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砚 《中国医药导报》2007,4(6S):111-111
我院自2006年3月~2007年3月采取单人快速插入法,对门诊和住院病人进行胃镜检查,效果良好。现就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2006年3月~2007年3月采取单人快速插入法对门诊和住院病人进行胃镜检查,效果良好。现就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李泽民 《河北医学》2008,14(2):214-215
结肠镜检查是结肠疾病最可靠、有效的检查方法,顺利、快速、安全、低痛进行肠镜操作是每一位肠镜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笔者自2001年4月至2007年10月,在学习他人经验基础上,改用单人操作进行结肠镜检查1612例,现将有关操作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12例次,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优越性.方法:通过结肠镜的单人操作检查了1180例,并把后期的300例与传统双人操作法300例的相关指标做比较.结果:结肠镜的单人操作进镜速度,疼痛程度,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波动幅度,并发症等均比传统双人操作法优越,比较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安全,简便,成功率高,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操作技巧进行总结.方法 非麻醉状态下,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完成2 180例结肠镜检查和治疗.回顾性分析总结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结果 成功检查和治疗2 073例,成功率95.09%,回肠末段达到率86.33%.全部检查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技术安全且成功率高,进镜时间短,患者痛苦小.  相似文献   

7.
8.
反复学习关于结肠镜单人操作的书籍。《结肠镜插入法—从初级者到高级者》虽然这些只是理论的知识,但是这一过程促使我在平时的胃镜操作中纠正了操作的手法,做到左右手的分工合作,以左手调钮,右手旋镜及进退镜,而且形成了本体感觉,大大缩短了进修单人肠镜操作法的前期纠正手法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朱壮涛  孙惠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5):1081-1082
目的总结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患者左侧卧位,大腿与小腿成直角,术者站立于患者的右背侧,左手握持结肠镜的操作部,右手握持镜身做进退和旋转镜身的操作。结果本组568例次结肠镜检查,无1例出现肠穿孔或副损伤,23例检查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和腹痛,排便排气后可缓解,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由于单人结肠镜是术者单人完成,所以其操作的协调性好,容易取直镜身,减少结袢及撞击肠管,患者不适感减少,进镜速度快。缩短检查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该技术的应用还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方法比较容易达到进镜快速、低痛、安全的效果,认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在救治昏迷患者时常需插胃管。但昏迷患者往往无吞咽反射,尤其已行气管插管的患者,由于气管插管的压迫,咽部粘膜水肿以及体位受限等,使按常规方法插胃管很困难。近年来我们采用:纤支镜引导下插胃管,经口经鼻两步法插胃管,以及用洗胃管代替胃管插入法,治疗26例  相似文献   

11.
无痛胃镜单人操作1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单人无痛胃镜检查,使患者在胃镜检查、治疗中安全、舒适、无痛苦。方法:术前准备同普通胃镜外,还需配备心电监护仪、供氧设备、急救药品,简易球囊呼吸器和活动床等。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再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待患者进入亚麻醉状态后立即行胃镜检查、治疗,术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如患者在术中有躁动等反应,应适当追加丙泊酚0.5 mg/kg。结果:患者在使用芬太尼和丙泊酚后3~5 min内神志消失,停药5 min左右逐渐苏醒,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舒适、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胃镜在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或对某些上消化道疾病进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插镜是检查中的第一步,也是病人最紧张的环节。传统的嘱做吞咽动作插镜法在胃镜头通过咽部时,容易出现进镜与吞咽不同步,而引起恶心感和呛咳加重,导致进镜失败。而临床观察发现,病人自觉症状的轻重与操作者的方法密切相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病人不适,提高送镜成功率,我们利用吸气期快速插入食管法,取得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结肠镜不仅能够提高大肠疾病的检出率,还能通过其进行许多大肠疾病的治疗.如镜下止血、息肉摘除,甚至镜下肿瘤的切除等.而单人结肠镜操作具有患者痛苦小、操作合理、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1].在单人结肠镜操作过程中护理配合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何金凤 《黑龙江医学》2002,26(2):115-115
电子胃镜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速度最快、准确率最高的检查 ,也是对某些上消化道疾病进行治疗的手段之一。在检查治疗过程中 ,特别是胃镜头部通过咽喉部时 ,病人有恶心感 ,重者还伴有呛咳、窒息感、流泪 ,而使胃镜插入 ,导致检查治疗失败。经临床观察发现 ,病人自觉症状的轻重与操作方法有关 ,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病人不适 ,提高送镜成功率 ,我们应用了临床上常见的 3种送胃镜头过病人咽喉部的方法并进行比较。1 操作前物品与体位1 1 备品胃镜镜杆长 110cm ,外径 9 8mm ,1%丁卡因作表面局麻用。1 2 病人体位病人侧卧于检查床上 ,曲头 ,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进阶式单人肠镜培训法"在进修医师内镜初级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参加初级单人肠镜培训的进修医师共71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进阶式单人肠镜培训组"(36人)和"传统单人肠镜培训组"(35人)。第1周,入选者学习单人肠镜进镜的基本理论。第2~11周,两组学员每人练习80~100例肠镜,其中"进阶式单人肠镜培训组"分"直肠-乙状结肠近段"降结肠-回盲部"两个阶段进行进阶式培训,区别于传统组。第12周进行考核,每人考核单人肠镜操作各20例,比较两组肠镜的插入回盲部的成功率、通过乙状结肠时间、结袢率、成功插入回盲部的平均操作时间等指标。应用SPSS 26.0行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 "进阶式单人肠镜培训组"与"传统单人肠镜培训组"相比,在插入回盲部的成功率(66.8% vs. 59.0%,P=0.005)、通过乙状结肠时间[(6.05±3.32)min vs.(7.15±3.12)min,P<0.001]、结袢率(35.13% vs. 40.71%,P=0.035)、成功插入回盲部的平均操作时间[(9.01±2.12)min vs. (10.25±3.12)min,P<0.001]及受检者的不适反应评分[(5.19±1.41)vs.(6.70±2.15),P<0.001]方面成绩更加优异,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进阶式单人肠镜培训法"更利于进修医师掌握单人肠镜操作技巧,缩短教学时间,减轻患者不适反应,适宜推广教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5年8月—2010年6月采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施行全结肠检查7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肠镜单人操作检查成功率为98.6%,回盲部到达率为94.5%,末端回肠到达率为90%;到达回盲部时间为3 min~40 min,平均8 min;无1例穿孔并发症发生。结论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安全、副作用小、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宋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6):3477-3478
肠镜检查是确诊肠道疾患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普通肠镜检查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便意等不适,在精神上造成很大压力,因此,有不少人畏惧这种检查,致使一些大肠病变甚至肿瘤不能早期确诊,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检查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18.
电子结肠镜是检查大肠疾病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不仅能够在直观下发现结肠粘膜的病变,而且可以对病变组织取活检和进行镜下治疗,其诊断准确率达到95%以上,是其它检查方法不能代替的。结肠镜检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在插镜的过程中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从而限制了结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和推广,如何操作才能安全、快捷、无痛苦地送达盲肠或末段回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陈海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3,(8):1064-1064,1088
结肠镜的操作手法目前分为两种,一种是双人操作法(twomen method),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一种为单人操作法(one manmethod),由美国学者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发明,也是近年来在国外被广泛采用的结肠镜检查技术。本文主要谈一谈笔者关于结肠镜单人操作手法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患儿血液检查有多种项目可通过采集指尖、耳垂、足跟微量血来完成。但是,有些临床项目因需血量大,仍需采用四肢静脉取血。尤其新生儿有时需要股静脉采血,笔者在特护婴儿室工作10余年,现将新生儿股静脉采血单人操作的体会介绍如下:1部位选择股静脉穿刺部位位于股三角区,在腹股沟中1/3与内1/3交界处,股动脉搏动点内侧[1]。其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内侧界为长收肌的内侧缘[2]。方法一:触,按解剖位置触到搏动点,内侧处确定为穿刺点。方法二:看,把腹股沟看作一直线,过脐中心做一垂直线,确定交叉点,交叉点的内侧0.5cm处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