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氧磷酶的生物学特性及与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家族是由PON 1,PON 2,PON 3三大成员组成的。三者在分子结构、基因结构及生物学特性上都有很多相似性。对氧磷酶最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是抗氧化性,这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目前的研究已经肯定对氧磷酶具有抗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作用,但是这种关系主要是由PON 1活性决定的,而与PON 1的基因多态性关系不大。对氧磷酶的活性与糖尿病(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呈负相关,但是其基因型与DM的关系还需要有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吸烟可以降低血清对氧磷酶的活性和浓度,酒精对PON的影响与酒精的摄入量有关,而维生素E等影响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  相似文献   

2.
对氧磷酶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氧磷酶(PON)是一类催化水解磷酸酯键的芳香酯酶,它可降解有机磷酸酯、芳香羧酸酯及氨基甲酸酯等。对氧磷酶基因家族拥有PON1、PON2和PON3三个成员,它们有相似的结构及酶活性。近年来研究发现,PON与动脉粥样硬化及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对PON在疾病发病机制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现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冠心病(CHD)中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的抗氧化功能。方法测定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PON1活性,比较其与氧化指标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心绞痛组及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PON1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心肌梗死组低于心绞痛组。与脂质氧化产物MDA呈负相关,与抗氧化指标GSH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ON1参与脂质抗氧化机制,可能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酶。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血清对氧磷酯酶1活性与氧化功能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冠心病(CHD)中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的抗氧化功能。方法测定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PON1活性,比较其与氧化指标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心绞痛组及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PON1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心肌梗死组低于心绞痛组。与脂质氧化产物MDA呈负相关,与抗氧化指标GSH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ON1参与脂质抗氧化机制,可能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酶。  相似文献   

5.
PON是一类芳香酯酶,它能催化磷酸酯键的水解,降解有机磷酸、芳香羧基酸酯及氨基甲酸酯。由于目前用于检测该酶活性的最常用的底物是对氧磷(parason),故该酶命名为对PON。近年的研究表明,PON除能解除有机磷化合物的毒性外,还参与抗脂质过氧化,在一些氧化应激性疾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氧磷酶基因家族及其活性以及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是一类广谱的非专一性酯酶.PON家族至少有三个成员:PON1、PON2和PON3.PON1在有机磷酸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被认为是一个开发治疗有机磷中毒有前途的药物.本文综述了PON1的性质、多态性、催化活性及PON1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氧磷酶 (paraoxonase ,PON)是结合在高密度脂蛋白 (HDL)上的一种有机磷化合物水解酶。近年的研究表明PON可以对抗低密度脂蛋白 (LDL)的氧化修饰 ,从而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相关。现就PON抗氧化机理 ,PON活性及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8.
正对氧磷酶(PON)为一种能起催化水解磷酸酯键的芳香酯酶,发挥抗氧化应激的重要作用,PON1是PON超家族成员之一,PON1广泛分布在哺乳动物肝、肾、血、脾、脑等组织中,其活性在人群中的分布相差非常大。本文就PON1的结构、功能、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PON1的结构与功能1.1 PON1的结构PON相对分子质量为44×103,等电点  相似文献   

9.
岳文芳  李季滨  孙娅 《临床荟萃》2009,24(16):1424-1425
初步研究显示,脂质过氧化导致的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被是血管机能障碍的。重要机制之一。子痫前期(PE)患者子宫螺旋小动脉常出现一种特征性的粥样硬化性改变,提示此类患者可能存在氧化应激以及脂质过氧化加强。脂质过氧化和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对氧磷酶(PON)是一类钙离子依赖性高密度脂蛋白(HDL)相关酯酶,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损伤的作用,且反映了机体的抗氧化状态。本研究通过检测PE孕妇血清中PON1活性与血脂谱的变化,旨在探讨PE患者中PON1活性和脂蛋白的相关性,进而为PE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提供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对氟磷酶(paraoxonase,PON)是结合在高密度脂蛋白(HDL)上的一种有机磷化合物水解酶。近年的研究表明PON可以对抗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乳化修饰,从而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相关。现就PON抗乳化机理,PON活性及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11.
夏岳  杨玉恒  原淑鸿 《临床荟萃》2004,19(3):177-179
对氧磷酸酯酶 1(Paraoxonase ,PON 1)又称芳香基二烷基磷酸酯酶、对氧磷酸、屏氧酶、副氧酶 ,属于水解酶类。由于PON 1在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下面就其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PON 1的生物学特性1.1 PON 1的理化性质 PON 1是由肝脏合成的相对分子质量约 4 5 0 0 0的糖蛋白 ,含 35 5个氨基酸残基 ,有三条糖链 ,酶的等电点为 5 .1。PON 1有 3个半胱氨酸 ,第 2 83位半胱氨酸处于游离状态 ,而另外两个则形成分子内的二硫键 (cys4 1 cys35 2 ) [1] 。PON 1通过疏水性极强的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与对氧磷酯酶1(PON1)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价值.方法:以对氧磷为底物,检测147例肝病患者血清PON1活性,同时测定血清Alb水平,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PON1活性水平和血清Alb浓度的变化.结果: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血清Alb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血清PON1活性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血清Alb、PON1水平随着肝硬化级别的增加逐渐降低(P<0.05).86例肝硬化患者血清Alb与PON1呈显著正相关(r=0.43.P<0.05).结论:PON1活性降低与Alb浓度下降一样,与肝硬化患者肝脏实质性损害有关,可反映肝硬化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paraoxonase,PON)于1953年被发现,因其能水解对氧磷而得名对氧磷酶.PON存在于多种微生物、昆虫、爬行动物、鸟类及哺乳动物体内,以兔血清PON活性最高.PON主要由肝脏分泌,广泛存在于肝、肾、脑、血液等器官中,以肝和血液中的PON活力最高.肝脏中的PON全部存在于线粒体中,血液中的PON主要与高密度脂蛋白(HDL)结合[1].  相似文献   

14.
对氧磷酸酯酶-1(对氧磷酶、屏氧酶、副氧酶、芳香基二烷基磷酸酯酶)(Paraoxonase,EC 3.1.8.1,PON-1),属于水解酶类.PON-1在有机磷酸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催化磷酸酯键的水解,亦可以参与脂质过氧化物的降解,参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的氧化修饰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1].  相似文献   

15.
血清对氧磷酯酶-1活性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酶活性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 以对氧磷(paraoxon)为底物测定76例正常、26例急性肝炎、45例慢性肝炎和7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基础PON-1活性和1 mol/L NaC1刺激后PON1活性;PCR扩增PON1基因,Alw I酶切PCR产物,对PON1基因192位多态性进行分型.结果 正常对照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PON-1基础活性水平分别为403z±145,312±83,201±114,137±99 U/ml;1 m01/L NaC1刺激后PON-1活性分别为673±232,509±139,335±151,233±162 U/ml.与正常对熙比较,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PON-1活性基础水平和1 mol/L NaC1刺激后PON1活性均显著下降(P<0.01),肝硬化组下降最明显.肝硬化Child A,Child B和Child C组患者血清PON-1活性基础水平分别为185.5±98.6,141.6±93.6,86.7±51.2 U/ml;1mol/L NaC1刺激后PON-1活性分别为308.9±161.3,227.1±116.3,124.9±78.1 U/ml.Child B组比A组PON1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而Child C组又比B组PON1酶活性显著下降(P<0.01).在肝硬化Child A,Child B和Child C组患者PON1的192位R-Q多态性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PONl活性下降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相关,可反应肝硬化的严重程度,且PON1基因192位多态性不影响肝硬化各组的PONl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的自动化检测方法建立及评价.方法在Hitachi 7600上建立自动化测定血清PON1的参数,对该方法的重复性、线性、干扰分析进行评估.并对正常人血清PON1活性进行分析.结果低、中、高3个浓度PON1的总变异分别为6.5%、4.2%、1.7%,测定线性可达800 U/ml.标本中胆红素浓度在430 μmol/L以下,血红蛋白浓度在5.5 g/L以下以及三酰甘油浓度在25.0 mmol/L以下对血清PON1的测定均无明显影响.正常人血清PON1活性呈正态分布,参考范围为45.5~268.8 U/ml.结论建立的血清PON1自动化检测方法简单、可靠、快速、廉价,适合临床实验室常规测定需要.  相似文献   

17.
血清中对氧磷酯酶1活性的自动化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血清对氧磷酯酶 1(PON1)的自动化检测方法建立及评价。方法 在Hitachi 76 0 0上建立自动化测定血清PON1的参数 ,对该方法的重复性、线性、干扰分析进行评估。并对正常人血清PON1活性进行分析。结果 低、中、高 3个浓度PON1的总变异分别为 6 .5 %、4 .2 %、1.7% ,测定线性可达 80 0U/ml。标本中胆红素浓度在 4 30 μmol/L以下 ,血红蛋白浓度在 5 .5 g/L以下以及三酰甘油浓度在 2 5 .0mmol/L以下对血清PON1的测定均无明显影响。正常人血清PON1活性呈正态分布 ,参考范围为 4 5 .5~ 2 6 8.8U/ml。结论 建立的血清PON1自动化检测方法简单、可靠、快速、廉价 ,适合临床实验室常规测定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进行检测,探讨肝硬化患者PON1活性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肝硬化患者108例,Child-Pugh分级A级35例,B级38例,C级35例。健康对照组66例。用对氧磷为底物的酶速率比色法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浆PON1活性,同时测定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B)和胆碱酯酶(ChE)活性,分析PON—1活性与Alb、PAB、ChE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PON1活性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分别为(93.4&#177;33.1)U/mL及(168.3&#177;28.4)U/mL,P〈0.013,且肝硬化Child—PughA、Child-PughB、Child—PughC相比,PON1活性依次显著降低(分别为(115.1&#177;36.1)U/mL)、(92.3&#177;32.4)U/mL、(69.1&#177;31.4)U/mL]。肝硬化患者血浆PON-1活性与Alb、PAB、ChE呈正相关(分别为r=0.622,P〈0.01;r=0.699,P〈0.01;r=0.702,P〈0.01)。结论血浆PON1活性与肝硬化患者肝脏实质损害有关,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严重程度,对肝硬化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结合对氧磷酯酶-1(PON1)的活性,探讨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PCR-RFLP)分析探讨PON1基因A192B多态性在正常对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分布情况;血清PON1活性以对氧磷为底物用光电比色法测定。结果①糖尿病肾病组BB基因型和B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χ2=7.839,P<0.05,χ2=53.22,P<0.01)和正常对照组(χ2=4.237,P<0.05,χ2=29.057,P<0.05)。②9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PON1活性比81例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150.9±49.7)kU/L与(226.6±64.9)kU/L,P<0.05],且2型糖尿病并发肾损害者活性下降更显著[(150.9±47.9)kU/L与(103.3±36.8)kU/L,P<0.01],回归分析表明BB基因型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ON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性肾病有关。  相似文献   

20.
赵玉章  周东 《华西医学》2008,23(2):310-311
目的:探讨血清中对氧磷酶活性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40例,取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分别测定血清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1)活性及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浓度,以PON1活性及酶活性/HDL为观察指标,采用相关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对氧磷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两组受试者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酶活性/HDL也有显著降低(P<0.05)。急性脑梗死组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清对氧磷酶活性较无糖尿病合并症患者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清对氧磷酶活性降低与急性脑梗死尤其是合并糖尿病者关系密切。血清对氧磷酶活性降低可能是急性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我们的研究为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的探讨、诊断和治疗本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