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对45例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41例无微血管病变患者及42例正常对照患者分别检测HbAlc及空腹血糖(FBG)水平。结果微血管病变组HbAlc、FBG与无微血管病变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无微血管病变组HbAlc、FB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lc检测有助于判定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提高对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重要价值。方法 18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微血管病变患者90例设为有微血管病变组,无微血管病变患者90例设为无微血管病变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9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对三组空腹血糖值与糖化血红蛋白值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有微血管病变组与无微血管病变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与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微血管病变组、无微血管病变组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增高,患者的微血管病变风险相对增加,糖化血红蛋白值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可尽早发现微血管病变的相关临床指征。 相似文献
3.
刘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0):70-71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5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28例,无微血管病变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参考组,对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FBG、HbA1c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内,微血管病变患者FBG、HbA1c水平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准确诊断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判定病变进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6):78-79
目的: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8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与58例糖尿病未出现微血管病变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FBG、HbA1c水平相较参考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检测能够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情况进行观察,有助于对疾病进展提供参考依据,更好预防病变。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指南》2019,(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70例患者中包含微血管病变患者和无微血管病变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并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35例作为参照对象。对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检测价值进行评估。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较,A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对比证实为P <0.05;B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高于参照组,且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A组和B组相比较,A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显著高于B组,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 <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中,主要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进而有效的判定患者微血管发生病变,为之后的治疗提供明确的依据,此方法值得借鉴和进一步普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病变组)、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患者(无病变组)和健康正常人(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病变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无病变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变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无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无病变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为微血管病变组102例,无微血管病变组196例;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正常组150例。对3组患者均进行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并比较。结果微血管病变组与无微血管病变组进行FBG、HbA1c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微血管病变组、无微血管病变组与健康体检组进行FBG、HbA1c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Ale升高,其发生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风险明显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5],能够及早的发现发生微血管病变的指导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治疗前后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50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为观察A组,选取50例无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50例为观察B组,另选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观察A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明显较观察B组及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微血管病变的观察B组与对照组比较两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发生微血管病变,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及其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测定7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微血管病变者42例,无微血管病变者36例)及40名健康对照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分析它们在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不同时期的变化。结果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有微血管病变者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者(P〈0.01),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血细胞参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HbA1c、MCV、RDW、WBC、MPV、PDW水平均显著下降,且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改善血糖代谢水平及血流动力学,对于缓解微血管病变具有积极作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12.
刘文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8)
目的 探讨早期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患者75例为观察组,无眼底病变的糖尿病患者7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空腹血糖、HbA1c、mALB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HbA1c、mAL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的同时还应监测HbA1c、mALB,其对于预防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特别是肾脏早期微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早期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对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6):9-10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患者75例为观察组,无眼底病变的糖尿病患者7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空腹血糖、HbA1c、mALB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HbA1c、mAL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的同时还应监测HbA1c、mALB,其对于预防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特别是肾脏早期微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东芝TBA-120FR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2型糖尿病组(124例)[其中无微血管病变(N组)32例,微血管病变(M组)92例]与正常对照组(60例)血液中HbA1c、hs-CRP的浓度。结果 2型糖尿病组血液中HbA1c、hs-CRP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组血液中HbA1c、hs-CRP浓度也均明显高于N组(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诊断以及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8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微血管病变分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76例和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92例,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小板参数,同时与60例健康对照者的上述项目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血红蛋白、血小板参数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有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组、无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的的HbAlc、PLT、PCT、MPV、PDW、P-LCR、FIB检测值依次降低,且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联合监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压液相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当糖尿病患者血HbA1c正常时,其尿mALB水平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着血HbA1c水平的增高,其尿mALB水平随之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并随血HbA1c水平的升高呈逐步上升趋势;糖尿病患者血HbA1c水平与尿mALB水平之间呈明显的正向关系,不同血HbA1c水平患者之间的尿mALB之间差异也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本试验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糖尿病病人肾脏的微血管损害越严重,两者呈正相关。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以动态观察糖尿病患者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可提高对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糖尿病(DM)是一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疾病,以血糖增高与胰岛素减少为主要标志,病变可累及多个器官及组织。在我国,DM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仅有1/4的DM患者血糖控制达标。随着病程延长,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及动脉粥样硬化等,而微血管病变是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多脏器损害的基础。因此,DM并发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血清蛋白(GSP)及相关生化指标与DPN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和沉析法和酶法分别测定正常健康者、2型糖尿病患者(未发生周围神经系统病变)、DPN患者血浆或血清中HbAlc、GSP、空腹血糖等相关生化指标水平.结果DPN患者与其它2组比较,HbAlc与GSP显著增高(P<0.05~0.001).结论高水平HbAlc、GSP提示长期糖代谢紊乱在DPN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临床监测HbAlc、GSP、血糖等相关指标对DNP的诊断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临床价值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间临床收治确诊6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检测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观察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指标,临床联合血糖检测可对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