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法通过后路椎间盘镜治疗36例腰椎管狭窄症的回顾性分析。结果疗效良31例,可5例,差0例。结论后路椎间盘镜可以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疗效好、微创、对脊柱稳定性干扰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系统(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system,MED)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26例腰椎管狭窄症行手术治疗病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55~72岁,平均64岁.患者均在椎间盘镜下行椎管减压术.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29分)评分标准和Nahal分级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疗效评价.结果 26例患者获得6~4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个月.术后6个月JOA评分平均改善率75.17%,按Nahal分级进行疗效评价,其中优16例,良8例,可2例,临床优良率为92.31%.结论 腰椎管狭窄症压迫脊髓出现腰腿痛和神经系统症状,应尽早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和影像学表现,明确责任病变椎间隙,采用椎间盘镜下椎管减压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高金亮 《实用骨科杂志》2007,13(9):528-529,576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后路椎间盘镜进行单侧开窗减压术。通过术前标记腰椎正侧位片定位,于定位棘突间隙后正中偏患侧作长约1.5 cm小切口,逐级扩张后置入工作通道管,钻除部分椎板,置入内窥镜,于电视监视器下显露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彻底解除其对硬脊膜、神经根的压迫。结果本组共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平均随访7个月,按Prolo标准评定,治愈20例,有效2例,无效1例。结论本术式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前提下对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后路椎间盘镜进行单侧开窗减压术。通过“C”形臂X线机或摄侧位X线片定位,于后正中作长约1.5cm小切口,逐级扩张后置入工作通道管,钻除部分椎板,置入内镜,于电视监视器下显露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彻底解除其对硬脊膜、神经根的压迫。结果 本组共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平均随访7个月,按Prolo标准评定,治愈20例,有效2例,无效1例。结论 本术式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前提下对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技巧。方法应用德国Storz公司生产的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手术系统(MED)为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减压及潜行性神经根减压治疗,共切除152个椎间盘。结果10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术后4个月~2年(平均1.2年)。按日本Nakai评定标准:优88例(85.44%)、良13例(12.62%)、可1例(0.97%)、差1例(0.97%),优良率为98.06%。无一例转开放手术,无一例发生椎间隙感染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结论行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时,应严格掌握基本原则和具备较高手术技巧,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68,自引:2,他引:68  
目的 分析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及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1999年9月~2003年6月,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或)腰椎管狭窄症及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1346例,男653例,女693例:平均年龄46.3岁。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159例,单纯腰椎管狭窄症109例,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1078例。分别采用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进行单节段或多节段、单侧或双侧“开窗”减压、“长槽式”减压及潜行性神经根减压治疗,共切除1794个椎间盘。结果 121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4年(平均2.5年)。疗效为优1017例(84%),良170例(14%)、差24例(2%),优良率为98%(其中23例椎间盘源性腰痛和18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全部为优或良)。术中出血量为50~600ml,平均250ml。手术时间25min~3.5h。有4例转开放手术,4例行二次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发生椎间隙感染7例,脑脊液漏16例,定位错误1例,对侧复发2例。无一例患者术中死亡或发生神经器质性损伤。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1周后基本达到生活自理。结论 该术式减压充分,适应征宽、创伤、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 评价椎间盘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椎间盘镜行椎间盘摘除术188例,其中38例行侧隐窝减压术。结果 平均随访6.9个月,手术优良率为97.4%(Macnab’s标准)。结 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和适应证。方法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进行单侧开窗、双侧开窗、多节段局部开窗减压术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中通过C型臂X线机定位,于腰部后正中做1个长约1.8 cm的小切口,安全钻在椎板开骨窗,置入工作通道,在电视监视下显露并清除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髓核组织,彻底解除其对神经根和硬膜的压迫。结果56例患者均有明显改善。本组病例随访1~42个月,其功能恢复按照参考文献标准评定效果,本组优47例(83.9%),良6例(10.8%),可3例(5.3%)。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在保证神经充分减压的前提下,可减少创伤,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适用于单节段或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73例双侧臀肌挛缩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椎间盘镜微创治疗38例(椎间盘镜治疗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35例(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评价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对患者步态、交腿试验、并腿下蹲及弹跳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3(13~36)个月。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椎间盘镜组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神经损伤。椎间盘镜组术后出现切口血肿1例,经加压包扎、沙袋压迫后治愈,其余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开放手术组术后出现切口血肿6例,其中3例出现切口感染,经换药引流后治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椎间盘镜微创治疗臀肌挛缩症疗效可靠,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并发症。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30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技术。结果 307例患者成功施行后路椎间盘镜手术。2例因椎管内严重粘连发生脑脊液漏,用棉片填塞,术后切口加压包扎,头高足低位卧床休息4~5d即停止脑脊液漏。其中1例发生2束神经束被钳出,随访1年9个月,患者下肢的功能无明显减弱。本研究随访3个月~2年,平均1年1个月,优199例,良96例,可9例,差5例。优良率为95.5%。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技术具有微创、创伤小、出血少、看得清、取得净、神经根减压彻底、治疗时间短、相对安全、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等特点,但也存在定位错误、出血、损伤硬膜囊或神经根、椎间隙感染、切口感染、硬膜外血肿、术后下肢放射痛加重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后路椎间盘镜显微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报道显微后路椎间盘镜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例,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下行椎管减压,单侧单节段开窗减压23例,双侧单节段开窗减压12例,单侧双节段开窗减压9例,单侧双节段半椎板切除减压4例。结果 除1例术中硬膜破裂改常规手术外,其余病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完成腰椎管减压术。所有病例获得5~18个月随访,平均8.3个月,优良率92%。结论 显微后路椎间盘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单纯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黄韧带肥厚和小关节增生引起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后路椎间盘镜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2月--2001年12月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42例行后路椎间盘镜下椎管有限减压、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开窗减压术。结果:应用后路椎间盘镜行椎管有限减压87例,减压松解充分。82例随访平均18月,优良率92.7%(优58例,良18例)。无并发症。结论:单纯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黄韧带肥厚和小关节增生引起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后路椎间盘镜下椎管有限减压的适应证。满意的手术效果取决于:病人选择适当,术中操作精细,减压彻底。  相似文献   

13.
椎间盘镜治疗70岁以上老年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适用范围。方法:2007年12月至2010年6月,采用METRxⅡ椎间盘镜系统治疗70岁以上老年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70~86岁,平均78.5岁;病程2周~30年,平均3.5年。患者主要以腰痛伴有明显下肢放射痛,疼痛多数位于膝关节以下。术后对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临床症状进行观察。术后1周拍X线片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情况;术后1个月通过MRI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影像学变化;术后3个月按照MacNab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均获得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2.5个月。手术时间为30~12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量15~150ml,平均45ml。1例患者术中出现脑脊液漏,用脑棉压迫后继续手术。术中无神经根、血管损伤发生。1例患者清醒后症状加重,其余患者症状均有缓解。术后1周X线片提示25例患者生理屈度改善。术后1个月MRI提示8例患者仍然可见椎间盘或钙化组织部分残留。11例患者主诉患肢尚有少许麻木,但疼痛酸胀明显好转。术后3个月按照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25例,良6例,可1例。结论:椎间盘镜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症能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疗效好的临床特点,适用于伴有明显下肢放射痛,膝关节以下疼痛为主,又无明显腰椎不稳的患者,对伴有轻中度椎管狭窄及根管狭窄的患者可同时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内镜下后路椎间盘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松解术冶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合并侧隐窝及神经根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采用后路显微内镜(MED)下髓核摘除、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结果术后58例症状均明显改善,未出现损伤椎体前方大血管、神经症状加重、脑脊液外漏和感染等近期并发症和复发、腰椎失稳等远期并发症。结论内镜下后路髓核摘除术是外科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优良方法,对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病例,正确把握手术适应证,发挥微创技术的优越性,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13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经椎板间隙切除黄韧带、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充分减压硬膜囊和神经根。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5ml,全部病例镜下完成手术,出现并发症7例,占5.3%,其中硬脊膜损伤5例,硬膜外血肿1例,椎间盘炎1例。平均随访13.5个月,疗效参考Nakai标准,优97例(73.5%),良23例(17.4%),可7(例5.3%),差5例(3.8%)。结论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能够充分减压,并能维持腰椎稳定,术后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近期共开展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32岁,术后随访平均2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其中疗效为优者11例,疗效为良者1例。脑脊液漏1例。结论:后路椎间盘镜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系统(MED)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方法 对4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行MED下椎管减压术.结果 责任间隙神经根及硬膜囊充分减压松解,疗效按Macnab标准,优良率92.15%,无并发症.结论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采用MED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告了在间盘镜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体会。方法对 5 8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成功地进行了间盘镜下髓核切除术 ,椎管狭窄减压术。结果 术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5 0例 ,基本缓解 8例 ,优良率 93.3%。结论 间盘镜下可完成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 ,但巨大中央型突出并钙化不适用于后路椎间盘镜操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间孔、椎板间联合入路内镜减压治疗混合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8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33例侧隐窝狭窄合并椎间孔或中央椎管狭窄的混合型腰椎管狭窄患者,均采用椎间孔、椎板间联合入路减压治疗,术后随访24个月。记录手术相关指标、腰及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末次随访临床疗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耗时(112.43±12.01) min,平均住院时间(4.87±1.03) d,平均随访时间(27.43±2.98)个月;患者术后1周、3月、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腰、下肢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降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2例,良1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8.24%;术后1例慢性疼痛,1例复发,无脑脊液漏、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椎间孔、椎板间联合入路内镜减压治疗混合型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减压效果明确,疼痛及腰椎功能障碍改善显著,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1988年10月至1994年12月,共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手术600例,其中术中操作不当致脑脊液漏1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8~68岁,平均47岁。病程1个月~20年,平均3年5个月。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腰椎管狭窄症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管狭窄症3例。12 处理方法及结果 12例均在术中发现脑脊液漏,因硬脊膜撕裂口小于10cm,且手术为扩大开窗及扩大半椎板术,缝合困难,故采用游离脂肪或明胶海绵覆盖硬脊膜外,紧密缝合骶棘肌,腰背筋膜及皮下脂肪、皮肤,皮片引流,局部加压包扎,回病房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