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在传统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试验组给予热毒宁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和饮食恢复时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具有疗效确切、疗程短、安全性高等特点,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总结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66例患儿中,2例为手足口病,64例治愈(其中1例并发脑炎)出院,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部分疱疹性咽峡炎为手足口病的表现,需早期隔离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81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静滴利巴韦林、口服板蓝根颗粒及退热等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雾化吸入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根据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雾化吸入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是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思密达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期间182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思密达联合利多卡因口腔护理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退热时间、咽部疱疹消退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及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咽部疱疹消退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及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退热时间无明显变化(P> 0.05).结论 思密达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4~10月本院收治的206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措施及经验。结果通过对206例患儿实施全面、整体的治疗和护理,206例患儿中186例治愈,12例好转,8例发展为手足口病均为轻症。206例均治愈出院,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结论疱疹性咽峡炎部分为手足口病的早期表现,需要早期隔离治疗护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使用中药、青霉素与病毒唑治疗26例疱疹性口炎、疱疹性咽峡炎,以发热时间的长短作为疗效的观察指标.结果中药治疗疱疹性口炎、疱疹性咽峡炎优于青霉素及病毒唑,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2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88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组44人。其中,治疗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并给予双黄连粉针剂的治疗方式。对照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采用巴韦林等静脉点滴方法。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中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一些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双黄连粉针剂的点滴方式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方法,要比其他传统的治疗方式具有更好的疗效,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控制发病率与发病周期,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疱疹性咽峡炎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较常见,其病情的程度也较以往加重.笔者对 5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进行干扰素α- 2b雾化吸入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有效率为7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天数,咽痛、流涎消失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可快速控制病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康复新液与利巴韦林、双黄连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我们采用康复新液与利巴韦林、双黄连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50例并与对照组45例比较,康复新液佐治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疗程为3~5 d,两组均予解热镇痛、口腔护理等同样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热退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2.
陈君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1):170-170
目的 观察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喷雾吸入,维生素C口服以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蓝芩口服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治疗,疗程均3~5d,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1.4%、92.9%,高于对照组的42.5%、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疱疹破溃为溃疡4例,对照组疱疹破溃为溃疡16例,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气雾剂和蓝芩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维生素C、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蓝芩口服液,按照疱疹性咽峡炎控制指标,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总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病毒引起,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1-3]。疱疹性咽峡炎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流涎等,病程具有自限性,多数预后良好,较少出现脑炎、肺水肿、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4]。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炎症指标水平变化多样,给临床诊疗带来不利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血常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冰硼散合蒙脱石散佐治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5例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95例在利巴韦林治疗的基础上,予冰硼散和蒙脱石1∶1的混合剂外敷咽部疱疹、溃疡处,早、中、晚各1次,观察热退、咽痛流涎、疱疹溃疡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在利巴韦林治疗基础上,加用冰硼散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较好,可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患儿痛苦,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冰硼散合蒙脱石散佐治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选用α1b干扰素肌肉注射治疗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结果开喉剑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喉剑喷雾剂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方法对134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应用炎宁颗粒治疗,治疗组应用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结果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起效迅速,应用方便,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0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4例,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疗程5~7 d,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平均热退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建红 《临床医药实践》2008,17(12):998-998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42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另一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消失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体温恢复正常、饮食好转、咽峡疱疹缩小并逐渐消失的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可缩短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