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应用双侧耳廓复合组织修复鼻翼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应用双侧耳廓复合组织修复较大鼻翼缺损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沿鼻翼缺损的上方瘢痕缘作弧形切口,设计鼻翼内侧面衬里;于两侧耳廓中上部切取楔形全层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于受区,以修复缺损外侧面。结果:临床应用双侧耳廓复合组织修复较大鼻翼缺损6 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这种手术方法是可行的;并为修复较大鼻翼缺损提供了简便、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单、双侧较大面积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在8例病例中,采用宽度为1.5~2.2cm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的方法修复较大面积的鼻翼缺损,其中3例为双侧缺损。结果:应用此法行鼻冀单、双侧缺损的修复,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在鼻翼缺损修复中,将游离耳廓复合组织瓣宽度由常规小于1cm扩大至1.5~2.2cm是可能的,且可同时应用双侧组织瓣修复双侧鼻翼缺损,故对于鼻翼较大面积单、双侧缺损,此手术方式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先天性鼻翼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自体耳廓游离组织瓣修复先天性鼻翼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切取同侧耳廓全层楔形复合组织瓣,插入鼻翼缺损区,牢固固定,供区拉拢缝合。结果:自2006年以来,应用该方法修复先天性鼻翼缺损畸形8例,缺损最大面积1.6cm×1.4cm,最小面积1.3cm×1.1cm。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访1~4年,耳廓组织瓣收缩小于10%。结论:应用自体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先天性鼻翼缺损可以较好地恢复鼻翼形态,仔细地形成鼻侧衬里,阶梯状耳廓复合组织瓣的形成,局部良好的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各种原因导致的鼻缺损都会严重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而在整形外科急诊中,外伤性鼻翼缺损并不少见。修复鼻翼全层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很多[1-3],可以应用各种皮瓣再造鼻翼,也可以用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本文就应用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急性鼻翼缺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带蒂耳廓复合组织瓣Ⅰ期修复较大面积鼻翼缺损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带蒂耳廓复合组织瓣Ⅰ期修复较大面积鼻翼缺损的新方法。方法利用眶上动脉和颞浅动脉吻合支的反流血运,形成带蒂的耳廓复合组织瓣,经由皮下隧道转移至鼻翼缺损区,Ⅰ期修复鼻翼缺损的新方法。本组共15例病人,最大面积3.0cm×3.0cm,最小面积1.0cm×1.5cm。结果本组15例病人应用带蒂耳廓复合组织瓣Ⅰ期修复鼻翼缺损,效果良好,色泽和形状均满意。结论应用带蒂的耳廓复合组织瓣可作为Ⅰ期修复鼻翼缺损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耳廓复合组织移植修补鼻翼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耳廓复合组织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和经验,特别是术中和术后的处理要点。方法:将包括软骨在内的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用于修复鼻翼缺损。结果:本组42例均取得较好效果。修复的鼻翼弧度自然、形态满意。本文对术中和术后的处理要点和经验进行了讨论、总结。结论: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简单易行、成功率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耳廓复合组织瓣的三种术式修复鼻翼缺损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根据患者鼻翼缺损的形态、自身条件和面容,选择一种简易、理想的耳廓复合组织瓣术式,使修复的鼻翼饱满,鼻孔对称,从而获得比较完美的鼻形。方法通过对5年来32例鼻翼缺损修复中的26例进行随访,比较不同耳廓复合组织移植术式的优缺点、术中注意点,找出各种鼻翼缺损的合适术式。结果3种耳廓复合组织瓣术式修复鼻翼缺损的随访优良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3种耳廓复合组织瓣术式修复鼻翼缺损外形均良好,重要的是选择好手术适应证。游离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术式简便易行,面部不增加新的瘢痕;眶上动脉供血的反流轴型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术式,修复鼻翼缺损范围大,但受血管条件限制;吻合血管的游离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修复后鼻槛及外侧壁形态好,但操作难度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颢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方法 对16例鼻翼缺损患者,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结果 全部病例移植的带蒂耳廓复合组织瓣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最长随访4年,最短半年,移植的耳廓复合组织瓣的形态、颜色和质地与正常鼻翼相似,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颢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方法 对16例鼻翼缺损患者,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结果 全部病例移植的带蒂耳廓复合组织瓣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最长随访4年,最短半年,移植的耳廓复合组织瓣的形态、颜色和质地与正常鼻翼相似,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颢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方法 对16例鼻翼缺损患者,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结果 全部病例移植的带蒂耳廓复合组织瓣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最长随访4年,最短半年,移植的耳廓复合组织瓣的形态、颜色和质地与正常鼻翼相似,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颢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方法 对16例鼻翼缺损患者,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结果 全部病例移植的带蒂耳廓复合组织瓣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最长随访4年,最短半年,移植的耳廓复合组织瓣的形态、颜色和质地与正常鼻翼相似,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颢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方法 对16例鼻翼缺损患者,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结果 全部病例移植的带蒂耳廓复合组织瓣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最长随访4年,最短半年,移植的耳廓复合组织瓣的形态、颜色和质地与正常鼻翼相似,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颢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方法 对16例鼻翼缺损患者,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结果 全部病例移植的带蒂耳廓复合组织瓣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最长随访4年,最短半年,移植的耳廓复合组织瓣的形态、颜色和质地与正常鼻翼相似,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颢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方法 对16例鼻翼缺损患者,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结果 全部病例移植的带蒂耳廓复合组织瓣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最长随访4年,最短半年,移植的耳廓复合组织瓣的形态、颜色和质地与正常鼻翼相似,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颢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方法 对16例鼻翼缺损患者,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结果 全部病例移植的带蒂耳廓复合组织瓣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最长随访4年,最短半年,移植的耳廓复合组织瓣的形态、颜色和质地与正常鼻翼相似,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颢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方法 对16例鼻翼缺损患者,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结果 全部病例移植的带蒂耳廓复合组织瓣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最长随访4年,最短半年,移植的耳廓复合组织瓣的形态、颜色和质地与正常鼻翼相似,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颢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方法 对16例鼻翼缺损患者,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结果 全部病例移植的带蒂耳廓复合组织瓣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最长随访4年,最短半年,移植的耳廓复合组织瓣的形态、颜色和质地与正常鼻翼相似,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颢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方法 对16例鼻翼缺损患者,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结果 全部病例移植的带蒂耳廓复合组织瓣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最长随访4年,最短半年,移植的耳廓复合组织瓣的形态、颜色和质地与正常鼻翼相似,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颞浅动脉蒂跨耳后动脉逆行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U"形耳廓软骨支架修复鼻翼软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优越性。方法:本组35例鼻翼缺损患者,采取单侧或双侧耳甲腔、耳屏间切迹和耳屏区域的"U"形耳廓软骨,将其游离移植修复鼻翼支架缺损,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应用耳甲腔、耳屏间切迹和耳屏区域的"U"形耳廓软骨修复鼻翼缺损,效果良好、可靠,不易遗留供区缺损、畸形。结论:采取的耳甲腔、耳屏间切迹、耳屏区域的"U"形耳廓软骨的局部解剖形态与鼻翼软骨较为相似,应用其修复鼻翼缺损,手术效果可靠,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25例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鼻翼缺损是整形外科常见缺损,修复鼻翼缺损的手术方法较多,自1999年9月至2004年3月,我们应用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的方法修复鼻翼缺损25例,术后鼻外形满意。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17~49岁,平均26.7岁。烧伤后鼻翼缺损5例,创伤致鼻翼缺损8例,动物咬伤所致鼻翼缺损11例,肿瘤切除后鼻翼缺损1例。本组患者均为单侧鼻翼缺损。病程最短者为肿瘤切除后即时修复,病程最长为幼年被鼠咬伤后18年,平均3.9年。移植耳廓复合组织瓣面积0.7cm×0.9cm~1.9cm×2.2cm,平均1.1cm×1.3cm。2.手术方法:①术前准备:常规术前检查,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