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清中可溶性CD44v6(sCD44v6)含量/CD44v6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定量ELISA方法检测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sCD44v6含量,并以(S-P)免疫组化法测定相应组织中CD44v6蛋白的表达。结果:70例胃癌患者血清中sCD44v6含量(2.15±0.78 ng/ml)明显高于16例正常对照组(1.18±0.43 ng/ml),14树根治性手术后血清中sCD44v6含量(1.21±0.39 ng/ml)比术前(2.67±0.83 ng/ml)明显下降(P<0.01),而6例非根治性手术后(3.29±0.41ng/ml)比术前(3.61+0.49 ng/ml)下降不明显(P>0.05)。而胃癌组织中CD44v6蛋白表达在肠型和弥漫型中有显著差异,不同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也有显著差异。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清中sCD44v6含量及组织中CD44v6蛋白表达的变化与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期有关,sCD44v6含量升高可作为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尤其是早期转移)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胃癌患者血清中骨桥蛋白和CD44v6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CD44v6(CD44 splice variant 6)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在胃癌诊断和病情监测方面的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6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42例胃溃疡患者(胃溃疡组),33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健康体检组)血清中OPN和CD44v6的水平。结果胃癌组血清中OPN和CD44v6的水平均高于溃疡组及健康体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患者血清OPN和CD44v6的水平均与胃癌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胃癌患者血清中OPN与CD44v6的水平呈正相关(r=0.8645,P<0.01);二者联合检测敏感性提高至92.5%。结论血清OPN和CD44v6的水平可作为胃癌诊断和病情监测的临床指标,二者联合检测提高了胃癌诊断敏感性,可作为筛查指标用于胃癌的筛检。  相似文献   

3.
胃癌及癌旁组织中CD44v6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D44v6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44v6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44v6在正常胃粘膜无表达;在癌旁组织中仅有少部分呈弱阳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64.4%。并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结论:CD44v6在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及癌细胞的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早期预测癌细胞的转移潜能,判断胃癌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 ,也是恶性肿瘤致死性的关键原因。近年来 ,黏附分子与肿瘤浸润和转移的相关性为许多国内外学者所重视 ,已有不少这方面的报道 ,其中上皮钙黏附素和CD44v6倍受关注。1 肿瘤相关黏附分子CD44v61 .1 CD44v6概述肿瘤细胞浸润、转移必须首先脱离原发灶 ,黏附在细胞外基质上 ,然后降解基质并通过降解的基质进行移动。细胞和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和相互作用 ,由一系列称为细胞黏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sCAMs)的物质介导 ,目前依据CAMs的化学结构及功能特征将其分为六大类 ,分别为 :钙依赖黏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骨架蛋白Ezrin及细胞黏附分子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及20例正常胃黏膜标本中Ezrin及CD44v6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Ezrin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6%和30.0%。CD44v6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8.5%,而在正常胃黏膜中无表达。②Ezrin的表达程度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1)。CD44v6的表达程度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无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1)。③胃癌组织中Ezrin及CD44v6的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s=0.740,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Ezrin及CD44v6的高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两者的联合检测有可能成为预测胃癌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D44v6,增殖细胞抗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胃癌侵袭性转移的关系以及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62例原发性胃癌中CD44v6,PCNA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6阳笥率为64.5%,PCNA阳性率为100%,其中弱阳性(Ⅰ-Ⅱ级)表达率为24.2%,强阳性(Ⅲ-Ⅳ)表达率为75.8%。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CD44v6,PCNA的表达增高;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CD44v6的阳性经以及为75.8%。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CD44v6,PCNA的表达增高;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CD44v6的阳性率以及PCNA的强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结论:胃癌组织中CD44v6,PCNA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分子学改变,联合检测其结果有助于评估胃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清中CD44v6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8例食管鳞癌、23例糜烂性食管炎、24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D44v6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上述研究对象血清中可溶性CD44v6(sCD44v6)的水平进行检测。收集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①CD44v6表达水平在食管鳞癌组织中明显升高,与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及糜烂性食管炎黏膜上皮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其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血清sCD44v6在食管鳞癌组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组及糜烂性食管炎组(均P<0.05)。血清sCD44v6水平与食管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③食管鳞癌组织中CD44v6高表达者与低表达者相比,血清sCD44v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5)。结论①CD44v6有望成为食管鳞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②血清sCD44v6有望成为食管鳞癌诊断筛查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胃癌患者血清中sCD44V6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东辉  马志敏 《浙江医学》1999,21(7):387-388,401
为研究血清可溶性CD44V6在胃癌诊断,手术切除彻底性判定及预后判断方面的价值。采用sCD44V6 ELISA试剂盒对66例胃癌患者,30例胃癌患者和32名正常健康献血者的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血清sCD44V6浓度显著高于胃溃疡患者及正常健康献血者,根治术后患者血清sCD44V6浓度较术前降低,呈浸润生长者较呈局限性生长者高,且随淋巴结转移程度加重而明显上升,但与胃癌病期,细胞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D44v6蛋白表达及DNA含量在浸润性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3例浸润性乳腺癌石蜡切片中肿瘤细胞CD44v6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法进行DNA含量分析。结果CD44v6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与乳腺浸润性癌组织学的类型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的浸润程度有关。CD44v6蛋白在组织学分级:Ⅰ级阳性表达率为57.9%,Ⅱ级为87.0%,Ⅲ级为88.1%(P<0.01)。乳腺浸润性癌DNA异倍体情况:采用Feulgen染色示细胞核呈紫红色,胞浆不着色。DNA图像分析结果显示CD44v6蛋白表达阳性者肿瘤细胞异倍体率为82.3%(65/79),表达阴性者肿瘤异倍体为45.9%(11/24),经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织学类型之间异倍体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44v6蛋白表达与DNA异倍体水平呈平行关系。CD44v6、DNA倍体的联合检测对于指导临床医生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结合DNA含量和CD44v6蛋白表达的联合检测,对乳腺浸润性癌的诊断、判断预后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研究胃癌组织中CD44v6、nm2 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中的S P法检测 5 4例胃癌组织中CD44v6、nm2 3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率为 6 4.8%,nm2 3的阳性率为 70 .4%。CD44v6、nm2 3的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检测CD44v6、nm2 3在胃癌中的表达对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军  张凯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7):827-828
目的:探讨CD44v6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44v6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癌及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结果:CD44v6在正常结直肠黏膜、腺瘤、癌和淋巴结转移癌四种类型的组织中表达明显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性(χ2=30.943,P<0.01);CD44v6在腺瘤中的表达比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强(Z=-2.166,P=0.03);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比结直肠癌组织强(Z=-1.99,P=0.04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比未发生转移的癌组织表达强(Z=-2.301,P=0.021)。结论:CD44v6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密切相关。CD44v6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展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CD44v6、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OPN、CD44v6、Ezrin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PN、CD44v6、Ezrin在48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OPN、CD44v6、Ezrin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60.4%、64.6%。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中OPN表达阳性为21例(87.5%),在无淋巴结转移者中OPN表达阳性为13例(54.2%),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中CD44v6表达阳性为19例(79.2%),在无淋巴结转移者中CD44v6表达阳性为12例(50.0%),<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中Ezrin表达阳性为20例(83.3%),在无淋巴结转移者中Ezrin表达阳性为11例(45.8%),P<0.05。对OPN、CD44v6、Ezrin的表达情况两两之间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48例胃癌标本中,OPN、CD44v6、Ezrin两两之间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OPN、CD44v6、Ezrin在胃癌浸润、转移中起着协同作用,它们可以作为胃癌浸润、转移及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上皮细胞对CD44v6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螺杆状幽门螺杆菌(Hp)及其球形体感染胃黏膜上皮细胞对CD44v6表达的影响。方法幽门螺杆菌及其球形体与胃黏膜上皮细胞共生培养,免疫组化、RT-PCR检测CD44v6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螺杆状Hp及其球形体感染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诱导CD44v6的表达与上调,且螺杆状Hp与球形体诱导CD44v6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杆状Hp及其球形体感染导致胃黏膜CD44v6表达增加,提示CD44v6在Hp相关性胃炎、胃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作用,Hp球形体在Hp治疗复发的流行病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D44v6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44v6蛋白在各级胃粘膜病变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胃癌组织高于胃炎及不典型增生病变组织(P <0 .0 5 ) ,进展期胃癌显著高于早期胃癌组织 (P <0 .0 5 ) ,伴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胃癌组织明显高于无转移的胃癌组织 (P <0 .0 5 )。结论 :CD44v6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其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转移预测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Ki-67和CD44v6蛋白在肾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0例肾癌组织进行Ki-67和CD44v6蛋白检测.结果 在肾癌组织中Ki-67和CD44v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和35%.Ki-67表达和CD44v6表达与肾癌的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肾细胞癌分级、分期相关(P<0.05),Ki-67表达与CD44v6表达无相关(P<0.05).结论 Ki-67高表达和肾癌的术后转移相关,CD44v6高表达和淋巴结转移相关.两者对预测肾细胞癌术后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情况,初步分析CD44v6表达与胃癌转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06~2008年就诊我院的49例胃癌手术(Ⅱ~Ⅲ期)患者,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情况,观察CD44v6阳性和CD44v6阴性患者接受TCF方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49例胃癌患者中CD44v6的阳性率为55.10%(27/49) 化疗后CD44v6阴性组和CD44v6阳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31.82%(7/22)、22.22%(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CD44v6阳性的患者在化疗后临床疗效差,预后较差。因此CD44v6可以作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因子之一,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44v6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11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7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比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的表达率明显增高;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随着不同临床分期及盆腔淋巴结的转移,明显升高(P〈O.05)。结论CD44v6可能与卵巢上皮癌的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