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正>牡丹皮为清热凉血药,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行瘀的功效,所含牡丹酚有抗炎、镇痛和解痉作用,因其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而蒸发,为确保煎煮液的质量,用正交实验对煎煮工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3.
代赭石应用历史悠久。但代赭石生用还是煅用,从古到今无一定论。为此,作者对代赭石炮制前后含砷量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煅代赭石中砷的含量大大减少,并且煅后代赭石质地松脆,易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故建议应将砷含量作为摄制代赭石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5,(6)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四逆汤煎煮工艺,提高四逆汤中3种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方法:以甘草苷及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煎出率的综合评分为测定指标,选取料液比、浸泡时间、煎煮时间3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对四逆汤的先煎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同时以6-姜酚为指标对比干姜另煎与共煎两种煎煮方法,探讨四逆汤的最佳煎煮工艺。结果:确定四逆汤的最佳煎煮工艺为:黑顺片、炙甘草与干姜共煎,料液比为1∶15,浸泡时间为62 min,煎煮时间为103 min,煎煮2次。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四逆汤先煎工艺合理,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附子新型炮制品煎煮液的急性毒性。方法:SPF级KM小鼠50只,雌雄各半,适应性喂养后,随机分为正常组、黑顺片组、高温片组、高压片组、微波片组,每组10只。正常组ig 0.04 m L·g-1蒸馏水,其他各组ig给予高温、高压、微波炮制品及黑顺片的煎煮液,进行最大给药量观察实验。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黑顺片、高温、高压、微波组(48 g·kg-1)小鼠体重在灌胃过程中并没有明显差异,与正常组比较,高压片与微波片小鼠心脏指数有明显的升高,高温片与微波片组小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有明显的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的脏器指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病理观察显示,与正常组比较,给药组的心肌细胞边界模糊,胞浆肿胀,胞核模糊,心肌纤维排列紊乱;肝小叶界限模糊不清,胞浆肿胀,肝窦数量减少;肾脏切片可见肾小球肾炎,肾小管细胞也有些肿胀变形。结论:4种炮制品的最大给药量为生药48 g·kg-1,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药量(15 g·60 kg-1)的192倍。3种新型炮制工艺的附子临床用药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宫鹏  张洁 《中国现代中药》2019,21(6):823-825
目的:优选朱茯神的最佳煎煮条件。方法:以煎煮液中汞元素的含量为指标,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指标成分含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加水倍数(A)、煎煮时间(B)、煎煮次数(C)三个因素的影响,确定朱茯神的最佳煎煮条件。结果:煎煮因素按影响大小依次是煎煮次数(C)加水倍数(A)煎煮时间(B),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_3B_1C_3。结论:该煎煮条件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李钦勇 《河北中医》2005,27(8):601-602
代赭石为张锡纯最为常用之药,其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并含有少量的钛、镁、砷等。张锡纯认为该药“性微凉,能生血兼能凉血,而其质重坠,又善降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燥结。用之得当,能建奇效”,“且性甚平和,虽降逆气而不伤正气。通燥结而毫无开破”,故誉其为“救颠扶危之大药也”。其所以“大胆用至数两者,非鲁莽也。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苦杏仁最佳煎煮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以苦杏仁苷煎出率为考察指标,对冷水投药和沸水投药两种投药方式进行考察,比较两种投药方式的优劣;在筛选出最佳投药方式后,采用L_9(3~4)正交试验,以干膏率和苦杏仁苷煎出率为考察指标,对苦杏仁煎煮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苦杏仁的最佳煎煮方法为捣碎成粗粉,取12倍水煮沸后投药,煎煮3次,每次20min。结论:将苦杏仁捣碎成粗粉后沸水投药进行煎煮,有利于保证苦杏仁的临床用药安全和疗效。  相似文献   

9.
牡丹皮煎煮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牡丹皮煎煮液含牡丹酚的量受不同炮制品和煎煮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三次正交实验,优选最佳煎煮工艺为A3B3C2D1。煎煮液的牡丹酚平均相对剪出率为54.72%。  相似文献   

10.
煎煮中药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煎煮中药工艺的研究哈尔滨轻工业学校邬晓晨哈尔滨市商业干部学校何兴民哈尔滨建材产品质量检测站刘先玲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韩凤春,郭立山在中药材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滤出煎煮液,再经过适当的工艺制成不同的剂型。对于中药材的煎煮,是工业生产中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牡丹皮煎煮液含牡丹酚的量受不同炮制品和煎煮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三次正交实验,优选最佳煎煮工艺为A3B3C2D1。煎煮液的牡丹酚平均相对煎出率为54.72%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对代赭石的炮制要用“煅至红透,醋淬,碾成粗粉的方法”。因其在临床方面有独特功效及毒性反应,自古以来它的炮制受到重视。利用化学分析法、碘量法以及化合价数的测定法来分析代赭石不同炮制品中的Ca2 、Fe2 、As3 的含量变化,通过实验数据来证实煅醋淬法是炮制代赭石最行之有效的一种理想方法,会使代赭石质地最酥脆,易于粉碎,使有效成份最易煎出,最能使炮制品中坤的含量(0.01%)符合药典要求,建议把砷的含量作为煅代赫石的一个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中药代赭石最佳炮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建涵  吴振华 《中医药学刊》2006,24(8):1559-1560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对代赭石的炮制要用“煅至红透,醋淬,碾成粗粉的方法”。因其在临床方面有独特功效及毒性反应,自古以来它的炮制受到重视。利用化学分析法、碘量法以及化合价数的测定法来分析代赭石不同炮制品中的Ca^2+、Fe^2+、As^3+的含量变化,通过实验数据来证实煅醋淬法是炮制代赭石最行之有效的一种理想方法,会使代赭石质地最酥脆,易于粉碎,使有效成份最易煎出,最能使炮制品中坤的含量(0.01%)符合药典要求,建议把砷的含量作为煅代赫石的一个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4.
山豆根煎煮工艺的优选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山豆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提取量为指标,以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泡12 h,提取1.5 h,提取2次.结论:本试验为优化山豆根中有效成分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玉宇  陈汀  沈晗  唐樑  沈夕坤 《中成药》2021,(5):1135-1140
目的 优化茵陈蒿汤煎煮工艺.方法 以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为影响因素,绿原酸、咖啡酸、新绿原酸、异绿原酸B、栀子苷、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溶出率和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结合信息熵理论优化煎煮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饮片加18倍量水浸泡50 min后煎煮2次,每次30 min,综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四逆汤机械煎煮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采用RP-HPLC法以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甘草苷、甘草酸和6-姜酚的含量及浸膏重量为考核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四逆汤机械煎煮的最佳工艺。结果:四逆汤最佳机械煎煮工艺为:浸泡时间为60 min,煎煮时间为60 min,加水倍量为10倍,煎煮2次。结论:优化出的煎煮工艺合理可行,为提高汤剂质量与临床疗效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杜丽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8):678-678
车前子因含丰富的粘液质成分 ,煎药时一直延用纱布包煎 ,以防糊化粘锅 ,为了确定车前子在煎煮过程中包煎与不包煎的溶出率 ,笔者做了简单的实验进行对比观察。现将方法与结果报道如下。单煎 :按包煎和不包煎取车前子各 15g ,于烧杯中加水2 5 0ml,浸泡 5min ,按常法煎煮 ,将滤液浓缩至适量 ,置烘箱干燥 ,称浸出物恒重。不包煎 (易溢出 ) ,浸出物恒重为 2 2 93mg;包煎 (不溢出 ) ,浸出物恒重为 5 19mg。复方煎 :取黄芩、柴胡、甘草、车前子各 15g ,其中一份中车前子包煎 ,一份不包 ,分别加水 35 0ml,浸泡 2h ,按常法煎煮 ,其余操作同上。车前…  相似文献   

18.
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选出以代赭石为主药的五个复方,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了各复方代赭石先煎群煎液,代赭石未先煎群煎液,无赭石群煎液及赭石单煎液中Fe、Cu、Zn、Mn、As五种元素的含量。结果发现,代赭石“先煎”未能使主成分Fe及Zn等微量元素在复方汤剂中的含量增加,有害物质As的含量虽有降低,但其减少量甚微。  相似文献   

19.
大承气汤传统煎煮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大承气汤传统煎煮工艺。方法:采用传统煎药器具砂锅煎煮,以出膏率、结合型蒽醌、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分,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大黄后下时间等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大承气汤传统煎煮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煎煮工艺为加入8倍量水浸泡时间30 min,沸腾后煎煮25min,大黄后下10 min。结论:采用传统煎煮方法建立大承气汤煎煮工艺标准,为提高大承气汤汤剂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汤剂是我国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剂型,虽然制备操作简单,但煎器的选择、药材的预处理、加水量以及煎煮的时间、次数等煎煮工艺都直接影响汤剂的质量及疗效,只有注重汤剂的煎煮工艺,才能保证汤剂的质量,充分发挥汤剂的疗效,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