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1例脑颅脑损伤患者轻型(GCS13-15分)28例,中型(GCS9-12分)32例,重型(GCS5-8分)23例,特重型(GCS3-5分)8例血清CRP采用ESISA测定进行动态监测。结果伤后第1天,轻型组CRP仅轻度升高,中型、重型及特重型组CRP显著高于轻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各组CRP基本处于峰值,中型、重型及特重型组CRP仍显著高于轻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各组CRP浓度呈下降趋势,轻型组CRP基本恢复正常,中型、重型及特重型组CRP下降相对缓慢,仍显著高于轻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伤情越重血清CRP升高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结论动态监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RP浓度对病情判断,疗效评判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胃泌素(GAS)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颅脑损伤伤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对90例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按照入院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及重型组,用放射免疫法分别于入院后第1、4、7、14、21天测定GAS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于伤后3个月进行GOS评分比较预后。结果观察组GA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GAS水平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颅脑损伤早期GAS水平升高,轻型组在入院第4天达到高峰,在第14天基本接近正常水平,中型和重型组在入院第7天达到高峰,在第21天仍保持较高水平;预后恶劣组住院期间GAS水平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越高,预示脑损伤越重,预后越差。早期动态观察血清胃泌素水平对判断伤情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辉腾 《当代医学》2011,17(23):4-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的诊断意义和预后价值。方法选择轻型颅脑损伤患者43例(轻型组),中型颅脑损伤患者42例(中型组)以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例(重型组),检测各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1)重型组和中型组PT、APTT、FDP、DD和BPC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重型组与中型组相比,也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2)重型组中,GOS1~2分患者PT、APTT、FDP、DD和BPC各指标与GOS3~5分患者相比,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测,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患者高敏血清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50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根据格拉斯哥(GCS)评分,分析CRP与轻、中、重型颅脑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CRP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显著高于中型组(P〈0.01);中型组也高于轻型组(P〈0.05)。结论:血清CRP是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脑细胞损伤敏感而特异的血清蛋白指标,对判断病情、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TnI与心肌酶学改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TnI和心肌酶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近期收治的脑外伤患者60例为A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B组,测定并比较A、B组血清CK、CKMB、LDH、HBDH值;同时将A组按GCS评分分为A1(GCS3-5分)、A2(GCS6-8分)、A3(GCS9-15分)组,并进行亚组组间比较和血清cTnI阳性率分析。结果:A组与B组心肌酶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2、A3组与A1组比较,心肌酶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3组与A2组比较CK、CKMB差异有显著性(P〈0.01),HBDH、LDH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A3血清cTnI阳性率分别为58.3%(14/24)、13.6%(3/22)和7.1%(1/14)。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存在心肌功能损伤,其程度与颅脑损伤程度相关,临床治疗应增加心肌保护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患者术前血清铁蛋白(SF)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22年1—12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116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颅脑损伤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轻型昏迷组、中型昏迷组及重型昏迷组;根据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另外选择医院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检测患者术前SF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颅脑损伤患者术前SF表达与GCS、GOS评分的相关性;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术前SF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16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37例,占比31.90%;预后良好79例,占比68.10%。颅脑损伤组血清S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昏迷程度患者SF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昏迷组SF高于轻型昏迷组和中型昏迷组,中型昏迷组SF高于轻型昏迷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SF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与对照组(P<0.05);预后良好组S...  相似文献   

7.
孙思辉  杨安强  贺杰 《西部医学》2023,35(6):885-888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凝血功能及血清钠离子水平与其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16例行回顾性分析,并设为研究组,根据术前GCS评分研究组中重型(重型组)39例、中型(中型组)36例、轻型(轻型组)41例;选取同时间段进行健康体检者10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人群suPAR、APTT、PT、Fbg及钠离子水平,收集随访资料,分析颅脑损伤患者suPAR、APTT、PT、Fbg及钠离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suPAR、APTT、PT及钠离子水平较对照组高,Fbg水平较对照组低(均P<0.05)。不同病情颅脑损伤患者suPAR、APTT、PT及钠离子水平比较:重型组>中型组>轻型组(均P<0.05)。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随访,预后良好患者75例,预后不良患者41例,预后不良组suPAR、APTT、PT及钠离子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earson结果显示:颅脑损伤患者suPAR、APTT、PT及钠离子与GO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suPAR、凝血功能及血清钠离子水平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进展、预后的重要指标,临床可通过检测suPAR、凝血功能及血清钠离子水平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8.
曾德福  黄国洲  石齐芳 《广西医学》2014,(4):498-499,502
目的探讨首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9分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352例首诊轻-中型颅脑损伤(GCS评分≥9分)患者,其中预后不良患者72例(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患者280例(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大,颅内复合伤比例、CT阳性率、颅骨骨折率、合并伤及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颅内损伤类型、合并伤及并发症是首诊GCS评分≥9分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年龄、复合颅内损伤、合并伤、并发症是首诊GCS评分≥9分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与颅脑损伤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动态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12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根据格拉斯哥(GCS)评分,分析CRP与轻型、中型、重型颅脑损伤的关系。将不同严重程度脑损伤组的CRP连续变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各组CRP值均有升高,重型脑损伤患者CRP值显著高于中型组(P〈0.01);中型组也高于轻型组(P〈O.01);血清CRP的峰值与病情呈正相关,病情加重及预后恶化者其值升高幅度更加明显。结论 血清CRP是颅脑损伤敏感而特异的指标.通过对CRP的动态观察可及时判断颅脑损伤患者的严重程度夏预后,对判断病情、治疗效果、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动态变化,探讨其在颅脑损伤分型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比较90例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和来我院体检的正常成年人30例(对照组)CRP情况;按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轻型(29例)、中型(37例)及重型(24例)三组,应用速率放射比浊法对三组患者在颅脑损伤早期(6h内)及伤后第2~6天测定血清CRP浓度,结合临床表现及伤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对患者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型组、中型组及重型组患者血清CRP浓度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血清CRF浓度在颅脑损伤早期升高,轻型组多在2~3d内下降,中型组多在4~5d内下降,重型组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观察组预后良好与预后恶劣患者间血清CRP浓度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CRP是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脑细胞损伤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对病情判断、早期诊治继发性脑损害和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1例颅脑损伤患者,包括轻型(GCS13-15分)28例、中型(GCS9-12分)32例、重型(GCS5-8分)23例、特重型(GCS3-5分)8例,血清CRP采用ELISA法进行动态监测,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伤后第1天,轻型组CRP仅轻度升高,中型、重型及特重型组CRP显著高于轻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各组CRP基本处于峰值,中型、重型及特重型组CRP仍显著高于轻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各组CRP浓度呈下降趋势,轻型组CRP基本恢复正常,中型、重型及特重型组CRP下降相对缓慢,仍显著高于轻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伤情越重,血清CRP升高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结论动态监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RP浓度对病情判断、疗效评判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对评估颅脑损伤患者伤情及预后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93例颅脑损伤患者及对照组30例血清NSE浓度。结果观察组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GCS评分越低,血清NSE浓度越高(P〈0.01)。根据观察组血清NSE浓度与GOS评分制成的ROC曲线分析示血清NSE截断值为28.85ng/mL。结论血清NSE浓度是一项能反映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有效实验室指标,早期测定血清NSE浓度是评估颅脑损伤伤情及预后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6、CRP含量变化与病情程度、预后关系。方法384例急性颅脑损伤根据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出院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outcome scale,GOS)依次分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及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伤后24 h内血清CRP、IL-6的浓度。结果颅脑损伤后24 h内,根据GCS评分,随着损伤的程度增加,血清IL-6、CRP水平明显增高。CRP与GCS呈负相关(r=-0.182,P〈0.05),血清CRP与IL-6为正相关(r=0.187,P〈0.01)。颅脑损伤后,根据GOS评分,24 h内血清IL-6、CRP水平在预后不良组明显增高。结论血清中CRP、IL-6是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脑损伤敏感而特异的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治、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训练组52例;常规护理组48例。对其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治疗后6月进行格拉斯哥结果指数(GOS)分级,并对二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GCS评分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GCS评分平均提高了(3.97±1.76)分,对照组GCS评分平均提高了(2.91±1.84)分,二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良好率(GOSⅣ级和Ⅴ级)较对照组高32%,病死率、植物生存率较对照组下降30%,两组比较,实验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早期康复训练组疗效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可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5例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院体检正常的36例成年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情况将患者分为重型组、中型组以及轻型组,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及预后良好组。分析血清BDNF水平与伤情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重型组、中型组伤后各时间点及轻型组伤后7天、14天BDN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重型组比较,中型组、轻型组伤后1天、7天、14天的血清BDNF水平均升高(P<0.05);轻型组患者伤后1天、7天、14天血清BDNF水平显著高于中型组(P<0.05)。轻、中、重型患者组内不同伤后时间点的血清BDNF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在不同伤后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伤后1天、7天、14天血清BDNF水平与患者GCS评分呈正相关(r=0.751、0.673、0.727,P<0.05),与伤后3个月GOS评分呈正相关(r=0.510、0.491、0.573,P<0.05)。结论不同伤情及预后颅脑损伤者血清BDNF水平不同,可作为临床上对颅脑损伤患者伤情及预后情况的早期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与脑损伤程度、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格拉斯哥评分(GCS)将其分为轻型组(30例)、中型组(20例)、重型组(20例)。对患者颅脑损伤后2周内的脑脊液及血清水平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CRP与脑损伤程度、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7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CRP值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其脑脊液及血清中CRP于3 d内达到高峰,轻型和中型组患者均于1周内恢复至正常水平,重型组患者CRP水平持续高峰可达2周,于1个月后恢复正常。颅脑损伤后1周内的血清CRP显著高于脑脊液CRP水平(P〈0.05);颅脑损伤急性期CRP与程度相关,损伤程度越高,脑脊液及血清CRP水平越高,CRP可反映病情变化及预后。结论颅脑损伤急性期CRP为患者脑损伤程度的敏感指标,可作为判断病情进展、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早期血糖水平与病情转归的关系。方法患者入院时按GCS评分分为重型组、中型组与轻型组,出院时按GOS评分分为死亡或植物生存组、残疾组与良好组,分别测定血糖,将其测定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糖均值对比:①重型组、中型组与轻型组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死亡或植物生存组、残疾组与良好组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糖水平与病情转归有着明显的关系,GCS评分越低,血糖越高,病情转归越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中TNF-α、IL-6及CRP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10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GCS计分法分为轻型组(38例)、中型组(32例)、重型组(30例),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3、7、14d血清中TNF-α、IL-6及CRP水平。结果:颅脑损伤后各时间点血清TNF-α、IL-6及CRP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于伤后第1天开始升高,于伤后第3天达到高峰,伤后第7天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IL-6及CRP于伤后第1天达到高峰,伤后第3天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组TNF-α、IL-6及CRP含量均明显高于轻、中型组(P〈0.01),中型组高于轻型组(P〈0.05)。各个时间点的血清TNF-α、IL-6及CRP含量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482,P〈0.01;r=0.563,P〈0.01;r=0.617,P〈0.01)。结论:血清中TNF-α、IL-6及CRP含量在颅脑损伤后明显升高,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TNF-α参与了颅脑损伤的炎性损伤过程,急性期其损害作用是主要的;IL-6及CRP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因此,动态监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清中神经丝蛋白H磷酸化亚型(pNF—H)和S-100B水平的变化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0名健康人和118例颅脑损伤患者损伤后6h、12h、24h、3d、5d、7d的血pNF—H和S-100B水平,分析pNF—H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检测血pNF—H和S-100B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内中、重型亚组各时间点检测血pNF—H浓度均显著高于轻型颅脑损伤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型亚组各时间点血清pNF—H浓度均显著高于中型颅脑损伤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颅脑损伤后24h的血pNF—H水平与24h的GCS及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呈负相关(r=-0.47、-0.33,P均〈0.05)。结论血pNF—H和S-100B水平检测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早期病情和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异常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至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研究,依据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分为轻型组(n=28)、中型组(n=25)与重型组(n=27),结合术后GC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52)、预后不良组(n=28),并取同期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n=40),比较三组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与对照组入院时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 PTT)]、空腹血糖(FPG),比较预后不同2组凝血功能情况,并分析术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和GC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3组颅脑损伤患者Fbg、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D、FP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T、a PT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重型组Fbg、PLT水平明显低于轻型组与中型组(P0.05),且中型组明显低于轻型组(P0.05);重型组PT、a PTT明显长于轻型组与中型组(P0.05),中型组明显长于轻型组(P0.05);重型组D-D、FPG明显高于轻型组与中型组(P0.05),中型组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预后良好组Fbg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PT、a PTT、D-D浓度及GCS评分明显小于预后不良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可知,颅脑损伤患者Fbg水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 PT、a PTT、D-D水平与GC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存在较大差异,颅脑损伤越严重凝血功能异常也更加严重,术后凝血功能异常与患者预后紧密相关,能用来评估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与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