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EnSite NavX系统高密度标测对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射频导管消融的指导作用.方法 17例房速患者,平均年龄(45.9±16.9)岁,男性15例,女性2例.心动过速均呈持续性发作,应用EnSite NavX系统于心房进行高密度标测,建立激动图.对于折返性房速,线性消融关键峡部或传导通道(channel),对于局灶性房速,点消融局部最早心房激动区域.结果 17例患者中,共标测到19种房速,周长为(254±49)ms,平均取点(316±90)个,标测时间为(8.4±2.6)min,建立19种激动图 激动图显示大折返性房速10种,局灶性房速9种 19种房速中,18种即时消融成功 无标测与消融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3.0±1.6)个月,2例服用胺碘酮可预防发作(1例患者房速复发,1例患者术中有1种房速未消融成功).结论 EnSite NavX系统高密度标测对心动过速机制可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有助于确定消融靶点,提高消融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后切口性房性心动过速三维电磁导管标测及射频消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天先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后切口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三维电磁导管(即Carto)标测特点及射频消融价值。方法:5例切口性房速患者,应用Carto系统标则右心房,实时重建心腔三维电解剖图,标识瘢痕区,观察电热图,传导图,于折返所经过的关键峡部位线性消融,结果:4例房速呈持续性,1例(三房心)术中不能诱发,电势图示低电压区主要分布于右房游离壁,在右房中侧壁下侧壁分别标测到瘢痕区1(S1)和瘢痕区2(S2)。4例持续性房速发生机理与折返有关,折返环位于低电压区,中心解剖障碍区均为中侧壁瘢痕区1,3例折返经过S1-S2,1例经过S1-三尖瓣环之间的关键峡部,于上述关键峡部消融,均获成功,三房心患者(未诱导心动过速)于S1-S及三尖瓣环-下腔静脉之间行线性消融,无并发症,随访2-24个月,其中1例(三房心)于术后1个月出现不典型心房扑动,结论: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房速的发生机理与折返有关,应用Carto系统标测可清楚地显示折返途径,消融折返所经过的关键峡部可望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3.
4.
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治疗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对8例患者进行了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方法:采用两根大头消融导管,在房速发作时标测心房最早激动点放电消融。结果:8例房速(包括房速伴心房扑动及房速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各1例)RFCA治疗全部成功,无并发症;其中4例在冠状静脉窦口附近、2例在右心房侧壁、2例在右心耳处放电消融成功,成功靶点局部电位(A波)较体表心电图P波平均提前34.23±5.23(22~46)ms。结论:心房激动顺序标测是房速消融的基本方法,AP间期≥30ms的部位可作为试消融靶点;对房速伴其他类型心动过速者可一次消融成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报道1组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无外科手术或导管消融史的左心房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解剖标测特点及消融结果.方法 共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37 ~72(57.4±14.6)岁]符合上述特征的左心房房速患者接受电解剖标测和导管消融.结果 所有房速的折返环均位于大面积低电压(双极电压≤0.5 mV)区域内,低电压区域内可标测到1~5(2.6±1.2)个双电位线和/或电静止瘢痕区,这些传导障碍区和左心房固定的解剖屏障(如二尖瓣环)构成各个折返环必经的关键峡部.8例在折返环峡部内可记录到低幅,长时限碎裂电位,平均振幅(0.21±0.05)mV,平均时限(123±14) ms,占心动过速周长43%±5%.选择折返环峡部特别是长时限碎裂电位为消融靶点,10例均通过1~3(平均2次)次局部放电即终止房速,首次消融后2例复发房速,再次消融成功,随访共(14±10)个月,所有患者无房速复发.结论“自发”的左心房广泛瘢痕形成构成本组房速的“致心律失常基质”,折返环内存在的狭窄且传导缓慢的峡部对维持房速非常重要,并易于消融成功. 相似文献
6.
影像融合系统指导下导管消融心脏外科手术后迟发性右房房性心动过速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影像融合技术研究心脏外科手术后迟发性右房房性心动过速(AT)的机制并探讨在该技术指导下导管消融该类型AT的有效性.方法 从2005年1月到2006年12月在影像融合系统(CartoMergenTM system)指导下对连续40名患者的自发性或诱发的AT进行了完整的电生理标测.消融策略是在影像融合技术指导下在峡部最狭窄处消融,但避开可见的解剖异常处.术后3个月、6个月和每年进行一次临床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 总共发现三种主要的心动过速机制:单折返环大折返AT(MAT,n=36)、双折返环MAT(n=16)以及额外的局灶性AT(n=4).最常见的关键峡部是三尖瓣峡部(CTI,n=35)和手术切口性峡部(n=36).部分患者影像融合技术重建后右房可见到明显的瘢痕线、囊样物或瘤样物(n=12),上述解剖异常处都有瘢痕区特有的电生理表现.平均19.5±10.1次消融可阻断峡部.平均随访18±10个月后,80%的患者在不服药的情况下保持窦性心律.8例(20%)患者复发,分别在3~16个月进行了第2次消融;其中2例分别在3个月和5个月后再次复发,前者再次消融成功,后者未再消融.结论 影像融合技术不仅能够确定AT的机制,还在精确定位和消融AT的致心律失常基质上具有优势.三维MR/CT影像能够成功重建和配准以用于右房的导管消融,这些真实和详细的解剖学信息有助于对手术导致解剖异常的右房AT进行导管消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外科手术后的瘢痕相关性右心房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心内电生理和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特点及消融方法。方法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我中心诊治的14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右心房房速患者,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标测和射频消融。结果14例患者中有4例心内电生理检查和Carto电解剖标测符合右心房大折返性房速且在Carto电解剖电压标测中显示出“自发性瘢痕”,瘢痕分布于右心房游离壁。这4例患者年龄32~48岁,病史(23.40±15.43)个月,曾使用2种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2例患者右心房轻至中度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在正常范围,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和心外科手术史及导管消融史。3例患者在瘢痕区内标测到缓慢传导的峡部,2例可诱发出三尖瓣峡部依赖性逆时针心房扑动(房扑)。在三尖瓣峡部、上腔静脉与瘢痕之间、下腔静脉与瘢痕之间、瘢痕与三尖瓣环之问,瘢痕与瘢痕之问或瘢痕区内缓慢传导的“峡部”进行线性消融。4例患者均即刻消融成功。随访(4.2±1.8)个月,3例未再发作心动过速,1例偶尔发作非持续性房速,服药控制良好。结论“自发性瘢痕”相关性右心房大折返性房速临床少见,三维电解剖电压标测可提高消融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25例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结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发生机制和射频消融结果。方法对25例房速患者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药物试验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1)24例阵发性房速为折返机制,并且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的终止率达87%;而另1例慢性房速则是异常自律性增加。(2)24例(96%)房速消融成功。成功靶点的A波较体表心电图P′波(A-P′间期)提前38±11ms,明显长于非成功靶点(26±7ms,P<0.05)。消融成功部位主要位于房内特殊的解剖区域。结论成年人阵发性房速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折返性,并对三磷酸腺苷敏感。射频消融术是治愈房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Carto系统标测与常规X线下电生理标测指导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1例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平均年龄 (4 5 5± 15 1)岁 ,进行 33例次电生理标测和射频消融治疗。比较Carto组与常规组的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操作过程和放电次数。结果 常规组15例中 12例次即时消融成功。Carto组 18例次即时消融成功 ;其中 15例为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10例右心房房性心动过速 ,5例左心房房性心动过速 ) ,3例为大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常规组中 2例消融不成功的患者改为Carto系统标测再次消融成功。两组间比较 ,Carto组X线曝光时间明显缩短 (15 4±6 2 )min对 (2 7 0± 11 8)min (P =0 0 0 1)。两组均无并发症。随访 2~ 2 3个月 ,Carto组有 1例左心房房性心动过速复发 ,再次消融成功。结论 Carto系统标测和射频消融房性心动过速有一定的优越性 ,特别是对大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和某些特殊部位 (如希氏束旁、左心房 )房性心动过速 ,可明显减少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特征及三维激动标测指导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无冠窦房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3例局灶性房速经普通电生理检查及三维电解剖激动标测明确起源于无冠窦者7例。结果7例患者均于心动过速发作时消融10s内心动过速终止。所有患者于消融即刻心动过速终止或出现心动过速加速。在(20±6)个月的随访中心动过速未复发。结论三维激动标测指导射频导管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房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心房内双环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及射频消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阐明心房内双环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及导管射频消融的技术。方法 3例患,均为女性,年龄41-66岁,心动过速病史6个月-10年,例1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例2为特发性心动过速,例3为扩张型心肌病,经左股静脉置入9F球囊电极至右心房中部并展开,球囊中心位于希氏束和冠状静脉窦口中间,进入球囊时,静脉注射肝素100U/kg,并保持手术过程中活化的血小板凝结时间(ACT)位于250s左右,以后经右股静脉进入8F消融导管构建右心房三维几何构型,构型构建完毕后,经高位右心房诱发心动过速,建立心动过速的腔内等电势图,然后分析心动过速的起源,折返激动的环路,传导方向,关键峡部,由此确定线性消融的部位和起止点,经导航系统引导消融导管至拟订靶点处,每点予以60W,60s,60℃温控消融,直至产生消融线径的双向阻滞。结果 3例患均有心房内双环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折返环分别围绕三尖瓣环和病变组织周围,于各自的峡部行线性消融产生双向阻滞后,心动过速不再诱发,随访分别为3、5和12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例2术后动态心电图记录有频繁房性早搏,部分房性早搏触发短阵心房颤动。结论 心房内存在病变组织如手术瘢痕,补片及梗死病灶时可产生心房内折返,若合并围绕三尖瓣环折返的典型心房扑动则形成心房内双环折返性房速。双环折返性房速也可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不同的基础心脏病变决定着不同的折返环路和折返方式,双环折返性房速存在两个关键峡部,需要两次线性消融才可阻止心动过速的发生,非接触球囊导管标测系统(EnSite3000)不同可破译心房内双环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也为其消融方法提供可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起源于Koch 氏三角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导管消融的可行性.方法对14例起源于Koch 氏三角的房速患者进行了电生理和射频消融研究,其中女8例,男6例,年龄13~71(47±20)岁,平均心动过速病史(13±12)年.结果 12例射频导管消融成功,其中房速起源点位于Koch 氏三角尖部即希氏束附近4例,位于底部冠状窦口附近8例;2例消融未成功者,房速起源点均位于希氏束附近.9例房速可被右房程序电刺激诱发和终止.5例需要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发作时的体表12导联的心电图P′波特征Ⅰ、aVL导联均为正向,下壁导联几乎都为负向.无1例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或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Koch 氏三角的房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道一组起源于房室瓣环或其邻近心房肌(瓣周)的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方法16例患者经心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证实为瓣周房速,并对电生理机制、靶点图特征、分布区域等进行分析。结果瓣周房速占同期射频消融治疗房速的23.2%,起源点在左、右侧房室瓣环的分布比为3∶16;体表心电图特征、发生机制与其他房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融成功靶点均有A、V两种成分,A、V电位幅度之比为2∶3~6∶1,靶点局部A波电位提前于体表心电图P′波20~46(38.6±6.7)ms;瓣环标测和消融成功率87.5%,复发率7.1%。结论瓣周房速在全部房速中占有相当比例,起源点分布右侧显著多于左侧。其电生理机制与其他房速无明显区别,瓣环标测和消融在房速射频消融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器质性心脏病儿童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学机制、靶点标测和射频消融疗效。方法46例房速患儿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房速靶点标测采用激动标测方法,4例患儿采用三维电解剖学标测系统(CARTO系统)标测和指导消融。消融采用预设温度50~60℃。结果46例患儿均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局灶性房速,分别表现为短阵自限性、阵发持续性和持续无休止性心动过速,其中1例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成功41例,其中单一源性房速39例(右房27例,左房12例),多源房速2例,成功率为89%。结论无器质性心脏病儿童房速的射频消融成功率较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Heart rhythm》2021,18(12):2219-2220
16.
目的总结分析心脏病外科术后右房起源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标测及射频消融结果。方法共入选27例心脏外科术后持续性右房房速患者,在心动过速状态下采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建立右房激动标测图和电压图,标示出疤痕区及双电位区,并揭示心动过速的机制。根据标测结果选择心动过速的关键峡部或起源点进行消融。结果心动过速机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单环折返包括右房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15例)和切口折返性房速(5例);双环折返性房速(3例);两种以上机制(包括局灶性)的复杂房速(4例)。术中即时手术成功率100%。随访过程中5例复发房速,3例再次消融成功。结论心脏外科术后右房房速多数与外科手术切口疤痕相关,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上腔静脉起源快速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上腔静脉内存在由右心房肌延伸产生的肌袖,由此产生的电活动可能导致阵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该研究探讨一种以往认为罕见的心律失常,即上腔静脉起源房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消融治疗。方法:1998年1月至今,因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和心房颤动(房颤)而接受射频治疗共21例,其中3例源于上腔静脉,分别为1例房速,2例房颤伴房速,结果:3例患者房速时心电图的特点是PaVL呈负向,PI为正向,伴发房颤的患者,房速时频率快,临床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3例患者的常规标测心内激动顺序为:高位右房→希氏束→冠状窦远端→冠状窦近端。1例房速采用最早激动点标测消融成功,2例房速伴房颤分别采用解剖隔离上腔静脉和电隔离上腔静脉消融成功,分别随访31,10,2.5个月无复发。结论:上腔静脉是房速和房颤的起源部位之一,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射频消融可望获得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三维电磁导管标测系统与常规方法指导射频消融治疗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三维电磁导管标测(即Carto)系统可三维显示心脏解剖结构。通过其与常规X线透视下标测和射频消融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比较,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27例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常规方法组15例,行常规X线下标测和消融;Carto组12例,在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或心房扑动(房扑)持续发作时,应用Carto系统在相关心房标测,实时重建心腔三维电解剖图,设计消融路标射频放电。比较两组的成功率、手术时间、曝光时间及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常规方法组15例中,9例右房房速,6例典型房扑,13例即时消融成功。Carto组12例中,房速和房扑各6例,均即时消融成功;其中2例为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术后,1例左房房扑,1例左房房速。常规方法组中2例消融不成功,1例为法乐三联症术后房速,另1例希氏束旁自律性房速,后改用Carto系统标测再次手术消融成功。两组间比较,Carto组较常规方法组手术时间延长[(236±53)min与(179±67)min,P<0.05],曝光时间大为缩短[(16±7)min与(37±19)min,P<0.01]。两组均无并发症。随访4~8个月,Carto组中1例左房房速复发,再次消融成功。结论本研究显示,应用Carto系统标测和消融房速和房扑等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较常规方法定位准确可靠、明显缩短曝光时间,且有定位记忆功能,尤其是在复杂的心动过速,简化标测,有助于准确定位靶点和判断线性损伤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