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磊  何勇  孔晶  田应彪  王承建  黎俊华 《贵州医药》2010,34(10):913-915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是医院临床药学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应用现代先进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用于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性。在TDM工作中,血药浓度测定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个体化给药是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通过测定人体血中药物浓度并利用药代动力学原理实现个体化给药方案,以提高疗效,避免或减少毒副反应.我院血药浓度监测室自1988年开始对地高辛、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甲氨喋呤等药物进行血浓监测.为深入开展TDM工作,提高我院用药水平,现将近两年的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治疗药物监测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琰 《上海医药》2009,30(8):343-346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mtofing,TDM)是近20年来形成的一个新的临床药学分支,是临床药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TDM主要通过运用各种灵敏的现代分析检测手段,定量分析生物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并利用药代动力学原理和计算方法拟订最佳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4.
陈泰昌 《中国药师》2005,8(3):262-263
治疗药物监测(TDM)是医院临床药学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它通过测定患者血药浓度,向临床提供药物治疗和中毒诊断的实验数据,同时,药师根据测定结果,运用药动学原理和公式,预测患者体内药物浓度变化和药效反应,协助医生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性.在TDM工作中,血药浓度测定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个体化给药是工作的核心.为此,制订和执行相应的措施,以提高血药浓度测定的准确性,提高测定结果作为临床用药调整依据的可靠性,发挥药师参与临床用药的积极作用,促进TDM工作质量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存药物动力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相应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用于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治疗药物监测的核心是个体化给药.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病理及环境因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合理、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随着TDM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在药物动力学原理指导下,通过运用各种灵敏的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定量分析生物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以探讨患者体内血药浓度与疗效及毒性反应的关系,从而确定有效及毒性血药浓度范围[1].TDM是临床药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药物治疗学的重要内容[2].  相似文献   

7.
对一些强效和毒性大的药物,必须进行个体血药浓度监测,应用药物动力学原理确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此即所谓治疗药物监护(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本文拟对临床常需进行TDM的三个典型药物:地高辛、茶碱和庆大霉素的个体化给药方案计算实例进行详细剖析,为医务工  相似文献   

8.
群体药动学原理及NONMEM法数据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核心是个体化给药,即充分考虑病人的生理,病理及环境因素,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其关键是获得理想的个体参数,群体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即是将经典药动学与统计学原理相结合,使用零散的血药浓度测定结果,估算群体参数值,结合Bayes反馈法,较准确地估算出个体参数,优化给药方案,使TDM更切合临床实际需要。本文将对PPK的基本原理及其NONMEM法数据分析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9.
群体药动学在治序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在药物动力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相应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用于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治疗药物监测的核心是个体化给药,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病理及环境因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合理、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随着TDM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方法应用其中,既包括浓度测定方法又包括结果分析方法.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研究方法,在TDM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运用灵敏可靠的现代分析手段,定量测定生物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浓度,针对病人检测结果做合理的PK行为解释,运用临床药理学原理和计算机软件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以达到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的目的。TDM是20世纪药物治疗学重大进展之一,是医师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陆基宗  周澄宇  温浩 《药品评价》2005,2(6):440-442
目的用改进的HPLC法测定8位肝癌病人静滴5-FU后7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对其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HPLC-紫外检测5-FU血药浓度;并用3P97药动学程序计算出一系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极大(2.5倍以上);5-FU药时曲线符合开放式二房室模型,AUC与年龄成正比。结论5-FU静脉滴注给药,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临床效果(疗效、毒性)的差异也很大,故必须实施TDM(治疗药物监测),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使用药更安全、有效、合理和经济,副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分析我院2013~2015年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TDM)结果,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1 098例次患者使用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的TDM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 098例次TDM结果中丙戊酸钠1 009例次,卡马西平65例次,苯巴比妥24例次,3种药品血药浓度在推荐范围内的比例分别为42.6%,64.6%,37.6%。联合用药共31例次,药物浓度均在推荐浓度范围内的8例次(25.8%)。末次给药和采血时间对TDM结果有明显影响。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影响因素多,临床用药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 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收集我院PICU内使用万古霉素的重症患儿52例,分析万古霉素的用药合理性、病原学检查、血药浓度检测和有效率等。结果显示,患儿应用万古霉素多为治疗用药,以经验性用药为主(66.7%),TDM送检率为46%,初次TDM的平均血药谷浓度为14.1 mg·L-1,初次TDM谷浓度达标率仅为33.3%,经给药剂量调整后,谷浓度达标率上升至62.5%且治疗有效率提高至78.95%,与剂量调整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DM组和非TDM组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ICU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TDM送检率较低,经验给药剂量的目标血药浓度达标率较低。医生和药师应积极配合,提高TDM样本送检率,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给药方案,促进万古霉素的个体化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苯妥英钠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制定苯妥英钠个体化给药方案.方法 一次性口服给药,多点采样,分光光度法测定血药浓度,绘制时间-血药浓度曲线,用剩余法原理计算动力学参数.结论 根据该患者药代动力学参数,准确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调整所预期的血药浓度.结论 单一患者进行苯妥英钠药代动力学研究,对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临床药学工作开始于70年代,70年代主要侧重于在处方分析,80年代涉及合理用药,也只是检测几种药物的血药浓度,90年代后才逐渐出现药师参与临床实践。1 治疗药物监测(TDM) 我国三级以上医院基本上都开展了TDM,已具备相当的经济和人员做后盾,但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TDM工作较少参与临床,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而TDM核心是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订,其关键是获得个体化参数,生命力是深入临床,这是如今TDM的薄弱点,也是今后TDM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血浆及组织中两性霉素B的浓度,并比较受试与参比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犬体内药代动力学性质及大鼠主要组织分布特性。方法:6只犬静脉随机、交叉给予受试及参比药物,剂量为5 mg/kg,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品;大鼠同样剂量静脉给予受试及参比药物,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组织样品。用HPLC法测定生物样品中两性霉素B浓度,并用DAS 2.0软件拟合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犬i.v.给药两性霉素B脂质体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受试药物:t1/2β(53.6±2.2)h,AUC(18.7±3.2)mg·L^-1.h,CL(0.23±0.05)L·h^-1·kg^-1,V1(11.6±2.8)L/kg;参比药物:t1/2β(52.8±0.9)h,AUC(19.6±2.2)mg·L^-1.h,CL(0.22±0.03)L·h^-1·kg^-1,V1(10.6±2.9)L/kg。结论:对上述参数以SAS统计软件进行双侧t检验,结果表明给予受试及参比药物后犬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时间点主要脏器的药物浓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TDM(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治疗药物监测)是临床药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医药学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化分析仪器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TDM手段和理论也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TDM主要是测定血液和体液中药物浓度以药物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电子计算机拟合各种药动学模型,求出药动学参数,制订出合理给药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本文就目前医院开展TDM工作应解决的几个关键性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8.
治疗药物监测(TDM)指的是在转向药学技术服务,保障患者使用药物安全的前提之下逐渐发展起来。在临床当中,因为人体差异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患者通过相同途径采取相同剂量药物以后,临床治疗反应却是存在较大差异。治疗药物监测就是利用定量分析生物样本当中的药物以及代谢产物浓度,正确指导临床使用药物,进而保证使用药物具有安全有效性。群体药动学方法是将药动学参数与疗效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正确指导个体化治疗,是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工具。LC-MS在TDM工作当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有限采样法通过有限点的血药浓度值对药物暴露量给予准确估算,进而使TDM更加经济适应,可以在临床当中广泛应用,同时方法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对TDM的工作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1~2006年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述治疗药物监测(TDM)对抗癫痫药合理应用的意义,关注临床科室对TDM的认识程度。方法:建立抗癫痫药Access数据库,对我院2001~2006年抗癫痫药TDM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癫痫药监测例数逐年上升;由监测结果计算的抗癫痫药有效浓度、高血药浓度、低血药浓度比例显示血药浓度监测极有必要,但患者的个体用药信息缺乏限制了抗癫痫药个体化用药的发展。结论:TDM虽应用日益广泛,但仍需医师、药师共同努力,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抗癫痫药的个体化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万丽丽  郭澄 《中国药房》2009,(29):2309-2311
由于患者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有个体差异性,其病理生理状态也在不断变化,所以许多医院建立了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和临床药动学(试验)服务,以此评价患者对推荐剂量给药方案的反应^[1]利用TDM可以提高药物的临床效果,也可以预防药物副作用的出现,达到减少临床监护成本的目的。TDM的核心是给药个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