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率<100bpm稳定窦性心率患者256层螺旋CT于收缩末期(40%~50%位相)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71例患者256层螺旋C 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收缩末期(40%~50%位相)图像,所有病例按70bpm≤心率<80bpm ,80bpm≤心率<90bpm ,90bpm≤心率<100bpm分成3组,对所有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进行评分(4分法),比较不同心率组间的图像质量。结果271例患者共重建3780个冠状动脉节段,可评估者3708个节段,三组冠状动脉可评价率分别为98.59%、97.79%、97.9%,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率<100bpm稳定窦性心率患者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于收缩末期(40%~50%位相)可获得稳定的满足诊断的图像,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成功把握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结合心电编辑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因临床拟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64层MSCTA检查的患者67例,其中37例扫描中出现期前收缩(房性17例,室性20例),16例心电信号出现错误触发点,14例部分R波上触发点缺失而导致R-R间期不等.对患者的心电信号进行编辑,结合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和后处理工作站重组编辑后的图像.12例患者在MSCTA后4~30 d行冠状动脉导管造影(CAG)检查.结果 1例房性期前收缩患者未能实施心电编辑.66例763段冠状动脉中质量为优、良、中和差者分别为473(62.0%)、213(27.9%)、51(6.7%)和26段(3.4%);可用于诊断的血管为737段(96.6%).12例患者冠状动脉MSCTA检查结果 与CAG检查进行对照,MSCTA诊断血管狭窄程度1≥50%的敏感性为84.6%(22/26);诊断血管狭窄程度<50%的敏感性为83.3%(10/12);诊断血管狭窄的特异性为96.3%(105/109),阴性预测值为97.2%(105/108).结论 回顾性心电门控配合心电编辑冠状动脉MSCTA能明显改善患者期前收缩和心电信号中触发点错误的图像质量,扩大了冠状动脉MSCTA检查的适应证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别应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和常规螺旋CT扫描技术对支气管动脉(BA)进行CT成像,并探讨BA显示的差异.方法 将120例在本院行胸部肺动脉期增强CT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A组应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B组和C组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技术,扫描速度分别为0.4 s/r和0.5 s/r,对BA的纵隔段及叶段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显示,并评价图像质量.结果 (1)A组纵隔段和叶段BA的显示率分别为100%和62%,高于B组和C组;A组图像质量评级为“优良”的血管为66个(66/95),高于B组和C组.A组肺动脉期扫描的平均有效剂量为15.6 mSv,高于B组和C组.(2)B组纵隔段和叶段BA的显示率分别为89%和33%,高于C组.B组图像质量评级为“优良”的血管30个(30/84),高于C组的11个(11/63).B组的平均扫描时间为3.2s,仅为A组(9 s)的36%.结论 回顾性心电门控-BA-CTA可提高BA的成像质量,但有效剂量(ED)偏大.使用0.4 s/r的64排螺旋CT扫描,BA的显示率和图像质量居中,有降低有效剂量和缩短扫描时间的优点,适用于咯血等急诊患者BA的CTA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率对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并与回顾性心电门控进行对照分析。方法:156例患者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73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所有病例按心率分为<60次/分,60~69次/分,70~79次/分,80~89次/分,90~99次/分及≥100次/分共6组。对所有冠...  相似文献   

5.
前瞻性心电门控在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前瞻性心电门控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心电门控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分析有效辐射剂量,并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及容积再现(VR)技术显示冠状动脉,评价其成像质量.结果 平均辐射剂量(2.7±0.2)mSv;符合诊断标准的冠状动脉节段为93.3%(720/772),44.2%(341/772)质量优秀,49.1%(379/772)质量中等,6.7%(52/772)质量较差.冠状动脉重度狭窄(>75%)或闭塞5例(8.3%),中度狭窄(50%~75%)17例(28.4%),管腔不规则或轻度狭窄(<50%)18例(30.0%),冠状动脉正常者20例(33.3%).结论 前瞻性心电门控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像质量能达到诊断标准,大大降低了辐射剂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回顾性重组肺影像的最佳R-R时相,探讨心电门控肺部扫描的可行性及合理的扫描方案. 资料与方法 对15例拟诊冠心病患者以相同参数行多层螺旋CT扫描后,利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重组10%、30%、45%、60%、75%、90% R-R 时相的横断面影像.范围包括自气管隆突至心尖的双侧肺,比较不同的R-R时相肺动脉层面、下肺静脉干层面、下肺基底段支气管开口层面、心尖层面影像,评价影像质量. 结果 各时相影像质量的综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后发现75%时相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重组的最佳时相为75%的R-R时相. 结论 选择75%的R-R时相回顾性心电门控为最佳R-R时相重组肺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心脏运动伪影对肺组织影像质量的影响,提高影像质量,在常规影像伪影较多时,可增加病变的信息量,减少假阳性的产生,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电编辑技术在128层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图像后处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行128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时心电门控记录的心电信号出现异常的50例患者使用心电编辑技术前后的后处理图像,并进行对照。结果:右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使用心电编辑技术后图像质量Ⅰ级和Ⅱ级所占比高于编辑前,Ⅲ级所占比低于编辑前,χ2分别为6.36、6.73、6.14,P值分别为0.042、0.034、0.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左回旋支编辑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3,P=0.085),并不具备可比性。结论:心电编辑技术能明显提高128层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后处理图像质量,提高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方法:以相同纳入标准,选取50例行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的患者作为前瞻门控组,另选取50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的患者作为回顾门控组。由两名CT医师分别对两组CTCA图像进行评估。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平均心率、心率波动、扫描范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门控组有效辐射剂量(3.80±0.46)mSv,回顾门控组有效辐射剂量(20.64±3.14)mSv,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图像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166,P=0.761)。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较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率不低于91次/分(bpm)患者回顾性心电门控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R-R间期的最佳重建时相,从扫描时相选择的角度分析前瞻性心电门控(简称前门控)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232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DS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体质量指数23~25 kg/m2,心率≥91 bpm)的图像,根据扫描过程中患者屏气时心电监控记录到的心率将其分为3组(A~C组),A组83例,心率91~95 bpm,B组68例,心率96~100 bpm,C组81例,心率≥101 bpm.每隔3%重建1个时相,分别由2名医师独立对横断面图像、薄层MIP、CPR、VRT图像质量采用5分法进行综合评估,按照15段分段法,选出每个节段的R-R间期的最佳重建时相及范围.采用Kappa检验,评价2名医师对冠状动脉图像评分的一致性.结果 232例患者中,可评价冠状动脉节段共3343个,其图像最佳重建时相范围集中在81%~61%和51%~31%.3组冠状动脉节段与之相对应的节段数百分比:A组(91~95 bpm,83例的1183个节段)分别为5.49%、94.51%;B组(96-100 bpm,68例986个节段)分别为0.20%、99.80%;C组(≥101 bpm,81例1174个节段)分别为0.17%、99.83%.232例患者的3343个冠状动脉节段中3274个节段(97.94%)最佳重建时相范围集中在以41%为中心的51%~31%R-R间期范围内.2名医师对232例患者的3343个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的评分结果得到了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883,P<0.05).结论 具有稳定的窦性心律,且屏气时平均心率≥91 bpm患者,冠状动脉节段的最佳重建时相集中于以R-R间期41%为中心的51%~31%,从扫描时相选择的角度考虑,可以对稳定高心率(≥91 bpm)患者行前门控横断面扫描,并且预设41%为曝光时间窗,成功把握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对照,研究双源CT(DSCT)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冠状动脉成像(SAS-CTCA)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前瞻性的多中心研究,4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58±9)岁,体质量指数(BMI)(25±3)kg/m2]均进行了SAS-CTCA检查,并于14 d以内完成CCA检查.患者纳入标准:(1)心率控制在65次/min(bpm)以下;(2)窦性心律,心律规整,心率波动范围在6 bpm以内;(3)呼吸配合良好,屏气时间可达到12~15s.排除标准:(1)碘对比剂过敏、肝肾功能不全(血肌酐120 μmol/L)、心功能不全及严重心律不齐患者;(2)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或冠状动脉搭桥患者;(3)心率快,而不能服用美托洛尔控制心率者;(4)不能服用硝酸甘油者;(5)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0 ks/m2 ;(6)其他心脏疾患:如心肌病、瓣膜病等.2名评价者分析SAS-CTCA及CCA的结果,计算SAS-CTCA对于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计算2名评价者间、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Kappa值,并对辐射剂量进行统计.结果 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平均心率为(61±6)bpm,99.19%(614/619)的冠状动脉节段达到可供诊断的图像质量.与CCA相比,以冠状动脉血管为单位,SAS-CTCA在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2%(75/78)、88.2%(60/68)、90.4%(75/83)、95.2%(60/63).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Kappa值为0.848(P=0.000).SAS-CTCA的平均有效剂量为(2.95±0.96)mSv.结论 在严格控制入选标准的前提下,SAS-CTCA检查可以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并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前瞻性心电门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两种方法行冠状动脉CT成像,比较两者的成像质量与辐射剂量。资料与方法 70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前瞻性心电门控组和回顾性心电门控组,每组35例,两组心率均<70次/min,记录两组的成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前瞻性心电门控和回顾性心电门控两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有效剂量分别为(2.5±0.7)mSv和(9.6±1.7)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ED前瞻性心电门控组较回顾性心电门控组低74.4%。结论心率在一定范围内(﹤70次/min),256层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能够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冠状动脉CTA图像,并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64层螺旋CT肝血管成像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肝脏血管造影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28例患者行肝区3期血管成像扫描.重建方法为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再现技术(VR).结果 在228例病例中,正常肝动脉168例,肝总动脉(CHA)来源异常10例,肝左动脉(LHA)来源异常18例,肝右动脉(RHA)来源异常8例,原发性肝癌显示肿瘤供血血管18例,正常门静脉143例,门静脉变异11例,肝内门静脉栓塞28例,肝外门静脉主干栓塞38例,门静脉显影淡28 例,未显影2例,受压移位8例;正常肝静脉(HV)128例,肝静脉变异23例,右下副肝静脉2 例,肝静脉显影淡36例,未显影18例,受压移位5例.结论 64排螺旋CT肝脏3期血管成像是了解肝脏动脉及门、肝静脉系统正常、变异及病变情况的无创、安全、方便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16层冠脉CT成像诊断冠心病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于2008-07~2010-06本院行16层螺旋冠脉CT成像成功150例患者资料,完成冠脉CT成像后经患者同意行选择性冠脉造影,评价冠脉CT成像与冠脉造影一致性,通过冠脉造影评价冠脉CT成像诊断冠心病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①本研究16层冠脉CT成像诊断冠心病敏感性98.77%,特异性86.96%;②80位冠脉CT成像阳性且经冠脉造影确冠心病诊断,冠脉CT成像病变部位与冠脉造影一致;③冠脉CT成像阴性及阳性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不同。结论:①16层冠脉CT成像能初步了解冠脉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②16层冠脉CT成像结合患者症状、冠心病危险因素可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冠心病。  相似文献   

14.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不同心率下影响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CA)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对283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CTCA检查.入选患者按照心率快慢分为5组;按照心率波动幅度分为3组.结果 (1)除心率为66~70次/min组和心率为71~75次/min组间冠状动脉可评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4,P=0.281)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2)在心率≤75次/min时,导致冠状动脉无法评价的原因主要为钙化,在心率>75次/min时,导致冠状动脉无法评价的原因主要为运动伪影,其次为钙化.(3)不同心率波动组中,当心率波动幅度>10次/min时,冠状动脉的可评估率明显减低.(4)在心率≤65次/min时,冠状动脉各节段的最佳重建时相主要在75%时相,随着心率的增加冠状动脉各节段的最佳重建时相逐渐趋于45%~50%时相,当心率>80次/min时,冠状动脉各节段的最佳重建时相主要位于50%时相.结论 导致冠状动脉无法评价的原因在心率较低时主要为钙化掩盖血管腔和钙化导致的伪影所致,在心率较高时主要为运动伪影,其次为钙化.  相似文献   

15.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控制的临床应用.方法 102例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男68例,女34例,心率<65次/min为Ⅰ组,65~75次/min为Ⅱ组,>75次/min为Ⅲ组,每位患者的冠状动脉分为12血管段用于图像质量分析.测量冠状动脉各分支图像无伪影显示率和各分支近段和远段对比噪声比.结果 (1)所有患者总体评估结果显示,94.0%冠状动脉血管段显示无伪影.Ⅰ组冠状动脉分支无伪影显示率98.2%,Ⅱ组冠状动脉分支无伪影显 示率95.3%,Ⅲ组冠状动脉分支无伪影显示率85.0%;(2)所有冠状动脉分支平均对比噪声比为14.7±4.1.结论 64层螺旋CT有高质量的冠状动脉图像,心率影响冠状动脉图像,低心率仍是图像质量保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对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行冠状动脉成像,并与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比较,评估二者的图像质量及放射剂量。方法对40例临床可疑冠心病的AF患者行二代128层双源CT增强扫描。随机分为两组:组1共21例(序列组),使用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组2共19例(螺旋组),使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基于AHA-15段冠状动脉分段法及4级评分法(1分-优秀至4分-差),由两位阅片者独立对所有冠状动脉按节段进行图像质量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及有效放射剂量。结果序列组平均心率(94±25)次/min,心率波动(69±25)次/min;螺旋组平均心率(86±22)次/min,心率波动(65±22)次/min,组间平均心率(t=1.019,P=0.315)及心率波动(t=0.598,P=0.5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序列组与螺旋组的图像质量优良,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9±0.55 vs 1.25±0.55;Z=-1.290,P=0.197);序列组的有效放射剂量较螺旋组显著降低(4.90±1.62 mSv vs 10.04±3.57 mSv;t=-5.988,P=0.000)。结论 AF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与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相比,可以提供同样高质量的图像满足诊断需要,同时有效减低放射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256层与64层螺旋 CT 在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上肢 CT 血管成像(CTA)检查中的效果.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上肢动静脉瘘造瘘患者的 CTA 图像,10例行64层螺旋 CT 检查,13例行256层 CT 检查,两组均采用对比剂追踪触发扫描技术.采用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容积成像、曲面重组等技术对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分支级别、血管边缘、静脉干扰评分及瘘口娴熟情况.结果两组总体上均得到了较好的一致性评价;两组对肩部、上臂血管分支级别的显示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96, P>0.05; t =0.19, P>0.05),对前臂、手部分支级别的显示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17, P<0.01; t =-2.74, P<0.05);256层组对肩部、上臂、前臂血管边缘光滑度的显示质量优于64层组(t =-2.40, P<0.05;t =-2.08, P<0.05;t =-2.53, P<0.05);两组各区域静脉干扰评分及瘘口显示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64层螺旋 CT,256层螺旋 CT 在血管、内瘘口、流入流出道的细节显示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19.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瘘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瘘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

Aortic valve calcification (AVC)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We sought to develop and validate a method to quantify AVC using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CTA).

Methods

Of 59 patients who underwent both non-contrast and contrast enhanced coronary CTA, 25 patients served as the derivation cohort and 34 patients served as the validation cohort. For non-contrast enhanced CT, quantification of AVC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Agatston method for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CAC). For contrast enhanced coronary CTA, a region of interest (ROI) was placed in the ascending aorta and the mean aortic attenuation value (HUAorta) and standard deviation (SD) were measured. Using a calcium threshold of mean HUAorta + 2SD, the AVCCTA was calculated. All other Agatston score parameters (weighting factors and area calculations) remained unchanged.

Results

In the derivation cohor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VCCAC and AVCCTA was excellent (r = 0.982). Using the line of best fit, a correction factor was calculated enabling the conversion of AVCCTA results to a AVCCAC equivalent (AVCCorrected = 1.868 × AVCCTA). Using this correction in the validation cohort, the correlation and agreement between AVCCAC and AVCCorrected were good (ICC = 0.939; 95% CI: 0.881–0.969; kappa = 0.700; 95% CI: 0.469–0.931).

Conclusion

The quantification of AVCCorrected using contrast enhanced CTA is feasible using a systematic approach with very good reliability and good agreement with AVCCAC. Larger-scale validation studies are need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use of AVCCAC can be eliminated in favour of AVCCorrec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