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行开腹手术的原因、意义及其降低中转开腹率的措施。方法对87例LC患者因不同原因中转行开腹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转开腹手术的87例病例均一次性完成相应手术,术后恢复顺利,全部治愈出院。结论LC中转开腹常见原因:急性胆囊炎炎症充血水肿、手术区的严重粘连、肝外胆道损伤及出血以及漏误诊等。严格掌握LC手术适应证、提高术前诊断水平及手术医生操作水平,可降低中转开腹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3047例LC中105例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转开腹的原因并总结。结果本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为3.45%,分析原因主要为胆囊三角严重粘连、解剖困难、胆囊管结石嵌顿、胆管损伤、大出血、意外胆囊癌等,105例患者经中转开腹后无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准确严格把握LC手术适应证,术中规范、精细操作可有效降低中转开腹率,而当操作困难或对手术没把握时,应及时中转开腹以确保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0月~2013年3月胆囊疾病患者行LC中转开腹手术的病例资料.结果 1650例LC中转病例31例,中转率为1.88%,术后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胆囊炎行LC中转开腹手术的主要原因为发生胆囊三角致密性粘连、解剖不清、胆囊周围严重粘连、出血及胆道损伤.及时中转开腹,把握中转开腹时机是降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6 038例LC中168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转开腹率为2.8%,其中主动中转开腹120例,主要原因为胆囊三角及胆囊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胆总管及胆囊管变异等;被动中转开腹48例,主要原因为术中出血镜下难以处理(胆囊床、胆囊动脉损伤等)、肝外胆管损伤等。168例均成功完成相应手术,术后恢复顺利,治愈出院。结论 LC术中转开腹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常见原因有手术区严重粘连、肝外胆管损伤等。提高技术水平、严格掌握LC的适应证,可降低中转开腹率,及时中转开腹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中转开腹的原因,评估LC术前难易的程度及如何减少LC手术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解放军第421医院1998年10月至2008年6月期间实施1 200例LC中38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LC术中中转开腹发生率为3.16%,其原因包括胆囊周围严重粘连,近期急性发作,Calot三角严重充血水肿,解剖不清,术中无法控制出血,胆总管损伤. 结论胆囊周围粘连严重,近期急性发作,应慎重选择LC.掌握好中转开腹的时机及处理方法,是降低LC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确评价LC中转开腹手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训如 《腹部外科》1992,5(3):139-14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简称LC)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有些单位的LC已占胆囊切除术总数的85%~87.9%。但目前LC并不能完全替代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简称OC)。LC手术中转开腹率为0~5.8%,统计世界各地5 842例LC,中转开腹手术189例,中转率为3.8%。虽然中转开腹手术原因各异,但基本可分为两大原因:(1)被迫性(疾病性);(2)强迫性(术中技术)。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转开腹手术189例的分析,强调中转开腹手术在LC中的地位及降低术中中转开腹手术率  相似文献   

7.
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6例手术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0月至2008年11月我院为56例术中操作困难的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造成操作困难的原因,探讨各种困难情况下的手术技巧。结果:55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术后胆漏1例,保守治愈,余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谨慎操作,仔细解剖,采用适当的手术技巧,多数困难LC可顺利完成,遇复杂情况果断中转开腹是避免LC严重并发症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的原因、时机及如何预防、减少LC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9月至2009年12月1 036例LC中43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LC中转开腹率4.15%,原因包括胆囊周围及Calot三角严重粘连,术中无法控制的出血,十二指肠损伤,迷走胆管漏和胆道损伤。结论:术中把握中转开腹时机及处理方法,可减少LC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的原因,评估LC术前难易的程度及怎样减少LC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5月至2005年8月间5100例LC中156例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结果LC中转开腹发生率为3.06%,其原因为胆囊周围严重粘连,近期急性发作,Calot三角严重充血水肿,解剖不清。结论胆囊周围粘连严重,近期急性发作,应慎重选择LC。掌握好中转开腹的时机及处理方法,是降低LC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的原因,术前评估LC难易度及减少LC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7月至2009年2月我院施行的568例LC中27例患者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结果:LC中转开腹率4.75%,其中因腹腔、胆囊周围及胆囊三角区严重粘连、急性炎症术野渗血致解剖不清主动中转24例,占88.89%;胆囊床出血、胆囊动脉出血、横结肠损伤各1例被动中转3例,占11.11%。结论:萎缩性胆囊炎、急性炎症发作>72h、胆囊壁明显增厚应慎选LC,掌握中转开腹时机,是降低LC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0月至2010年12月为128例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施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115例成功完成LC,13例中转开腹,成功率89.84%。LC组手术时间35~240m in,平均(67.7±19.4)m in;中转组73~225m in,平均(89.3±16.8)m in。LC组术中出血量5~100m l,平均(23.7±10.6)m l;中转组50~1 000m l,平均(200.6±45.9)m。lLC组术后住院3~5d,平均(3.6±0.8)d;中转组8~23d,平均(11.3±3.4)d。LC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中转开腹组1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切口感染,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有上腹部手术史不应成为LC的禁忌,但具体术式应根据术前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12.
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中转开腹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与防治。方法:回顾分析651例急性炎症期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935例(97.54%),中转开腹16例(2.46%)。其中因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胆囊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主动中转开腹11例(1.69%),被动中转开腹的5例(0.77%)中胆管损伤2例,出血3例。结论: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正确处理胆囊三角是降低LC并发症及中转开腹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B超检查对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B超检查结果用于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施行LC 510例患者的术前B超检查结果与LC中转开腹的关系。结果:LC成功492例,中转开腹18例,中转率3.5%(18/510)。B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胆囊萎缩、囊壁增厚、胆囊颈部嵌顿结石会增加LC的中转开腹率,术前B超检查对预测LC中转开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万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附156例报告)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1991年12月-2001年10月实施的12672例LC中转开腹手术1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转开腹率1.23%(156/12672),术中因病情复杂及术前误诊所致的被迫性开腹92例(58.97%),术中因出现技术性并发症而导致强迫性开腹47例(30.13%),延期开腹17例(10.90%),胆管损伤率0.2%(26/12672)。结论 LC中转开腹主要原因为术前准备不充分,术经验不足,病变复杂,胆道解剖变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1999年10月至2009年10月行LC7431例,术中发生胆管损伤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胆管损伤病人,术中发现12例(75.00%)。损伤类型为:高位胆管损伤2例,胆总管横断4例,右肝管横断2例,迷走肝管及副肝管损伤4例,右肝管电灼伤1例,肝总管电灼伤1例,胆囊管拔断1例,胆囊管与胆总管交汇处撕裂1例。结论腹腔镜下胆管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注重胆囊Calot三角区的操作技巧及复杂胆囊的对策,可显著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对于胆管损伤应争取术中尽早发现,适时恰当处理。  相似文献   

16.
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寻求更具有微创意义的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新术式。方法:回顾分析为452例患者行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资料。结果:428例成功完成两孔法LC,21例改为三孔法,3例改为四孔法,无一例中转开腹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两孔技术行LC安全可行,具有更微创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29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患者中转开腹的原因、时机和处理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 2 9例LC患者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结果 :2 9例开腹原因是胆管损伤、胆漏 3例 ,胆囊萎缩、炎症粘连 1 1例 ,出血 6例 ,胆囊管解剖异常或不清 3例 ,Mirizzi综合征、胆总管残石及肠损伤各 2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未造成严重后果 ,无死亡病例。结论 :LC有时会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 ,及时发现、诊断和适时中转开腹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LC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7月231例急性胆囊炎行LC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LC术中是否转开腹,分为LC术组(205例)和转开腹组(2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指数、病程、胆囊壁厚及生化检查等情况,本研究采用Stata 14.1统计软件对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C术中转开腹危险因素,并拟合ROC曲线评价模型价值,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BMI指数、病程、胆囊壁厚度、白细胞计数、碱性磷酸酶5个因素与LC术中转开腹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指数(OR=1.407, P=0.000)、白细胞计数(OR=1.600, P=0.003)、碱性磷酸酶(OR=1.042, P=0.000)是LC术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26例转开腹患者术后观察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结论手术医师在LC术前应对患者体质状况,白细胞水平、碱性磷酸酶等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以降低LC术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查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so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为7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成功完成手术,8例(10.4%)中转开腹,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5~120min,平均80min;住院5~15d,平均7.6d;术后效果良好。结论:完善的术前检查、娴熟的腹腔镜技术、耐心细致并严格把握中转开腹指征,为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