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 (granulemembrantprotein 14 0 ,GMP 14 0 ) ,在冠脉血栓形成和心肌损伤中扮演重要角色 ,为此 ,本研究通过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稳定型心绞痛(SA)GMP 14 0 ,了解该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 ,探讨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意义和作用。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17例UA、11例SA患者均为我院心血管病房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3月期间的住院者 ,男 2 4例 ,女 4例 ,年龄 38~ 75岁 ,平均 6 2 5岁。健康对照组 2 5例 ,男性 2 2例 ,女性 3例 ,年龄 2 0~ 6 2岁 ,平均 5 2岁 ,均为健康体检者。1 2 方法1 2 1 标本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中的双抗体夹心法和流式细胞法检测70例ACS患者(其中AMI35例,UAP35例)、SAP患者32例和健康成人38例的血清血小板GMP-140(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及其在血小板膜上的表达(CD62P)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法测定CD62P阳性率在AMI、UAP、SAP和正常组分别为(21.69±9.40)%、(8.41±3.02)%、(4.16±1.50)%和(3.12±1.29)%;ELISA法测定GMP-140在AMI、UAP、SAP和正常组分别(49.53±10.04)ng/ml、(24.92±7.64)ng/ml、(16.11±4.07)ng/ml和(14.96±3.82)ng/ml,ACS组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均高于SAP组和健康组(P均〈0.01),AMI和UAP组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AC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ACS患者GMP-140显著升高,P-选择素水平有助于ACS的严重程度判定,CD62P阳性表达可作为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判定。  相似文献   

3.
前瞻性观察了正常孕妇孕期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液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纤维蛋白原(Fg)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正常孕妇孕期ATⅢ活性显著降低,Fg和FDP显著升高,提示正常孕妇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妊高征患者ATⅢ活性降低更甚,Fg升高更为明显,提示血液高凝状态更为明显,其中以ATⅢ活性最为恒定,86%妊高征患者ATⅢ活性低于同孕周正常孕妇对照组均值减一个标准差,表明ATⅢ活性测定是一项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妊高征实验室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前瞻性观察了正常孕妇晚孕期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液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纤维蛋白原(Fg)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正常孕妇晚孕期ATⅢ活性显著降低,Fg和FDP显著升高,提示正常孕妇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妊高征患者ATⅢ活性降低更甚,Fg升高更为明显,提示血液高凝状态更为明显。其中以ATⅢ活性下降最为恒定,86%妊高征患者ATⅢ活性低于同孕周正常孕妇对照组均值减一个标准差,表明ATⅢ活性测定是一项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妊高征实验室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6.
黄佳雯  刘毅龙 《海南医学》2022,(21):2734-2737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颗粒膜蛋白140 (GMP-140)、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P选择素(CD62P)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西安市中医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纳入研究后次日血清GMP-140、CD63、CD62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并比较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清GMP-140、CD63、CD62P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GMP-140、CD63、CD62P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GMP-140、CD63、CD62p水平、LVEDD、LVESD分别为(53.18±6.22) ng/mL、(13.72±2.69)%、(14.89±2.77)%、(55.72±4.81) mm、(53.92±5.06) mm,明显高(厚)于对照组的(27.83±3.17) ng/mL、(4.33±0.72)%、(3.56±...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一氧化氮 (NO)和血浆α -颗粒膜蛋白 (MGP -14 0 )在小儿急性肾炎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发别采用硝酸酶还原法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2 5例急性肾炎小儿和 16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GMP -14 0。结果 急性肾炎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NO水平和血浆GMP -14 0含量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升高 (P <0 .0 1) ,急性期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 (P <0 .0 1) ;且肾炎组血清NO水平与血浆GMP -14 0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r=0 .61,P <0 .0 1)。结论 表明小儿急性肾炎中存在血小板活化 ,提示活化的血小板和NO可能共同参与了急性肾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正常妊娠妇女、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变化.方法选择正常未孕妇女48例,正常孕妇101例,妊娠高血压疾病68例,妊娠期糖尿病48例,分别测定其血脂水平.结果正常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各项血脂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A,ApoA)和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均比正常未孕妇女升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妊娠高血压疾病组除HDL-C外,其余各项均比正常未孕妇女升高(P<0.05),妊娠高血压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前者HDL-C和ApoA降低(P<0.05).妊娠期糖尿病和正常妊娠组比较,ApoA降低(P<0.05),子痫前期HDL-C较妊娠高血压降低,而ApoB较妊娠高血压升高(P<0.05).结论血脂代谢异常可能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姚  张志哲  周淑霞  郑文  莫翔 《微创医学》2002,21(5):611-61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脑梗塞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GMP-140)的水平变化的影响,以及该变化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将70例病程在7天内的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用免疫酶联吸附试验测定两组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血浆GMP-140的水平变化,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进行对照.结果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在治疗后均有恢复,但针刺治疗组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治疗后血浆GMP-140水平均有降低,但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而针刺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浆GMP-140水平明显降低(P<0.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血浆GMP-140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针刺治疗有助于患者血浆GMP-140水平的降低,从而降低血小板的活化程度;而且针刺有促进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尿毒症患者的血浆中抗凝物质-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与抗凝血酶Ⅲ(AT-Ⅲ)进行测定以研究其病理改变与凝血机理的关系,以及透析治疗对它的影响。方法:TFPI抗原(TFPI:Ag)测定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AT-Ⅲ活性(AT-Ⅲ:A)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结果:尿毒症组(20例)TFPI:Ag为17735±4658ng/ml,较正常组(30例)为高(P<001);AT-Ⅲ:A为73110±1701,较正常组为低(P<001)。尿毒症组(10例)透析前后比较:TFPI:Ag从18291±3120降至13155±3651(P<001);AT-Ⅲ:A从8426±1619升至11000±2651(P<001)。结论:尿毒症患者TFPI:Ag增高,AT-Ⅲ:A降低,表明其组织病理损伤明显而致TF过度表达,从而呈现一定程度的高凝状态。透析治疗可使此病理过程得到一定程度的矫正。  相似文献   

11.
卵泡休止素(FS)是1987年Robertson和Ueno分别从猪和牛的卵泡液中首先分离出的一种具有与抑制素(INH)生物学活性相似的单链糖基化多肽。FS的生理活性和它与激活素(ACT)的高亲和力密切相关,参与卵巢颗粒细胞分化、黄体形成、卵泡闭锁、胚胎发育及胎盘功能等多方面的调节,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本文拟通过以210例28-41周正常妊娠晚期孕妇血清FS水平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外周血和肾组织中粘附分子P选择素(CD62P)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对NS患者外周血和肾活检组织进行了CD62P表达的研究。结果NS患者外周血CD62P表达量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肾组织中显示CD62P表达32例(88.89%),表达部位常见于肾小球系膜区、血管袢,其次为肾小管、间质小血管及球囊壁。CD62P在外周血表达水平与肾组织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肾组织的表达与患者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P<0.05)。随着病程的好转CD62P逐渐下降,有显著意义(P<0.05),但仍然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CD62P在NS患者肾组织和外周血中表达增强,且与病变程度及疗效密切相关,有明确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是一种由于脑血管内发生血栓、栓塞而导致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疾病.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3,AT-Ⅲ)是血液抗凝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反映纤溶系统成分的常用指标.本文作者通过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浆中AT-Ⅲ水平观察AT-Ⅲ与脑梗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四项在肝硬化患者机体内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受试者的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T-Ⅲ和D-dimer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PT、APTT、TT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FIB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dime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T-Ⅲ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四项、AT-Ⅲ、D-dimer水平较健康人群均有明显变化,通过测定其水平可客观评价肝硬化患者的凝血状况,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凝固时间法测定血浆AT-Ⅲ活性及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中良  汪宏良  蒋玉叶  马全新  程晖 《重庆医学》2006,35(21):1983-1984
目的建立凝固时间法测定血浆AT-Ⅲ活性的实验方法,探讨其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校正血浆用含肝素缓冲液稀释成不同浓度(即不同活性AT-Ⅲ),加入纯品纤维蛋白原共同孵育后,利用血凝仪测定其凝固时间;根据不同AT-Ⅲ活性与相应凝固时间制作标准曲线;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待检血浆凝固时间,查标准曲线即可得到待检血浆AT-Ⅲ活性。结果该法AT-Ⅲ活性在25%~125%范围内线性良好;日内变异系数为3.2%,日间变异系数为4.9%;凝固时间法与发色底物法比较相关性良好,r=0.999;检测178例健康人血浆AT-Ⅲ活性为(105.4±18.8)%。急性肝炎患者与健康人血浆AT-Ⅲ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健康人低。其他各型肝病患者血浆AT-Ⅲ活性明显低于健康人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降低程度依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的顺序逐渐明显。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结果可靠,简便实用,可用于常规检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肝损伤患者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与 D 二聚体(D‐D)含量变化。方法选取该院肝癌患者100例(A 组),肝硬化患者85例(B 组),慢性肝病患者70例(C 组),健康体检者76例(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采用发色底物法行 AT‐Ⅲ活性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行 D‐D 含量检测。结果肝癌、肝硬化和慢性肝脏疾病患者 AT‐Ⅲ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D‐D 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癌Ⅰ、Ⅱ、Ⅲ期比较,肝癌Ⅳ期 AT‐Ⅲ活性明显降低、D‐D 含量显著增高(P<0.05);肝癌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或癌栓患者 AT‐Ⅲ活性亦降低、D‐D 含量也显著增高(P <0.05);B 、C组患者 AT‐Ⅲ活性、D‐D 含量与 MELD 积分呈显著相关(r =-0.406,0.378,P<0.05)。结论肝脏损伤程度越重,AT‐Ⅲ活性越低,D‐D 含量越高,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及判断肝脏损伤程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滕州市正常孕妇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变化,为今后实施孕妇甲状腺功能筛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滕州市6个调查点476人进行血清TSH、FT3、FT4检测。结果:120例妊娠中期妇女中有8.7%的人FT4低于下限值,9.6%的人FT3水平显著低于下限值;118例妊娠晚期妇女中有22.7%的人FT4低于下限值,17.5%的人FT3水平低于下限值。结论:不能以非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指标来判定妊娠妇女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妇女妊娠应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  相似文献   

18.
P物质(Substance P,SP)是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神经肽.早在1931年由Von Euiet和Gaddum首先提取并描述其功能,但直至七十年代才由Leeman和Carraway阐明其结构并人工合成,使SP的研究得以迅速发展.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SP可能是一种神经递质或是一种调节物质,既在痛觉的调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又在血压调节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垂体前叶激素的分泌也参与调控作用.本研究是为了进一步探讨SP在正常妊娠血浆及胎盘和子宫内膜、蜕膜中存在的意义,采用特异的放射免疫测定法观察了健康未孕妇女血浆和子宫内膜,正常孕妇血浆及早期胎盘中SP水平的变化,并对妊娠晚期母体血浆、胎盘绒毛和脐血中SP水平加以比较,以进一步探讨SP在妊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不同妊娠时期健康孕妇血清中CysC代谢变化,了解其血清水平与健康非孕人群参考范围的关系,探讨妊娠期参考范围。方法筛选正常妊娠者107例,检测血清CysC,分析孕周与血清CysC的相关性;进而按照孕周分组,比较妊娠各期及正常非孕女性血清CysC水平,统计分析其差异;并进一步做自身对照实验,观察妊娠期妇女CysC水平变化趋势。结果血清CysC水平与孕周呈正相关;正常非孕女性组、孕〈20周和孕20~27+6周之间无差异(P〉0.05),孕28~35+6周、孕≥36周两组之间及与其余各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孕28周前,血清CysC水平仍在非孕人群参考范围内,孕28~35+6周、孕≥36周血清CysC超出参考范围的百分率分别为18.4%、80.0%。结论妊娠期血清CysC的代谢会受到影响,血清中CysC的水平在围生期明显增高,建立妊娠期CysC值参考范围必要且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妊娠期及产褥早期,机体凝血与抗凝血及纤溶功能发生明显改变。表现为凝血功能增强,而抗凝功能及纤溶功能减少,出现妊娠高凝状态,它可导致妊娠期血栓形成。我们通过对54例妊娠14~28周妇女进行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及蛋白C测定,反映孕妇凝血方面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