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评估超薄钛膜联合onlay骨移植在牙种植中的临床应用.上颌前牙区骨质缺损的牙种植患者12例,行颏部来源的块状骨onlay骨移植,表面覆盖超薄钛膜,植骨术后没有明显并发症出现,1例患者植骨术后10 d超薄钛膜少许暴露,局部修剪清洁后无明显感染发生.3~6个月后二期手术时暴露种植区见onlay骨移植与基骨愈合良好,onlay骨移植吸收约7.5%,完成共21颗种植体植入.超薄钛膜可明显减少onlay骨移植的吸收并促进其于基骨的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并探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剩余骨壁对骨缺损修复有无影响。建立小型猪即刻种植实验动物模型并依据实验设计确定剩余骨壁的厚度,后与骨壁相距一定距离植入种植体,实验组加入人工骨粉、自体骨碎末混合物并覆盖胶原膜,空白组只覆盖胶原膜,来比较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剩余骨壁对骨缺损修复有无影响,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4只健康小型猪,雌雄各半。微创拔除左、右上颌第2、3、4前磨牙,后手术剥离龈瓣,充分暴露骨壁,并用高温高压灭菌后的游标卡尺一一测量其颊侧剩余骨壁的厚度。用裂钻磨除颊面达釉牙骨质界下约5 mm,呈U字形骨缺损,并保证其颊面骨壁厚度分别为0.5 mm、1 mm和1.5 mm,后分别植入种植体,并使种植体与颊侧骨壁相距3 mm。左侧为实验组,于缺损处加入人工骨粉、自体骨碎末混合物,后覆盖胶原膜,膜边缘覆盖超出骨缺损四周2 mm,冠方平齐龈缘,龈瓣复位缝合;右侧设空白对照,植入种植体后直接缝合。术后8周,12周分别处死两只动物,取上颌骨,制取标本,进行肉眼观察、骨密度测量及种植体骨磨片观察。结果 (1)肉眼观察,口腔卫生保持良好,未出现创口感染、裂开或种植体脱落现象。处死动物之前均无动物意外死亡情况发生。(2)骨密度测量结果显示,术后8周时实验组为(0.5899±0.0256),对照组为(0.4360±0.0507);术后12周时实验组为(0.6189±0.0512),对照组为(0.5140±0.0386),不同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骨磨片观察,种植体周围骨壁厚度越厚成骨效果越好。结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剩余骨壁越厚其骨缺损修复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考察钛膜引导牙种植体HA颗粒周围骨组织再生的作用。方法 在狗的下颌骨区制备种植窝及人工骨缺损区后,植入HA涂层钛种植体,用钛片将骨缺损区平均隔离成两部分,一部分植入HA颗粒,另一部分作为空白对照,于缺损区上覆盖钛膜,种植后第4,8,12周分别作组织学切片,观察种植体周围形态学。结果 在第4周,种植体周围有明显的骨生长,第12周时骨量生成增多,骨的结构与周围的板状骨相似。结论 钛膜可维持膜下间隙的存在,可作为膜引导的材料,HA颗粒对骨的再生有引导性。  相似文献   

4.
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是导致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骨移植材料及引导骨再生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已广泛应用于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但牙槽骨本身具有较强的成骨、自我修复的能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在一定范围内即小于骨缺损临界值时,牙槽骨可以自我修复形成新骨,此时,运用骨移植材料及引导骨再生技术无法充分发挥其潜能。所以,对于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自我修复研究尤显迫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io-Gide膜在前牙骨缺损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收治的32例患者前牙缺失伴骨缺损植入41枚种植体,同时骨缺损区填入自体骨和bio-oss骨粉,加盖bio-gide膜,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后X线片以及二期手术过程中显示种植体周围形成新骨,骨结合良好。结论:bio-gide膜具有良好的引导骨再生作用,用于前牙缺损的修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型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BG)联合钛膜应用于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成骨效果。【方法】 实验共采用8只健康杂种犬,每只犬均在拔除双侧下前磨牙后即刻于每侧拔牙创区制造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每侧即刻植入3颗即刻种植体后编号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植入BG组,植入BG并以钛膜覆盖组及空白对照组。术后2,4,8,12周处死动物行Masson染色组织学观察。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的修复情况。【结果】 所有植入种植体区牙龈均愈合良好,未见种植体周围炎发生。BG + 钛膜组形成新骨的时间最早,骨结合最理想,且新骨形成质量较另外两组明显较好。【结论】 新型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骨引导作用,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联合钛膜能较好的解决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型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BG)联合钛膜应用于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成骨效果。【方法】实验共采用8只健康杂种犬,每只犬均在拔除双侧下前磨牙后即刻于每侧拔牙创区制造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每侧即刻植入3颗即刻种植体后编号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植入BG组,植入BG并以钛膜覆盖组及空白对照组。术后2,4,8,12周处死动物行Masson染色组织学观察。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的修复情况。【结果】所有植入种植体区牙龈均愈合良好,未见种植体周围炎发生。BG+钛膜组形成新骨的时间最早,骨结合最理想,且新骨形成质量较另外两组明显较好。【结论】新型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骨引导作用,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联合钛膜能较好的解决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应用骨组织工程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为种植技术开辟了一条崭新途径.本文就骨组织工程三大要素的特点、相互作用以及应用组织工程骨修复即刻种植术中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超薄钛膜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牙种植应用超薄钛膜引导骨再生,修复牙槽骨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18例牙种植病例,在牙槽骨缺损区域植入人冻干脱钙骨再覆盖超薄钛膜,黏骨膜软组织瓣复位固定超薄钛膜。同期牙种植或3~6个月后行牙种植。[结果]共植入超薄钛膜19片,牙种植体28个。19片超薄钛膜就位良好,3片超薄钛膜小部分暴露,未予取出局部冲洗清洁,保持在位3个月。18例患者骨缺损满意修复,28个牙种植体全部愈合。[结论]超薄钛膜是一种良好的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材料。  相似文献   

10.
钛是一种稀有金属。目前钛制作成牙种植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本文报告应用国产叶状、螺旋状两类种植体对106颗牙齿进行了种植。通过2至于20个月的观察,结果表明:有98颗效果良好,获得成功,成功率为92.45%。  相似文献   

11.
钛网植骨修复四肢长骨干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钛网包裹游离骨移植治疗四肢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用40只新西兰实验大白兔,分成二组,制成骨缺损模型。分别予以单纯游离植骨和钛网植骨移植,术后4,8,12,16周取材,通过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等手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单纯骨移植,可在16周基本完成骨缺损修复,但有较高的骨不愈合率;钛网植骨移植,在12周即可基本完成骨缺损的修复,其成骨速度及成骨质量均优于单纯骨移植。结论:钛网包裹游离骨移植利于骨的紧密接触,并且有一定的固定支持作用,且不影响周围血管经网孔的长人,利于骨缺损的修复,且其相溶性较好,可任意塑形。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单钉近嵴顶固定颏部骨块移植术在上前牙区骨增量种植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2013年1—6月收集上前牙区牙槽嵴严重吸收患者5 例,年龄19~24岁,平均21.6岁,其中单牙缺失3例,多牙缺失2例。取患者颏部块状骨,采用单钉近嵴顶固定法行自体骨块移植,术后定期随访。种植体植入术前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移植骨愈合情况,并测量牙槽嵴宽度和钛钉距牙槽嵴顶距离。参考CBCT检查结果,常规完成种植体植入术,待种植体骨结合形成后完成种植修复。结果:5 例自体骨块移植术全部成功,无1 例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上前牙区骨量充足,固定钛钉顶端接近牙槽嵴顶。结论:采用单钉近嵴顶固定法行颏部自体骨块移植能有效改善上前牙区的骨量严重不足,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牙种植术将36颗牙种植体植于6只杂种犬双侧下颌缺牙区,同时在种植体近中造3.5 mm×3.5 mm×3.5mm的骨缺损,然后填入β-TCP/PRF混合物、β-TCP,另设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于各骨缺损区,分别于种植术后4、8、12周各处死2只犬,行大体、X线及组织学观察各个时期各组骨缺损区的成骨情况。植入的36颗种植体无脱落,无明显不良并发症发生。β-TCP/PRF混合物是一种良好的骨修复材料,具有促进新骨形成的作用,有利于骨组织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钛网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GBR)在不同植体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骨再生过程中的实际成骨效果.方法 6只成年健康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2、3、4前磨牙,一侧植入韩国DIO植体4枚,另一侧植入ITI植体4枚.每颗植体周围制作垂直-水平联合型骨缺损,48枚植体按照处理方法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GBR组、钛网+骨粉组、钛网+GBR组.6个月后处死实验犬,通过直观测量、硬组织切片和新生骨形成率比较各组骨再生效果.结果 酸蚀喷砂(SLA)表面的植体周围骨再生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可吸收研磨介质(RBM)表面;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网+GBR组骨再生效果最佳,GBR组和钛网+骨粉组次之,对照组最差,其中GBR组和钛网+骨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A表面处理方法有利于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的骨整合;钛网联合GBR技术作为一种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骨再生的新方法,效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即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 RBH)<5 mm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市口腔医院种植中心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上颌后牙骨量严重不足( RBH<5 mm)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的病例15例,共植入28颗瑞士Straumann种植体。术后8个月行上部结构修复,通过视觉评估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析患者术后反应及满意度,同时对种植体留存率,骨结合及边缘骨吸收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VAS显示11例患者(73.3%)无明显疼痛及肿胀反应,无头痛、发热、鼻出血等症状,未影响日常生活;4例患者(27.7%)表现轻微疼痛。10例患者(66.7%)表示可接受此次治疗的费用,4例患者(26.7%)认为此次治疗费用偏高,1例患者(6.7%)表示不能接受此次治疗的费用。13例患者(86.7%)表示如需再次进行此种治疗愿意接受,2例患者(13.3%)表示拒绝,患者总体表现对此种治疗方式满意度较高。8个月后CBCT显示种植体周围可见新骨形成,达到良好骨结合状态,上部结构修复1年后,28颗种植体无一脱落,留存率为100%,影像学检查见种植体平均边缘骨吸收(1.2±0.5) mm。在本研究中,15例患者平均RBH为(3.5±1.2)mm,平均上颌窦提升高度为(6.3±1.2)mm。结论上颌后牙区骨量严重不足(RBH<5 mm)行上颌窦内提升技术同期植入种植体亦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此类病例为高度复杂病例,术前需要完善的检查,术中需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细致操作,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6.
初探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分析种植体周围骨小梁情况,介绍运用特定的感兴趣区域(ROI)选择办法,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种植体-骨界面骨结合情况.实验动物为8只雄性Beagle犬,将每只犬双侧下颌第3、4前磨牙微创拔除,牙龈翻瓣后选择相应拔牙窝的合适位置即刻植入种植体(规格为长度10.0 mm,直径3.8 mm)各1颗.术后4周,随机处死4只实验犬,其余4只于种植术后8周时处死,术后4周及8周共有32枚种植体样本,运用Micro CT扫描,使用特定ROI选择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比.结果显示术后4周与8周种植体周围骨密度及骨小梁数目、厚度、形态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运用的选择ROI方法客观、合理、有效,最终ROI分析结果符合传统骨愈合及种植体-骨结合理论,为临床种植学研究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7.
韦纪英  杨晶晶  贺于奇  司亚静 《重庆医学》2011,40(5):422-424,412
目的验证富血小板血浆(PRP)复合无机牛骨(BIO-OSS)对兔胫骨种植体周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在动物的左右两侧胫骨体部上1/3距膝关节2 cm处各植入1枚种植体,并在种植体一侧建立骨缺损区,左侧为实验组,填充PRP与BIO-OSS复合物;右侧为对照组,填充生理盐水与BIO-OSS复合物。分别于术后2、4、6周处死动物各8只,行X线片检查,进行骨密度分析;行组织学染色检查,测量新生骨面积。结果术后2、4、6周骨密度分析显示实验组灰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6周实验组新生骨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P可以促进骨组织的再生与修复,PRP与BIO-OSS复合材料是良好的促进骨缺损修复的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v)与Bio-Oss骨粉复合物对兔胫骨种植体周骨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12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分别在双侧胫骨体部上1/3处各植入1枚种植体,并在种植体一侧建立骨缺损区。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6只。实验组植入辛伐他汀与Bio-Oss骨粉复合物;对照组仅植入Bio-Oss骨粉,分别于术后4、8周各处死动物6只,行大体观察和骨密度分析。结果大体观察:4周时,A、B两组标本表面有少许骨痂生成;8周时,A组较B组可见明显的新骨生成。骨密度扫描:4周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周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单位面积的骨矿盐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与Bio-Oss骨粉复合物较Bio-Oss骨粉单独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兔胫骨种植体周围缺损区骨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低抗原脱钙骨 (AAA骨 )与自体红骨髓复合移植对良性肿瘤刮除后骨缺损修复能力的影响。方法 :58例 66处长骨良性肿瘤刮除后 ,其骨缺损残腔用AAA骨与自体红骨髓复合物充填 ,术后随诊 42例 49处骨缺损 ,每 2个月复查X线照片 1次 ,随访时间 1~ 3年。结果 :49处骨缺损均在 9个月内骨性愈合 ,平均时间为 6个月 ,优良率达 93%。结论 :AAA骨与红骨髓复合物修复骨缺损 ,其疗效显著 ,可视为骨缺损修复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ITI种植体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87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其中66例窦底牙槽嵴高6~10 mm者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植骨手术,其余21例骨高2~5 mm者行开窗植骨上颌窦底提升术,均同期植入ITI种植体.手术3~6个月后拍X光曲面全景片,确定骨结合后行上部修复.修复后6~52个月观察评价骨结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上颌窦炎症,在98枚种植体中,1枚种植失败,其余97枚种植体稳定,未见明显骨吸收影像.种植体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结论] 临床上应根据上颌窦底牙槽嵴高度不同,选用开窗植骨或上颌窦内提升技术提升上颌窦底.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ITI种植体在临床上是可行的.由于ITI种植体本身的特点,同期植入,可以保证其初期稳定性,利于种植体-骨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