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窒息组25例和对照组12例的血清电解质、阴离子隙(AG)、标准碳酸氢盐(HCO3^-)、血浆渗透压(OSM)、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浓度。结果:重度窒息组血钾高于对照组。窒息组血钠低于对照组,其中重度窒息组又低于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血钙低天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而血磷则高于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血尿素氮、肌酐、阴离子隙均高于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窒息组血HCO3^-和血浆渗透压均低于对照组,其中重度窒息组又低于轻度窒息组。相关分析表明,血K^ 与HCO3^-呈负相关,与BUN呈正相关。血Na^ 与AG和OSM呈正相关,与BUN,SCr呈负相关。血Cl^-与HCO3^-、AG呈负相关,与OSM呈正相关。血Ca^2 与BUN,SCr呈负相关,与OSM呈正相关。血P^-与AG,BUN,SCr呈正相关,与HCO3^-,OSM呈负相关。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出现高钾、低钠、高磷血症及高AG型代谢性酸中毒,血生化、代谢紊乱与肾功能受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电解质及血气的变化。方法:将63例AP患者分为轻症组(MAP)和重症组(SAP),分析发病48小时内采集的动脉血气及电解质变化。结果:SAP组的PaCO2、PaO2、HCO3^-明显低于MAP组(P〈0.05),pH和阴离子间隙(AG)两组无显著差别。在酸碱代谢方面,以呼吸性碱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最常见,其次为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电解质紊乱以低血钙为主。结论:AP患者低氧血症、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在ARDS、MODS发生前即已存在,低氧血症可能是一种早期的MODS信号,通过进行动脉血气及电解质的监测,进行早期干预,对预防MODS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对患者术后血气所产生的影响。方法:用瑞士产AVL993型全自动血气酸碱分析仪,测定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吸O2 2小时后的PH、PaO2,SaO2,PaCO2,BE,HCO3^-,BB值与正常值做对比分析,结果:PH值PaO2、Sa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aCO2、BE、HCO3^-、BB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对患者血气有影响,尤其是PaCO2、BE、HCO3^-、BB在患者术后吸O2 2小时后仍有改变,而PaO2、SaO2、PH无明显差异可能 与术中及术后持续吸O2有关。  相似文献   

4.
礼晓明  李学金  张玥  邢瑞仙 《医学争鸣》2009,(18):1772-1774
目的:研究扼颈窒息死亡的血液生化学变化,探讨血气分析和K^+,Cl^-的检验对鉴定扼死的法医学意义.方法:将家兔用扼颈的方法处死,进行血气分析和K^+,Cl-的测定.结果:扼死家兔血中pH值下降(P〈0.005),PCO2增高(P〈0.01),PO2降低(P〈0.05),O2SAT下降(P〈0.01),HCO3^-增加(P〈0.005),TCO2增加(P〈0.05),BE变化不明显.静脉血中K^+浓度明显增高(P〈0.01),Cl^-浓度变化不明显.结论:扼死家兔血气分析和K^+浓度发生明显变化,检验血气分析和K^+,Cl^-浓度对鉴定扼死具有法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三重酸碱失衡血气和电解质变化,分析原因并制定防治措施。方法:2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合并三重酸碱失衡者28例,对28例患者的血气和电解质指标,包括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碳酸氢根离子(HCO3^-)、钠离子(Na^+)、氯离子(Cl^-)浓度进行测定,并与32例血气分析结果正常者进行比较,观察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8例三重酸碱失衡患者中,20例为呼酸型三重酸碱失衡,与血气正常者相比,pH、Cl^-浓度降低,PaCO2、HCO3^-浓度升高。8例呼碱型三重酸碱失衡,与血气正常者相比,PaCO2及HCO3^-、Cl^-浓度降低,pH升高。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者常发生三重酸碱失衡,以呼酸型三重酸碱失衡为主。三重酸碱失衡的纠正是临床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无肝期及新肝早期酸碱的变化。方法35例肝移植病人采用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均未采用静脉-静脉转流,麻醉前做桡动脉穿刺置管测定直接动脉血压并抽取血液样本,观察麻醉前、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不同时点pH、PaCO2、PaO2、BE、HCO3-指标的变化。结果在无肝前期观察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P〉0.05),在无肝期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pH值逐渐降低,BE负值加大,出现较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新肝期随着移植肝循环的开放,酸中毒进一步加重,与术前值相比,pH、BE、HCO3-在无肝期及新肝早期明显下降(P〈0.01),大多数病人血管开放后PaCO2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结论在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中,无肝期及新肝早期容易发生较为明显的代射性酸碱中毒,且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7.
代谢性酸中毒是指体内因为酸性产物生成过多或肾脏排泄减少,HCO3^-丢失到体外过多而造成的一种临床表现,主要为血HCO3^-下降致动脉血pH〈7.35,PaCO2下降。[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家兔是医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实验动物,但其酸碱常用检测指标正常值少见报道和归纳。本文以家兔为例,对家兔动脉血的pH值、PaCO2、PaO2、[HCO3^-]、[Na^+]、[ca^-]、[K^+]、BB、BE等酸碱常用检测指标正常值进行了初步测定。选取健康成年家兔100只,雌雄不拘,体重在1.5~2.3kg,颈总动脉取血,使用便携式Rche OPTICCA血气分析仪测定上述各值。结果显示,pH=7.26~7.54、PaCO2=21.09~39.91mmHg、PaO2=65.37~93.05mmHg、[HCO3^-]=]1.27~49.20mmol/L、[Na^+]=132.53~147.95mmol/L、[C1^-]=98.00~116.00mmol/L、[K^+]=2.00~4.28mmol/L、BB=-11.16~46.84mmol/L、BE=-13.85~5.17mmol/L。本实验结果可作为本学院实验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转流原位肝移植患者术中酸碱及电解质的变化规律。方法:以i-STAT血气电解质分析仪测定动脉血中Na^ ,K^ ,Ca^2 浓度及pH,PaCO2,HCO3^-,BE值。结果:Na^ 在术中无明显变化;D^ 在静脉开放即刻明显升高(P<0.01),开放后3-5min即开始下降,需快速补钾;Ca^2 在阻断前即开始下降,术中持续偏低;pH值在阻断前开始降低,开放前降至最低,开放后逐渐回升;PaCO2在开放即刻有一过性升高,但与开放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HCO3^-在阻断30min时明显低于术前(P<0.05),开放前降至最低;BE值在阻断前即明显降低(P<0.01),开放前降至最低,开放后逐渐被纠正。结论:不转流原位肝移植术中酸碱及电解质随手术步骤有一定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 AECCP)患者血液凝固状态与动脉血气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对AECCP住院患者血小板计数( Plt)、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凝血酶时间( TT)的水平和动脉血酸碱度( pH)、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实际碳酸氢根( HCO3-)作回顾性分析,并与30例正常人比较,探讨AECCP患者血液凝固状态与动脉血气的量变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PT、APTT、Fib、TT水平高于正常人( P<0.001);呼吸衰竭发生率为72.3%,其中Ⅰ型呼吸衰竭19.0%,低于Ⅱ型呼吸衰竭(53.3%)( P<0.001);酸血症发生率为37.9%,高于碱血症(10.8%)(P<0.001);死亡组pH、Plt水平低于生存组(P<0.05);PaCO2、HCO3-水平高于生存组(P<0.01,P<0.05);pH、Plt预计患者生存机会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1(95% CI:0.536~0.745;P<0.01)和0.620(95% CI:0.523~0.718;P<0.05);PaCO2、HCO3-预计死亡风险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634(95%CI:0.534~0.734;P<0.01)和0.625(95% CI:0.524~0.727;P <0.05)。 pH 与 Plt 水平呈正相关,与PaCO2、HCO3-水平呈负相关;Plt与Fib呈正相关,与PT呈负相关。结论易栓状态、出血倾向、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通常同时存在于AECCP患者当中;凝血功能紊乱和呼吸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lt、pH、PaCO2、HCO3-水平可作为判断AECCP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性脑病并发消化道出血对血气分析和电解质变化的影响。方法对33例肺性脑病并发消化道出血前后的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肺性脑病并发消化道大出血后,PaCO2、BE、HCO-3、K+、阴离子间隙升高;pH、PaO2、Na+、Ca2+、Cl-降低,与出血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肺性脑病并发消化道大出血后酸碱失衡以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占首位,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位居第二,其他依次为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电解质呈高钾低氯为主的改变,认识并纠正上述变化有助于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合并肺性脑病时血气变化情况,将24例肺性脑病患者和74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对比研究。结果:肺脑组PaCO2升高、pH降低较呼衰组更明显(P<0.01),肺脑组PaO2比呼衰组低(P<0.05);肺脑组以呼酸合并代酸最常见。提示:pH值与肺性脑病呈负相关(γ=-0.665),PaO2与肺性脑病呈正相关(γ=0.751)。  相似文献   

13.
冯小艳  卿爽  潘春燕 《西部医学》2014,26(9):1197-1198
目的研究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缺氧诊断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分析妇产科收治的60例窒息新生儿(观察组),出生时lmin内的脐动脉血气指标及乳酸值,并对产妇羊水性状进行分析,做出Apgar评分,对比新生儿窒息与血气分析之间的关系,并与同期6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对比。结果60例窒息新生儿中,Apgar评分越低,脐动脉血pH、PaO。和HC03一值越低,而PaCOz、乳酸值却越高,窒息越重;羊水性状混浊的产妇较羊水清爽产妇新生儿窒息率更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PaC02值越高,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越高,相比临床诊断胎窘、窒息率更准确,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新生儿窒息可引起血气分析的改变,脐动脉血血气指标及乳酸值分析较Apgar评分更敏感,更能直接地反映新生儿缺氧、缺血的程度。在窒息新生儿的血气变化中特别以代谢性酸中毒为主,可作为判断是否存在新生儿窒息及缺血、缺氧的重要指标,对进一步治疗窒息新生儿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库血复温后有形成份、生化及血气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库血复温前后成份改变的对比观察与研究,为临床大量输入复温库血,更安全有效地抢救病人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方法。方法 将每个库血样本分为对照组和复温组。对两组血液在有形成份、生化及血气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复温后血液红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压积、Na^ 、Cl^-、Ca^2 、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血小板计数、K^ 、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血液pH、二氧化碳分压、剩余碱、缓冲碱、HCO3^-明显降低。结论 库血复温后,对血液有形成份、生化及血气的影响利多弊少,对大失血病人的急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动脉血乳酸值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取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200~240g),随机均分为4组:假休克组、休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采用GuariniS的方法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于模型制备成功即刻,以2V和3Hz的强度持续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30min。在模型制备成功即刻(0时)和第43min分别抽取股动脉血查乳酸值,并对第43min的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休克组第43min时的PaCO2升高到(57.8±4.2)mmHg(P<0.01),PaO2、BE和HCO-3均明显下降(P<0.01),pH也降至7.03±0.1(P<0.05),而第43min的乳酸值较0时刻明显上升(P<0.01),并且两乳酸值较假休克组相同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0.01);与休克组相比,电针非经非穴后上述情况均基本无改变(P>0.05),而电针足三里后PaCO2降至(48.6±3.5)mmHg(P<0.01),PaO2、BE和HCO-3都有明显升高(P<0.01),pH也上升至7.31±0.1(P<0.05),0时刻乳酸值与休克组相似(P>0.05),但第43min的乳酸值与休克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能有效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的组织氧供,并有助于恢复机体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心脏手术后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原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872例患者中的14项可能成为心脏直视手术后一过性AVB原因的指标进行χ2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在先天性心脏病中,术前心功能、体外循环时间、术中最低体温、术后血K+、pH、PaCO2、PaO2及BE在发生AVB者与未发生AVB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岁以下者AVB发生率较2岁以上者明显增高(P<0.05);在后天性心脏病中,术前心功能、术后血pH、PaCO2、PaO2及BE在发生AVB者与未发生AVB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存在传导异常者,术后AVB发生率高于术前无传导异常者(P<0.01)。提示心脏直视手术后一过性AVB的发生与病情、心功能、手术年龄、外科损伤、体外循环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低温、术前传导状态及术后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7.
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液生化指标的动态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液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在原位肝移植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于术中不同时点抽取动脉血作血分析,电解质和血糖测定。结果 无肝前期,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并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他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无肝期,动脉血pH逐渐降低,碱剩余[BE]负值国大,血液电解质无明显变化,血糖较无肝前期进一步升高;再灌注期,随着移植肝循环开放,酸中毒进一步加重,血钾升高,血糖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结论 在原位肝移植术中,受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且逐渐加重;移植肝循环开放后血钾升高,无肝前期血糖明显升高,无肝期血糖升至峰值,随后逐渐。血液生化指标动态监测有助于术中根据生化指标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用8只杂种犬复制了失血性休克的病理模型,按体重随机分为失血性休克(SH)组和失血性休克——地塞米松(SH—C)组。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调整血容量使动脉血压维持于5.3~6.7kPa,定期取动脉血测pH、PCO_2、HCO_3-BE和测血清中过氧化脂质的含量。结果表明:SH—D组的存活时间显著地长于SH组,动脉血pH、PCO_2,HCO~-_3和BE检测的结果是,随着失去性休克的进展,SH组和SH—D组均发生了强度相似的代谢性酸中毒;血清过氧化脂质的含量,随失血时间的延长,SH组逐渐增高,而SH—D组则逐渐降低,至失血后4.5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用微量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气参数,用静脉血测定血钾(K+)、血钠(Na+)、血氯(Cl-)。采用SPSS11.5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42例肝硬化患者中,单纯呼吸性碱中毒的有23例,病死率为69.6%;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的有39例,病死率为59.0%。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因素可能为年龄、pH、剩余碱(BE)、PaO2、HCO3-等。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H、BE对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有影响,它们的死亡优势比(OR)分别是0.30和0.91,其95%C.I.为0.12~0.71和0.84~0.98。结论肝硬化患者并发酸碱失衡时病死率颇高,pH、BE是影响肝硬化酸碱平衡紊乱患者预后的指标。在救治时,应动态监测患者动脉血气,尤其是pH、BE的变化情况,尽早发现并及时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海水浸泡腹部开放性损伤对大鼠体液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了解腹部开放性损伤的大鼠经海水浸泡不同时间后机体体液代谢的变化。方法:观察雄性Wistar大鼠腹部开放性损伤条件下,经海水浸泡不同时间后大鼠血浆的水、电解质、晶体渗透浓度、红细胞体积分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等的变化,并设单纯腹部开放性损伤组及生理盐水浸泡组作为对照。结果:与单纯腹部开放性损伤组及生理盐水浸泡组相比,高渗海水进入腹腔后1h,大鼠血浆Na^+,K^+,Cl^-浓度即显著升高,HC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