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患儿家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急诊患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家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家长在患儿入院时的焦虑、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减少患儿家长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总和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婴幼儿肠套叠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肠套叠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程健康教育,从患儿家长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患儿12个月内复发率等方面观察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长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婴幼儿肠套叠护理中对患儿家长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有助于减轻患儿家长的焦虑,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患儿的肠套叠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发育迟缓儿童家长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收治于本门诊86例精神发育迟缓患儿的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家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家长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家长的焦虑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从焦虑量表评分指标来看,对照组护理前后躯体性焦虑及精神性焦虑指标变化幅度与观察组相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护理满意度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69.77%及95.35%,二者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神发育迟缓患儿家长实行心理护理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家长焦虑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树立治疗信心。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8例患儿,采用随机性分为两组,研究组29例患儿,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29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GMFCS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情况和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率要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MFCS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小儿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施行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提升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10):92-94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案,将2016年全年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8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儿实施常规ICU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儿及家长的焦虑、抑郁评分;应用我院自制问卷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AS评分(22.4±3.4)分、对照组SAS评分(43.2±5.1)分;观察组SDS评分(21.3±2.5)分、对照组SDS评分(43.6±4.8)分(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5%(42/4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2.7%(32/44)(P<0.05)。结论在儿童重症监护室的临床护理中强调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儿及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提高重症患儿的配合程度,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因此深受广大患儿家属认可,应在临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罗伊-奥瑞姆护理模式对孤残脑瘫患儿心理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13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脑瘫外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罗伊-奥瑞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2组均在干预前后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CARS、ADL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伊-奥瑞姆护理模式对孤残脑瘫患儿的身心状态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对临床护理工作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小儿临床护理中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的可行性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危重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通过比较患儿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评分,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确定护理宗旨,从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77.50%,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总满意度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家长的总满意度80.00%,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临床护理中显著提高患儿的护理有效率,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具有很大的临床可行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瘫患儿家长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0例脑瘫患儿家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家长进行评分。干预组实施专业心理护理,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形式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干预前)、3个疗程后(干预后)的SAS、SDS评分。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脑瘫患儿治疗时,同时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模式在白血病患儿家属心理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46名白血病患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名,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心理评估及疏导,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心理疏导,将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1周的SAS评分及SDS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周及2周的SAS评分及SDS评分50分以下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白血病患儿家属心理护理中的效果非常突出,对于改善患儿家长的不良情绪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肢体语言沟通在530例小儿护理工作中的疗效。方法 2013年5月~2014年2月我院共收治1060例儿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30例)和观察组(n=5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日常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肢体语言沟通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接受率以及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接受率分别为95.1%、80.0%,总接受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55.381,P=0.000)。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94.2±10.4)分、(81.6±9.7)分,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20.391,P=0.000)。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分别为96.2%、85.3%,护理方法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37.823,P=0.000)。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态度的满意度分别为97.9%、89.2%,护理态度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33.251,P=0.000)。结论肢体语言沟通能够推进临床治疗的开展,提高治疗疗效,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围术期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并诊断明确为CHD的患儿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的心理状态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麻醉前两组患儿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明显缓解患儿手术前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手术的正常开展,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罗伊-奥瑞姆护理模式对孤残脑瘫患儿心理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13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脑瘫外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罗伊-奥瑞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2组均在干预前后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CARS、ADL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伊-奥瑞姆护理模式对孤残脑瘫患儿的身心状态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对临床护理工作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的效果,旨在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20例择期手术住院患者为对照组,行临床常规护理;同时选择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2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关怀护理患者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患者依从性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工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33%)(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83%)(P〈0.05)。结论人性化关怀护理模式能有效地改善手术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或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投诉率,促进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李芳 《中国医药指南》2013,(2):432+434-43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乳腺癌切除术患者58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乳腺癌切除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连续干预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心理状态评定。通过自编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行调查问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4%,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乳腺癌切除术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利于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戴雪群  张秀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5):126-127,130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减轻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疼痛状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3、6、24、48、7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缓解术后疼痛状况,减轻疼痛,提升护理满意度,对于疾病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路径应用于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0例按照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87.50%的患者对护理感到满意,对照组为5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比术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为46.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路径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满意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护理相关并发症,并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应用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做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4例需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的发生率为17.02%(8/47),明显低于对照组46.81%(22/47),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74%(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80.85%(38/47),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者负面心理状态的出现,增进医患关系,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早期情绪干预方法,并分析其对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2例脑梗死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情绪干预方法,并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心理护理、辅助功能锻炼指导等的对照组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功能的变化,并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自评量表评价两组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存在睡眠障碍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情绪干预,注重患者心理健康,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以及睡眠质量,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并行相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干预项目。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症状水平、康复质量、康复期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心理症状焦虑和抑郁评分观察组分别为[(2.19±0.43)分]和[(2.19±0.47)分]均低于对照组[(2.85±0.63)分]和[(2.76±0.39)分];康复质量:运动、感觉和日常生活能力分值观察组分别为[(38.05±5.30)分]、[(93.03±6.56)分]和[(53.26±13.06)分]均高于对照组[(29.03±4.59)分]、[(84.66±7.60)分]和[(41.12±11.95)分];康复期生活质量与护理服务满意度观察组[(73.39±12.05)分]、[(85.94±6.6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Ⅸ63.20±11.4)分]、[(73.40±14.0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恢复水平及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患者心理症状水平,改善患者康复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经Miles手术后结肠造口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外科收治的74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术后1个月内对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心理护理干预(包括治疗环境护理、健康教育护理以及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后其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准确分析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