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骨盆内手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骶骼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必要性,适应证及手术入路问题。方法:我院自1998年对23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经骨盆内切开复位内固定,对其手术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随访6—24个月,按5项疗效评估分为满意和不满意,满意率达91.3%。结论:掌握手术适应证,严格手术操作,经骨盆内手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应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报道逐渐增多。该入路技术能充分显露髋臼内侧壁、四边体、坐骨切迹和骶髂关节,利于该部位骨折复位与固定;较常规手术入路创伤小,可减轻局部组织损伤;易于发现和处理异常的闭孔动脉支(死冠),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常规手术入路并发症,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该文就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复杂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的设计及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髋臼部位解剖特殊,骨折类型复杂,特别是复杂髋臼骨折,恰当的手术入路对于术中满意的显露、复位、固定尤为重要。髋臼骨折的手术入路有许多种,根据其适用范围可分为:前侧入路(髂股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及其改良入路)、后侧入路(K-L入路、改良K-L入路)、扩展入路和前后联合入路(K-L入路 髂腹股沟入路或髂股入路);根据其特点可分为:经典入路(K-L入路、髂腹股沟入路、髂股入路)、扩展或改良入路、特殊入路和前后联合入路。本文总结了各种髋臼骨折的手术病例,简要概述了各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骶髂关节结核手术入路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采用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骶髂关节结核43例(44个关节)。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用于髂窝有脓肿,或髂窝无脓肿而臀部有窦道者,21例(22个关节);后入路病灶清除术适用于脓肿或窦道在臀部,或无脓肿及窦道者,20例;前、后方同期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适用于髂窝及臀部均有较大脓肿或窦道者,2例。术后随访个6月~16年,未见复发,骨性融合者症状全部消失,未植骨者遗留局部疼痛。提示:①对骶髂关节  相似文献   

5.
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髋臼骨折是关节内骨折,骨折分为10种类型。由于骨盆是一个不规则形体,没有一个手术入路可以解决所有类型骨折的治疗,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入路是十分重要的。Kocher-Langenbeck入路、延长的髂股入路及髂腹股沟入路目前仍是使用较多的入路。但延长的髂股入路,由于操作复杂,并发症较多,使用比例正在减少;而髂腹股沟入路,由于优点突出,再加上手术技术的改进,使用的比例明显增加。联合入路由于暴露清晰,便于复位及内固定,国内外学者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下腰椎侧方入路中相关神经的应用解剖学特点,为该手术人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测21具成人尸体标本L3~S1神经根前支、闭孔神经及腰交感干的走行及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L3~S1神经根前支位置及走行相对恒定;骶髂关节间隙最上缘至L4.5神经根前支外侧缘及闭孔神经外侧缘的水平距离分别为(18.96±2.59) mm,(23.29±2.48) mm,(15.49±3.01) mm;骨盆界线与骶髂关节间隙交点至腰骶于外侧缘的水平距离为(6.20±2.08)mm;骶骨岬前外侧缘到第1骶前孔上缘切线的垂直距离为(28.73±2.93) mm.[结论]下腰椎侧方神经的走行及解剖学形态具有一定规律性,在下腰椎侧方手术入路中,可有效避开或牵开这些结构,避免术中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改良Stoppa入路在治疗髋臼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手术治疗部分髋臼骨折7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41例,应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31例.结果 髂腹股沟组平均手术用时125.4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50 mL,术后出现深部感染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异位骨化1例,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改良Stoppa组平均手术用时85.8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10mL,术后出现患侧深静脉血栓1例.骨折复位情况按Matta复位标准,髂腹股沟组复位满意率为85.4%,改良Stoppa组为87.1%.两组患者均获随访9个月~3年,平均15.7个月,骨折处均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按照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进行评估,髂腹股沟组优良率为82.9%,改良Stoppa组为83.9%.两组复位满意率、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改良Stoppa组明显少于髂腹股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改良Stoppa入路具有显露充分、创伤小、并发症少,、出血少的优点,某些情况下可替代传统的髂腹股沟入路,是治疗髋臼骨折的理想入路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治疗腰_5-骶_1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入路的适应证及其临床效果。方法2011-03-2014-12,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_5-骶_1椎间盘突出症208例,对比各种入路的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治疗效果,并结合患者影像学特征加以分析。结果经髂骨钻孔入路穿刺成功率最高,后外侧入路则最低;手术时间后方入路最短,后外侧入路耗时最长;手术疗效则是经髂骨钻孔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相近,均优于后方入路。结论经皮微创治疗腰_5-骶_1椎间盘突出症,后外侧入路是经典的方法,但穿刺成功率不及后方入路;经髂骨钻孔入路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但增加了创伤,适用于高髂嵴及骨增生严重患者。  相似文献   

9.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手术入路的选择。髂腹股沟入路是治疗髋臼骨折的经典前方入路,近年有文献报道采用改良Stoppa入路代替原本应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并取得满意效果。该文通过文献回顾,就髂腹股沟入路和改良Stoppa入路的手术暴露要点、临床疗效、并发症和禁忌证等作一综述,以明确两者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改良髂股入路前后显露治疗复杂髋臼骨折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目的介绍自行设计的手术入路在复杂髋臼骨折中的应用经验。方法采用平侧结合的漂浮体位将髂股入路向后延伸至大转子前方再沿股骨干前侧向远侧10~15cm,前后显露治疗复杂髋臼骨折17例。结果17例需前后同时显露的复杂髋臼骨折全部得到良好的暴露,术中全部病例均解剖复位,重建钢板固定。经6个月~4年,平均15个月的随访关节功能优12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88.24%。结论改良的髂股入路具有手术切口较短,可暴露大部分类型的髋臼前后柱骨折,显露充分,直视下复位,便于固定,损伤和出血均较扩大的髂股入路少,体位合理,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我们认为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1.
髋臼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其治疗原则也等同于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原则,即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因此手术入路的选择对髋臼骨折的手术显露、复位质量、固定效果等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合适的手术入路不仅显露清晰,便于手术操作,可达到较理想的复位质量和固定效果,而且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小手术创伤及避免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大优势。髋臼骨折的手术入路选择与骨折的损伤机制、骨折分型、临床表现等密切相关,手术疗效取决于骨折复位质量、固定效果及手术创伤程度等,而这些均与手术入路的选择密切相关。目前可供选择的手术入路大致分为前方入路和后方入路;但由于髋臼骨折的复杂性,没有一种手术入路能解决所有的髋臼骨折,而且每种入路均有其各自的适应证、优势及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直肌外侧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7-12—2018-12诊治36例的骨盆髋臼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18例采用腹直肌外侧入路(腹直肌外侧入路组),18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髂腹股沟入路组)。结果 3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7~32)个月。腹直肌外侧入路组术中出现1例髂外静脉损伤,1例腹膜损伤,1例闭孔神经损伤。髂腹股沟入路组出现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血管栓塞,2例腹股沟疝。与髂腹股沟入路组比,腹直肌外侧入路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骨折复位质量、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可充分显露四边体骨折,便于骨折复位及钢板置入,进而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接受治疗的骨盆骨折患者105例,根据其手术入路进行分组,其中51例采用改良Stoppa入路的患者为改良Stoppa组,54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的患者为髂腹股沟组。记录所有患者手术相关参数(切口长度、手术暴露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及住院时间。采用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标准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计算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自拟“骨盆骨折手术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改良Stopp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暴露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髂腹股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髂腹股沟组(P<0.05)。出院、末次随访时,改良Stoppa组患者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高于髂腹股沟组(P<0.05)。改良Stoppa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3.92%,髂腹股沟组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Stoppa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就诊体验、伤口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髂腹股沟组(P<...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配合移动窗技术治疗复杂型髋臼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本院18例复杂型髋臼骨折患者采用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配合移动窗技术行重建钢板手术内固定治疗。应用Matta法评定骨折复位情况,D’Aubigine法评定髋关节功能,Brooker法评价异位骨化的发生,同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解剖复位12例,满意复位6例,无不满意复位;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4.4%;并发异位骨化1例(1级);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1例,股骨头坏死1例。结论〓采用前后联合入路配合“移动窗”技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可尽可能全面暴露术野,提高复位固定的效果,促进患者髋关节的稳定性提升和髋关节功能的改善,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不同髋臼骨折手术入路选择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年1月~2005年3月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手术入路选择的相关因素。[结果]手术治疗107例,其中,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44例,扩大髂股入路5例,髂腹股沟或前侧扩大入路30例,前后联合入路28例。获解剖复位66例,满意复位36例,不满意复位5例。随访1~11a,采用美国矫形外科学会髋关节功能评估标准,总优良率89.72%。[结论]骨折类型及其移位方向是确定手术入路的关键因素,骨折合并伤、手术时间及不同手术入路相关副损伤或并发症是其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6.
腹膜后腔镜下手术治疗骶髂关节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骶髂关节感染并不常见,其中化脓性骶髂关节炎占全身骨关节感染的1%~2%[1],而骶髂关节结核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10%[2]。骶髂关节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3]。回顾分析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2例骶髂关节感染行腹膜后腔镜下手术清创治疗的患者,旨在探讨手术入路的建立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枕颈交界区包括枕骨大孔、寰椎、枢椎,枕颈交界区手术有后方入路、前方入路、侧方入路。经口咽入路是目前常用的枕颈交界区前方入路方式,但其显露困难、局部解剖复杂及手术并发症多,对外科医生具有挑战性。然而很多疾病无法单从后路或侧方入路解决,如难复性寰枢椎脱位、上颈椎及颅底前部的肿瘤等。Park等采用高位颈前咽后入路暴露枕颈交界区,而Kassam等采用内窥镜下经鼻入路来暴露枕颈交界区。笔者就枕颈交界区前方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及相关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技巧。[方法]经髂腹股沟入路以重建钢板固定前柱、逆行拉力螺丝钉固定后柱治疗复杂髋臼骨折16例,其中双柱骨折10例,前柱伴后半横行骨折5例,“T”形骨折1例。[结果]解剖复位(移位〈1mm)11例,复位欠佳(移位3mm)4例,复位不满意(移位〉3mm)1例。随访11~37个月,根据改良的Merle d Aubigne及Postel髋关节得分进行功能评价,优9例、良4例、可3例。[结论]前柱钢板固定结合后柱逆行拉力螺丝钉固定,使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大部分髋臼双柱骨折、前柱伴后半横行骨折、T形骨折成为可能,避免了联合应用后方切口,减少了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4):2286-2289
[目的]比较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合并骨盆骨折的髋臼骨折患者80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Stoppa入路组和髂腹股沟入路组各4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显露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3 d骨折复位质量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显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oppa入路组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髂腹股沟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 d Matta影像学评分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toppa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髂腹股沟入路组为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出院时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骨盆骨折的复杂髋臼骨折,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均效果显著,但前者手术暴露简单,对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符合现代骨科手术微创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经骶尾入路手术在低位直肠肿瘤局部切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骶尾入路手术在低位直肠良性病变及早期直肠癌局部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997~2002年问,应用经骶尾人路手术治疗的24例低位直肠肿瘤患者进行随访及疗效判断。结果:直肠绒毛状腺瘤14例,绒毛状腺瘤癌变7例,直肠类癌3例,经5个月~6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无瘤存活。结论:骶尾入路手术具有简单易行、手术创伤小、术野宽敞等优点,是治疗低位直肠肿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