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比较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再次剖宫产手术患者100例中,50例首次剖宫产是采用了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A组),另外50例首次剖宫产是采用了新式剖宫产术式(B组).比较两组再次剖宫产手术情况.结果 A组患者切开腹壁暴露子宫下段时间、进腹到胎儿取出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盆腔和腹壁切口粘连情况严重程度均明显轻于B组(P<0.05);A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指南》2016,(16)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再次剖宫产产妇70例,其中有35例产妇首次剖宫产采取的是子宫下段纵切口手术方式,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另外35例产妇首次剖宫产采取的是腹部横切口手术方式,将其命名为观察组。对比2种不同的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及腹腔粘连率低于对照组产妇,且观察组产妇腹腔粘连的程度低于对照组产妇。结论首次剖宫产采取腹部横切口手术方式能够降低再次剖宫产的风险,能够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产妇腹腔粘连率,确保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首次剖宫产中,应首选腹部横切口手术方式,该种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再次剖宫产的孕妇也逐渐增多[1]。选取2002年7月至2009年6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剖宫产术患者312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因首次剖宫产术式不同对二次剖宫产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102例二次剖宫产患者,根据初次剖宫产术式不同分为子宫下段剖宫产组42例和新式剖宫产组60例,102例患者二次剖宫产术式相同,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子宫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无感染;新式剖宫产组腹腔及腹壁粘连程度、手术总时间、胎儿娩出后情况等与子宫下段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患者二次行剖宫产时,其临床效果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差,建议对需要二次剖宫术患者,初次剖宫产应避免选择新式剖宫术,而应尽量选用子宫下段剖宫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三级甲等医院,以下简称妇儿中心)和洛阳市汝阳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医院,以下简称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有并发症或子宫下段菲薄的高危孕妇不在分析范围,只对无任何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进行分析,将妇儿中心该类孕妇719例设为妇儿中心组,将人民医院236例为人民医院组,对2家医院该类孕妇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妇儿中心组719例孕妇中11例阴道试产,试产率为1.5%,试产成功9例,成功率为81.8%,剖宫产710例,剖宫产率为98.7%;人民医院组236例孕妇中192例阴道试产,试产率为81.4%,试产成功173例,成功率为90.1%,剖宫产63例,剖宫产率为26.7%。两组试产率和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先兆或子宫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史并非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无试产禁忌者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各级医院尤其是大型医院应提高试产率,起到表率、榜样、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115例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尾号的单双数将其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新式剖宫产,对两组产妇的平均手术时间、再次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切口一期愈合率以及盆腹腔粘连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切口一期愈合率以及盆腹腔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再次妇产科手术患者采取改良新式剖宫产,能够降低手术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平均手术时间,降低盆腹腔粘连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将92例再次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改良横切剖宫产术与传统纵切剖宫产术,观察两组产妇手术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盆腔粘连及胎儿娩出困难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横切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较大,临床可根据产妇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杨丽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6):56-5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90例剖宫产后再次行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前次剖宫产术式分为A组(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40例)、B组(新式剖宫产术式,25例)、C组(子宫下段剖宫产,25例),对三组患者手术时间、腹腔粘连、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均明显短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腹腔粘连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例(7.5%)、2例(5%)明显短于B组4例(16%)、5例(20%)、C组7例(28%)、10例(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明显少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式,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有助于提高再次妇产科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腹腔粘连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手术方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2002年10月~2010年7月实施再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28例,其中前次剖宫产术式为改良式剖宫产(观察组)56例,新式剖宫产(对照Ⅰ组)38例,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对照Ⅱ组)34例,再次手术中观察比较三组腹腔粘连程度,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进行分析.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史者粘连最轻,发生率最低,再次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明显减少了盆腹腔粘连的程度,对再次剖宫产术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1.
陈巧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3)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将135例剖宫产后再次妇科手术患者,依据初次剖宫产术式差异分为研究组(采取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对照Ⅰ组(采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照Ⅱ组(采取新式剖宫产术),分析比较3组患者腹腔粘连、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再次手术时腹腔粘连情况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传统剖宫产及新式剖宫产相互对比,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可明显缩短再次妇产科手术时间,避免腹腔粘连严重,且不会对再次手术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对临床推广具有较高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妇女最佳的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7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728例患者中采取再次剖宫产术的患者520例;选择自然分娩的患者208例,自然分娩成功142例,成功率68.27%;另66例自然分娩失败的患者及时采取剖宫产术,未对妇婴造成不良影响。结论剖宫产术不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唯一方式,可根据孕产妇自身情况选择更合理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对67例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60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47例新式剖宫产术后需二次剖宫产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组、新式剖宫产术组相比,腹部纵切口组在腹壁、腹腔粘连、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后腹壁、腹腔粘连发生率最高,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次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最低,对可能需要二次开腹患者,首次剖宫产宜选择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 在基层医院应考虑麻醉及术者操作技术水平,不应盲目采用新式剖宫产,尤其是有可能行二次开腹手术的患者,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行子宫切除临床患者病例86例,将其按照有、无剖宫产史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子宫切除术的术中与术后情况。结果经统计得知,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粘连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妇产科手术会增加手术操作的难度和危险性,临床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术式的选择仍然是产科临床实践所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粘连、切口愈合、术后病率、新生儿评价等方面综述了临床上stark式剖宫产术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笔者对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再次行剖宫产术70例患者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杨书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4):6-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或二次剖宫产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100例,观察阴道分娩和二次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结果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100例中57行阴道试产,47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82.46%。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对新生儿影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恶露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比较,剖宫产组均较阴道分娩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以改进剖宫产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使用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剖宫产术的70例患者为观察组,归为A组;使用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剖宫产术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归为B组。比较两种剖宫产术的患者在开腹出血量、进腹到胎儿娩出时间及腹壁与盆腔粘连程度的不同。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开腹时间短及开腹出血量少(P〈0.05),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其中Ⅰ级的粘连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Ⅱ、Ⅲ级的粘连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比新式剖宫产术的效果更好。行剖宫产术时应缝合腹膜,为下次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孕妇再次行剖宫产分娩的术中情况与粘连情况,为剖宫产术式选择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320例,所有产妇均为首次剖宫产术后且本次分娩方式为再次剖宫产,以初次剖宫产术式不同将产妇分为3组,对比3组患者再次剖宫产的情况。结果腹直肌粘连、腹膜粘连情况,B组与C组相比A组明显较高(P〈0.05),C组与B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大网膜粘连、膀胱腹膜反折粘连情况,A组相比B组、C组明显较高(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端横切口剖宫产在各个方面较为均衡,盆腹腔粘连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是剖宫产术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