并栓塞后选择恰当时机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均PVB方案静脉化疗,高危患者再进行放疗。结果 32例随访满3年者22例,无一例死亡,但复发1例;满5年者8例,生存7例。结论 综合方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肯定,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化疗联合手术)30例和对照组(单纯手术)30例,对比两组术后疗效、生存率。结果:联合组术后疗效、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裴景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54-3155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4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采用TP方案化疗后行手术治疗,对照组(57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术后1、2、3年的生存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3.2%,显著高于对照组38.6%(x2=6.88,P<0.05).两组术后1、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1.79,均P>0.05),而术后3年,观察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52,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44,P>0.05).结论 TP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可提高术后的生存率,且其并未增加化疗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