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194-198
中医脾的功能与现代医学机体的免疫功能十分相似。脾虚则机体御邪能力下降,巨噬细胞胆固醇逆转运障碍、细胞焦亡,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中医角度探讨巨噬细胞胆固醇逆转运障碍与焦亡间的关系,在探索动脉粥样硬化微观机制的同时,也丰富了"脾旺不受邪"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居中州,灌四旁,脾的功能健运,是保证人体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四季脾旺不受邪"为切入点,分别从脾居中州、脾统四脏以及分析脾胃与发病的相关性等方面展开论述,得出治病崇脾的治疗原则,从而揭示"四季脾旺不受邪"在人体生命的地位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邪正相争"应包括微生态与免疫的平衡与非平衡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中医学的"正气"包括了免疫功能及微生态平衡在内的一切抗病物质与能力.微生态失调、免疫功能紊乱属中医学"邪气"范畴.微生态菌群失调变化与免疫功能紊乱或低下相互影响,邪盛与正虚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关系,就是中医学邪正相争、消长进退、病情虚实转化的客观过程与关系.以外感疾病病证为例,在邪盛时期,以微生态菌群失调变化为主;在正虚时,以免疫功能稳乱或低下为主.微生态失衡表现为微生物群种类减少、数量增多,优势菌发生转换,致病菌增加;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表现为体液免疫功能下降、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补体C3减少.如是则出现邪正相争→邪胜正衰→发生疾病.  相似文献   

4.
魟鱼骨素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鱼骨素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S180 移植瘤小鼠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鱼骨素对其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的影响 ;分离荷瘤小鼠脾细胞 ,腹腔巨噬细胞 ,观察鱼骨素对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活性、吞噬鸡红细胞能力、诱生荷瘤小鼠脾细胞IL 2、γ IFN和腹腔巨噬细胞IL 1、TNF产生能力的影响。结果 ,鱼骨素能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 (P <0 0 1) ;能激活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并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增强荷瘤小鼠脾细胞IL 2及腹腔巨噬细胞IL 1和TNF产生能力 (P <0 0 5 )。鱼骨素对荷瘤小鼠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加作用。  相似文献   

5.
胃粘膜防御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复杂体系,主要包括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胃粘膜屏障,胃粘膜血流量及各种细胞因子。中医认为"脾旺不受邪"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这说明脾胃与人体防御功能密切相关。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了两者的关系,但研究存在着较多局限,尤其是相关机制的探讨有待进一步深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就东垣脾胃学说对抗老强身的意义 ,结合脾实质研究 ,作进一步探讨 ,供同道参考。   1 祖国医学的脾 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决定着人体健康和寿命的长短。中医病因学在发病方面认为 ,疾病的发生与否 ,取决于人体正气的盛衰。如果“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反之“邪之所凑”则“其气必虚”。然而 ,正气盛衰与脾胃这个后天之本是息息相关的 ,东垣继承和发展了《金匮》四季脾旺不受邪这个论点 ,这就强调了保养机体本身 ,即内因以脾胃为主的决定性作用。所谓正气 ,是指机体应有的防御机能是由先天之精、后天水谷之气相互化生而成…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与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并维持自身生理平衡和稳定的一种功能,亦即机体识别“自身”排除“异己”的功能。免疫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免疫防御,是指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感染的能力。这种能力过低,人体就会反复发生各种感染;过高,则易发生超敏反应。二是自身稳定功能,是指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或受损伤的细胞的能力。如果这种能力过高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三是免疫监视功能,这种功能可以识别和消灭体内产生的突变细胞。在外界环境影响下,体内一些细胞经常发生变异,免疫监视功能可及时发现这种异常细胞,并将其清除。如果这种功能下降,人体就会发生疾病。现将免疫与乙型肝炎的发病关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肝主疏泄是调控人体正常免疫功能活动的核心,是维持人体正常免疫功能的基础。调节性T细胞是肝主疏泄在免疫功能方面的生物学基础,当肝失疏泄时,调节性T细胞的调控功能下降,使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紊乱或下降,导致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出现或者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而疏肝理气方药具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考证历史文献,结合临床实践,认为《难经》中提出的"脾裹血"是"脾主统血"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基石。"脾裹血"既是人体解剖与形态结构的集合体,又是人体生理功能的表达体。基于上述特征,"脾裹血"可释义到现代医学脾脏功能上,即脾储藏血液、滤过血液等,也间接延伸到人体毛细血管对血液的调节效应上。中医学"脾裹血"指"脏""形""象"结合的生命活动功能单位;而现代医学的脾脏仅指一免疫、储血器官,其微观的生理功能效应不能涵盖宏观的中医"脾"与"脾裹血"及其演绎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
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开宗明义,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突出脾胃在"治未病"中的重要地位,丰富了脾胃学说。脾虚证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方面均呈低下状态,是发生肿瘤的重要因素。肿瘤发生、发展、预后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时,往往出现消瘦、倦怠乏力、腹胀纳呆等症状。健脾或补脾,改善脾虚症状;"治未病"在疾病预防、诊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与现代医学预防为主思想、现代肿瘤学"三级预防"理念异曲同工,四季脾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提高免疫功能,可延缓或阻止肿瘤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徐羽  车文生  洪素兰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0,(6):1092-1092,1094
目的:总结洪素兰教授治疗瘰疬的经验。方法:从该病的病因病机着手,辨证分型论治,硬结型(早期):给予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之法;脓肿期(中期):正气未衰,毒邪亦盛者,以托里透脓。正虚邪实者,宜扶正托毒;破溃期(后期)用扶正托透,祛除余邪之法;术后久不敛口,用渗湿健脾、益气养阴、活血生肌之法。结果与结论:采用辨证分型内外治法结合治疗瘰疬,效果显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郭蕾  乔之龙  窦志芳  张鑫 《光明中医》2008,23(10):1401-1403
通过对气和脾的本质属性的分析,对脾气概念的内涵和外廷进行界定.脾气的内涵是长夏湿土之气和人体先天之精气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冲和之气,此冲和之气通过气化形成脾藏形质结构,同时通过以上升为主的运动方式及温煦、滋润等作用形式.使脾藏具有承载、生养、使五味发生变化等的能力.脾气的外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脾气是指脾藏所具有的不断运动着的所有精微物质的总称.狭义之脾气则分为三部分:脾藏之气中以运动(上升)为主要属性的精微物质,称为狭义之脾气;脾藏之气中以温煦、激发、兴奋为主要属性的精微物质,称为脾阳;脾藏之气中以滋润、抑制、宁静为主要属性的精微物质,称为脾阴.脾气、脾阳、脾阴均属于广义脾气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肝硬变腹水病机乃本虚标实,治疗当强调扶正补虚,脾胃位居中焦,乃气机升降之枢,故需强调健脾益气以扶正气,升提清阳以降湿浊从而增强中医辨治肝硬变腹水的疗效。肝硬变腹水其标总以水湿为患,但气能行水,故有形之水湿,必依赖于无形之气的推动方不停聚为邪,故治水必治气,气足则水行。不论在肝硬变腹水的早期或晚期,不论是邪实为甚还是正虚为主,益气升清法需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在早期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而达厚土制水以防腹水生成,在晚期可益气培土升清以助腹水消散及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涉及肝、脾、肾三脏,以脾肾阳虚,枢机不利为总病机,常见病机有:脾肾阳虚,寒湿格阳;痰生郁热,热伤气津;肝虚致郁,枢机不利。温阳法为该病的基本治法,同时需融合酸收之药,以收敛体内虚浮阳气、汇聚方中温阳之力;或生津、固精、缩尿、消积,可针对改善消渴临床症状;或柔养肝体,以助肝用,调畅枢机。在主导温阳同时,妙用酸收,能聚敛阳气,生津固精,养肝调枢,契合病机特点,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通过探讨"扶正法"在微小残留白血病治疗中的运用,认为正气虚弱,余毒留伏阴分是微小残留白血病基本病机.运用扶持正气,培植元气来调节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增强免疫达到防治微小残留白血病,间接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对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调查表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为艾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讨论总结的形式,对长期工作在防治艾滋病一线的15名中医药专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专家认为艾滋病的最常见病因为疫毒、湿毒、湿邪、热邪;临床常见病机为元气亏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病邪侵犯部位出现较多的依次为脾、肾、肺、胃、肝。结论:艾滋病系湿热疫毒之邪为患,艾滋病疫毒为直接致病因素,艾滋病毒邪直伤本元之气为其主要病机特点,病变部位以脾肾为主。  相似文献   

17.
论调脂当先调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调脂必补脾肾的现状 ,通过对血脂异常的临床表现和病因病机、肝脏的生理病理、肝郁证现代研究成果的分析论述 ,提出肝胆疏泄不利、气血不和是现代社会生活状态下血脂异常的病机关键 ,认为疏肝理气、调和气血对于调节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具有多环节的干预作用 ,调脂当先调肝。  相似文献   

18.
总结卢尚岭教授对髙血压病机的理论认识及临证经验。髙血压发病之本在气机失调,气机失调先责肝脾二脏。由此引起诸多病机变化,如,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诸郁遂生;饮食失节,损伤脾胃,导致中焦壅滞,气机不利,日久必然损伤血脉,危害脏腑。据此,卢老强调肝脾气机失调、升降之机失常、脏腑功能紊乱存在于髙血压全过程,进而提出调治髙血压以斡旋气机,调整脏腑功能,藉以恢复阴平阳秘之常态为主导。认为临证应首辨气机失调及病变脏腑,治以调气为先,兼顾化痰、活血、疏肝清火、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滋阴和阳、扶阳镇水等,同时强调外治,善用足浴。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之理法有千变,方药有万化,然医道虽繁,约之"邪正"而已,故临证之时,论治之际宜执简驭繁,以"邪正"为导向,以"扶正祛邪"为治则,此乃执两端而驭全盘之准绳.邪正内涵阐发于,扶正祛邪治则落实于,扶正祛邪精蕴继承于后世医家.  相似文献   

20.
段文慧  史大卓 《世界中医药》2013,8(12):1381-1383
心血管病患者多伴发紧张、焦虑、惊恐、悲伤和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精神心理问题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二者共存于一个个体,现代医学称之为"双心疾病"。目前西医一般采用心血管病药物和抗焦虑、抗抑郁药联合治疗,但因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且患者依从性差,往往难以获得理想效果。作者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双心疾病的基本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机失调、气血失和,治疗当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调理气血为主。在此基础上,根据正虚邪实的轻重和兼夹病邪的不同属性,施以不同的扶正祛邪、调和气血方药,随证治之,常可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