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回顾122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缺血的下肢动脉彩超资料。将缺血的下肢动脉分为髂、股、腘、小腿、足背动脉5个节段,统计单节段和多节段动脉病变分布情况。按病变部位、病变数量、病变性质(狭窄或者闭塞)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在122例患者中,93例存在下肢动脉多节段动脉病变。在524处病变中,闭塞性病变占52.9%,狭窄性病变占47.1%。结论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主要表现为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2型糖尿病股动脉节段病变主要累及股浅动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对颈部动脉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临床怀疑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行颈血管CTA检查,13例患者一侧或两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1例患者一侧椎动脉横突孔段狭窄,其中16例患者在同期行DSA检查,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进行效果评价。结果45例患者基本满意地显示了两侧颈部动脉血管的正常结构和疾病分布情况。将每侧颈部动脉分为4个血管节段进行观察,16例可评价病例共观察128段血管。MSCTA显示不同程度狭窄的血管段共30段,与DSA结果比较,两者诊断总符合率为98.4%(124/128),MSCTA对颈部动脉狭窄诊断的总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28/28)、98%(98/100)。MSCTA与DSA二者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上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颈部MSCTA与DSA比较,能够清晰显示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是一种可靠的、无创的、有应用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诊断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为下肢动脉病变患者30例,分别行MSCTA下肢动脉增强扫描和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按国际关节血管学会标准分别对DSA和MSCTA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级并分型,比较MSCTA诊断同DSA之间的接近程度。结果MSCTA诊断区别狭窄分级结果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疾病的有效检查方法,具有和DSA相当的效能。  相似文献   

4.
贺能树  吴恩惠 《天津医药》1992,20(7):387-389,F003
本文报告34例无脉症的血管造影结果。除7例仅累及头臂动脉外,27例(79.4%)同时累及了主动脉及其它分支。34例共累及137支动脉,平均每例为4.02支。34例的锁骨下动脉均受累,其中双侧病变19例,单侧15例,左右两侧受犯数相近(29:27例)。侵及椎动脉口以近者占37%(右)和53.6%(左)。7例出现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无脉症在血管造影上主要表现为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性改变。  相似文献   

5.
王素艳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99+101-99,101
目的探讨内脏动脉狭窄闭塞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中的表现。方法采用容积再现血管添加技术对本院2009年3月~2011年6月经CT检查的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慢性狭窄闭塞患者57例进行侧支血管选择性重建。结果 57例患者中肠系膜上动脉闭塞21例,腹腔动脉闭塞25例,肠系膜下动脉狭窄11例,经扫查显示狭窄患者前、后动脉弓侧发生狭窄、闭塞率为100%。所有患者扫查后发现前后动脉均显示狭窄,直径为(3.10±0.11)mm;胰背动脉侧支循环状况:狭窄发生率为31.6%(18/57),直径为(2.20±0.12)mm;11例患者肠系膜下动脉狭窄情况:胰背动脉侧支发生率为18.2%(2/11);胰背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升支循环发生率为27.3%(3/11)。结论多层螺旋CT通过血管添加技术对患者内脏动脉狭窄、闭塞等侧支循环及解剖结构显示清楚可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例烟雾病患者均行CT平扫和MSCTA检查,在工作站上做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容积重建(MPR)。结果14例脑出血,4例脑梗死,1例大脑发育不良,MSCTA可清晰显示狭窄、闭塞的颈内动脉、颅底异常血管网,其中双侧颈内动脉闭塞12例,单侧颈内动脉闭塞伴同侧大脑后动脉狭窄1例,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6例,侧支血管表现为相应血管及其分支的粗大、增多、迂曲延长。结论MSCTA可以清晰显示烟雾病血管改变特点,检查方法简单、快捷,VR重建能显示狭窄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较好地显示颅底烟雾状血管,而MIP和MPR在显示细小血管方面较好。CTA是怀疑此病的首选无创筛查方法,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在下肢动脉硬化性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成像检查资料,使用三维重建方法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和曲师多平面重建(CMPR)后处理技术。结果病例血管重建图像均显示良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8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4个),肾下段腹主动脉瘤4例,小腿血管瘤4例。结论 MSCTA检查可清楚地观察下肢动脉血管形态,了解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及闭塞情况和下肢动脉壁钙化斑块,为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理想成像方法,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照数字血管减影(DSA),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其中29例于检查后1周内行DSA检查。CT扫描范围1000~1 200 mm,层厚6 mm,螺距0.8,重建层厚1 mm,对比剂用量1.5 mL·kg-1,注射速率4~5 mL·s-1。CT薄层重建数据发送至工作站进行MPR,VR及MIP重建技术,DSA采用分段进行下肢动脉造影检查。将接受两种检查方法的29例患者的CTA与DSA相同血管节段进行比较。结果以DSA为金标准,CT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50%)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2.5%(161/174)、97.1%(103/106),χ2值0.385,P值为0.984>0.05,说明CTA诊断下肢血管狭窄与DSA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下肢动脉及其病变,是下肢动脉狭窄硬化性疾病的可靠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下壁、后壁、右室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脉造影特点。方法收集并总结我院2002年6月至2009年10月明确诊断为急性下壁、后壁、右室心肌梗死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24例,分析梗死相关动脉特点。结果 1、梗死相关动脉血管:右冠状动脉(RCA)103例,占83.1%,左前降支(LAD)4例,占3.2%,左回旋支(LCX)17例,占13.7%;2、梗死相关动脉病变部位:近段75例,占60.5%,中段29例,占23.4%,远段20例,占16.1%;3、病变狭窄程度:狭窄50%~75%15例,占12.1%,狭窄75%-99%31例,占25.0%,100%闭塞病变78例,占62.9%;4、病变性质:血栓病变103例,占83.1%。结论急性下壁、后壁、右室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1)以右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为主,其次为左回旋支,极少病例为左前降支病变;(2)下壁心梗、下后壁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前降支或左回旋支者中段、远段病变稍多而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病变者近段、中段病变稍多,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均为右冠近段病变;(3)闭塞病变多;(4)血栓性病变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和MR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动脉狭窄的显示能力和诊断价值.方法 38例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均行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A)和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检查,其中22例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不同影像方法 对血管狭窄的显示情况.结果 以DSA为标准,对于动脉完全闭塞,CTA、MR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7.3%,99.1%;100.0%,100.0%.对于管腔达中度狭窄以上的动脉,CTA、MR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9.3%,97.6%;97.9%,96.4%.在管腔达中度狭窄以上的动脉MRA显示狭窄程度比CTA严重(χ2=5.80,P<0.05).结论 CTA和3D CE-MRA是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可靠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在MRA诊断后7d内行头颈部MSCTA检查,2周内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以DSA为金标准,90例MSCTA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总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6.67%,符合率为95%(Kappa值=0.967,P〈0.01);MSCTA对有临床意义的椎基底动脉狭窄分级对比,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轻度狭窄:100%、97.22%、97.14%、83.33%、100%;中度狭窄:100%、97.22%、97.67%、87.50%、100%;重度狭窄:100%、91.49%、92.85%、69.23%、100%;闭塞:100%、100%、100%、100%、100%。结论 MSCTA对后循环缺血中椎基底动脉狭窄病变的检出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进行左锁骨下动脉狭窄筛查及诊治的意义和方法。方法 对天津市胸科医院61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采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筛查合并左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 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CTA) 明确诊断, 然后行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形术, 术后1周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中均使用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结果 使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筛查出5例左锁骨下动脉狭窄病变患者, 且均得到了CTA确诊。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形术成功率为100% (5/5), 术后残余狭窄率均小于 10%, 症状性患者的症状均消失, 双侧上臂收缩压差均小于20 mmHg。使用左乳内动脉与冠状动脉前降支搭桥术中左乳内动脉血流量正常, 术后心绞痛症状均消失, 未发现冠状动脉-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围手术期无脑卒中、 心肌梗死及死亡并发症。随访6~12个月, 平均10个月, 无后循环缺血、 上肢缺血、 心肌缺血相关症状, 双侧上臂收缩压差均小于20 mmHg。结论 无创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对锁骨下动脉狭窄的筛查有独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angiograph,MSCTA)在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有临床症状的下肢动脉病变行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并在1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CT扫描数据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比CTA及DSA两种成像结果.结果 CTA及DSA诊断22例26支下肢动脉共156个兴趣区内的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且CTA图像能够清晰显示血管壁的钙化范围.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清晰显示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的程度及范围,可为制定介入治疗方案及评价术后疗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CAVM)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中的表现及MSCTA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6例行MSCTA检查的CAVM患者的资料,采用容积再现重组(VR)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血管重建,分析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表现。结果36例CAVM患者中,病变累及枕叶10例,颞叶9例,额叶2例,顶叶3例,枕叶、小脑半球7例,颞、枕叶3例,额、顶叶2例,均清楚显示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4例合并血管畸形内动脉瘤,2例合并血管畸形外动脉瘤,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脑出血。结论MSCTA能清楚显示CAVM的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合并的动脉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osonography,TCD)对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09年3月在南华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因患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行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的6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TCD与DSA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根据病变血管不同将结果分为大脑中动脉(MCA)组、颈内动脉(ICA)组、椎动脉(VA)组、基底动脉(BA)组及锁骨下动脉(SUB-A)组。以DSA结果为诊断标准,对比TCD诊断各组血管狭窄或闭塞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判定TCD诊断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可靠程度,探讨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合理检查程序。结果 TCD诊断MCA、ICA、VA、BA、SUB-A各组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3%、91.23%,56.52%、97.39%,76.19%、96.58%,93.33%、94.44%,88.89%、99.22%。TCD对MCA、BA、SUB-A狭窄或闭塞诊断的敏感性较高,对MCA、ICA、VA、BA、SUB-A狭窄或闭塞诊断的特异性较高。结论 TCD对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是无创、可行和经济的筛查方法,可用于可疑病例的初步诊断;TCD与DSA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闭塞疾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诊断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行MSCTA下肢动脉增强扫描和DSA检查,按国际关节血管学会标准分别对DSA和MSCTA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级并分型,比较MSCTA诊断同“金标准”之间的接近程度。结果DSA和MSCTA诊断结果无统计学差异(α=0.05,P〉0.05)。结论MSCTA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疾病的有效检查方法,具有和DSA相当的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晕患者的颈颅血管病变的特点。方法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240例头晕患者及63例正常人群检测,并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流速异常28例(13.2%),对照组2例(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外段血管狭窄8例(3.3%),颅内段血管狭窄20例(8.3%)。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13例(5.4%),颈内动脉系统狭窄11例(4.6%),同时累及3例(0.13%),锁骨下盗血综合征1例(0.04%)。结论头晕患者颈颅血管狭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尤其以椎-基底动脉系统常见。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血管腔内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动脉狭窄和闭塞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是常见的阻塞性颅外脑血管病,不仅可以引起上肢缺血的症状,若闭塞发生在锁骨下动脉近端,可致同侧椎动脉血流逆流至锁骨下动脉远端供应患侧上肢,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即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笔者总结所在医院收治介入治疗的6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锁骨下动脉起始处狭窄或闭塞是引发颅内后循环缺血及患侧上肢动脉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患者常出现头晕、头痛、发作性晕厥、视物模糊、上肢麻木、无脉等一系列症候群,临床上称之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本文旨在研究锁骨下动脉起始处狭窄程度与椎动脉血流频谱变化的相关性,为临床对SSS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先天性颅底血管发育异常或其他疾病导致的颅内血管异常血管网形成。该病的病理改变为颈内动脉终末段、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的起始部进行性狭窄或闭塞,早期尤以颈内动脉终末段狭窄多见,病变多数累及双侧。脑血管造影是确诊的金标准,但它是一项有创检查方法,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以其无创、价廉、重复性好、准确等特点,对颅底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直接检测,目前已广泛作为烟雾病等各种脑血管病的无创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