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瑞英  张建忠  张玉清 《天津医药》2005,33(10):675-675
烧伤患者对疼痛特别敏感,换药更换敷料可引起剧痛。异丙酚具有起效快、时效短和苏醒迅速而完全等特点.但镇痛作用弱,我们加用芬太尼用于烧伤无痛换药.观察临床效果及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复合吸入麻醉用于烧伤患儿清创换药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2年9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烧伤清创换药术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n=36),分别采用丙泊酚注射液(3 mg/kg)联合盐酸纳布啡注射液(0.2 mg/kg)和苯磺酸瑞马唑仑注射液(0.4 mg/kg)联合盐酸纳布啡注射液(0.2 mg/kg)进行麻醉诱导。患儿入睡后,给予吸入浓度为8%的七氟烷,患儿下颌松弛后置入相应规格的喉罩,并需浓度为3%~5%的七氟烷维持麻醉。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T1、T2、T3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术中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诱导起效时间较短,但两组在术后苏醒时间和手术、PACU停留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对照组T1、T2、T3时间点HR、MAP、SpO2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烧伤换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40例。A组术前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及氯胺酮0.3mg/kg,B组静脉注射相同剂量丙泊酚,术中据患者躁动情况追加丙泊酚1mg/kg。分别记录2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pO2、丙泊酚的用量、镇痛效果、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中HR水平低于B组,丙泊酚用量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A组躁动、呕吐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复丙泊酚在烧伤换药中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可抑制换药时疼痛应激反应,比单一使用丙泊酚更平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烧伤换药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30%~80%面积烧伤换药患者30例,均有无麻醉(W组)下换药经历。每例患者均进行两次麻醉,首次麻醉下换药采用单纯泵注右美托咪啶(D组),第2次麻醉下换药采用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芬太尼(DF组)。D组以1μg/kg的负荷量开始泵注右美托咪啶,匀速输注12min。当Ramsay镇静分级3分时以0.5μg/(kg·h)的剂量维持麻醉。DF组在患者Ramsay镇静分级3分时,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术中以泵注DEX维持镇静。麻醉全过程注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手术过程中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术中及术后所做评估包括:Ramsay镇静评分、VAS疼痛评分、术中医生满意度、术后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所有麻醉患者换药过程中Ramsay评分始终保持在3分,都能顺利进行换药操作。未有呼吸抑制发生,仅有1例心动过缓发生,且为同一位患者。VAS疼痛评分、医生满意度及术后患者满意度情况,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优于单纯泵注右美托咪啶,单纯泵注右美托咪啶优于不麻醉组。结论 DEX与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应用,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烧伤换药麻醉中,为烧伤换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无痛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瑛 《江西医药》2011,46(6):563+571-563,571
目的 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异丙酚用于烧伤换药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50例Ⅱ0烧伤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先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10min后静脉注射异丙酚2.5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5mg/kg.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的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换药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异丙酚可有效的缓解烧伤换药的创面疼痛.  相似文献   

6.
7.
丙伯酚-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大面积烧伤手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伯酚用于大面积烧伤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与氯胺酮与复合麻醉用于大面积烧伤手术的优越性。方法:选择大面积烧伤病人30例,分为两组,I组为对照组(r-羟丁酸钠-氯胺酮组),Ⅱ组为观察组(丙伯酚-氯胺酮组)。两组术前30分钟均肌注安定10mg,东莨菪碱0.3g。术中根据麻醉深度,两组分别追加不同剂量氯胺酮,监测无创血压,SpO2、HR变化,并计算RPP值。结果:I组诱导时RPP值高于基础什,术中RPP值均高于Ⅱ组,Ⅱ组苏醒时间明显快于I组。结论:两药复合应用既减少了丙伯酚对心血管的抑制,又防止了氯胺酮对心血管的兴奋作用,起到了优势互补,副作用拮抗的作用。有利于大面积烧伤病人心肌耗氧量的降低及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玉树  刘飞飞  李家光  刘文明 《天津医药》2021,49(12):1315-1318
目的 观察镇痛药的不同给药时机对烧伤换药所产生的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 男性下肢 烧伤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前换药组(Pre组)与后换药组(Post组)。Pre组患者于换药前30 min给予氟 比洛芬酯50 mg,Post组患者待换药结束后立刻给予相同剂量的氟比洛芬酯,记录2组患者换药过程中心率(HR)、收 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主观疼痛评分(数字评分法,NRS)的最高值(max)。同时记录2组患者自换药后0.5、1、 2、4、8、14及24 h的HR、SBP、DBP、NRS值及患者恢复至轻度疼痛时所需时间。结果 与Post组比较,Pre组在换药 过程中及换药结束后1 h内的HR、SBP及DBP均较低,4 h、14 h时SBP低于Post组,8 h时DBP低于Post组(P<0.05); 与Post组比较,Pre组在换药过程中及换药结束后4 h内的NRS均较低(P<0.05);与Post组比较,Pre组在换药结束后 可更快地恢复至轻度疼痛状态(P<0.05)。结论 在烧伤换药前30 min给予镇痛药可明显减轻患者换药疼痛强度及 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9.
在烧伤创面换药过程中 ,疼痛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它直接影响着治疗过程 ,并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我们将的卡因试验性地应用于创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对象和方法1.1 病例选择与分组自 1998年开始 ,针对各种感染创面 ,肉芽创面 ,需多次换药且创面疼痛明显的住院患者 ,选择 10 0例 ,年龄 1~ 72岁 ,创面面积 1%~ 12 %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1.2 材料采用我院制剂室配制的 0 .5 %的卡因溶液 (每 3 ml中加入 0 .1%盐酸肾上腺素溶液 1滴 ) ,灌入口腔科常用的卡因表面麻醉喷雾器待用。1.3 方法实验组每次换药时 ,将病人的创面…  相似文献   

10.
小面积的烧伤是电线电缆企中比较多见的一种外科疾病,自1986—1989年4年中我们电缆厂职工医院经治了181例小面积烧伤病人。虽然烧伤病人的烧伤面积不大,但烧伤的创面治愈时间长,病人比较痛苦。如何缩短治疗时间,使病人在尽短的时间内达到治愈恢复健康。经过多年的临床换药体会,反复研究探讨,参考国内外资料,研究出一套新的方法,烧伤创面暴露换药法,应用在临床上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异丙酚-氯胺酮复合麻醉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80例烧伤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麻醉方法及麻醉效果.结果 丙酚-氯胺酮复合麻醉(观察组)用药后循环、呼吸功能指标均优于单一氯胺酮麻醉(对照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精神副作用小,苏醒较快.结论 异丙酚-氯胺酮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0.5%丁卡因表面麻醉在小面积烧伤清创换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需行清创换药的小面积烧伤病人(TBSA〈2%),随机平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清创前用0.5%丁卡因于创面喷雾,对照组用注射用水于创面喷雾,比较两组病人疼痛强度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清创时疼痛强度明显轻且心率变化小。结论0.5%丁卡因表面麻醉用于小面积烧伤清创换药,可明显减轻病人疼痛,且有利于循环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张玉清 《河北医药》2001,23(8):609-610
烧伤手术范围广 ,涉及到全身各个部位 ,其麻醉要求镇痛效果好、对呼吸循环干扰小 ,麻醉后生理机能基本保持正常范围 ;而且要求苏醒早、术后并发症少。目前静脉复合麻醉方法频多 ,各家配伍不一[1]。为了探索在烧伤麻醉中既安全有效、又简单宜行的方法。本文对 184例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烧伤的患者 ,采用 1%~ 2 %普鲁卡因、小剂量氯胺酮、地西泮复合液静脉复合麻醉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84例中男 12 6例 ,女 58例 ,年龄 8~72岁 ,平均 ( 43± 3.5)岁。其中常规手术 113例 ,急诊手术 71例 ,术前由于烧…  相似文献   

14.
刘彩霞 《淮海医药》2002,20(2):164-164
目的:调查门诊烧伤患换药前的心理需要。方法:选择109例门诊患,采用非结构式会谈法,调查其满意程度。结果:多数患通过心理护理后,效果满意。结论: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5.
16.
尼美舒利在烧伤换药中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尼美舒利在烧伤换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 4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于换药前半小时口服维生素C,实验组口服尼美舒利,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血压变化及发热等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血压变化及换药后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烧伤换药前给予尼美舒利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氯胺酮在小儿烧伤换药中的镇痛效果,并研究其在该过程中对小儿患者的血压、精神、脉搏、行为、呼吸的影响.方法将 准备进行换药术的烧伤小儿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换药)和观察组(使用氯胺酮),对换药前、中、后的疼痛等级进行评估,观察该过程中患者的血压、精神、脉搏、行为以及呼吸情况.结果 两组小儿患者换药过程中的精神、行为表现、换药时间、疼痛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小儿患者在用药前后的血压、脉搏、呼吸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氯胺酮对小儿烧伤换药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以抑制换药过程中的疼痛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在痔术后换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常规消毒后直接将湿润烧伤膏涂于创面上 ,换药次数根据患者的大便次数。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10 0 %和 86%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结论  在痔术后应用湿润烧伤膏换药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异丙酚是一种短效静脉全麻药,作用快,恢复迅速平稳。我们以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烧伤病人的麻醉,并与羟丁酸钠配伍氯胺酮麻醉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与分组选择大面积烧伤病人160例,男124例,女38例,年龄15~48岁,体重38~82kg,ASA Ⅰ~Ⅱ级,烧伤面积15%~60%,深Ⅱ~Ⅲ度。在全麻下行削痂植皮手术,一次手术面积&;lt;30%,手术时间90~225min。随机分为异丙酚—氯胺酮组(A 组)及羟丁酸钠—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组(B 组)各80例。1.2 方法两组均在术前30min 肌注地西泮10mg、东莨菪碱0.3mg。麻醉前行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穿刺,置管测  相似文献   

20.
临床工作中常常需要将不台作的患儿尽快安静下来,以便完成各种复杂操作及治疗。水台氯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催眠药。我们自2003年2月~2005年11月,对部分小儿烧伤整形术后换药时应用水合氯醛,获得良好催眠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