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降压、降糖等。治疗组加用眩晕宁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连服2个月。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每次5mg,每晚一次口服,疗程2个月。分别观察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及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眩晕消失时间为(5.62±3.89)d,对照组为(8.45±4.01)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只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的65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眩晕宁片,对照组用盐酸氟桂利嗪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眩晕宁片可以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相似文献   

3.
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13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眩晕宁片治疗组和氟桂利嗪对照组,各66例,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脉动指数(PI).结果 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Vm、P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眩晕宁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显著疗效,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眩晕宁片治疗痰湿内阻型眩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眩晕宁片治疗痰湿内阻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辨证为痰湿内阻型的眩晕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眩晕宁片口服,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口服,采用单盲、平行性对照研究,两组分别治疗18d为观察终点,治疗前后均应用德国EME公司生产的先锋TC2020超声经颅多普勒诊断仪(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治愈23例,好转33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25例,无效13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宁片治疗痰湿内阻型眩晕疗效优于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5.
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150例,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眩晕宁治疗,对照组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均连用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予银杏叶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氟桂利嗪每晚5mg口服,治疗8周。对照组(80例)予氟桂利嗪每晚5mg口服,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效率及脑血流速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银杏叶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优于单用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7.
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6例VBI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予眩晕宁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连服15 d。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每次5mg,每晚1次口服,疗程1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且无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脉泰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符合标准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在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口服脑脉泰胶囊,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与血液流速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脉泰胶囊可以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TCD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颅多普勒(TCD)对4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服用氟桂利嗪前后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行检测观察。结果:氟桂利嗪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快(P<0.05),但椎动脉血流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人6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常规口服氟桂利嗪(西比灵)10 mg,每晚1次,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每日1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血塞通静脉输注,两组治疗10 d后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显效率为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显效率为43%.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眩晕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选择以眩晕、躯体平衡障碍为主诉的后循环缺血住院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眩晕宁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眩晕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良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胃食管反流相关的慢性咽喉炎称为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GERL)。GERL常规治疗效果欠佳,临床上常表现为难治性咽喉炎。目的:观察铝碳酸镁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GER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0例根据临床症状、咽喉部体征和24 h双通道食管pH监测结果诊断的GERL患者纳入研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铝碳酸镁片1.0 g tid和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 mg bid,疗程4~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食管pH监测结果和临床症状评分,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食管近、远端pH<4时间百分比和DeMeester计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和总有效率(96.7%对66.3%)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咽喉炎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铝碳酸镁和PPI对GERL疗效显著且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培他司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尼麦角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53.33%),好转13例(43.33%),治疗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15例(50%),好转13例(43.33%),治疗总有效率93.3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麦角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100例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西比灵胶囊10mg(1次/晚)和脑心通胶囊4粒(3次/d),15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5d后患者眩晕、头疼等症状改善情况,观察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脑血流量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或〈0.01),而全血高切黏度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疗效,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乌体林斯联合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体林斯联合博来霉素(BLM)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或胸水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共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胸腔内注入博来霉素,治疗组32例,胸腔内注入博来霉素和乌体林斯。一个疗程结束后评价患者的近期疗效、行为状况和不良反应,并检测治疗前后胸水中癌胚抗原(CEA)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的近期疗效、行为状况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胸水中的CEA显著低于治疗前而TNF高于治疗前(P均〈0.01),两者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1);治疗后毒副反应,两组发热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对比无差异,而治疗组消化道反应和白细胞下降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内注入乌体林斯联合博来霉素是姑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对慢性心力衰竭(HF)的治疗作用。方法:入选250例具有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病情相对稳定的门诊及住院HF患者,分为丹参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HF治疗,丹参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片(3片/次,3次/d)。平均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变化及主要心血管事件(MCE)(包括死亡、心脏移植及难治性HF再住院)。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丹参组的各项指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有进一步改善,LVEF增加(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缩小(均P<0.05),NT-ProBNP、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降低(均P<0.05),IL-10升高(P<0.05)。丹参组的MCE发生率低(P<0.05)。结论:丹参能减轻心脏负荷,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而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丹参片有助于抗HF治疗并改善慢性H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抗抑郁及心理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胸闷、心悸、气短、胸痛等)缓解情况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影响。方法:住院的ACS合并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被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美托洛尔、辛伐他汀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阿米替林(25rag/d)及心理疏导治疗。观察抗抑郁心理治疗对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病死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73.3%,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3%:23.3%,P〈O.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症患者进行抗抑郁及心理疏导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术(PE)治疗肝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PE组33例肝衰竭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30例肝衰竭患者予内科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情况、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等,随访治疗后3个月内病情转归情况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实验检测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予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乏力、纳差、腹胀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中ALT、TBi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390.48±536.52)U/L vs(81.03±47.58)U/L;(479.27±130.01)μmol/L vs(244.64±151.05)μmol/L,P值均0.01],Alb、胆固醇(CHO)、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33.06±5.42)g/L vs(35.24±3.68)g/L;(2.50±1.24)mmol/L vs(3.59±0.86)mmol/L;(34.16±5.33)%vs(73.98±27.23)%,P值均0.01],对照组治疗后ALT、TBil、Alb、CHO、PTA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组患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276,P0.01),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χ2=13.258,P0.01);PE治疗效果与治疗前TBil水平、并发症、胆酶分离、年龄≥40岁有关(P0.05),TBil、胆酶分离是影响PE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值分别为1.01、8.75);术中共发生不良反应8例次,予对症处理后均可好转并完成治疗。结论 PE治疗肝衰竭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价值。TBil、胆酶分离是影响PE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7月-2014年3月我院就诊确诊的8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而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下降,心绞痛症状改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LDL-C、TC两项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改善冠心病症状,有效降低血脂,临床疗效确切,并且方便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所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4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每次600 mg,每日两次,共十天。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应用β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茶碱类,甘草片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5%,77.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能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