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从豁,1930年生,河北人。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培训中心教授,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全国500名著名中医师带徒导师之一。曾任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祖传中医,195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  相似文献   

2.
《中医临床研究》2014,(18):F0002-F0002
1958~1964年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曾任学生会主席等职。毕业后分配在卫生部中医司,1978年任中医司副司长、卫生部党组成员,1982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党委书记,1984年11月任卫生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86年10月兼任国家中医管理局局长、  相似文献   

3.
张缙     
1930年生于辽宁省黑山县,195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1954年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针灸师资班结业,1980年至1984年任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现任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主任医师,黑龙江省非药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研究会理事长,东北经络研究会会长,黑龙江省针灸学会会长,国家科委中医专业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欧洲国际中医学会名誉会员,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中医学院兼职教授。他提出如何控制针感的性质和控制针感的传导方位,他擅长针刺手法。他和其他同  相似文献   

4.
田从豁老师应用芒针通调督脉针法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从豁,男,1930年出生,河北栾南人。195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1952年到卫生部针灸疗法实验所拜朱琏、高凤桐为师,自此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第二研究室副主任、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室负责人,WHO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天津中医学院与甘肃中医学院顾问、名誉教授,西班牙、波兰、意大利、秘鲁等国外针灸学会(协会)名誉理事,美国世界健康组织学会高级顾问,美国国际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针灸》杂志编委等,曾专职参加“中国针灸学会”和“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筹备工作。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王雪苔     
1925年12月生于辽宁省义县。1944年至1948年在锦州医学院与沈阳医学院学习。1948年到华北卫生学校任教开始研究针灸,历任针灸科负责人、中医杂志负责人、中医文献研究室与医史研究室总负责人、针灸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与学位授予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他擅长于针灸理论、文献、医学史研究,主持了《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的编纂工作。主持编写了《汉语主题词表》、著有《针灸学手册》、《中国针灸荟萃》、《针灸  相似文献   

6.
曲祖贻     
1914年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30年拜张锡纯为师,1936年拜承淡安为师并参加中国针灸研究社,1950年毕业于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1951年任中央卫生研究院针灸研究室负责人,同年任北京中医学会学术组主任干事,针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杂志》编委,1956年任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教师兼附属医院医师。现任甘肃新医药学研究所主任医师,甘肃针灸学会副会长、学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中医学会顾问,《甘肃医药》编委。  相似文献   

7.
胡熙明     
<正>1958~1964年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曾任学生会主席等职。毕业后分配在卫生部中医司,1978年任中医司副司长、卫生部党组成员,1982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党委书记,1984年11月任卫生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86年10月兼任国家中医管理局局长、党组  相似文献   

8.
田从豁,著名针灸专家,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冬病夏治消喘膏主要发明人。195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第二研究室副主任,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WHO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穴位贴敷分会高级顾问,西班牙、波兰、意大利、秘鲁等国针灸学会(协会)名誉理事,美国国际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曾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著有《针灸医学验集》、《中国灸法集粹》、《针灸百病经验》(西文版)、《古代针灸医案释按》、《田从豁临床经验》等著作,计数百万字。"冬病夏治消喘膏"治疗哮喘的研究,获部级成果奖。  相似文献   

9.
纪青山,男,1938年,生于吉林省榆树县,汉族。1965年7月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中医专业,1965年9月去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学习1年,1966年10月回长春中基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曾任长春中医学院针灸骨伤系副主任,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教授、针灸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东北经络研究会副秘书长,吉林省针灸学会会长,长春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0.
李丁     
1935年出生于河南省溜池县,1960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1962年在天津南开大学进修原子能专业,1980年在中国医科大学进修,1981年在南京国际针灸班任教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山西省针灸学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山西针灸按摩医学中心副董事长,山西医学院副教授。毕业后留校任原子医学教师,后从事中医针灸工作。他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培养了多名针灸留学生。他编著的《健美经络图》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荣获全国五  相似文献   

11.
夏玉卿     
1932年生于黑龙江省尚志县,1952年毕业于中央卫生部全国针灸师资班,1956年任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针灸经络研究室主治医师,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66年毕业于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学中研究班,1979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副主任医师,1984年任北京针灸学院副教授、医疗科研处处长、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临床研究会理事,北京针灸骨伤学院第一临床医院院长。她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材和多名硕士研究生,进行了传统火针治疗颈淋巴结结核,针灸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刺络治疗黄褐斑、痤疮的研究。80年以来进行电热针治疗消  相似文献   

12.
经国家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由北京针灸骨伤学院、中国高等中医药骨伤教育学会主办的北京国际颈肩腰腿疼痛学术会议于1992年10月18日~22日在京举行。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李德生同志,国家中  相似文献   

13.
鲁湾 《科学养生》2016,(10):1-1
正姓名关幼波简历1913年生于北京一个中医世家。16岁开始学习中医典籍,24岁正式从父学习中医临床。1944年开始独立行医。1951年组织安定门联合诊所,任所长,稍后到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进修现代医学。1956年后先后任北京中医医院中医师、内科主任、副院长等职。1982年受聘北京第二医学院教授,1991年受聘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另外还兼任全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在中医内科、妇科、儿科以  相似文献   

14.
<正> 李碧(193l~),广东新会县人。抗日战争胜利后从香港回国。1950年北上就读于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在山东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任内科住院医师。1958年参加山东省第一届西学中班,拜著名老中医王玉符为师,历时3年,获部颁西学中毕业证书。1975年任山东中医学院内科教研组副主任,1980年晋升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84年批准  相似文献   

15.
陈西源先生(1912~1988年),河北南宫人,幼读私塾,渐习经史诗文,弱冠之年,始攻读医书,1938年11月迁居北京,从师于前清太医院御医吴廷耀(焕臣),兼从事中医诊疗,1944年至1950年,协助吴廷耀中医门诊,经吴荐举,又拜前清太医院御医、京都名医袁鹤侪为师,在临证实践方面,获益颇多。1950年,经考试,获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颁发的证书,始悬壶京门,开业行医。1954年,在北京中医进修学校毕业,并随袁鹤侪先生在北京医院工作,协助袁老为中央领导人诊病。其间,又从师于针灸名家杨济生先生,研习针灸。1962年后,响应领导号召,离职开业行医。1975年在北京财贸疗养院任中医师,1984年因病退休。先生为人敦厚,一生谨慎,长于治学而笃于应世,虽未名声大噪于一时,然其学识渊博,医术精湛,精通医理,善治杂病,而又长于针灸,集诸师之经验于一身,融各家之长于一体,  相似文献   

16.
田从豁     
1930年生于河北省滦南县,1951年任教于中国医科大学,1965年任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曾任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中国针灸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北京市针灸学会理事,甘肃中医学会顾问,西班牙、波兰针灸学会名誉会员。毕业后,拜朱琏、高风桐为师,曾走访承淡安、杨济生、孙惠卿、王瑞卿、黄竹斋、叶清心等请教学习,主张辨证施治、辨证取穴,强调当针则针、当药则药,或针药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党组书记胡熙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7月15日4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胡熙明同志于1934年1月出生于山西省盂县。1950年6月参加工作,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任中医局副局长、卫生部党组成员。1982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党委书记。1984  相似文献   

18.
杨廉德     
1924年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4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1954年晋升为主治军医,1980年晋升为针灸副主任医师,1979年当选为甘肃省针灸学会副会长。现任甘肃中医学院针灸系副主任,甘肃省针灸学会荣誉理事和学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兰州中医学会理事。自学针灸,1952年从师朱琏,又得鲁之俊、高风桐、郑毓琳、叶心清、王雪苔、郑魁山指导。在临床中善于运用经络学说和特定穴灵活组成针灸处方。补泻手法师古而不泥,尤其对急症常融汇中西以提高疗效,擅长治疗中风、癫痫、糖尿病及男性不育症。  相似文献   

19.
留章杰     
1911年生于福建省泉州市,1926年随父留文固学习中医,1936年毕业于承淡安主办的中国针灸学讲习所,1940年获中医师证书,1953年参加创办泉州市联合中医研究院,1958年任福建省泉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1979年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福建分会理事,1980年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福建分会针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福建省中医学会顾问,福建省针灸学会顾问,《福建中医药》编委。泉州针灸学会理事长,泉州市气功科学研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党组书记胡熙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7月15日4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胡熙明同志于1934年1月出生于山西省盂县,1950年6月参加工作,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任中医局副局长、卫生部党组成员。1982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党委书记。1984年至1995年任卫生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88年至1990年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