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 研究深低温停循环(DHCA)和深低温低流量(DHLF)两种转流方法对先心病婴儿肺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 20例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DHCA组和DHLF组。分别于转流前(TO),转流结束后5min(TI),转流结束后2h(T2),测定肺静态顺应性(Cstat)、肺气道阻力(Raw)、呼吸指数(RI)值。结果 1.DHLF组术后ICU滞留时间明显高于DHCA组(P<0.05)。2.转流结束后(T1,T2)DHCA组和DHLF组的Cstat都较体外循环开始前(TO)明显降低(P<0.01),Raw、RI都明显升高(P<0.01);T2时在Cstat方面,DHLF组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DHCA组(P<0.01),RI方面增加的程度明显大于DHCA组(P<0.01)。结论 DHLF和DHCA两种转流方法都能明显引起先心病婴儿肺功能受损,但DHLF较DHCA对肺的损伤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关于法定计量单位使用的注意事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深低温停循环(DHCA)和深低温低流量(DHLF)两种体外循环方法对肺功能的影响,采用幼猪模拟临床复制出DHCA和DHLF模型,于转流前,转流结束和停体外循环后1h等3个时点测定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动脉-肺泡氧分压比率,肺血管阻力指数和中性粒细胞滞留率等指标值,结果表明DHLF后,肺顺应性和动-肺泡氧分压比率的下降程度,肺血管阻力指数和中性粒细胞滞留率的增加程度均明显高于DHCA,两组气道阻力无差别,结果提示,DHLF较之DHCA对肺的的损伤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浅低温(MH)、深低温停循环(DHCA)和深低温停循环加选择性脑灌注(DHCA+SCP)三种转流方法对先天性心脏病婴JL#b周血CD34+/c-kit+干细胞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33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分为:10例MH组,10例DHCA组和13例DHCA+SCP组。分别于转流前(,ID)、转流结束后12-24h(T1)、转流结束后4-5d(r12)测定外周动脉血中CD34+/c-kit+干细胞含量变化。结果TO:MH组、DHCA组和DHCA+SCP组患者外周血CD34+/c-kit+干细胞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T1:DHCA组CD34+/c-kit+干细胞含量显著高于MH组和DHCA+SCP组(P〈0.01);T2:DHCA组CD34+/c-kit+干细胞含量也显著高于MH组以及DHCA+SCP组(P〈0.01)。结论DHCA方法与MH和DHCA+SCP方法相比会导致外周血CD34+/c-kit+干细胞表达的升高,可能存在不同程度骨髓向外周血动员修复,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尼莫地平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96只DHCA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DHCA)和尼莫地平组(DHCA+尼莫地平),每组48只,采用二血管阻断加低血压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每组根据时相再分为缺血后再灌注0h(T1)、2h(T2)、6h(T3)、12h(T4)、24h(T5)和48h(T6)共6个亚组,每组8只;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清S100β含量及脑含水量,并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模型组和尼莫地平组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在2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48h开始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各时间点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脑含水量从T2~T5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两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24h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但尼莫地平组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 尼莫地平能明显减轻脑损伤和脑水肿,对深低温停循环后的缺血大鼠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弓中断矫治术中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主动脉弓中断 (IAA)矫治术中体外循环方法。方法 IAA患儿 8例 ,男 4例 ,女 4例 ;年龄 1m~2岁 ,体重 3~ 8.3kg ;其中A型 4例 ,B型 4例。均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一期矫治IAA及其合并心脏畸形。除早期 1例采用单根主动脉灌注外 ,其余均采用上下半身同时灌注。早期 2例采用α稳态血气管理 ,后期采用 pH稳态和α稳态相结合的血气管理方式。结果 深低温停循环 (DHCA) 5例 ,深低温低流量 (DHLF) 2例 ,DHCA与DHLF相结合 1例。平均转流时间 (130± 13)min ,平均阻断时间 (72± 10 )min ,平均DHCA时间 (34.5± 10 .2 )min。死亡 1例 ,神经系统并发症 2例。结论 婴幼儿IAA宜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一期矫治 ,转流中采用持续脑灌注、控制停循环时间、pH稳态和α稳态相结合的血气管理等措施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深低温停循环(DHCA)前后及不同脑灌注方法中脑氧供需平衡及自由基变化,比较不同灌注方式的脑保护效果.方法 健康成年杂种犬15只,随机分为3组(n=5).Ⅰ组单纯行DHCA,Ⅱ组DHCA RCP,Ⅲ组DHCA SACP.体外循环降温至鼻咽部温18℃时停循环,期间Ⅱ、Ⅲ组分别行逆行脑灌注(RCP)及选择性顺行脑灌注(SACP),90 min后复温,再灌注90 min.结果 Ⅰ,Ⅱ组停循环后犬颈静脉氧饱和度(SjvO2)下降(P<0.001),脑氧供需不平衡,自由基活动升高.恢复循环复温后SjvO2回升,而自由基活动进一步升高达峰值.而Ⅲ组SjvO2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7)并显著高于Ⅰ,Ⅱ组(P<0.001),Ⅱ,Ⅲ组SOD,MDA变化明显轻于Ⅰ组(P<0.01).结论 DHCA中存在脑氧供需不平衡及明显自由基损伤.RCP和SACP可改善DHCA中脑氧供需平衡,减轻自由基损害,SACP脑保护效果优于RCP和DHCA.  相似文献   

7.
5kg以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5 kg以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CHD)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管理策略,以减少婴儿先心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5 kg以下婴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的CPB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34例,年龄13 d至9个月,平均(3.71±2.25)个月、体质量2.5~5.0(4.23±0.59)kg;采用中低温中等流量CPB 18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3例、深低温低流量CPB(DHLF)9例、DHCA结合DHLF 4例;26例行超滤.结果开放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34例(100%),无严重心律紊乱;32例顺利停体外循环,无严重的CPB并发症.死亡4例,死亡率为11.8%.结论小预充、CPB中较高的血球压积(HCT)和胶体渗透压、充分静脉引流及与温度匹配的足够灌注流量、良好的心肌保护和脑保护是低体重儿成功CPB的关键,适时的超滤是减少CPB术后并发症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复温比值(停循环时间与复温时间的比值)对减少深低温停循环(DHCA)患者术后神经精神系统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 行DHCA的患者57例,根据术中的脑灌注情况,分为DHCA联合选择性脑灌注组(Ⅰ组,20例)及单纯DHCA组(Ⅱ组,37例),再根据复温比值进一步分组,复温比值≥0.1且≤0.5为ⅠA组(13例)和ⅡA组(29例),复温比值>0.5且≤0.7为ⅠB组(7例)和ⅡB组(6例),复温比值>0.9的2例患者另行讨论.监测各组的体外循环(CPB)时间、辅助循环时间、最低鼻咽温度(PT)及最低直肠温度(RT),测定麻醉后行CPB前(T0)、CPB开始后DHCA开始前(T1)、DHCA结束恢复CPB后5~10 min(T2)以及停止CPB后(T3)的平均动脉压(MAP)、红细胞压积(Hct)、PT及RT.记录各组的术后神经、精神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ⅠA、ⅠB、ⅡA、ⅡB组在T0、T1、T2及T3时间点的MAP、Hct、PT及R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PB时间、辅助循环时间、最低PT、最低RT及机械通气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ⅠB组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长于ⅠA组(P值均P<0.05).57例患者术后的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为10.5%(6/57),精神并发症发生率为19.3% (11/57).Ⅰ组术后的神经及精神并发症发生率为10.0%(2/20),显著低于Ⅱ组的40.5% (15/37,P<0.05);ⅠA、ⅠB、ⅡA、ⅡB组术后的神经及精神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4%(2/13)、0、27.6% (8/29)、83.3% (5/6),Ⅱ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ⅠA及ⅡA组(P值均<0.05).结论 复温比值≥0.1且≤0.5对降低单纯行DHCA患者术后神经精神并发症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深低温下不同程度低流量转流前后颅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的变化,以探讨深低温低流量下脑损害发生的可能机制及影响因素.方法取幼猪1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25ml@min-1@kg-1流量和5ml@min-1@kg-1流量组.于转流前(A)、深低温低流量转流1h后(B)及复温至肛温36.C再常温转流2h后(C),经颈内静脉逆行穿刺至颅底水平置管取血样,测血浆兴奋性氮基酸浓度.结果谷氨酸与甘氨酸在三组B点均有显著升高,且在C点仍维持在较高水平.25ml@min-1@kg-1组与对照组比较B、C点升高无差异(P<0.05),5ml@min@kg-1组与对照组在B、C点相比升高显著(P<0.05).天冬氨酸在三组中B点时均有升高,5ml@min-1@kg-1组B点浓度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25ml@min-1@kg-1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转流后颅内静脉血中兴奋性氨基酸浓度升高,以5ml min-1kg-1流量组为甚.应采取有效措施干预此途径引发的脑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氧化亚氮(NO)前体L-精氨酸(L-arg)和经右锁骨下动脉选择性脑灌注(SCP)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中对脑组织的保护效果.方法: 实验兔随机分成DHCA组、SCP组和SCP L-arg组,分别予深低温停循环、停循环下顺行脑灌注及L-精氨酸静脉滴注,复温后开颅取脑组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caspase-3蛋白表达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SCP组和SCP L-arg组和DHCA组相比,SOD活性明显增强,MDA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P<0.01);SCP组和SCP L-精氨酸组间的MDA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后者的SOD活性显著增加,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选择性顺行脑灌注和L-精氨酸联合选择性顺行脑灌注在深低温停循环过程中对脑均有保护作用,L-精氨酸联合选择性顺行脑灌注对脑的保护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