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魏艳秋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503-1503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狼疮肾炎(LN)的疗效。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CTX每次0.2g,隔日1次静脉推注,总量6~8g后停用。B组:CTX8~12mg/kg静脉滴注,每2周1次,连用2天,总量少于150mg/kg。C组:CTX0.8~1.0g/次,静脉滴入,每4周1次,持续6个月~1年或病情好转后改为2个月1次,2~3次后病情仍稳定改为3个月1次,以后为半年~1年1次,维持用药2~5年,全部病人同时使用强的松常规治疗。结果:CTX冲击治疗LN缓解率高,每4周冲击给药与隔日给药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复发情况冲击治疗组明显低于隔日用药组。结论:CTX每4周1次冲击治疗LN并维持治疗2年以上有利于及时控制狼疮活动,保护肾功能,预防LN的复发;治疗LN在发病3~6个月内应用CTX是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个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疾病。在我国患病率高近达0.1%…,临床表现。无固定模式,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如果累及肾脏,约20%的患者于10年内发展至肾衰。可见危害极大,为进一步探索治疗效果,我们对64例SLE进行单行激素治疗,激素与环磷酰胺(CTX)治疗的临床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环磷酰胺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4月我院7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性显著(χ~2=10.820,P=0.003);研究组尿蛋白、血白蛋白、血肌酐等指标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分别为2、8例,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χ~2=13.233,P=0.000)。结论来氟米特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6,(20):40-42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的40例SLE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给予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指数、C3、SCr、尿蛋白、BUN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疾病活动指数为(3.57±0.89),较对照组的(5.06±1.25)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3、SCr、尿蛋白、BUN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优(P0.05);研究组SF-36量表各项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优(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血常规及肝功能无明显影响,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确切,用药安全性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促进预后显著好转,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临床与病理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 按照是否累及血液系统,将行肾活检确诊狼疮肾炎(LN)的45例患者分为两组,分析两组间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肾脏病理等方面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 显示两组临床表现均以发热为多(分别为85.2%、66.7%),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液系统受累组患...  相似文献   

7.
环磷酰胺治疗狼疮肾炎的疗效及副作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静脉应用环磷酰胺(CYC)治疗狼疮肾炎(L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狼疮肾炎患者32例,随访24周.CYC每次剂量0.75 g·m-2体表面积(每次0.6~1.0 g),每月静滴一次或CYC每次剂量0.6 g,每2周静滴一次;同时均联合泼尼松1 mg·kg-1·d-1治疗,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青年狼疮肾炎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4例青年狼疮肾炎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特殊辅助检查结果和治疗转归等情况。结果4例均为女性。年龄18~25岁,平均20.5岁,平均病程26个月,3例为病情复发后出现弥漫性肺泡出血。其中发热、咯血、呼吸困难是最多见的症状(50%~100%)。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显示病情活动期>9分的2例。肾脏病理提示3例为Ⅳ型,1例为Ⅱ型。影像学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双肺均有弥漫性肺泡浸润影。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呈血性。3例患者在接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好转或消失。结论弥漫性肺泡出血是青年狼疮肾炎的严重并发症,缺乏早期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强化免疫抑制治疗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近半数患者并发狼疮肾炎(LN),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常见的病因之一.近些年,随着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进展,LN的诊治也取得进步.本文从临床诊断、病理分型和治疗方案三大方面对国内外更新的LN管理指南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以来,我院共收治狼疮肾炎病人14例,分别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和环磷酰胺(C T X)冲击治疗,并对疗效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4例中女13例,男1例,其中10 ̄20岁1例,21 ̄30岁6例,31 ̄40岁5例,41 ̄50岁2例,全部病例均具备1982年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标准规定的14项中6项以上,并均有尿蛋白( )或以上,伴有或不伴有RBC及颗粒管型。1.2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①CTX冲击组8例,在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1mg/(kg·d)]的基础上,加用CTX冲击治疗,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 CTX…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抗Sm抗体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及其在狼疮性肾炎( LN)中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收治的70例儿童SLE患者资料,检测所有患儿血清抗Sm抗体,评估 SLE疾病活动性及 LN病理组织学分型。根据抗Sm抗体的定性情况,分为抗Sm抗体阳性组和抗Sm抗体阴性组,分析抗Sm抗体与SLE疾病活动和LN之间的关系。结果抗Sm抗体阳性组出现肾损害高于抗Sm抗体阴性组(82.6%比55.3%,P<0.05)。两组 SLE疾病活动性均以中度活动比例最高,但各活动水平的比较无差异(P>0.05)。抗体阳性组肾脏病理Ⅲ、Ⅳ型中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抗Sm抗体与儿童SLE疾病活动程度无明显相关,但抗Sm抗体阳性患儿更易出现肾损伤且病理表现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用于更年期狼疮性肾炎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更年期狼疮性肾炎患者79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在口服泼尼松的基础上,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他克莫司和环磷酰胺治疗,连续给药12个月.对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相关客观指标进行评价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0.5、1和1.5年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补体C3、24 h尿蛋白、血肌酐、外周血CD20+、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更年期狼疮性肾炎治疗中应用他克莫司的疗效、安全性及客观指标均显著优于环磷酰胺.  相似文献   

13.
吴晓丹  刘钢 《中国药业》2009,18(13):12-13
目的研究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住院患者33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8例用环磷酰胺每月1次静脉冲击治疗,对照组15例给予依那普利,疗程均为12周。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显著降低,6min步行距离明显改善;试验组在改善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少数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有1例患者因发生肺部感染而退出试验。结论每月1次静脉注射环磷酰胺可有效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的肺动脉高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 cytoxan,CTX)与泼尼松( methylprednisolone,MP)联合治疗狼疮性肾炎( lupus nephritis,LN)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汕头潮南民生医院就诊的LN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CTX与MP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MP单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42/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血沉以及血清肌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及补体C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6/45),与对照组的6.67%(3/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X与MP联合治疗LN,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肾功能,减少蛋白尿,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 T 淋巴细胞亚群、B 淋巴细胞及 NK 细胞的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解放军264医院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诊治的 SLE 380例及健康体检者58例,SLE 患者分为稳定期组157例、轻度活动期组79例、中度活动期组82例、重度活动期组62例。检测各组外周血中 T、B 淋巴细胞、NK细胞、Th、Ts 细胞计数及百分比,并分析 SLE 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 SLE 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 SLE T、Th 及 NK 细胞计数及百分比、Ts 细胞计数低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期组,B 细胞百分比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期组(P <0.05)。 T、Th、Ts、NK 细胞计数、T 细胞百分比与 SLEDAI 评分呈负相关,B 细胞百分比与 SLE-DAI 评分呈正相关(r =-0.347、-0.311、-0.326、-0.351、-0.318、0.455,P <0.05)。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以为 SLE 患者病情评估及诊治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狼疮性肾炎患者羟氯喹联合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加用羟氯喹与常规间断性环磷酰胺冲击方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惠者临床疗效及血脂水平的改变情况方法A组:间断性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28例LN惠者,其中血脂异常者17例。B组:间断性环磷酰胺冲击 羟氯喹组26例LN患者,其中血脂异常者20例,分别比较各组6个月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B组较A组用药后血脂水平有所降低,其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总甘油三酯(TG)水平降低较显著,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降低惠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血尿,改善肾功能及免疫指标,血脂异常的两组中加用羟氯喹组蛋白定量改善程度较显著。结论 羟氯喹作为辅助用药有助于调整和改善皮质醇激素治疗对血脂代谢的影响。两种治疗均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对于血脂异常的LN患者加用羟氯喹似可加强疗效。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各类狼疮肾炎的治疗原则因近年来的随机临床试验结果起了变化。新的治疗方法如短期内环磷酰胺冲击而后加用吗替麦考酚酯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或者使用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等方案可在保持原有疗效的情况下减少因长期用药导致的副作用。在此,本人参考国内外多篇综述及随机临床试验结果,为控制狼疮肾炎对机体的损害,共同探讨狼疮肾炎治疗的新方法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环磷酰胺间歇冲击加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短期和中期疗效。方法:将27例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治疗组用泼尼松治疗,联合治疗组用环磷酰胺间歇冲击加泼尼松治疗。疗程约1.5年,随访4年。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的多个单项疗效指标和综合疗效指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4年后,两组的复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治疗组的短期和中期疗效优于单纯治疗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与激素及环磷酰胺联合应用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有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常规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及激素标准疗程,同时合并使用中药灯盏花素。对照组采用激素标准疗程及常规磷酰胺冲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实验室血清免疫指标及副作用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核抗体转阴率高,尿蛋白及红细胞减少比例较对照组高;治疗组的病死率和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灯盏花素与激素及环磷酰胺联合应用治疗活动性狼疮肾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减少副作用发生,患者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管又飞  赵秀 《天津医药》1991,19(6):349-35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易于并发栓塞性血管病变。为探讨其发生机制,本文检测了16例患者的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 SLE 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其 PAgT 明显增强(P<0.01);血浆ⅧR:Ag、Fn 浓度显著升高(P<0.01,0.05);APTT 明显延长(P<0.01)。而 ATⅢ:Ag、ATⅢ:C 及 Plg 无明显改变。3例并发血栓栓塞的患者,APTT 皆明显延长,PAgT、ⅧR:Ag 及血浆 Fn 水平都高于正常;而外周血小板计数均严重减少。本研究提示 SLE 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继发性促凝物质(血浆 Fn、ⅧR:Ag)增加而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可能是其易于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