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胫神经阻滞治疗胫骨骨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3年12月-2006年4月对某部新兵训练所致45例胫骨骨膜炎进行胫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25例应用神经阻滞疗法,对照组20例行理疗配合休息,采用VRS-5评分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VRS-5评分为优者21例(84.0%),对照组11例(5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神经阻滞治疗胫骨骨膜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胫神经阻滞治疗胫骨骨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应用胫神经阻滞疗法,对照组行理疗配合休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神经阻滞治疗胫骨骨膜炎效果优于单纯理疗配合休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臭氧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龙岩市第一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15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病毒和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臭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4周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38例,好转24例,减轻1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82.7%;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21例,减轻3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50.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臭氧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效果显著,可起到抗炎、镇痛、神经传导阻滞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3.08%(χ~2=5.318,P<0.05);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头面颈肩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头面颈肩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局部超激光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星状神经节+神经阻滞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焦虑及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2%,高于对照组的81.97%(P<0.05);治疗后,2组疼痛、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生理、角色、情绪、社会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联合神经阻滞综合治疗头面颈肩带状疱疹神经痛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神经如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均得到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在基础降糖治疗上应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辛酸注射剂;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胫神经-腓浅神经N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胫神经、腓浅神经NCV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当归四逆汤联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用甲钴胺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四逆汤联合中药足浴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胫神经、运动正中神经、感觉胫神经、感觉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控制效果、治疗前后震动感觉阈值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控制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震动感觉阈值差异不显著,P> 0.05。观察组治疗后震动感觉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胫神经、运动正中神经、感觉胫神经、感觉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差异不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运动胫神经、运动正中神经、感觉胫神经、感觉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降低震动感觉阈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抗感染药学》2016,(3):608-610
目的:评价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与肩胛上神经阻滞疗法联用对肩周炎患者关节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肩周炎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肩胛上神经阻滞疗法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传统手法肩关节黏连推拿松懈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肩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职后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为78.7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肩胛上神经阻滞疗法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肩周炎患者,对关节运动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啶对上肢手术患者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50例上肢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0.375%罗哌卡因进行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0.375%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啶100μg进行神经阻滞,治疗后,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臂丛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臂丛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运动阻滞效果评分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啶能够显著提升对上肢手术患者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麻醉效果较好,缩短起效时间,麻醉时间较长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何杰文  范华 《海峡药学》2016,(3):206-206
目的:实践分析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性选取3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患者,分成两组,即选出18例设定为阻滞组(对照组),使用神经阻滞药治疗,另18例设定为观察组,使用加巴喷丁+神经阻滞药治疗,在治疗中进行跟踪,定期随仿并根据VAS表值,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治疗1周后与治疗4周后所有患者的VAS值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中的不同时间的减小差值均较阻滞组大,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症状。结论通过给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患者实施加巴喷丁+神经阻滞治疗后,可有效加强患者的止痛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相同剂量不同容量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进行右侧前臂骨折术后取内固定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20mL0.5%罗哌卡因,观察组给予13.3mL0.75%罗哌卡因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臂丛神经阻滞完成时间、麻醉维持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膈肌移动度下降幅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注药后15min、30min,两组C5、C6、C7、C8、T1神经根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麻醉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与观察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30min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分别有87.18%和66.67%患者的膈肌移动度下降幅度大于5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与对照组(20.51%)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20mL0.5%罗哌卡因与13.3mL0.75%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均会取得显著效果,但小容量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对患者运动与感觉分离阻滞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在本院进行上肢外伤治疗且需要进行下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盐酸罗哌卡因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术;对照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术。结果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阻滞完善时间以及整个麻醉操作时间均较短。此外,观察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正中神经的阻滞率为96.67%(29/30);尺神经的阻滞率为93.33%(28/30);桡神经的阻滞率为100.00%(30/30)。对照组采用常规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正中神经的阻滞率为80.00%(24/30);尺神经的阻滞率为83.33%(25/30);桡神经的阻滞率为83.33%(25/30)。而观察组患者在注药治疗后,患者的肌力恢复时间较快。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时间段,麻醉效果起效快且有效阻滞率高,麻醉治疗后患者的肌力恢复时间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开胸手术患者80例,按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比较2组术后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休息时和咳嗽时术后2、6、12、48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指标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开胸手术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较好,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可抑制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采用颈椎椎旁神经阻滞术对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相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颈源性头痛诊治的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和观察组(颈椎椎旁神经阻滞术治疗),每组各35例,观察其疗效。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每周疼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2个月的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源性头痛患者中实施颈椎椎旁神经阻滞术进行相关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减少每周疼痛次数,达到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的最终目的,因此,该方法值得被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腰腿痛治疗中腰神经后支阻滞疗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腰腿痛神经后支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患者采用腰神经后支阻滞法治疗,对照组以单纯疼痛点封闭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腰腿痛患者治疗效果,评估神经后支阻滞法在腰腿痛治疗中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1 h,7 d,4周疗效优良率、有效率分别为(87.55%,92,45 %),(82.26%,92.83%),(83.77%,94.34 %);对照组治疗后1 h,7 d,4周疗效优良率、有效率分别为(73.33%,85.93%),(72.59%,87.78 %),(74.07%,88.52%),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后支阻滞法在腰腿痛治疗中较单纯疼痛点封闭法治疗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麻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给予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麻)与对照组(给予全麻),各40例.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结果 观察组苏醒、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在锁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共对80例锁骨骨折患者实施骨折手术,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实施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实施颈臂丛联合阻滞,对阻滞效果评估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100%,而对照组为85%,实施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效果明显高于臂丛阻滞麻醉。对照组出现了3例喉返神经阻滞,而观察组出现了2例喉返神经阻滞。结论颈臂丛联合阻滞是一种具有较好麻醉效果且非常理想的麻醉方法,为手术的顺利完成,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B超联合神经刺激仪行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择期行上肢手术患者60例,按照定位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B超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操作时间、臂丛神经痛觉阻滞起效总时间、阻滞完善总时间以及各臂丛神经痛觉阻滞完善率.结果: 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总时间、阻滞完善总时间分别为(3.49±0.62)min、(20.88±2.32)min和(52.97±3.08)min,对照组分别为(4.73±0.68)min、(31.05±2.47)min和(78.96±3.77)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痛觉阻滞完善率为100.00%(3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9%(24/27,P<0.05).两组桡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痛觉阻滞完善率和麻醉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麻醉优秀率为96.97%(32/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8%(22/27,P<0.05).结论: B超联合神经刺激仪行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优于单纯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浓度为分别为0.15%和0.25%的罗哌卡因用于腰大肌肌沟阻滞治疗坐骨神经痛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的神经根性坐骨神经痛为主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神经刺激仪定位下分别给予A组0.15%的罗哌卡因和B组0.25%的罗哌卡因进行腰大肌肌沟阻滞,观察患者在阻滞后72h内各时间点的阻滞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A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且VAS评分在48h、72h低于B组(P<0.05).结论 在相同剂量下,低浓度大容量的罗哌卡因扩散范围广,有效作用于感觉神经纤维,阻滞效果较好,且对运动神经纤维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早期的功能锻炼,促进其早日康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