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著学  成元华  张微珊 《贵州医药》2007,31(11):963-966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GIST中PDGFRA及CD117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PDGFRA在其它GI MT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DGFRA及CD117在GIST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40/78)及92%(72/78);PDGFRA在CD117阴性GIST中表达率为83%(5/6),在CD117阳性GIST中的表达率为49%(35/72)。PDGFRA及CD117的表达分别在组织学分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在不同原发部位及生物学行为分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PDGFRA在7例消化道神经鞘瘤中3例呈阳性表达,在4例胃肠道平滑肌瘤、9例平滑肌肉瘤、2例横纹肌肉瘤、2例纤维瘤病中均为阴性表达。结论PDGFRA可作为GIST诊断的有用标记物,尤其是在CD117阴性GI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40例胃肠道间叶组织来源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特点,并应用CD117、CD34、SMA、S-100、Desmin共5种抗体对肿瘤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40例中CD117、CD34、SMA、S-100、Desmin阳性率分别是97.5%、85%、12.5%、5%、2%。其中极低及低度危险组CD11720例(20/20)均阳性,中度危险组CD11714例(13/14)阳性,高度危险组CD1176例(6/6)阳性。对照组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CD117均阴性。结论 CD117、CD34阳性表达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最可靠的辅助指标。但这些抗体的表达与GIST的危险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大多含有受体酪氨酸激酶基因c-KIT或PDGFRA的活化突变[1].目前,GISTs的诊断主要依靠在免疫组化上CD117的阳性表达.但有报道4%-15%的GISTs患者CD117染色标记为弱阳性或阴性[2].近年来发现对于组织形态学上符合GISTs诊断而CD117阴性患者可用免疫组化检测DOG1的表达来辅助诊断.DOG1是GISTs目前为止最敏感和特异性的标记物[3].本文对50例GISTs患者肿瘤切除标本的DOG1的免疫组化表达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为GIST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特殊的,通常CD117免疫表型阳性的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大多含有受体酪氨酸激酶基因c-kit或PDG-FRA的活化突变.针对GIST广谱的生物学行为,目前以恶性潜能予以评估.临床主要依靠手术切除及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笔者分析新型免疫标记物DOG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对GIST的诊断价值,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曹雅静  范嫏娣 《天津医药》2004,32(11):716-717
胃肠道问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较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过去通常诊断为胃平滑肌瘤或雪旺瘤。1983年,Mazur和Clark提出“问质瘤”的概念。1994年,Mikhael等12l应用CD34免疫组化标记将GIST与真性平滑肌瘤和雪旺瘤分开。1998年,Hirota等发现人GIST中存在c-kit基因功能获得性突变,随之出现c-kit抗体即CDll7,并得到广泛应用,此标记物即为诊断GIST的金标准。即GIST是一种c-kit蛋白表达阳性、组织学上以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为特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特征,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对58例胃肠道间质瘤作了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58例胃肠道间质瘤主要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构成,CD117和CD34阳性率分别为100%和86.2%,且呈弥漫强阳性表达.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间质瘤最具有诊断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GIST中C-kit基因突变,导致KIT酪氨酸激酶持续活化,细胞增殖分化失控,最终导致肿瘤.CD117的表达,对GIST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格列卫(imatinib)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GIST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佟银燕  王恩杰 《河北医药》2008,30(11):1701-1702
目的准确认识胃肠道间质瘤(GIST),掌握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外科手术标本102例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其中确诊82例GIST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重新切片、染色、分析观察,选择肿瘤细胞丰富的蜡块连续切片,每例均用CD117、CD34、SMA、S-100、desmin抗体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82例GIST占同期消化道间叶肿瘤的80.4%,其中发生于胃65例,小肠6例,结肠2例,网膜、肠系膜9例。镜下:梭形细胞为主型63例,上皮样细胞为主型8例,2种细胞混合型11例。免疫组化显示CD117及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92.7%和76.8%、SMA、S-100蛋白灶性弱阳性为13.4%和7.3%,desmin均为阴性表达。结论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结合发病部位,CD117、CD34高表达率是GIST确诊的依据,SMA、S-100蛋白,desmin的联合使用可协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付刚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128-12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的特点及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标记CD117、CD34、SMA、S-100蛋白4种抗体于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确诊24例间质瘤,对其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显示24例GIST中CD117阳性表达率为87.5%,CD34的阳性表达率为79.2%;SMA的阳性表达率为41.7%;S-100的阳性表达率为8.3%。结论CD117、CD34对胃肠间质瘤特异性表达,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GIST多发于中老年,肿瘤细胞形态多样,结构多样;免疫组化CD117和CD34阳性表达是确诊间质瘤最有诊断价值的依据,但间质瘤良、恶性诊断上仍需结合肿瘤的大体、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来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研究证明胃肠道间质瘤占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绝大多数,而平滑肌源性肿瘤不常见,神经源性肿瘤更少见.已诊断的平滑肌瘤大多数是间质瘤,笔者搜集在上海瑞金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例GIST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像学对GIST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