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4-氨基水杨酸钠(4-ASANa)结肠靶向微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备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通过4-ASANa结肠靶向微丸干预14d,观察大鼠结肠大体形态损伤、组织学变化和白细胞介素-1B(IL-1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等指标的变化。结果4-ASANa结肠靶向微丸能减轻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损伤,显著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1B和TNF-a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结肠组织中MDA和MPO含量,而提高SOD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化学因素引起的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结论4-ASANa结肠靶向微丸对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抑制IL-1B和TNF-a的增殖和表达,减轻自由基的损害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5-氨基水杨酸(5-ASA)灌肠治疗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的抗氧化作用及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TNBS结肠炎模型,给予5-ASA灌肠治疗,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于治疗后1、2周,评价结肠大体、组织学损伤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5-ASA灌肠治疗能明显降低结肠炎大鼠的大体、组织学评分及MPO活性(P<0.05),升高SOD活性(P<0.05),降低MDA水平(P<0.05),降低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P<0.05)。结论5-ASA灌肠治疗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疗效显著,其机制与抗氧化作用及抑制IL-1β和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观察结肠炎奇效颗粒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80~220g Wistar大鼠,采用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溶液方法制备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按2.70,1.35,0.68 g·kg-1·d-1剂量灌胃给予结肠炎奇效颗粒7 d后,分别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结肠的髓过氧化物酶(MPO)、结肠黏膜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蛋白表达和核因子(NF-kBp65)的蛋白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结肠炎奇效颗粒高、中剂量组明显提高结肠炎大鼠血中SOD活性(P<0.05或P<0.01),显著降低MDA、TNF-α、IL-6的含量(P<0.05或P<0.01);明显减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中MPO活性(P<0.05或P<0.01);显著降低结肠炎大鼠结肠炎症反应中核因子蛋白(NF-kBp65)和细胞黏附因子(ICAM-1)蛋白含量(P<0.01)。结论:结肠炎奇效颗粒对葡聚糖硫酸钠溶液所致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治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刘颖  王莹  齐正  丁虹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24):2027-2031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DG)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可能作用途径。方法:以柳氮磺吡啶(SASP,225 mg.kg-1)为阳性对照,研究甘草酸二铵结肠给药(2,10,50 mg.kg-1,qd,共给药7 d)对TNBS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单位长度重量、结肠黏膜损伤评分、髓过氧化物酶(MPO)、结肠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由HE染色、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由免疫组化观察结肠组织环氧酶-2(COX-2)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Ⅰ)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动物结肠组织发生明显病理学变化,伴有充血、溃疡以及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DG组均不同程度改善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降低单位长度结肠重量,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MPO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DG能显著逆转模型组MPO,MDA和SOD的变化。与模型组比较,DG组结肠组织COX-2和ICAM-Ⅰ表达下调,血清中IL-1β和TNF-α表达量也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甘草酸二铵能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美沙拉嗪缓释剂对2,4,6 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 picrylsulfonic acid,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1β、IL-6表达的影响,探讨美沙拉嗪缓释剂的抗炎机制. 方法 应用TNBS/乙醇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药物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溶液100 mg&#8226;kg-1&#8226;d-1), 阳性对照组(给予5-对氨基水杨酸100 mg&#8226;kg-1&#8226;d-1),每组10只,每天灌胃2次,给药时间从造模后第1天开始至实验结束,共7 d,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index,DAI)、体质量变化及结肠病理学改变,生化法检查大鼠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肠组织TNF-α、IL-1β、IL-6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MPO活性及TNF-α、IL-1β、IL-6mRNA表达量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药物治疗组MPO活性及结肠组织TNF-α、IL-1β、IL-6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美沙拉嗪缓释剂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通过降低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mRNA等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西红花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西红花酸(crocetin)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TNBS/乙醇混合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用不同剂量的西红花酸进行干预。观察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变化;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白介素-1B(IL-1J3)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eBp65(NF-kBp65)基因的表达;免疫组化分析TLR4和NF-k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西红花酸能改善UC大鼠结肠形态及组织病理学变化;西红花酸能抑制MPO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西红花酸能下调TNF—a和IL-1B的含量;西红花酸能降低TLR4和NF-kBp65基因与蛋白的表达。结论:西红花酸能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抑制TLR4/NF—KB信号通路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当归多糖对免疫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当归多糖对免疫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免疫性结肠炎模型,灌肠用药21 d后,评价大鼠结肠粘膜损伤指数(CMDI),检测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与SOD活性,MDA、NO含量及IL-2、TNF-α、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同时检测血浆IL-2、TNF-α、NO水平。结果 当归多糖(250、500、 1000 mg·kg~(-1))灌肠降低模型组大鼠显著升高的CMDI值,MDA、NO含量,MPO活性及IL-2、TNF-α水平,使显著降低的SOD活性,TGF-β、IL-10水平升高,血浆NO水平降低不明显。ASP用药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 当归多糖通过拮抗氧化、免疫调节、损伤修复作用缓解免疫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减轻结肠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NF κB在三硝基苯磺酸 (TNBS) 乙醇所致的大鼠结肠炎的早期活化情况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 (PDTC)在该模型中的抗炎作用。方法 :TNBS 乙醇灌肠建立大鼠急性结肠炎的模型 ,造模前30min经腹腔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PDTC(1 0 ,2 5 ,50 ,1 0 0mg·kg- 1) ,设立空白对照 ,模型对照组。造模后 4h处死大鼠 ,观察结肠大体形态、湿干比及组织学改变 ,EMSA法测定NF κB的DNA结合活性 ,并检测组织中MPO、SOD、MDA变化。结果 :TNBS 乙醇造模后大鼠结肠组织中NF κB早期活化 ,PDTC能减轻TNBS 乙醇所致炎症 ,湿干比下降 ,组织学评分减少 ,MPO ,MDA值下降 ,与所用剂量正相关 ,但上述作用不通过阻断NF κB途径。结论 :NF κB在TN BS 乙醇结肠炎早期迅速活化 ,可能是机体一种早期抗损伤的自我防御事件 ,PDTC能够在早期减轻TN BS 乙醇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9.
鲁磊  王绪新 《中南药学》2013,(11):815-817
目的研究芝麻素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芝麻素低、中、高剂量5组,每组10只。用TNBS/乙醇灌肠法复制大鼠UC模型,芝麻素组分别给与不同剂量芝麻素进行灌胃治疗,10 d后处死全部大鼠,收集血液和结肠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10和TNF-α含量以及生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一氧化氮(NO)、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芝麻素3个剂量组以及空白对照组血清TNF-α、IL-6含量显著降低,IL-10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芝麻素3个剂量组以及空白对照组MPO活力及NO和MDA含量均降低,SOD活力与GSH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芝麻素可通过提高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抗氧化能力,调节结肠炎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平衡,抑制NO生成,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2,4,6 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的复方苦参汤进行干预,检测结肠组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性,观察UC大鼠一般情况和结肠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UC大鼠结肠组织MDA(P<0.05)、iNOS(P<0.01)和NO(P<0.01)水平及MPO(P<0.01)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OD(P<0.01)和GSH Px(P<0.05)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复方苦参汤高剂量组治疗后可明显降低UC大鼠结肠组织中MPO(P<0.01)、MDA(P<0.05)、iNOS(P<0.05)和NO(P<0.01)水平,增加SOD(P<0.01)和GSH Px(P<0.05)活性,其疗效呈剂量依赖性。同时大鼠的一般情况及结肠组织形态亦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复方苦参汤能显著抑制UC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结肠炎症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栀子浸膏35%和70%乙醇洗脱部位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并采用液质联用鉴定活性洗脱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TNBS诱导大鼠UC模型,不同洗脱部均按生药量2.1 g·kg-1连续灌胃给药7 d,进行体质量测定,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组织病理评分,比较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液质联用鉴定药效较好部位的化学成分。结果与模型组相比,35%洗脱部位组体质量下降明显改善,DAI和组织病理评分降低,组织中MPO、NO、MDA、TNF-α、IL-6及IL-1β含量均降低,SOD含量升高(P <0.01)。液质联用共鉴定出19个化学成分,其中11个为环烯醚萜类成分。结论栀子35%洗脱部位对UC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环烯醚萜类成分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溃结康经灌肠给药对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的作用,以明确溃结康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作用,为探索药物应用于克罗恩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TNBS灌肠的方法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溃结康灌肠给药对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l(IL-1)、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和肠黏膜中谷氨酰胺(Glutamine,Gln)的含量的影响,并观察药物对大鼠结肠组织损伤评分以及病理学的影响。结果 TNB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可引起动物体质量下降,肉眼血便或便潜血阳性,DAI评分增高,血清IFN-γ,IL-1升高,肠黏膜Gln降低,溃结康不同剂量组灌肠给药可改善TNBS引起的DAI评分增高以及降低血清IFN-γ、IL-1水平,升高肠黏膜Gln,缓解结肠炎组织学变化,其中尤以溃结康高剂量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 溃结康灌肠给药对缓解TNBS诱导结肠炎模型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和康复新液低、中、高剂量组,以三硝基苯磺酸灌肠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和病理组织学评分(HS),测定脏器指数、血清IL-4、IL-17,结肠黏膜MPO、EGF、TGF-β1的表达水平等。结果 DAI结果提示造模成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4、IL-17、EGF、TGF-β1均明显降低,而CMDI、HS、结肠指数及结肠黏膜MPO均明显升高。康复新液各组DAI、CMDI、HS、结肠黏膜MPO均降低(P<0.05或P<0.01),IL-4、IL-17、EGF、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康复新液灌肠能够有效缓解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PO表达,上调IL-4、IL-17、EGF和TGF-β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葎草总黄酮(HTF)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发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TNBS灌肠制备UC大鼠模型。实验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柳氮磺胺嘧啶(SASP,300mg.kg-1)和HTF高、中、低剂量(450、300、150mg.kg-1)组,ig给药,每天1次,连续3周。给药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临床表现和结肠损伤的情况,测定结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称定胸腺、脾脏的重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HTF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结肠黏膜的损伤程度显著减轻,病变结肠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减少,MPO活性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增强,胸腺萎缩与脾脏肿大现象明显改善,尤以HTF高剂量组效果显著。结论:HTF对TNBS诱发的UC模型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和抗自由基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湿生扁蕾口山酮对溃疡性结肠炎(UC)肠纤维化大鼠肠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模型,利用湿生扁蕾口 山酮干预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模型大鼠,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上皮表型标记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间质表型标记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E-钙黏蛋白、α-SMA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湿生扁蕾口山酮显著增加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大鼠肠上皮细胞E-cadherin的表达,抑制α-SMA的表达。结论 湿生扁蕾口山酮可通过抑制结肠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作用,明显改善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评价青藤碱对2,4,6 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引起的Th1细胞介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为评价青藤碱对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将Balb/c 小鼠随机分为乙醇对照组,TNBS模型组,青藤碱低(50 mg·kg-1)、中(100 mg·kg-1)、高(200 mg·kg-1)剂量组,每组10只。为观察青藤碱对TNBS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第1剂TNBS给药后7 d开始灌胃给予青藤碱,持续给药21 d。第28天处死动物,观察结肠黏膜的损伤程度, 测定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ELISA法分别测定结肠炎症细胞因子 (TNF-α、IL-17和IL-23)蛋白水平。结果: 与TNBS模型组比较,青藤碱中、高剂量组的体质量、大体损伤评分及组织学表现均显著改善(P<0.05),MPO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肠黏膜中TNF-α 、IL-17和IL-23的蛋白水平均较TNBS组下降(P<0.05)。结论:青藤碱对TNBS诱导的慢性小鼠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作用机制与青藤碱对Th1炎症细胞因子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肠炎冲剂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所致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TNBS的50%乙醇溶液一次性注人大鼠直肠,造成大鼠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后,连续给药,观察腹泻率、死亡率,分别于连续给药3周及4周后麻醉处死动物,测定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药。结果:地塞米松组动物症状减轻,但解剖学检查可见胸腺明显萎缩;连续给予不同剂量的肠炎冲剂药液(给药剂量为11.4、5.7、2.9g生药/kg体重),各剂量组动物腹泻明显缓解,动物死亡率、腹泻率、结肠组织MPO活力明显降低,病理学检查或尸检可见结肠组织溃疡面积明显缩小,水肿缓解,坏死减轻,未见肠壁增厚。肠炎冲剂能显著缓解TNBS所致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症状,且未见地塞米松所致免疫器官萎缩的免疫抑制作用。结论:肠炎冲剂连续给药,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治疗作用明显,并且未见地塞米松所致严重不良反应,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较合适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hydrocortisone sodium succinate,HSS)口服结肠靶向pH敏感型水凝胶(oral colon targeted pH-sensitive hydrogel of HSS,HSS-GEL)进行药动学与药效学研究。方法 考察HSS-GEL与HSS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变化;建立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以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长度、髓过氧化酶活性(myeloperoxidase,MPO)和脏器指数为指标,考察了HSS-GEL的结肠炎治疗作用。结果 HSS-GEL的TmaxCmax和AUC与HSS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HSS-GEL的Tmax比HSS明显延长,药物吸收入血时间明显延后;HSS-GEL组Cmax与HSS的Cmax相比明显降低;HSS-GEL组AUC是同等剂量HSS的39.38%,表明将HSS制成HSS-GEL口服后药物入血量明显减少;造模后小鼠由于炎症反应,DAI、MPO活性和脏器指数均升高,结肠缩短,给予HSS-GEL治疗后,小鼠DAI、MPO活性和部分脏器指数与TNBS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TNBS+HSS-GEL组小鼠MPO活性和部分脏器指数降低程度明显大于TNBS+HSS组,表明HSS-GEL对TNBS诱导的小鼠UC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且效果优于HSS。结论 制备的HSS-GEL具有良好的结肠靶向性与结肠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自制的4-氨基水杨酸口服结肠定位包衣片在大鼠体内的药效学。方法:以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的乙醇溶液灌肠,制作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健康对照组,TNBS对照组,TNBS+低剂量(包衣片)组,TNBS+中剂量(包衣片)组,TNBS+高剂量(包衣片)组,TNBS+柳氮磺吡啶(SASP)组,TNBS+中剂量非包衣片组。大鼠连续给药5 d后,对结肠部位的大体形态学改变、组织学损伤以及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进行评分或测定,评价4-氨基水杨酸(4-ASA)结肠定位包衣片在大鼠体内的药效学。结果:以TNBS灌肠可一次性制作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与4-ASA非包衣片组相比,包衣片组或SASP组显示,给药后动物结肠的大体形态改变评分、组织损伤评分及MPO活性均有所降低;高剂量组对各指标的影响与SASP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非包衣片比较,自制的4-氨基水杨酸口服结肠定位包衣片在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方面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枫蓼提取物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通过小肠推进实验和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模型观察小肠推进率、稀便率及腹泻指数。用4%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对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枫蓼提取物11.7,23.4和46.8 g·kg-1剂量组小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测定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结果枫蓼提取物46.8 g·kg-1能抑制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减少番泻叶致腹泻小鼠腹泻次数,降低腹泻率和腹泻指数(P<0.05)。结肠炎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减轻,DAI评分增高(P<0.05),结肠组织中MPO活性、IL-1β、TNF-α、MDA和NO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枫蓼提取物46.8 g·kg-1组小鼠DAI评分降低29.1%(P<0.05);23.4和46.8 g·kg-1组结肠组织中MPO活性、TNF-α、MDA和NO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枫蓼提取物能改善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与解痉、止泻、抗炎、抗氧化及减少炎性介质释放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