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53例急性白血病初诊时周围血象分析罗书久周京国唐中(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637007)周围血象的检查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仍有少数急性白血病其周围血象的变化不明显。本文对我院确诊的453例急性白血病初诊时进行了周围血象的检查,对血...  相似文献   

2.
用放射免疾法对116例正常人和35例急性白血病,14例慢性白血病,2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8例缺铁性贫血,9例淋巴肉瘤及8例骨髓纤维化病人血清铁蛋白(SF)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正常人为85.3±37.8μg/L(男),46.0±30.7μg/L(女),急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骨髓纤维化、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SF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1),而慢性白血病SF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缺铁性贫血SF含量则明显降低,结果表明SF测定对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观察有极高价值,而对周围血象没有改变的病人SF含量测定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测定50例次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ELISA法),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30例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例次。结果表明,两种AL患者初诊期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缓解期组;而缓解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ANLL明显高于ALL。说明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对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和疗效观察可能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4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44例初诊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骨髓抑制,完全缓解(CR)患者及22例正常人的MPV。结果:初诊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与CR组(P<0.01,P<0.05),CR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骨髓抑制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初诊组及CR组(P<0.01)。结论:MPV的测定有利于预示病程。  相似文献   

5.
《中级医刊》2010,(8):97-97
《实用内科学》第13版第二十篇造血系统疾病较上版相比,在整体框架上有所调整。第二章贫血一章内容纳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各类溶血性贫血、继发于慢性病的贫血和其他类型贫血。把白血病和相关疾病作为一章叙述。并在概述中提出了2008年WHO有关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最新分类(表1~3)。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某些血液病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检测。急性白血病时RCR减低(P<0.01)、RICR增高(P<0.01);慢性再障和难治,性贫血时RCR减低(P<0.01);营养性贫血时RCR和RICR均正常(P>0.05)。上述结果显示急性白血病、慢性再障、难治性贫血时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营养性贫血时红细胞免疫功能无变化。  相似文献   

7.
魏艳淋  赵小英 《浙江医学》2007,29(6):574-576
已有众多的研究提示在恶性肿瘤患者中贫血发生率较高,并与疾病的治疗疗效和预后有关。虽有报道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贫血的发生率高达95%,但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贫血发生率与疾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不清楚,为此我们对182例初发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和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爱博斯坦巴尔病毒(EBV)的感染状况。方法:用PCR法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CMVDNA、HSVDNA、EBVDNA,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浆中CMVDNA感染情况。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CMVDNA的检出率高于血浆的检出率;初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及初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浆CMVDNA阳性率分别为73%和54%,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经治疗半年后未能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内3种疱疹病毒DNA检出率高于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无改善或恶化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浆CMVDNA检出率亦高于病情有好转的患者。结论:初治白血病患者和初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浆CMVDNA阳性率高于正常人,治疗后3种疱疹病毒DNA的检出率在未缓解的白血病患者中较高,CMVDNA检出率在治疗效果差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较高。  相似文献   

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造血于细胞增殖分化异常的克隆性疾病。10%-35%的患者可转化为急性白血病(An),其机制尚未阐明。我们对16例MDS转An的患者进行了临床多参数分析,以寻找MDS转AL的演变规律及探讨MDS与AL的相互关系。1材料和方法1.1]l$床资料在经FAB分型(198)确诊随访的57例MDS患者中,发现MDS转AL16例(28.0%)O男12例,女4例,年龄19-68岁,中位数44.5岁。其中初诊时为难治性贫血(RA)3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8例,转化中的IIMS:I3(RAEKT)5例。全部病例在初诊时行骨髓细胞…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现状与展望唐由君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关键词急性白血病中医药疗法综述中图法分类号R259.557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俗称血癌),临床以高热、贫血、出血、浸润为特征(四大特点),属祖国医学的温病、急劳、热劳...  相似文献   

11.
急性白血病的非白血性白血病型周围血中白细胞数可不增多,甚至减少。我院近7年来收治急性白血病(AL)74例,其中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29例,占39.2%,29例中仅4例在初诊时发现幼稚细胞,占13.8%。显然在初诊时由于使用的血细胞分析仪自身的局限和忽略显微镜涂片分类计数而漏检,因此,很容易造成临床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12.
地中海贫血合并急性白血病3例报告黄丽莉,罗建明,廖宁,龙桂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30027)地中海贫血合并急性白血病较少见。近年来我院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1.1患儿,男,9岁,不规则发热、皮下出血、关节痛、贫血加重2个月余。于19...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L-3、GM-CSF、TGF-β1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测定9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IL-3、GM-CSF、TGF-β1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血清IL-3、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GM—CS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期IL-3、GM—CSF、TGF-β1水平恢复正常;未缓解和复发患者IL-3、GM—CSF、TGF—β1水平与初诊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GM-CSF水平与TGF-β1呈负相关,与IL-3呈正相关。结论检测IL-3、GM-CSF、TGF-β1水平变化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病情观察,作为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全血细胞减少192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2例全血细胞减少病因分析。病因26种,依次为急性白血病(AL)4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4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35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5例,其他病种55例,AL中以急性早幼业细胞性白血病(APL)居首位,MDSK难治性贫血(RA)最多(76%)。巨幼贫以老年患者居多,骨髓粒、红、巨核三系均有巨幼变。AA均有进行贫血、出血与发热  相似文献   

15.
急性白血病30例误诊原因分析张化道,于文征,李笑宏,王学霞(附属医院内科,256603)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误诊急性白血病(AL)多以发热、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胸骨叩击痛为主要表现,结合血像及骨髓像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但个别病人由于症状体征不典...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肾素活性,探讨白藜芦醇对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采集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初诊时的骨髓和外周血,以放射免疫法检测标本中的肾素活性,9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采用一定浓度梯度(25~200μmol/L)白藜芦醇作用于人白血病U937细胞,培养不同时间(12、24、36、48h)后,以MTT法检测U937细胞增殖抑制率。选择100、200μmol/L白藜芦醇作用U937细胞,培养48h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组织中肾素活性高于对照组骨髓及自身外周血中的肾素活性,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藜芦醇作用U937细胞后,培养细胞上清液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明显降低。白藜芦醇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抑制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下调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而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7.
初发性(denovo)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发病时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作为前驱病变,亦非继发性白血病,初诊时骨髓白血病细胞之外的成熟细胞显示粒、红、巨核三系有骨髓增生异常(或病态造血)的表现,称之为伴三系病态造血(TMDS)的初发性AML...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定量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极限稀释定量PCR法对25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个疗程化疗后外周血标本进行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并定量计算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数,1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①25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标本FLT3基因表达阳性率为80.0%(20/25),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88.2%(15/1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62.5%(5/8)。②20例FLT3基因表达阳性的白血病初诊患者外周血DNA含量为(2.36±1.25)×108 μg•L-1,外周血含有的白血病细胞数为(18.66±8.79)×106•μL-1。经过1个疗程化疗后,1例未缓解者,外周血DNA含量为1.69×107μg•L-1,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数为1.01×106•μL-1;3例部分缓解者,外周血DNA含量为(0.57±0.24)×106 μg•L-1,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数为(1.82±0.19)×103•μL-1;16例完全缓解者,其中FLT3基因表达阴性9例,FLT3检测阳性7例,其外周血DNA含量为(0.16±0.06)×106 μg•L-1,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数为(1.86±1.31)×102•μL-1。健康对照组FLT3基因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定期、定量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后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数,有助于临床观察白血病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BMI—1(B-cell-specific moloney leukemia virus insert site 1)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白血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2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6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34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和10例对照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BMI-1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白血病中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结果:BMI-1基因在10例对照组标本中无表达;K562细胞株中BMI-1纂因呈阳性表达;CML组中BMI-1基因的阳性率为15.4%,其中包括CML慢性期(CML—CP)及CML急变期(CML-AP),其阳性率分别为5%和50%;CLL组中BMI-1基因无表达;AL组中BMI-1基因表达率为47.1%,其中包括急忡髓系白血病(AML)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其阳性率分别为57.7%和12.9%;CML-CP组与CML-AP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初诊AL中,AML组和ALL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L—AP组与初诊AL组阳性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例初诊BMI-1基因阳性表达患者随诊发现,初诊时BMI-1基因表达阳性,完全缓解后无表达,复发后再次表达,经再次治疗后仅达部分缓解,其BMI—1基因表达持续阳性。结论:BMI-1基因红出缸病中存在较高的表达,在正常人及完全缓解病例中无表达,且与疾病的转归相关,提示BMI-1基因高表达可能参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可能作为一种分子标志,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临床研究和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12例。方法:总结自1982年10月至1997年10月期间MDS112例的一般情况、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及治疗。结果:55例(49%)在40岁以下,111例(99.1%)和95例(84%)分别有贫血和全血细胞减少,全部病例骨髓红系有巨幼样变,粒系病态造血达92%,骨髓活检发现不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者为39%(14/36),难治性贫血(RA)和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RAS)型病人用雄性激素治疗后78%(66/85)血红蛋白有提高,而血小板无明显变化,原始细胞增多型难治性贫血、转化中的原始细胞增多型难治性贫血和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型病人主要死于急性白血病。结论:骨髓病态造血和ALIP对诊断有重要价值,雄性激素可改善RA和RAS型病人的贫血,但如何防止MDS转化成急性白血病仍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