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58例经颅脑CT/MRI证实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为7.05%,好发于心房纤颤、大面积梗死、溶栓、降纤、抗凝患者;影像学上表现为非血肿型占86.21%,血肿型占13.79%.结论 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溶栓、降纤、...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1例经头颅CT扫描证实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以期获得对该病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有利于预防和早期诊断与治疗。本组31例出血性脑梗死中属皮质型9例、血肿型7例、梗死灶内渗血型15例。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为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大面积校死易发生出血性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再发脑出血患者的发病原因、机制、特点及预后。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3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治愈19例,好转9例,无效5例,死亡3例。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或脑拴塞等存在高危因素患者易发生脑梗死后出血,且出血后原有病情会进一步加重。应注意对脑梗死后存在出血高危因素患者复查颅脑CT,及时发现及诊治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出血性脑梗死CT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CT和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的35例HI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CT及临床表现的改变。结果 出血性脑梗死最常见病因为心源性脑栓塞.以梗死后第2周发病率最高.血肿型症状重,有占位效应;非血肿型症状轻,但恢复慢。结论 对初诊为脑梗死的患者临床症状继续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体征以及按脑梗死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应及时行头颅CT扫描,以相应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09~2010-08收住的685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性脑梗死组患者在大面积梗死、房颤、高血压、高血糖等方面的发生率均高于同期非出血性脑梗死组。结论大面积梗死、房颤、高血压、高血糖等是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出血性脑梗死34例临床及头颅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血性脑梗死(HI)是脑梗死病人因梗死区内血液再灌注引起的继发性出血.自CT和MRI问世以来,临床诊断也日渐增多,尤其近年来溶栓和抗凝药的普遍应用,HI引起广泛关注.我院自2002-01~2006-12共收住脑梗死病人1175例,其中HI 34例,现将其临床表现和CT所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专业知识确定与出血性脑梗死有关的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确定危险因素。结果 大面积梗死灶、使用抗凝剂或溶栓治疗、糖尿病史是出血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年龄、高血压史、高血脂关系不大。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使用抗凝剂或溶栓、糖尿病患者发生梗死后出血的几率增大,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脑梗死后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 方法 对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51例未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连续性登记研究,根据住院期间CT或MRI复查示有无颅内出血分为出血组16例和非出血组135例.对可能影响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校正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以获得最佳预测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值.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组患者入院时随机血糖、脉压差、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非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入院时随机血糖(OR=1.274,95%CI:1.093~1.485)、脉压差(OR=1.208,95%CI:1.005~1.051)是影响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随机血糖为5.575 mmol/L、脉压差为35 mm Hg时具有最佳预测效应. 结论 入院时随机血糖升高、脉压差增高的患者需高度警惕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出血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专业知识确定与出血性脑梗死有关的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确定危险因素。结果大面积梗死灶、使用抗凝剂或溶栓治疗、糖尿病史是出血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年龄、高血压史、高血脂关系不大。结论大面积脑梗死、使用抗凝剂或溶栓、糖尿病患者发生梗死后出血的几率增大,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1例经头颅CT扫描证实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以期获得对该病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有利于预防和早期诊断与治疗。本组31例出血性脑梗死中属皮质型9例,血肿型7例,梗死灶内渗血型15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imaging, SWI)技术在早期诊断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中的价值。 方法 纳入39例经磁共振确诊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发病72 h内行头颅计算机断层扫 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SW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脑梗死后HT的检出率及敏感性。参考 欧洲协作性急性卒中研究(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ECASS)分型标准对脑梗死后HT 患者的HT进行分级,比较HT分级在两种检查方法中的差异,分析脑梗死后HT分级与美国国立卫生研 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SWI、CT两种方法诊断脑梗死HT的阳性率分别为61.54%和12.82%(P <0.001);SWI检出发生 脑梗死后HT者24例,其中1级占12.82%;2级占25.64%;3级占15.48%;4级占7.69%;经Spearman相关性 分析,SWI序列的HT分级与临床NIHSS评分的增长呈正相关(R =0.94,P <0.01)。 结论 SWI技术可以早期、敏感评价大面积脑梗死后HT。  相似文献   

12.
出血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和预后。方法:对87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HI组和非HI组患者的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病因、血糖、血压、出血时间、出血性质及预后。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组HI发生率38.31%,腔隙梗塞组仅1.40%;神经功能缺损重型组HI发生率17.93%,轻型组仅3.31%;心源性脑栓塞组HI占全部HI的62.82%,脑血栓形成和腔梗组占37.18%;血糖>11.1mmol/L组HI发生率17.98%,血糖<7.0mmol/L组仅4.00%;24小时血压均值>180/100mmHg组HI发生率14.32%,24小时血压均值<140/80mmHg组仅3.42%,HI组未愈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HI组。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心源性脑栓塞、高血糖、持续高血压与HI的发生密切相关;HI对CI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综述了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类型和预后以及可能的机制,并讨论了溶栓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以及出血性转化的干预措施,为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非栓塞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非栓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76.4岁,大面积脑梗死(95%)是主要病因,高血压(74%)、糖尿病(53%)亦有较高的发生率.结论 非栓塞性脑梗死的HT常发生在高龄及大面积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亦是重要的病因,多为晚发型出血,预后相对较好.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tiological factor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res of patients with nonembolic cerebral infarction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9 patients with non-embolic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average age of patients was 76.4 and the major risk factor was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95%). While hypertension (74%) and diabetes mellitus (53%) were also the risk factors of nonembolic cerebral infarction. Conclusions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fter non-embolic cerebral infarction usually occurs in patients with old age and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 are also the major risk factors for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fter non-embolic cerebral infarction, mainly with delayed onset and better outcom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不同亚型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出血转化患者的恰当处 理提供依据帮助改善患者预后。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EMbase(1966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中 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logical Medical Database,CBM)(1978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维 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Database for Chinese Technical Periodicals,VIP)(1989年1月1日至2014年7 月1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1980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全 面收集出血转化与脑梗死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共1 601篇。由2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使用 Newcastle-Ottawa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 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共50 186例脑梗死患者,其中发生出血转化者4 492例,梗死后出血转化 发生率8.9%。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高。3篇文献对无症状出血转化的预后进行了比较,其中1篇 文献指出无症状出血转化将使患者最终预后变差,另外2篇文献均指出无症状出血转化不会对患者 长期预后造成不良影响。3篇文献对梗死后出血转化进行了影像分型,指出血肿形成(parenchymal hematoma,PH)2型(PH-2)预后较差,PH-1存有争议。其中1篇文献对远隔部位血肿形成(remote parenchymal hematoma,PHr)的相关预后展开分析,指出PHr预后较差,PH中有PHr则预后更差。 结论 出血转化不同亚型对患者的最终结局会造成不同影响,无症状出血转化可能影响患者长期 预后,但具体预后与其影像分型有关,如为PH-2型则预后较差。影像分型PH-2会影响患者最终预后。 PHr亦会影响患者最终预后,但关于PHr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3例被误诊为急性脑梗死接受溶栓治疗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神经梅毒的诊断准确率,降低基层医院溶栓误治率。方法回顾性总结收治的3例以急性脑梗死起病并给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治过程及预后等资料,采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估,m RS评分进行预后评估。结合文献分析以急性脑梗死起病的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结果3例以急性脑梗死起病的男性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恶化,以往无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提示脑缺血和脑萎缩,血及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阳性明确神经梅毒诊断。早期、大剂量、足疗程青霉素G治疗预后良好,NIHSS及m RS评分降低。结论以急性脑梗死起病的神经梅毒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差,尽早进行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查,降低溶栓误治率,大剂量青霉素G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7.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调节细胞外基质成分重要蛋白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肿瘤转移及炎症反应等病理过程。其中又以MMP-9与腩血管病最为密切。它可以通过降解基底膜的主要成分层黏蛋白和纤黏蛋白,破坏血脑屏障(BBB),引起BBB的通透性升高或开放,参与脑出血水肿及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过程。根据它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如何降低MMP-9水平将成为治疗脑梗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发病时间在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4d。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4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14d后,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结核性脑动脉炎性脑梗死CT与临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动脉炎性脑梗死的临床与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动脉炎性脑梗死临床与CT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①病情重,表现多样:意识障碍61.9%;脑神经麻痹42.8%,癫癎28.6%,偏瘫52.4%,脑积水57.14%;②病情反复多38.1%;③死亡率高38.1%。CT特点:合并脑梗死21例(40.4%),其中多发性脑梗死61.9%, 两侧大脑同时梗死57.14%;腔隙性梗死52.4%,大面积梗死19.05%;底节区梗死61.9%,其中两侧底节区同时梗死33.3%;其他部位梗死66.1%。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动脉炎性脑梗死临床发病率高,且多发性脑梗死及两侧大脑同时梗死也为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动脉炎性梗死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分水岭脑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也被称为边缘带脑梗死),是发生在 具有特征性位置的相邻血管供血区交界处的缺血性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脑梗死类型。本文从CWI的 高危因素、发病机制、临床分型及表现、影像学检查4个方面回顾了近年的研究进展。其中关于CWI的 发病机制、临床分型及表现、影像学检查3方面已日趋完善,但部分高危因素(诱因及原发病等)仍缺 乏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