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93年5月至1997年7月,我们共收治17例腰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7例中,男12例,女5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9岁,平均53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16个月。17例均经手术及病检证实,并全部得到随访。 1.2 症状与体征:患者均因腰腿痛就诊,病程多较长。其中诉双下肢酸重无力、间歇性跛行者8例,腰背疼痛伴单侧下肢酸痛麻木者7例,直腿抬高、拇背伸、跟腱反射阳性,另2例仅诉行走无力或一侧足后跟部麻木感。  相似文献   

2.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并非少见疾病,但国内报道较少,现将我院收治1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病历摘要女患,43岁.于1988年2月出现两手麻木无力,十几天后两下肢也出现麻木无力,症状逐渐加重,于1988年4月11日来我院住院。体格检查:颅神经正常.四肢肌力4级左右,两手握力差,颈6以下痛觉减退,深感觉正常.四肢腱反射均亢进,双侧 Hoffmann、Badinski 征阳性.腰穿脑脊液压力140mmH_2O_,无梗阻,细胞0/mm~3,蛋白250mg/L.颈椎片:4.5椎体后缘稍突.入院后给予激素、B 族维生素、阿斯匹林和胞二磷胆硷等药物治疗,病情仍不见好转,行颈椎 CT 扫描,证实颈6~8后纵韧带骨化,并有椎管腔变窄,诊断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而出院。  相似文献   

3.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16例报告王亦进周世军张献忠*李中宇(附属医院骨科261031*寿光市人民医院)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简称OPLL)病因尚不明确,60年代由日本学者首先发现,国内学者80年代开始报道此种病变,随着CT的广泛应用,OPLL得以及时诊断和...  相似文献   

4.
梁斌 《广西医学》1998,20(5):845-848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ificationofthepos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简称OPLL)在临床上不是多见病,但它可引起颈椎椎管狭窄,常可导致高位颈脊髓损害,发生慢性进行性痉挛性四肢瘫痪。人们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认识较...  相似文献   

5.
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黄种人多发的一种疾病,起病年龄多在45~65岁,儿童罕见报道。现将我院诊治的一例儿童颈椎问盘钙化及OPLL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延征  铁钰 《中原医刊》1996,23(6):9-10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简称OPLL)是一种地域性的颈椎常见疾病,在东南亚地区较为多见,日本发病率更高,因而曾被称为“日本病”。国内董方春于1980年首先报道了此病,以后国内出现了一少此病的报道,如周方等报道1987年9月~1993年11月,仅北医三院就收冶318例OPLL病人。  相似文献   

7.
对1582份 41岁以上的门诊病人的颈椎侧位×线片中发现后纵韧带骨化27例,患病率为1.7%。男性约为女性2倍。后纵韧带骨化的患病率有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27例后纵韧带骨化在侧位×片上分为4型:连续型7例,节段型13例,混合型2例,局限型5例。  相似文献   

8.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神经学表面:附2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并发脊髓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0.
对C4水平以下节段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33例行前路骨化韧带切除术,29例随访1-10a,按JOA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优13例;良10例;改进3例,无变化2例;有效率89.6%,提示:C4以一段性OPLL适合前路开槽切除;C4以上的节段性OPLL或连续型OPLL适合后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充分暴露骨化灶的范围,才能将其完整切除。  相似文献   

11.
12.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及其外科治疗(附7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治疗效果和远期影响。方法本组7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18例,颈后路半椎板减压43例,全椎板减压4例,椎管成形术11例(单开门5例,双开门5例)。结果:手术减压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79.7%,但不同术式对远期效果的影响不同,部分患者出现后颈椎失稳,其中全椎板减压术的发生率为50%,半椎板减压术为22.2%,颈前路术压+植  相似文献   

13.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X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后纵韧带骨化症的MRI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磁共振成像(MRI)信号特点及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40例OPLL患者采用SE序列T1WI及快速小角度T2WI矢状面扫描,并于T2WI观察脊髓内信号强度的变化;9例行CT扫描。结果:骨化灶一般为无信号、信号不均。连续型9例,分节型9例,局限型14例,混合型8例。骨化灶信号强度与病理的关系:高信号区为小骨髓腔,等信号区为新生小血管,低信号区为增生的纤维软骨,无信号区为骨细胞。T2WI脊髓内高信号9例。结论:MRI不仅能显示骨化,还能了解骨化灶的组成成份,并能无损伤地观察脊髓受压的情况。对脊髓本身的变化可以得出病理水平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后纵韧带骨化伴不全瘫痪一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妊娠期后纵韧带骨化伴不全瘫痪一例报告隋龙,张令浩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4岁,G1P0,孕32+4周,1991年3月20日无明显诱因突感全身不适,左下肢麻木,继而发展至对侧下肢麻木,不能行走,伴大小便失禁,全脊髓MRI和CT提示"T4~T5椎间盘钙化...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报告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并发脊髓病16例。本组7例并发不同程度的颈椎退行性改变,5例并发颈椎间盘脱出。提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可能是颈椎退行性变的一种特殊类型。机械性压迫和颈椎不稳是产生脊髓病的两大主要原因。本组13例根据颈椎稳定性分别采用全椎板减压、单开门或双开门式椎管成形方法治疗,术后优良率达92%,无1例恶化加重。  相似文献   

18.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指异位骨化的后纵韧带对椎管内脊髓和神经根产生压迫而表现出脊髓损害及神经根刺激的症状。该病首先由日本学者报道,逐渐受到全世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发现其多发于东亚地区,欧美发病率较低。同时对其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策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就颈椎0PLL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后纵韧带组织的蛋白质组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寻找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特异性蛋白标志。方法采用荧光差异双向电泳法研究OPLL患者及正常人韧带组织的双向电泳图像。采用飞行时间质谱进行鉴定并分析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结果两组样本均得到约1 100个蛋白质点,50个点表达有改变。切胶获得45 个蛋白质点的肽段样本,质谱鉴定为21个蛋白质或肽段。其中15个血液蛋白,其余6个蛋白中4个表达下调;2个表达上调。RT-PCR检测表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的激素脱氢酶, 伴肌动蛋白相关锚定蛋白及Ⅵ型胶原蛋白mRNA变化与电泳结果一致。结论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可能是OPLL的特异表达蛋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收治25例OPLL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路手术5例,后路手术18例,前后路联合手术2例。前路术后平均改善率为67.06%,后路术后平均改善率为51.81%。结论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对大部分OPLL疗效好,对部分病例需根据病灶具体情况,采取前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