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源性假性动脉瘤(IPSA)是介入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既往的处理方法以外科手术为主。近年来,许多非外科手术性的处理方法不断出现,其中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凝血酶法(UGTI)在治疗IPSA中具有疗效高、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的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UGTI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医源性假性动脉瘤(iatrogenic pseudoaneurysms,IPSA)是动脉穿刺和介入性诊断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随着介入技术的广泛开展,IPSA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该文就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在诊治IPSA应用价值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现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由于心功能异常导致症状和体征急性发作的临床综合征,病情进展快、预后差.除一般紧急处理外,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准确熟练的外科手术对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内镜黏膜切除及黏膜下剥离术的并发症处理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llCOfal resection,EMR)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ection,ESD)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相对外科手术,EMR和ESD具有方法简便、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经济且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的特点,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阐述EMR及ESD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都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如术后残余分流及封堵器脱落等.对这些并发症以往多采用外科手术的处理方法,但创伤大、难度高,另外也有同一患者动脉导管未闭(PDA)两次或三次外科结扎术后均有残余分流的报道.而随着先心病介入器材的改进及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介入治疗对PDA外科术后及介入治疗术后残余分流的处理已逐渐替代以往外科手术的方法.对于PDA术后残余分流的处理问题,特别是少量左向右分流,是否需要干预,仍然有不同看法,但多数观点认为还应积极治疗,以恢复其正常血液动力学状态及避免发生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潜在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胰腺组织和功能持续件损害,表现为腹痛反复发作,内、外分泌功能不全,后期伴胰管结石、假性囊肿形成.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为内科药物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但部分患者疗效不佳.近年来随着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技术的发展,其已可部分替代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内镜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成为优于外科手术清除术的一种处理包裹性坏死(walled-off necrosis,WON) 的治疗方法。但是,仍缺少高质量的证据,WON 尚无标准治疗方法。文章对亚洲胰胆内镜干预协会 (T-CAP) 成员组成的工作组制定的内镜下处理急性胰腺炎WON 的亚洲共识进行解读,旨在阐明WON 的诊断标 准及内镜干预治疗,以期指导WON 的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8.
心室间隔缺损(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修补和经导管介入治疗.近年来随着介入器材的进步和技术不断完善,VSD介入治疗的病例数快速增长.然而无论是外科手术还是介入治疗都可能在术后并发心律失常,其中Ⅲ度房窜传导阻滞(cAVB)作为一种严重并发症的报道逐年增多;我们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对其现状及原因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9.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对比分析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安全性和费用.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273例,其中外科手术组159例,介入治疗组114例.外科手术组和介入治疗组年龄分别为(20.7±15.1)岁和(25.4±16.1)岁(P=0.013),ASD大小分别为(18.9±6.1)mm和(16.5±5.0)mm(P=0.01).结果介入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6.9%和100%(P=0.007),残余分流率分别为2.7%和1.2%(P=0.505),介入治疗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次要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外科手术组(P<0.05).介入治疗组中无一例患者需要输血,而外科手术组中66例患者需要输血,平均输血量为(577±191)ml.相关分析表明,年龄越小,输血量越多(r=0.573).介入治疗组的治疗费用显著高于外科手术组,两组分别为(44 188.38±3 189.35)元和(20 687.92±4 807.95)元(P<0.005).介入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的住院天数分别为(2.87±1.82)d和(12.91±3.74)d(P<0.005). 结论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稍低于外科手术,但两组残余分流率相同.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外科手术,采用介入治疗方法可减少患者的输血量和住院时间,但介入治疗的费用高于外科手术.如果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价格降低,可使更多的ASD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外科手术治疗小婴儿期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00-2005年83例<6月龄VSD患儿,年龄12 d至6(4.3±1.2)个月,体重3~6.5(5.1±0.8)kg.膜周部VSD 74例,干下型VSD 8例,膜周部并肌部VSD1例.术前中、重度肺动脉高压69例(83.1%).所有患儿均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4例,手术病死率为4.8%.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动脉高压危象、肺部感染和心律失常.结论 随着麻醉、体外循环、手术技术和围术期监护处理措施的进步,在小婴儿期施行VSD的外科手术已成为安全的治疗方式.术后对肺高压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吴锡龙  陈勇  王毅 《山东医药》2008,48(2):55-56
对56例大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体外循环下经右房补片48例、经肺动脉补片8例,手术均顺利.56例均痊愈出院.认为外科手术治疗大型VSD效果确切,严格掌握适应证及完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降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由于心功能异常导致症状和体征急性发作的临床综合征,病情进展快、预后差。除一般紧急处理外,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准确熟练的外科手术对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既往外科手术修补是惟一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较多采用介入治疗。VSD与心脏传导系统关系密切,无论外科手术或介入均可发生心脏传导阻滞。本文比较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瘘指气管、支气管与胸腔、胸腔胃、食管甚至胆道等脏器或腔隙间存在异常通道(瘘管或瘘口)的病理状态,以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s,BPF)最为常见,广义而言气胸也是支气管胸膜瘘的一种.发生支气管瘘可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及病死率增加,研究结果表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支气管瘘的病死率为27.2%[1].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等医疗技术的广泛开展,术后或放疗后支气管瘘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既往支气管瘘主要采取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近年来随着气管镜介入技术与相关器械的快速发展,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已成为支气管瘘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应用范围已从高龄、外科手术高危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扩展至较年轻的、低危的重度AS患者.多项研究显示,TAVR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关注TAVR患者的研究对冠心病的纳入标准并不统一.TAVR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是否需要进行处理、何时处理、如何处理等问题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55岁以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2003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的48例55岁以上ASD的病例.结果全组48例无手术死亡,无神经系统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年龄不是ASD手术治疗的禁忌证;ASD一经诊断,只要不并发严重的肺血管阻塞性病变,无论有无症状,仍应考虑手术治疗;同期有效处理并发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2000-01-2007-12期间应用介入方法治疗房间隔缺损(ASD)995例和室间隔缺损(VSD)784例,外科手术补救内科介入不成功的病例16例,分别为ASD 12例和VSD 4例需行急诊或非急诊外科手术治疗,现对ASD、VSD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杨兴季  杨杰 《山东医药》2002,42(10):56-56
动脉导管未闭(PDA)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20%,其治疗以往依赖于外科手术.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PDA的有效方法.其特点为创伤小、疗效高,并可部分替代外科手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5月31日,比较ESD与外科手术对于早期胃癌疗效的临床研究。2名研究者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筛选、评价质量及提取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相关文献,共2 446例患者,其中ESD组1 339例,外科手术组1 107例,固定效应模型下Meta分析结果显示,ESD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较外科手术更少(OR=0. 41,95%CI:0. 30~0. 56,P 0. 05)。在并发症中,与外科手术相比,经ESD治疗的患者更易发生穿孔(OR=4. 65,95%CI:1. 49~14. 49,P 0. 05),但术后腹腔内脓肿发生更少(OR=0. 16,95%CI:0. 03~0. 73,P 0. 05),所有术中穿孔均经内镜或外科保守修补后愈合。ESD与外科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 09,95%CI:0. 75~1. 58,P 0. 05)。与外科手术相比,ESD总住院时间更短(WMD=-5. 03,95%CI:-5. 13~-4. 94,P 0. 05)。结论尽管ESD与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但ESD治疗住院时间更短,外科手术相关的总体并发症发生更少。因此对于早期胃癌,ESD是一个更值得考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误穿锁骨下动脉并扩张是起搏器置入时一种罕见且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处理方法包括外科手术修补、血管缝合器以及带膜支架置入等.本文报告对该并发症未行外科手术或其他介入治疗而徒手成功处理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