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连续收集(2010.9~2012.9)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门诊检查以及门诊体检的符合要求31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合入选排除标准,按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入组,分为糖尿病组(DM)8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DM—HT)92例、高血压组(HT)74例、非糖尿病非高血压组(N—DM—N—HT)62例。对四组可能影响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统计各组大、小血管并发症发病情况,分析其相关性。结果:DM组及HT组大、小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N—DM—N—HT组(P〈0.01)并且DM—HT组最高56.6%;DM组主要引起小血管病变47.5%,HT组主要引起大血管病变发病率16.2%;且与N—DM—N—HT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DM、HT、DM—HT组与大小血管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P〈0.01)。结论:DM组、HT组、DM—HT组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大、小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高血压和糖尿病均可引起心、脑、肾和眼底等靶器官损害,但两者合并存在时,对靶器官的损害决非简单相加。对于血压水平相同的高血压患者,有、无糖尿病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可相差10~20倍。近年来,对于控制血压对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事实上,控制血压比控制血糖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有着更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其中成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心血管的危害明显增多。高血压可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提高近2倍,糖尿病也可使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增加2倍,所以,二者并存的心血管损害的净效应是普通人群的4-8倍。因此,积极对糖尿病和高血压进行干预,对于预防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并发症,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减少致死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联合降压治疗老年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降压药治疗老年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 方法 采取随机平行分组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 3组 ,A组 2 0例 ,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 (钙拮抗剂 ) 6 0mg/d ;B组 2 2例 ,硝苯地平控释片 30mg/d +缬沙坦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ARB) 80mg/d ;C组 2 3例 ,硝苯地平控释片 30mg/d +缬沙坦 80mg/d +小剂量吲哒帕胺 (利尿剂 )缓释片 1 5mg/d。 结果 治疗 8周后 ,C组收缩压 (SBP) <14 0mmHg和舒张压 (DBP) <90mmHg达标率分别为 6 0 9%和95 7% ,较A组SBP达标率 (15 0 % )和B组SBP(9 1% )和DBP(6 8 2 % )达标率高 (P <0 0 5 )。B组(4 5 % )或C组 (8 7% )总不良反应率较A组 (40 0 % )低 (P <0 0 5 )。 结论 钙拮抗剂联合ARB及小剂量利尿剂治疗老年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理想 ,且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血压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429例住院病人分为高血压病组(EH,171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DM+EH,117例)、糖尿病组(DM,141例),比较三组患者血脂变化情况,并做分层分析.结果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高血压病组≤55岁男性患者中明显高于>55岁男性患者(P<0.01),女性患者的血浆TC、TG、LDL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1);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55岁男性患者中主要表现为TG增高,同样>55岁女性患者的TC、TG、LDL也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1);在糖尿病组中,血脂变化与性别和年龄关系不大.结论年龄和性别对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血脂影响较大,糖尿病和高血压时血脂异常的类型有所不同,但高血压对血脂紊乱的程度无明显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7.
范奕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8,(10)
美国一些专家根据他们自己的预防策略得出一项建议:对于已有高血压的患者来说,有必要检测一下血糖的水平。目前,这项建议.已成了基层医生及一些专家在治疗高血压病过程中遵循的指南。 相似文献
8.
9.
10.
高血压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的用药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改善其预后。该文对近年来用药干预的重要性、药物选择、联合用药干预方案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1.
12.
13.
运动疗法对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1,他引:6
张岚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9,8(1):16-17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对高血压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 30例高血压并发糖尿病病人进行步行或慢跑运动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两个疗程后 ,病人血压、血糖、血脂指标有不同程度下降 ,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结论 :运动疗法可控制高血压并发糖尿病的病情 ,此类病人应及早进行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循证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循证医学是近十年来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它是指依据当前的最佳证据 ,实践临床医学。医学模式的转变 ,要求医生在医学实践中不能单凭临床经验、专家意见或不够完善的理论知识处理问题 ,而要遵循科学的证据[1] 。新近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我国高血压患者约 1亿 ,糖尿病患者约 30 0 0万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近 15 0 0万。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内科相关性疾病 ,两者并发时大、小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成倍增加 ,其靶器官损害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猝死、脑血管意外、慢性肾功衰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增多。因此 ,积极治疗对于降低疾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高血压合并Ⅱ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病人46例,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病人均采用调整生活规律,口服降血糖药及硝苯吡啶30~90mg/d控制血压2个月,对照组(n=23)继续上述治疗;治疗组(n=23)加服氯沙坦50mg/d,总疗程4个月.治疗前后分别作心电图、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治疗组降压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24h尿蛋白、尿白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尿α-微球蛋白均明显下降.结论氯沙坦具有控制血压,降低尿蛋白,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高血压合并Ⅱ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病人46例,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病人均采用调整生活规律,口服降血糖药及硝苯吡啶30~90mg/d控制血压2个月,对照组(n=23)继续上述治疗;治疗组(n=23)加服氯沙坦50mg/d,总疗程4个月。治疗前后分别作心电图、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治疗组降压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24h尿蛋白、尿白蛋白、血、尿β_2-微球蛋白,尿α-微球蛋白均明显下降。结论:氯沙坦具有控制血压,降低尿蛋白,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非药物治疗对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和脂质代谢异常的重要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非药物治疗对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和脂质代谢异常的重要性纪宝华自从1988年Reaven提出“X综合征”以来引起国内外医务人员极大的兴趣[1]。他描述了一组经常同时合并存在的疾病,包括高血压、肥胖、糖耐量异常和异常脂蛋白血症等。从横断面分析提示上述疾病...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常伴有高血压。高血压的发生率在糖尿病人群是非糖尿尿病人群的两倍,高血压和糖尿病均被认为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控制不良.常常导致肾功能减退,继而肾功能衰竭。当平均动脉压(MAP)保持在92mmHg以下时,肾衰的进程可能会停止,所以抗高血压治疗可以减慢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s)、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CCB)、噻嗪类利尿剂及 β 受体阻滞剂均有利于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脑卒中的发生率。尽管ACEI或ARBs类药物有独立于降压以外的优势 ,但也要建立在血压良好控制的基础之上。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最重要的是要达标 ,即 <130 / 80mmHg。常需要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 ,才能使血压达标 ,而最常用的联合用药方案是ACEI或ARBs加小剂量的利尿剂和 (或 )长效的CCB。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