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6 毫秒
1.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眼科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与视力水平以及干预后生存质量。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各血糖指标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调节视力,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眼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就眼科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n =50)与系统、整体护理干预(观察组,n =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眼病病变恶化率为2%,低于对照组8%。结论加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防止不良事件发生,保障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中心就诊的732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随机分配表的方法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水平,体质量指数、视力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水平及体质量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视力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99%)明显高于对照组(5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结合社区护理患者应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优于普通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视网膜病变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将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患眼视力、自我管理能力、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等指标降低,并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患眼视力、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并且试验组患眼视力、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而言,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血糖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DM患者138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55%显著高于对照组78.26%(x 2=13.856 6,P< 0.05),两组干预后血糖水平均有下降,而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分别是t=15.933,11.050,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100.00%而显著高于对照组79.71%(x 2=15.580 6,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DM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满意,疗效确切,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并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分析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辅助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本院眼科收治的行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前7d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率、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以及术中填充物使用率,对所有患者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2个月视力、玻璃体腔再增生以及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率、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均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术中填充硅油(SO)明显少于对照组,填充平衡盐溶液(BSS)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填充气体(C3F8)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个月,观察组玻璃体腔再增生以及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术后2个月视力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23G玻璃体切割术前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患者的视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进展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进展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60例进展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VEGF水平、视力水平、黄斑中心凹厚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进展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视力水平较对照组指标更有优势,P 0.05。观察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进展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十分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常见的致盲性疾病.有研究证实,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血糖管理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1].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血糖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本研究观察2005年7月~2010年11月282例2型糖尿病不同血糖管理情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情况,不同血糖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探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型与视力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7月~2010年11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2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年龄28~69岁,病程5~32年.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2组:良好组80例,其中19例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照组202例,其中79例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成两组,通过常规护理模式来干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个性化护理模式来干预50例实验组患者。结果在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护理干预,能让其血糖水平保持稳定,让其生活质量有效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内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降糖方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2%(27/35)、91.4%(32/3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足及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水平及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分析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6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6例。结果两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前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后视力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以改善视网膜缺血,保护视网膜,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视力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硫辛酸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硫辛酸组(40例)、樟柳碱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饮食控制、口服或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调节血压、降脂等综合治疗,以此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提高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在视力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并未出现更多相关并发症.结论 硫辛酸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尚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许昌市中心医院7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2019-08 ~ 2020-01),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42)、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健康教育,统计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PG)]水平、视功能生存质量量表、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SDSCA)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FPG、2hP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SDSCA、视功能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碟脉灵注射液穴位封闭治疗单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有单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两组均采用穴位封闭疗法,30天为一疗程。主要对其视力、眼底、血糖以及有效率四项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视力、眼底、血糖、有效率改变情况均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碟脉灵注射液穴位封闭治疗单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方法.方法 2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7例,对照组积极有效控制血糖,并定期每2个月来门诊复查.观察组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每1个月来门诊复查,测视力并在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后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结果 观察组视网膜病变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对眼睛进行检查,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发现、早治疗,改善眼部微循环对其防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宏真 《北方药学》2018,(2):137-138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功能及视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12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N1波潜伏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BCV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N1波潜伏期小于治疗前,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恢复视网膜功能及视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激光光凝术治疗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56例(251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78例。对照组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观察组行象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观察黄斑中心凹厚度和视野缺损变化,随访3个月观察视力水平。结果 观察组视力提高率38.46%显著高于对照组15.38%,视力下降率8.97%显著低于对照组2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和视野缺损分别为(218.61±31.27)μm、(2.53±1.42)d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象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减少对黄斑区功能损伤,提高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采用家属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舒适度及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接受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家属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舒适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状况,并且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舒适度状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不适感比例为50.00%,高于对照组的2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晕厥、造影剂过敏以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0%、0.00%及1.92%,低于对照组的9.62%、13.46%及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远视力、移动及光感、调节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读和精细工作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分别为(27.98±4.43)分、(12.54±3.06)分、(14.96±5.03)分、(18.65±3.73)分及(73.25±16.2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对采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给予家属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舒适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T2DM)社区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组除药物治疗外进行糖尿病护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药物治疗.两组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变化.结果 干预组FPG、2hPG下降明显,血糖持续得到控制,对照组无明显下降,从第3月起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维持糖尿病患者良好的血糖水平,对病情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