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采用左卡尼汀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脑钠肽(BNP)水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92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左卡尼汀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BNP和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V和LVEF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BNP和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卡尼汀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其血清BNP和TGF-β1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口服曲美他嗪,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8%,观察组为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左心射血分数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曲美他嗪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心脏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8 年 7 月 ~2020 年 7 月接诊的 92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 心脏康复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 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心室重构变化及治疗疗效。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 6%min 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 P <0.05 )。 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 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 基础上增加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心脏康复运动能更加有效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逆转或抑制心室重构,获得理想的治疗 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心肌微循环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I、SI及EF均显著升高,缺血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缺血总负荷、总缺血频度、最大ST段移位及MLHF-Q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心肌微循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坎地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对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的140例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7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坎地沙坦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坎地沙坦酯联合氢氯噻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71%高于对照组的8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输出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治疗前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较对照组明显,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坎地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的效果优于单用坎地沙坦酯治疗,可更好地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且不会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14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左卡尼汀3.0 g,每日1次,共14 d。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查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试验、心脏超声心动图及血浆钠尿肽(BNP)、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试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FS)和舒张功能指标E峰与A峰的比值(E/A)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6 min步行试验、LVEF、E/A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BNP、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BNP、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HOMA-IR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BNP、FBG、TC及HOMA-IR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明显纠正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调节心肌的舒张及收缩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复脉(冻干)静脉滴注,每日2.6 g,疗程14 d。观察治疗前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血浆BNP变化。结果: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功能明显改善,LVEF明显提高,6 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益气复脉对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衰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联合卡维地洛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6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卡维地洛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胸腺五肽治疗,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及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分钟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结果: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6 分钟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胸腺五肽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可降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朱明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23):3533-3536
目的 分析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NT-proBNP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肝肾功能指标(AST、ACT、Cr、BUN)。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远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可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心输出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BNP的影响。方法将106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脑钠肽(BN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EF、FS明显升高,BNP明显降低,LVEDD也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缺血和缺氧,保存或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减少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Sacubitril/Valsartan)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 HFmrEF)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98例HFmrEF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分别口服6个月。监测并比较患者试验前后相关心功能指标:N末端前体B型利钠肽(NT-pro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C-反应蛋白(CR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房内径(LAD)、NYHA分级、6 min步行试验(6MWT)、收缩压(SBP)以及不良事件等。结果 两组治疗后NT-proBNP、sST-2、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LVEF升高,IVST、LVEDD、LVPWT、LAD降低,且观察组LVEF升高更明显,IVST、LVEDD、LVPWT、LAD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6MWT、SBP及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明显降低心力衰竭再入院率。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潘海燕  钱晶  潘闽  于小红 《临床荟萃》2020,35(4):317-321
目的 对急性失代偿性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ADHFrEF)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观察伊伐布雷定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0例ADHFrEF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5 mg,每日两次,口服,根据心率反应调整剂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心功能指标、血浆生化指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心率(HR)、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6分钟步行距离(6M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较治疗前缩小(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伊伐布雷定可进一步减慢心率,提高6MD和LVEF(均P<0.05)。结论 在基础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能进一步改善ADHFrEF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探讨依普利酮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并慢性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4例H型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86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172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86)和对照组(n=86)。对照组使用曲美他嗪治疗,试验组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连续治疗12周。比较2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及临床疗效。随访1年,记录脑梗死发病率。结果治疗后,2组SBP、DBP、HR及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SBP、DBP、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左心室缩短分数(FS)、每博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EV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的效果显著,有助于预防脑梗死。  相似文献   

16.
赖诺普利与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对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观察赖诺普利与氯沙坦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对心室重构与血脑利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赖诺普利组、氯沙坦组与赖诺普利加氯沙坦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测定心功能与左室内径等指标,并测定血浆利钠肽含量的变化.结果:利钠肽与NYHA分级、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呈负相关.赖诺普利加氯沙坦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下降显著,左室射血分数增加明显,与赖诺普利组、氯沙坦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赖诺普利加氯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较单独应用赖诺普利治疗能更好地改善心衰,预防左室重构、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17.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与左房重构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建宇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288-2290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病人不同心功能分级状态下左房重构的变化趋势、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2009年住院,符合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基础疾病为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肥厚性心肌病病人98例,心功能按NYHA分级分为I~Ⅳ级;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E峰、A峰、E/A值多项指标,并同时测定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结果】心功能Ⅲ~Ⅳ级组LAD、血浆BNP浓度、房颤发生率显著高于心功能I级组和心功能Ⅱ级组;左房内径(≥40mm)组房颤发生率、血浆BNP浓度高于左房内径(30~39mm)组及左房内径(≤29mm)组;房颤组血浆脑钠肽浓度高于窦律组。【结论】舒张性心力衰竭病人随着心功能进展、恶化,LAD扩大,房颤发生率增加;左房扩大致房颤发生率增加;左房重构(LAD扩大,房颤)亦引起心衰加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MAC)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B型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0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4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MAC。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脏指数(CI)和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66.7%);治疗后,除对照组CI水平外,2组心功能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BNP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 MAC用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心功能,降低血BNP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32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6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胺碘酮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P-R与Q-T间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后壁厚度(LVWP),并统计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率均明显降低,P-R与Q-T间期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心率、P-R间期和Q-T间期较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LVD、LVEF、LVWP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LVD、LVEF和LVWP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χ2=4.247,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可有效缓解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慢心率,恢复正常射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