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目的 评价介入治疗对老年高血压肾动脉狭窄(RAS)患者的血压、肾功能等中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期间57例老年性高血压RAS患者的64条狭窄肾动脉行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PTRA)、肾动脉支架植入术(PTRS)治疗,随访2年,观察血压及肾功能变化.结果 55例患者的62条肾动脉行介入治疗狭窄或闭塞部位均获得开通,成功率96.88%,有24条肾动脉行PTRA术式,38条肾动脉行PTRS术式,术后1周血压治愈率10.53%,改善率89.47%;患者在术后1周、术后1年、术后2年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服用降压药的种类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r在不同时期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1年、术后2年的收缩压、舒张压、Cr及服用降压药的种类与术后1周进行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RAS患者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高,术后长期观察发现对血压及肾功能均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2.
周妍  郭航远  池菊芳  彭放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7):2042-2044
目的 探讨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经皮肾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0例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经皮肾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6例,纤维肌性发育不良3例,大动脉炎1例.10例患者均伴有高血压,其中顽固性高血压8例、急进性高血压2例.肾动脉造影结果显示: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中4例为双侧肾动脉狭窄,狭窄部位位于左、右肾动脉开口处或近段,狭窄程度80%~90%;1例为右肾动脉狭窄,1例为左侧肾动脉,部位位于肾动脉近段,狭窄程度75%~80%.3例肌纤维发育不良性肾动脉狭窄患者均为单侧肾动脉病变,均为右侧,位于肾动脉远段,狭窄程度80%.1例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狭窄患者为双侧肾动脉病变,位于肾动脉近段,狭窄程度85%.所有患者于狭窄病变处行支架植入治疗.4例患者(3例为纤维肌发育不良性,1例为大动脉炎)术后1周内血压恢复正常;其余6例患者中血压较前明显改善.2例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后1周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经皮肾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淑蓉  李丽  徐勇  智光 《重庆医学》2006,35(9):836-837
目的观察肾动脉狭窄(RAS)所致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RASH)患者,经肾动脉介入术后的血压及服用降压药物的变化。方法回顾性68例RASH患者,单侧狭窄42例,双侧狭窄26例,病变血管共94根,狭窄程度超过70%的68根;9例肾动脉球囊扩张术,59例肾动脉内支架置入术,观察术前、术后3~7d血压及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结果68例患者肾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成功100%;术前血压(174.35±33.92/137.04±25.60)mm Hg(1mm Hg=0.133kPa),术后(103.95±24.95/82.83±18.91)mm Hg,血压明显下降,P<0.05;其中治愈40例(58.8%),好转8例(11.7%),无效20例(29.4%),总有效率为70.5%。服用降压药品种数术前平均(2.5±1.0)种,术后(1.6±1.0)种,用药品种数减少,P<0.05。结论肾动脉介入治疗为RASH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血压明显改善,服用降压药品种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分析21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无症状肾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2l例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行肾动脉支架植入术的老年患者,平均年龄(72.8±6.7)岁,19例患者合并高血压,7例患者Scr≥115μmol/L。随访6-49个月,检测支架置入术后一般情况、肾功能变化(Scr、Ccr、GFR)、血压以及降压药物限定日剂量(DDDs)值。结果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13例,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8例,其中肾动脉中段狭窄7条血管,肾动脉开口狭窄22条血管,共计植入29枚支架,手术成功率100%。1例于术后8个月时院外猝死。肾动脉支架术后血压较术前有显著下降,支架术前、后血压为(149.6±16.3)/(89±7.5)mm Hg比(137.1±12.4)/(78.1±11.7)mmHg,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改善14例,治愈0例,无效4例,恶化1例。患者术前术后服用的所有降压药物的DDDs值,分别为(2.19±0.72)比(2.33±0.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支架术前后Scr水平及Ccr、GFR值,结果分别为(113±54.3)μmol/L比(118±42.3)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2.5±17.6)ml/min比(47.3±16.2)ml/min, P=0.08:(53.0±22.2)ml/min比(52.2±24.1) m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认为肾功能虽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分别分析Scr≥115μmol/L者和Scr<115μmol几者在术前和术后肾功能的比较亦未发现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在肾动脉支架术后血压较前有显著改善。而无论患者肾功能基础值是否正常,肾功能均有下降趋势但未达统计学意义。支架治疗术并不能完全改善肾动脉狭窄患者的肾功能,有时可能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前后血流参数结果以评价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经肾动脉造影证实肾动脉狭窄并行肾动脉血管成形术成功患者30例,对介入治疗前后血流参数、血压及肾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介入治疗后狭窄肾动脉的峰值流速(peak flow velocity,Vp)由治疗前(279.6±94.3)cm/s降至(145.5±33.5)cm/s,肾内段动脉血流加速度(acceleration,AC)由(108.5±32.5)cm/s2增至(366.5±120.8) cm/s2,肾内段动脉血流加速时间(acceleration time,AT)从术前(0.067±0.054)s降至(0.035±0.032)s,治疗前后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Rl术前为(0.72±0.21),术后为(0.70±0.45),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患者的平均收缩压由术前(26.35±2.13)kPa降至(20.29±2.45)kPa,平均舒张压由术前(16.43±2.51)kPa降至(13.25±2.27)kPa,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由术前(145.5±28.6)μmol/L降至(133.1±23.8)μmoI/L,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评价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效果的一种无创、简便、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RDN)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术后即刻肾动脉直径的影响。 方法 入选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即刻使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技术(QCA)进行肾动脉直径的测量并记录数值,术中记录阻抗起始值、阻抗最低值、消融点位、消融功率等消融参数指标。所有患者于RDN术前、术后6个月检测动态血压。 结果 共12例符合标准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入选了本研究,平均入院动态血压为(185±15)/(99±9)mmHg (1 mmHg=0.133 kPa)。在RDN术后6个月,动态血压平均值下降31/15 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所有患者的肾动脉直径在消融术后即刻均出现扩张,肾动脉直径平均值增加0.6 mm,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消融阻抗下降值与肾动脉术后即刻直径相关(r=0.74,P=0.006),但患者术后肾动脉直径扩张程度并不能预测术后血压的变化(P >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任何外周血管并发症。 结论 RDN术可降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水平,并可在术后即刻扩张肾动脉直径,肾动脉直径的扩张程度和消融阻抗的下降值正相关,但肾动脉直径的扩张程度无法预测患者的远期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3例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病人进行术前、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13例病人介入治疗后头晕头痛等症状完全改善,患者不服用降压药或减量,血压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延缓了肾衰竭的发生.病人术后无1例并发症,随访效果好.结论 做好术前、术后、预防并发症等护理对提高肾动脉狭窄病人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沛玲 《吉林医学》2011,(36):7695-7696
目的:评价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对合并有高血压的肾动脉狭窄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高血压肾动脉狭窄患者52例,成功实施支架置入术后,定期随访(18±10)个月,观察患者血压以及肾功能改变。结果:术后病变动脉管腔直径狭窄率由(74±10)%降至(14±12)%;收缩压由(176±19)mm Hg(1 mm Hg=0.1333 kPa)降至(141±13)mm Hg,舒张压由(100±16)mm Hg降至(80±7)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患者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较为明显(P<0.05)。结论:介入治疗老年高血压肾动脉狭窄有助于患者长期控制血压,并具有一定的肾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同期联合支架术治疗并存颈动脉和肾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期联合支架术治疗的30例并存肾动脉狭窄和颈动脉狭窄患者.纳入标准为外周动脉造影示肾动脉管腔内径减少≥70%且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管腔内径减少≥70%.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降压药物种类、肾功能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收缩压由术前(135.93±23.02) mmHg降至(123.07±12.62)mmHg(术后3d平均收缩压)(P<0.05),舒张压由术前(76.13±8.75)mmHg降至(70.87±6.42)mmHg(术后3d平均舒张压)(P<0.05).2例冠心病患者术后心绞痛再发,经处理后缓解.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收缩压降至(122.33±7.39) mmHg,舒张压降至(70.87±8.62)mmHg(P<0.05);服用降压药物种类由术前(2.93±1.87)种减少为(2.40±2.13)种(P<0.05).高血压获益率为100.0%,肾功能获益率为76.6 %.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7个月心绞痛再发和短暂脑缺血发作,予处理后缓解.结论 同期联合支架术治疗并存肾动脉和颈动脉狭窄近中期疗效安全、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同一患者中置入的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和裸金属支架(BMS),评估置入即刻和6个月随访时的生理学参数:血流储备分数(FFR)、充血时跨支架压力阶差(HTG)和管壁切应力(WSS)。方法与结果:共纳入20例至少有2支冠状动脉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其冠状动脉的血管和狭窄特征具有可比性,随机置入1枚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和1枚BMS。置入即刻和6个月随访时测定冠状动脉压力、FFR、HTG和WSS。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行完全不阻断肾脏部分切除术(LPN)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沧州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T1a期肾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12例行完全阻断LPN者设为对照组,18例行完全不阻断LPN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出血情况、手术前后血清肌酐水平、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且未见术后出血;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6.3±16.8)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1±1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8.1±19.3)mL、5.6%和(9.3±1.5)d,对照组依次为(97.3±18.9)min、8.3%,和(9.1±1.7)d,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血清肌酐浓度明显升高,随后缓慢降低;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 d、3 d、7 d肌酐水平分别为(76.3±13.8)μmol/L、(109.3±14.2)μmol/L、(99.7±11.3)μmol/L、(90.4±11.9)μmol/L,对照组依次为(82.2±12.6)μmol/L、(112.7±17.3)μmol/L、(100.8±10.9)μmol/L、(93.1±12.2)μmol/L,两组术后1 d、3 d、7 d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术前(P<0.05),但两组同期肌酐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的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1个月,两组均无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 腹腔镜下行完全不阻断肾脏部分切除术具有与腹腔镜下行完全阻断肾脏部分切除术同等的疗效,并可有效避免因肾脏缺血而造成的患侧肾功能损伤,降低肾衰竭风险,临床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100例住院时行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以入院时血清肌酐值水平分为肾功能正常组(血清肌酐值〈106.08μmol/L)及轻度肾功能不全组(178μmol/L≥血清肌酐值≥106.08μmol/L),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用造影图像处理系统测量,并计算其总狭窄指数,分析肾功能不全和冠脉狭窄程度的定性及定量关系。结果:肾功能不全独立于其他冠心病易患因素,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结论:轻度肾功能不全可以作为评估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搭桥手术后应用的疗效。方法选择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2周左室射血分数50%且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末端)NT-proBNP400pg/ml拟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入组,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0例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照组10例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术后血流动力学、肾功能、超声心动图、血NT-proBNP、药物使用情况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比较:术前左室舒张末径、射血分数、术前血清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本组均采用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治疗,术后观察血肌酐最大变化[(70.2±30.1)μmol/Lvs.(38.3±20.6)μmol/L,P0.05]、肾小球滤过率最大变化[(-53.7±12.1)ml/minvs.(-20.2±11.6)ml/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h尿量[(2231±769)mlvs.(2869±1082)ml,P0.05]、多巴胺使用时间[(9.3±3.2)dvs.(5.3±2.8)d,P0.05]、术后NT-proB-NP最大变化率[(410±168)%vs.(195±132)%,P0.05]、术后住院时间[(11.3±5.7)dvs.(8.7±3.8)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改善急性心梗病人急性期行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后肾功能,缩短正性肌力药使用时间,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of angiographic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the coronary artery fine branch fistula. Methods:All of the 18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fine branch fistula underwent selective coronary arteriography, 7 underwent interventional therapy, while 8 underwent prosthesis for coronary artery fistula (CAF) under extracorpored circulation. Results:Among 18 cases of coronary artery fine branch fistula, 7 happened in right coronary artery (38. 9%), 11 in left coronary artery (61. 1%). Among the 11 cases in left coronary artery,5 happened in descending anterior branch, 5 occurred in left circumflex branch, 1 arised from both left anterior branch and left circumflex branch. Among the 18 cases, there are 10 cases of coronary-to-pulmonary artery fistula (55.6%), 5 cases of fistula draining into right atrium (27.8%), 2 cases of fistula draining into left atrium (1 1.1% ) and 1 draining into right ventricle (5.6%).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was successful in 7 patients. During the 12 months' follow-up, there was no cardiovascular events. Conclusion: 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diagnosing the coronary artery fine branch fistula. In respect of therapy, besides of surgical treatment, intervention is still a rather good measure presently.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升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分析与住院期间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2003年至2007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升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结果 在因升主动脉夹层接受手术治疗的207例患者中,有8例因冠状动脉受累合并心肌梗死;其中6例男性,2例女性,平均年龄(49±14)岁.2例患者进行了升主动脉置换,5例进行了半弓置换,1例行全弓置换;均在替换升主动脉同时进行了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3例进行了冠状动脉修补术,5例实施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住院期间死亡4例,死亡患者术前均存在肾功能不全,术后均发生了急性肾功能衰竭,这是住院期间死亡的首要原因.危险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肌酐水平与死亡显著相关[存活组(80±30)μmol/L比死亡组(176±67)μmoL/L,P=0.02),其他的各项相关指标在生存组及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升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时住院期间病死率较高,术前肾功能不全者易发牛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从而导致死亡.对于这类高危患者术前的肾功能检查有利于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中血清内脂素(visfatin)、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64例已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分别检测33例对照组造影结果正常者、51例斑块组、75例单支病变组、72例双支病变组和33例三支病变组患者的 visfatin 、HbA1c 水平;通过 Gensini 评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程度,并建立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与冠心病的各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又可分为对照组(33例)、非重度狭窄组(174例)和重度狭窄组(57例),分析 visfatin 和 HbA1c 水平在3组患者间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按累及冠状动脉支数的分组中,HbA1c 水平在对照组[(4.98±0.21)%]、斑块组[(5.58±0.36)%]、单支病变组[(6.17±0.48)%]、双支病变组[(6.63±0.80)%]、三支病变组[(7.97±1.49)%]中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5);vis-fatin 水平在对照组、斑块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分别为(0.73±0.42)μg/L 、(1.50±0.87)μg/L 、(3.45±2.50)μg/L 、(5.45±2.96)μg/L 、(9.21±6.35)μg/L ,其中,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显著高于斑块组和对照组(P<0.05);斑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按冠状动脉内径狭窄程度分组中,重度狭窄组 visfatin 、HbA1c 水平[(8.25±4.86)μg/L 、(7.35±1.43)%]显著高于非重度狭窄组[(3.22±2.74)μg/L 、(6.14±0.70)%]和对照组[(0.73±0.42)μg/L 、(4.98±0.21)%],P<0.01;非重度狭窄组高于对照组(P<0.01)。 visfatin 、HbA1c 、hs-CRP 、LDL 和 TC 水平与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P<0.01),HDL 水平与 Gensini 评分呈负相关(r=-0.535,P<0.01)。各组患者 HbA1c 、hs-CRP 、LDL 和 TC 水平与 visfatin 呈正相关(P<0.01),HDL 和 TG 水平与 visfatin 呈负相关(P<0.01)。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为 HbA1c 、LDL 、hs-CRP 、visfatin 和 HDL 。结论 visfatin 、HbA1c 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visfatin 和 HbA1c 能够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物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颈动脉病变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方法住院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9例,以单纯高血压患者122例为对照,测定其血脂、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hsCRP水平,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为(18.57&#177;7.47)μmol/L,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14.53&#177;10.58)μmol/L,P=0.002];hsCRP水平为(3.73&#177;3.89)mg/L,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2.38&#177;2.86)mg/L,P=0.008]。冠心病患者血清NO水平为(51.15&#177;18.78)μmol/L,明显低于单纯高血压组[(70.39&#177;41.55)μmol/L,P=0.000]。冠心病组颈动脉病变占94.1%,明显高于高血压组(P=0.00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低TC、高Hey、低NO、高hsCRP水平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Hey水平、低NO水平以及颈动脉病变与冠心病发生明显相关,因此血管活性物质测定及简单、无创、重复性好的颈动脉超声有望成为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的窗口。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双桥”技术在冠状动脉前降支弥漫性病变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对36例前降支弥漫性病变患者在心脏不停跳下采用“双桥”技术治疗,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46~78(63.8±7.3)岁;双支病变3例,三支病变33例,其中合并左主干病变8例;术前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系统(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EuroSCORE)评分为2~7(5.2±1.4)分;左心室射血分数为32.8%~65.0%(49.4±12.2)%。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住院死亡。其中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狭窄近端搭桥26例,桡动脉和大隐静脉与前降支狭窄近端搭桥分别为3例和7例;大隐静脉与前降支狭窄远端搭桥20例,桡动脉与前降支狭窄远端搭桥16例。平均搭桥3~5(3.2±0.6)支。术后平均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16(11.3±2.9) h、9~22(16.5±4.2) h和5~9(6.9±1.4) d。平均随访0.5~4.8(2.8±1.4)年,所有患者均存活,无心绞痛发作。结论前降支“双桥”技术可以安全用于冠状动脉前降支弥漫性长病变患者的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治疗,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钙化的形成因素和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590例行冠脉造影并同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90例患者中有285例(48.3%)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主动脉瓣钙化,与非主动脉瓣钙化患者相比年龄更高[(68.3±9.4)岁vs.(59...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冠脉造影特点、临床意义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31例冠状动脉造影中检出的6例冠脉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检出心肌桥6例,均位于前降支,心肌桥发生率为2.6%,心肌桥长度8.19mm,平均(13.5±4.0)mm。依据Nobel分级法,I级3例,II级2例,III级1例。6例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后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用于心肌桥的诊断,心肌桥引起心肌缺血表现,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