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绝经期是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1年的期间。即绝经过渡期至绝经后1年。绝经过渡期多逐渐发生,历时约4年,偶可突然发生,表现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围绝经期约1/3妇女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2/3妇女则可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保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8例常规体格检查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无更年期症状者35例(17.7%),轻度症状者47例(23.7%),中度症状者103例(52.0%),重度症状者13例(6.6%)。基本了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知识者59例(29.8%),同意参加医院保健知识讲座者129例(65.1%),采用心理疏导者25例(12.6%)。经调查,低收入、婚姻状况不稳定和月经不正常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和心理疏导,并保持良好乐观的生活态度及合理的饮食,可使其平稳地度过围绝经期。服用大豆异黄酮、雌激素以及中医药膳,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由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合并神经心理症状为主的综合征,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此期的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程度不同的症状,如月经变化、面色潮红、心悸、失眠、乏力、抑郁、多虑、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注意力难于集中等.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因诸如药物不良反应等原因,许多患者的纯西药治疗方案失败。笔者应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类患者共13例,经1~6月治疗,全部临床治愈,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52例临床病例总结,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标准化治疗的方法。方法2003年3月至2007年6月门诊52例女患者,年龄(48.1±7.9)岁,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纯西医激素替代治疗、纯中药经典治疗、中西医结合标准化治疗,通过Kupperman评分标准来评估治疗后前病情,对照疗效,并通过SA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三组临床病例组内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均有显著差异,组间比较纯西医激素替代治疗组与中西医结合标准化治疗组有高度显著差异、纯中药经典治疗组与中西医结合标准化治疗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三种治疗方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均有疗效,其中中西医结合标准化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至2010年围绝经期综合征病历64例,采用中医辨证并配合少量雌激素治疗。结果本组60例,4例不到1个疗程因各种原因退出,随访60例显效15例,有效4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100。治疗前后血清E2 FSH LH水平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PMS)与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入组的146例围绝经期妇女,分别填写问卷调查表、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KMI)、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PMS与抑郁、焦虑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56例围绝经期妇女出现PMS,发生率为38.36%;其中,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28.77%和32.88%,均以轻度为主。改良KMI评分中,易激动情绪不佳评分与SDS、SA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PMS是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总 结该观察病例30例。结果 功血可以制止100%,其中服药3个月22例,2个月6例,1个月2例。B超检查比较子宫内膜明显变薄、光滑。病人的贫血表现随之纠正。结论米非司酮治疗绝经期功血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研究进展围绝经期指妇女从生殖功能旺盛状态逐渐过渡到失去生育能力的阶段,一般起始于40岁,整个围绝经期长达20年之久,几乎占人均寿命的1/3。在此期间卵巢机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含量明显下降,下丘脑-垂体-性腺组成的调节轴改变,导致代谢、精神、内分泌和神经各系统失衡。围绝经期综合征在中医称之为妇女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心悸失眠、潮热面红、眩晕耳鸣、面浮肢肿、腰背酸楚、皮肤蚁行感、情志不宁等症状,亦称经断前后诸证[1]。  相似文献   

10.
张颖  王红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288-288
<正>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绝经期前后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烘热汗出,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或肢体水肿,尿频失禁,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腹胀便溏等。中医无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名,但其临床表现,散在于古代文献中。老师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学的"月经失调"、"绝经前后诸症",又称"年志血崩"、"脏燥"、"百合病"、"心悸"、"失眠"、"眩晕"等范畴。《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  相似文献   

11.
围绝经期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一年内的期间。围绝经期妇女约1/3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2/3妇女则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药治疗该病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中医药学者在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作用机制等方面对本病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5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单纯服用孕激素治疗,治疗组采用孕激素联合坤宝丸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和药物对患者的子宫内膜、乳腺的影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乳腺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服用一定量的孕激素再服用中药坤宝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效果良好,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期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多发生在45~55岁,有的人可持续至绝经期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期后5~7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帮助患者了解围绝经期的生理过程,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等,可有效的消除或减轻症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温肾平肝清热类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温下清上方(淫羊霍、熟地、当归、丹皮、栀子、黄柏、珍珠母)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4.1%。结论本方对本病有固本培元,调和阴阳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妇宁康片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于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就诊于大连市友谊医院妇科门诊因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者,同时该患者拒绝进行激素替代疗法或有激素的禁忌证或相对禁忌证,按实验分组的方法随机分成两组,A组予以口服妇宁康片药物治疗,B组非激素治疗予以对症治疗的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分别于1个月、2个月、1年随诊,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减轻时间、症状好转程度,以及再次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各种临床症状的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症状A组治愈率显著高于非激素治疗的观察组(B组)以及再次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各种临床症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激素治疗的观察组。结论:对于患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采用妇宁康片治疗后能够有效治疗、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各种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通过用药后定期随访,患者均能渡过围绝经期。  相似文献   

16.
围绝经期指从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1年内的特殊时段。我国城市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农村妇女为47.5岁。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用妈富隆治疗低龄妇女(年龄445岁)围绝经期综合征6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萍  倪婕  史颖莉 《药品评价》2014,(7):8-10,14
雌激素在女性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女性全身多个系统。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导致围绝经期症状及某些老年慢性疾病风险增加,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是目前最有效、最全面地治疗围绝经期雌激素降低所致相关症状的治疗方法。证据表明,在治疗窗口期启动,并按照规范合理使用HRT,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和慎用情况是利大于弊的。现今中国绝经后女性人口众多,但对HRT的知晓率低,宣传普及绝经知识、探索更加安全的HRT方案将是我们妇产科医师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张秀云 《北方药学》2012,9(1):125-125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多发生在45~55岁之间,有人可持续至绝经后2~3 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 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此类病人症状个体差异很大,一部分妇女无症状,对工作和健康影响不大,但也有不少妇女在此期间表现出或轻或重的症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工作和健康,因此应向她们提供更年期的自我保健方法,提高中老年妇女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多种维生素口服和碳酸钙调理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洋参扶正胶囊和水蛭逐瘀胶囊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围绝经期综合征在妇女绝经前后疾病中多见,属中医“郁证”、“失眠”、“心悸”、“眩晕”、“内伤发热”等疾病范畴。现将在临床近年来收治的49例门诊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