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喷他佐辛与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剖宫产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喷他佐辛组:n=30):喷他佐辛120mg、氟哌利多5 mg、0.9%生理盐水加至100 ml;B组(芬太尼组:n=30):芬太尼0.8 mg、氟哌利多5 mg、0.9%生理盐水加至100 ml.选择负荷剂量加维持剂量即微泵连续给药方式行静脉镇痛(持续注药速度为2.0 ml/h,单次PCA剂量为2ml,锁定时间20 min).结果 A组与B组相比,镇痛评分、镇静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病人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 喷他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雷雨中 《医学信息》2007,20(7):1267-1268
目的 探讨丁丙诺啡与芬太尼用于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 选开胸手术30例,上腹部手术60例手术后病人,实施术后PCIA随机,PCIA镇痛液配方丁丙诺啡0.6mg+芬太尼0.5mg+赛格恩5nag+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记录病人术后止痛效果术后48小时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止痛效果满意,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反应,尤其是胆道手术患者反应较为明显。结论 使用丁丙诺啡做PCIA止痛用药,避免了鸦片类药物所致的成癌反应,无嗜睡现象,利于病人的术后康复。但丁丙诺啡易引起恶心呕吐反应,尤其是胆道及腹部手术反应较为明显,可在药泵里加入赛格恩,可减少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蔡琴 《医学信息》2009,22(2):158-159
目的观察曲马多、吗啡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妇科手术40例,ASAⅠ-Ⅱ级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每组20例,双盲随机分为曲马多组(A组)、吗啡组(B组),A组镇痛液含曲马多400mg,B组镇痛液含吗啡5mg,两组溶液均加盐酸罗哌卡因100mg及氟哌利多5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均采用负荷剂量+持续剂量给药模式。术后观察记录48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病人主观不适。结果B组镇痛效果要好于A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A组相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副作用发生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4%曲马多配伍长效局麻药加氟哌利多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具有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丁丙诺啡在妇科手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8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丁丙诺啡组(A组)和芬太尼组(B组),每组40例,在手术后接受PCIA。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Ramsay镇静评分法评估镇静、镇痛效果,观察不良反应、记录患者对PCIA的满意度。结果丁丙诺啡组VAS评分、Ramsay评分均低于芬太尼组(P〈0.0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由于丁丙诺啡镇痛效果强、副作用相对较少,在妇科腹部手术后PCIA的效果优于芬太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刘晓慧  罗霄  李绍章 《医学信息》2010,23(6):1590-1591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用于直肠癌根治术后皮下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年龄48至87岁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个组,每组40例 .F组为芬太尼15?滋g/kg+氟哌利多2.5mg,SF组为舒芬太尼1.5?滋g/kg +氟哌利多2.5mg,分别稀释到100ml.所有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施行手术,术后于上臂三角肌下缘置入静脉套管针,接自控性镇痛泵--即维持剂量持续泵注给药方式行镇痛(持续注药速度为2.0 ml/h,单次PCA剂量为0.5 ml,锁定时间15 min) .观察并记录术后4、8、12、24、36、48h的ECG、SpO2、MAP、R、镇痛、镇静效果、有效与实际按压次数比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个组比较,穿刺部位皮肤红肿、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性( P > 0.05) .SF组镇痛、镇静效果均强于F组,呼吸抑制SF组弱于F组.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皮下自控性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许鸿英  张谦 《医学信息》2007,20(1):67-68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复合丁丙诺啡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观察组药物配方为1%罗哌卡因10ml、2%利多卡因10ml加丁丙诺啡0.15mg共20ml。Ⅱ对照组1%罗哌卡因10ml、2%利多卡因10ml共20ml。观察记录两组围术期HR、RR、BP、ECG、SpO2的变化,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Ⅰ组的麻醉维持时间,效果明显优于Ⅱ组。RR、BP、SpO2各时点组间及组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复合丁丙诺啡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丁丙诺啡在术后硬膜外麻醉镇痛中的效果,为术后镇痛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采用一次性微量镇痛泵,对术后患者进行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观察.结果 完全无痛90.7%,有感觉但相对可耐受8%,镇痛有效率达100%.结论 丁丙诺啡可安全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止痛完善,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在急诊剖宫产术中恶心呕吐的应用。方法选择ASAI~II级104例急诊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五组:指揉组(n=21)、恩丹西酮组(n=21)、甲氧氯普胺组(n=21)、氟哌利多组(n=21)和生理盐水组(n=20)。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术毕实施术后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结果指揉组、恩丹西酮组与甲氧氯普胺组与氟哌利多组VAS评分基本相当,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各实验组之间比较(P>0.05),表明指揉组、恩丹西酮组、甲氧氯普胺组和氟哌利多组疗效相同。结论指揉法在防治急诊剖宫产恶心呕吐中,简便易行,效果确切,副作用少,适用于术中轻度恶心呕吐;而甲氧氯普胺和恩丹西酮更适于程度较重的恶心呕吐;氟哌利多抗恶心呕吐的作用时间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联合应用纳布啡及芬太尼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两组术后均采用PCIA镇痛泵,在0.2 mg芬太尼、10 mg地塞米松、8 mg昂丹司琼及100 mL生理盐水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1000 mg曲马多,观察组加用60 mg纳布啡.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镇静效果(Ramsay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6 h、24 h、48 h,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24 h、48 h,两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91%(P<0.05).结论:妇科术后PCIA中联合应用纳布啡及芬太尼镇痛、镇静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刘书玉 《医学信息》2008,21(2):265-265
丁丙诺啡是混合型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对μ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丁丙诺啡的镇痛效应强,镇痛作用时间持久,呼吸抑制和成瘾性发生率较低[1].目前术后镇痛以硬膜外给药为主.我们将丁诺啡试用于干静脉PCA(PCIA),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丁丙诺啡透皮贴联合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术前1 d采用丁丙诺啡透皮贴+PCIA)和对照组(单纯应用PCIA),每组40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静态和动态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膝关节活动度、补救镇痛药物使用量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6 h、12 h、1 d、2 d、3 d的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术后4 d、7 d、14 d 2组静态和动态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在术后2 d内PCIA按压次数、术后补救镇痛药物使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患者术后3 d、4 d、7 d、14 d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丁丙诺啡透皮贴联合PCIA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对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术后补救镇痛药物的使用,促进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与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时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喷他佐辛组(A组):喷他佐辛300mg+昂丹司琼8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芬太尼组(B组):芬太尼1.0mg+昂丹司琼8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PCIA设置如下: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2ml/h,单次给药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术后4、8、12、24及48h各时段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评分及镇静评分均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喷他佐辛和芬太尼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手术后镇痛,但喷他佐辛PCIA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3.
孙德月  李海忠  吴应举 《医学信息》2006,19(11):2013-2014
目的 观察布比卡因联合于丙诺啡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观察组)药物配方为布比卡因75mg加丁丙诺啡0.15mg稀释至20ml,Ⅱ组(时照组)单纯布比卡凶75mg稀释至20ml。观察记录两组围术期HR、RR、BP、ECG、SPO2的变化,组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的麻醉维持时间,效果明显优于Ⅱ组。RR、BP、SPO2各时点,组问及组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布比卡因联合丁丙诺啡用于臂从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的镇痛方法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结肠癌根治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Ⅰ组:空白组,不做任何术后镇痛;Ⅱ组:PCIA;Ⅲ组:PCEA;Ⅳ组:术毕切口注射0.5%的罗哌卡因20 ml+PCIA;Ⅴ组:术毕切口注射0.5%的罗哌卡因20 ml+PCEA。分别在麻醉前(T1)、术后1 h(T2)、24 h(T3)、48 h(T4)、72 h(T5)、120 h(T6)、168 h(T7)抽取外周静脉血测量各组患者的T细胞(CD3+、CD4+、CD8+)、NK、IL-2、IL-6、TNF-α、C3、C4和CRP的含量并作统计学差异比较和术后VAS疼痛评分。结果与Ⅰ组相比,Ⅱ、Ⅲ、Ⅳ和Ⅴ组T2~T5疼痛明显减轻(P0.05),其中Ⅴ组的镇痛效果最佳;Ⅱ、Ⅲ、Ⅳ和Ⅴ组在T2~T5的CD3+、CD4+、NK和IL-2含量均明显升高,CD8+、IL-6、TNF-α、C3、C4和CRP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Ⅴ组的免疫参数在各时点更接近T1水平。结论术毕切口注射0.5%的罗哌卡因20 ml+PCEA方案是结肠癌根治术后最佳镇痛方法,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疼痛和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赵永忠  岳琳莹 《医学信息》2010,23(18):3469-3470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用于开胸手术后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开胸手术病人40例,依据术后镇痛方法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组,舒芬太尼PCIA组(S组)和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联合舒芬太尼PCIA组(L组)。使用舒芬太尼0.1 mg稀释至100 ml,PCIA均采用负荷量一持续背景量一PCIA量模式,背景剂量.2 ml/h,PCIA迫加剂量2 ml/次,锁定时间15 min。记录病人术后镇痛48h的VAS及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记录脉搏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镇痛药消耗量。结果 L组术后镇痛药耗量和VAS评分均低于S组,其中术后2~12h 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用于胸腔镜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拟行胸腔镜手术的临床I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丁丙诺啡透皮贴进行术后镇痛;对照组采用氨酚羟考酮进行术后镇痛。术后均给予帕瑞昔布钠联合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对镇痛的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内,观察组术后静息痛和运动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 001);观察组换算的吗啡用量远低于对照组(P 0. 001);而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01);对照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 001)。结论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用于胸腔镜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且能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布托啡诺和地佐辛联合其他镇痛药用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筛选相对较好的镇痛方案。方法选择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肝胆科择期全麻下行开放手术的患者110例和普外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60例,两科室患者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布托啡诺组和地佐辛组。肝胆科患者布托啡诺组采用布托啡诺0.04 mg/kg+舒芬太尼2.8μg/kg+氟比洛芬酯3 mg/kg+格拉司琼6 mg的镇痛配方,地佐辛组采用与布托啡诺等效剂量用量,即地佐辛0.2 mg/kg+舒芬太尼2.8μg/kg+氟比洛芬酯3 mg/kg+格拉司琼6 mg的配方,普外科患者布托啡诺组采用布托啡诺0.04 mg/kg+舒芬太尼2.5μg/kg+氟比洛芬酯3 mg/kg+格拉司琼6 mg的镇痛配方,地佐辛组采用与布托啡诺等效剂量用量,即地佐辛0.2 mg/kg+舒芬太尼2.5μg/kg+氟比洛芬酯3 mg/kg+格拉司琼6 mg的配方。分别于术后0 h、6 h、24 h、48 h观察并统计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疼痛NRS评分、面部表情评分、镇静状态评分、恶心NRS评分、呕吐NRS评分、瘙痒NRS评分、呼吸抑制等指标。结果两个科室地佐辛组疼痛NRS评分和面部表情评分大于3分的患者均多于布托啡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NRS评分和面部表情评分为1~3分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评分为1~3分患者个数两个科室布托啡诺组均多于地佐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瘙痒小于等于3分和大于3分患者数,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使用等效剂量的布托啡诺镇痛和地佐辛术后镇痛,布托啡诺镇痛效果好于地佐辛,镇静强度布托啡诺强于地佐辛。  相似文献   

18.
腹部手术后患者常常出现恶心呕吐,引起病人伤口疼痛,增加病人身心负担,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我们使用甲氧氯普胺配合氟哌利多、芬太尼持续皮下给药镇痛预防术后呕吐,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6例施行全身麻醉的腹部手术患者,其中女性52例,男性44例,年龄16~76岁,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2例。1.2方法全部患者均于缝合腹膜时用22G动静脉留置针置于上臂三角肌皮下,并连接PCA输注泵,给药速度2 m l/h,PCA每次0.5 m l,自控锁定时间15 m in。药液配制:A组为甲氧氯普胺40mg 芬太尼1 mg 氟哌利多2.5 mg 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并发皮肤感觉异常及红肿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硬膜外阻滞麻醉行手术共2000例,I组(观察组) 1000例在硬膜外麻醉术后,持续硬膜外给药法镇痛:丁丙诺啡0.45mg或吗啡4mg, 加入0.5%布比卡因50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60ml,注入首次剂量5ml后,以2 ml*h-1 速度持续硬膜外腔注入;II组(对照组)1000例在硬膜外麻醉术后拔除硬膜外导管 ,不作镇痛.结果Ⅰ组发现了15例皮肤并发症.Ⅱ组未发现该并发症.未发现运动功能受损者.结论阿片类药物的质量及所含化学成分、阿片类药与局麻药的配伍,可能是造成化学性神经损害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电汽化前列腺切除术后镇痛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前列腺肥大的高龄患者接受经尿道电汽化前列腺切除术,创伤虽小,出血也不多,但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肺功能障碍等,手术风险仍大。本文对经尿道电汽化前列腺切除术的高龄患者术后使用持续硬膜外布比卡因、芬太尼及氟哌利多混合液镇痛的体会。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00例,年龄70~94岁,体重45~65 kg,为ASAⅡ-Ⅲ级行择期经尿道电汽化前列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硬膜外持续镇痛)和对照组(临床按需肌肉注射哌替啶),每组50例。1.2治疗方法麻醉前30 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 mg。手术结束前10 min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