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2 毫秒
1.
李东垣、朱丹溪均有"相火论",二者在学术上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但内涵迥异。由于李东垣相火相关论述散见于多部著作中,远不如朱丹溪相火论集中、系统、明确,所以后世医家论相火者皆宗朱丹溪而轻李东垣,然而李东垣相火论却是联系易水、河间、朱丹溪、命门诸学派关于"相火"、"命门"认识的桥梁。故从两家对相火理论渊薮、生理、病理、治法、方药等方面的认识进行比较,探讨两家相火论之异同,为全面认识相火论、更好地为指导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谈朱丹溪的滋阴降火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浅谈朱丹溪的滋阴降火法杨宝元(唐山卫生学校附属医院063000)朱丹溪是我国医学史上滋阴降火法的倡导者,其理论和实践对后世影响很大,因而与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并称金元四大家。兹将朱丹溪的滋阴降火法初探如下。1立法依据丹溪的滋阴降火法以“相火论”、“...  相似文献   

3.
<正>孙一奎是明代著名医学家,为明初医家汪机的再传弟子,学术上擅长温补,是新安医学与明代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孙一奎在学术上继承朱丹溪"援儒入医"之法,主动将儒学的思想方法融入到医学实践当中,特别是以易学的思想来解释医学理论,为"医易同源"思想之首倡者。孙一奎在医学理论上独创"命门动气"学说,并深入阐发三焦相火理论,为后来医学理论尤其是命门学说在明代的大发展开  相似文献   

4.
朱丹溪对经络学说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丹溪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 ,倡导“阳有余 ,阴不足论”“相火论”,主张保存阴精 ,勿动相火 ,善用滋阴降火 ,为滋阴学派的创始人。丹溪对经络学说亦颇有研究 ,在《丹溪心法》中 ,他对经络的病候和诊断 ,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学的经络学说 ,兹就此作一初步探讨。1 提出经络见证 充实经络病候《灵枢·经脉篇》阐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与病候 ,奠定了经络学说的基础。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卷首》中提出“十二经见证”,即在《内经》经络病候的基础上 ,根据前人理论及其临床作了大量的增补。手太阴肺经见证增加“善嚏”“皮肤…  相似文献   

5.
朱丹溪注重情志疾病研究,除用气机紊乱理论阐述情志致病之病机外,还用"相火"的概念完善了中医心理疾病之病机,与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观点颇类似。通过对朱丹溪的情志疗法与森田疗法、朱丹溪的相火论与弗洛伊德的本能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论是在理论基础还是在治疗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6.
朱丹溪一生著述颇多,他提出的“痰热致中”学说丰富了中风的病机理论。本文系统梳理朱丹溪学术思想中的“六郁学说”“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提出在中风发病过程中可以借助“六郁”认识中风病理要素的发生,“阳有余、阴不足”论揭示阴虚(肝肾阴虚为主)是中风的发病基础,相火妄动是中风的诱发因素。本着未病先防的治病理念,将中风的防治关口前移,扶正祛邪,针对阴虚为本的病理基础,防治过程中重视滋阴及顾护津液,借助六郁学说辨识病理要素不同,遣方用药,以期达到预防中风发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试论朱丹溪顾护脾胃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星 《中医杂志》2003,44(4):245-246
人们通常认为,朱丹溪用药苦寒戕伐生气。通过对朱丹溪著作的研读,阐述了朱丹溪“脾胃为清纯冲和之气,胃纳水谷,补阴配阳”的观点,并从气、血、痰、郁四伤学说加以论证,说明其治病用药重视中焦脾胃,处处注意顾护脾胃之气的思想,从而表明应更加全面地继承朱丹溪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8.
张鸣钟 《中医研究》2007,20(12):6-6,57
一、填空题1、朱丹溪认为“医之为书,非_____无以立论,非_____无以立方。有______无以识病,有______何以模仿。”2、朱丹溪认为“人之为病有四:曰___、曰___、曰___、曰___。”3、朱丹溪“因见_____、_____、_____、_____诸书,始悟湿热相火为病甚多。4、朱丹溪认为“古人用药制方,有____、有_____、有_____、有_____。”5、朱丹溪认为“远彼_____,放心_____,饮食_____身安病瘳。”6、朱丹溪认为“味有出于天赋者,若____、____、____、____,自然冲和之味,有食入补阴之功。”7、朱丹溪认为老人“________则易饥而思食,________则食已而再饱,__…  相似文献   

9.
明代医家孙一奎学术贡献较大的是对于命门动气和三焦相火两方面的理论阐述,他引进"理学"太极的观点对命门、三焦等历来有争议的医学命题进行阐发、创立"命门——太极说",构成了孙一奎独特的学术观点。孙一奎首倡命门为肾间原气、动气的命门学说,提出火为生生不息之机,气有宗、营卫、元之分的医学理论,是祖国医学处在趋向系统和全面时期的明代的主要学术成就。孙一奎把自己的学术观点进行总结,先后撰写了《赤水玄珠》30卷、《医旨绪余》2卷、《孙文垣医案》5卷,后合称为《赤水玄珠全集》,其医学思想认识论及临床经验给后学者留下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0.
兴起于北宋时期的理学思想对于后世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师从理学大家许谦学习理学,后受许谦影响转而刻苦学医,在先生的医学生涯中理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他援理入医,以理学的态度研习经典,用理学中的哲学观点阐述医理,并创立了自己独特的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理学思想对于中医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从朱丹溪的"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养生治未病"及后世对朱丹溪思想的发展这四个方面探讨宋代理学思想对于朱丹溪学术思想形成及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谈允贤为明代著名女医,擅长灸法,推崇朱丹溪,受“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六郁致病论”等理论影响,重视调理气血、行气解郁、滋阴降火、健脾补肾等治法,且重视情志因素在女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对于脾肾皆虚、气血双亏、湿盛火衰之不孕,外用灸法,内服何首乌丸(朱丹溪方)补益肝肾,填精生血。对于劳怒伤情、情志过极、伤气耗血、精气不足、难以固养胎元所致不孕症合并复发性流产,先以四制香附丸开郁清热,散去郁结,气调则血调;再以调经益气汤加味补气养血,使经调而胎元易成;顺利受胎后予以清热健脾安胎的散剂防止胎热胎堕,不仅治疗不孕,还使患者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12.
朱丹溪杂病用方颇多,今从《丹溪心法》中择其有代表性者,并加简述,以示丹溪治法之一斑一、大补阴丸朱丹溪倡(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著名学术理论,主张勿妄动相火,以保持阴精。临证善用滋阴降火治法,大补阴丸是其代表方。方内黄柏、知母泻火坚阴,熟地、龟板、猪脊髓滋阴补肾,主治发热,虛劳,血证,遗精等属于阴虚火旺者。《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云:“是方骤补真阴,承制相火,较之六味  相似文献   

13.
"命门学说"在中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太极图说》对"命门学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命门无形、命门非水非火、命门与相火及命门学说的现代临床理解上。《太极图说》是明代温补学派"命门学说"的学术之源,开中医学探求生命本源的风气,是"太极命门"的立论根据。明清医家为进一步阐明阴阳、水火在人体生理病理方面的作用,对命门学说作了很大发挥,使得中医学在明清两朝迎来新一轮发展,丰富了中医理论,指导着当今的临床实践,故研究《太极图说》对中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杜晓航  刘午阳  袁媛  周波  袁卫玲 《天津中医药》2023,40(12):1538-1542
自宋金元以来,君火、相火和命门等理论逐渐成为许多医家研究的热门话题。孙一奎和张介宾禀前人之学,且对具有争议的相火理论和命门学说进行了系统的阐发,进一步丰富了火论思想。从生理、病理和临证治疗等3个方面,对孙一奎、张介宾君火和相火、命门与相火之间学术思想进行剖析。文章发现,孙一奎和张介宾都受到了“理学太极”思想的影响,并将其融入命门学说中,两人均重视温补之气,但侧重点不同,孙一奎注重元气培补,张介宾则关注阴阳互补。此外,文章还揭示了君相二火的形成过程以及其与命门学说的关系,并对君火、相火、命门等概念进行了阐释。通过研究,以期更加深入了解两人的火论思想,把握他们学术观点之间的联系,既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火论思想的演变,也为后世医家深入理解和应用火理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朱丹溪(1281—1358年),字彦修,名震亨。元代著名医学家,人们尊称他为丹溪翁,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了丹溪学派。他精于医道,兼通理学,在理论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6.
赵献可,字养葵,鄞县人。生活于十六世纪下半叶,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赵氏“好学淹贯,尤善于易而精于医”,说明他对哲学也极有素养。赵氏的代表著作是《医贯》,他对传统的命门学说作出了自己的解说,并以此为核心,构筑了他的医学理论体系。一、命门太极论命门之名,早见于《灵枢·根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以后,历代诸家对命门大加议论,其说各不相同。《难经·三十六难》和《三十九难》提出:“左为肾,右为命门”,对此一说法,滑寿、李梃等为之倡和。而程知则认为命门即心包络,张介宾  相似文献   

17.
金元名医朱丹溪的保养阴精学术思想对于当今亚健康的调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探讨了朱丹溪的“阴难成水易亏”学术观点,静养节欲以制君相之火、节慎饮食以顾护脾胃、慎燥热以防劫阴的保养阴精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元代·朱震亨(1281~1358),字彦修,婺州乌伤(今浙江义乌)人,因世居丹溪,学者尊称为丹溪翁。明代方广赞誉"求其可以为万世法者,张长沙外感,李东垣内伤,刘河间热证,朱丹溪杂病,数者而已,然而丹溪又贯通乎诸君子,尤号集医道之大成者也"。朱丹溪对郁证论治尤具特色,现将朱丹溪治郁理论及其在妇科的应用介绍如下。1朱丹溪治郁理论朱丹溪在继承前贤理论的基础上,继《内经》"五郁"之后,首倡  相似文献   

19.
丹溪母病考     
《丹溪翁传》记载朱丹溪“母患脾,于医亦粗习”,后世多以为朱丹溪学医的最初动机是因为母亲得脾肾病。查成都中医药大学李戎教授所编《中医药通假字字典》,知“脾”可通假“痹”,所以朱丹溪母亲患的是痹病而非脾病。  相似文献   

20.
命门探源     
关于命门学说的发生学原理,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难经》《内经》命门说深受哲学界水火之争的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难经》命门学说起源于“水生万物说”。两种观点均有不尽完善之处。考明代孙一奎、赵献可、张景岳对命门学说的阐述,知医家的命门学说脱胎于道家的“玄牝学说”,而道家的“玄牝学说”则肇始于春秋《老子》。命门学说是道家养生理论与医学实践逐步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