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了解输血前患者的感染状况,避免和预防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检测1 249例患者输血前乙型肝炎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抗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1+2型)(抗-H IV)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分析其结果。结果:1 249份标本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 sA g)阳性率为19.45%,抗-HCV阳性率为1.20%,TP阳性率为1.28%,抗-H IV阳性率为0,ALT异常阳性率为14.57%。结论:输血前已感染乙型肝炎、丙肝、梅毒是严重的,明显高于自然人群的感染率,并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说明了对患者进行输血前常规检测感染因子(九项)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输血前或手术患者进行四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既让患者输血前了解自己是否感染了四项传染病,也为输血或手术后感染此几项病有了权威的依据,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发生。方法收集病例进行血液传染病四项检测。结果 4154例患者中四项感染性指标总阳性率为12.87%,其中乙肝的感染率最高为10.51%,且乙肝的发病在性别及临床科室有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输血前作血液感染性指标的检测至关重要,既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又可以避免医源性感染,既保护了患者也保护了医护人员及其他的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于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了解患者输血前的传染病感染大况,避免和预防各种的病情感染或医患纠纷,进而探讨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对于临床的意义所在。方法对1900例拟输血患者进行血液样本采集,并进行乙型肝炎5项指标、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抗体及人类自身免疫缺陷病毒抗体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结果在1900例拟输血患者中HBc-Ab具有最高发的阳性率;以HBe-Ag以外的检测指标,显示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同时HBs-Ag、HBe-Ab、HBc-Ab在性别因素中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低龄组(低于60岁)只有HIV、HBs-Ag及HBe-Ag较高于高龄组(高于60岁),同时在忽略HIV和HBs-Ab的情况下,其他的检测指标均表现出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对患者输血前进行8项感染性指标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医疗行为、预防血液传播性疾病的传染、减少因输血后感染引起的多种医疗纠纷,对于医院、医师及患者、供血单位具有重要的临床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输血作为一种药物无法替代的特殊治疗手段,在医疗过程中被广泛采用,同时输血也是引起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途径之一。为确保输血安全,有必要对受血者进行相关各项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了解受血者输血前的身体状况,避免 相似文献
5.
侯春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31):119-119
目的分析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需接受输血治疗的临床患者3198例,对其在输血前展开感染性指标如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 Ig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 Ab)、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并分析不同科室和年龄段患者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结果各科室HBsAg阳性率均最高,HIV阳性率均最低。各年龄段中40~60岁年龄段各指标阳性率较高。结论在输血前对患者展开感染性指标检测可有效提高输血安全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避免和减少因输血导致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260例患者的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情况。结果 2007年947份血液标本,37份传染性指标阳性,阳性率3.91%;2008年1103份血液标本,51份传染性指标阳性,阳性率4.62%;2009年1210份血液标本,95份传染性指标阳性,阳性率7.85%;由此可见,传染性指标的阳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只有在输血前对患者的血液进行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充分了解患者输血前的血液情况,才能避免院内感染,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输血患者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感染状况,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EUSA法检测HBsAg、抗-HIV、-HCV、抗-TP检测。结果:我院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总阳性率为12.76%,其中HBsAg性率为11.20%,抗-HIV阳性率为0%.抗-HCV阳性率为0.58%,抗-TP阳性率为1.21%。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可以了解受血者输血前经血液传播疾病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从而减少医患纠纷,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为保障患者和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避免引起因血液传播性疾病导致的医疗纠纷.我们对手术或输血前患者的乙型肝炎5项、抗HAV、抗HCV、抗HEV、RPR、抗HIV进行了检测,现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进行肝炎病毒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肝炎的感染情况,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136例需要输血或手术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五项和抗-HCV、抗-HGV进行检测。结果住院患者输血前和手术前肝炎病毒总感染率为36.03%。结论输血前和手术前住院患者肝炎病毒感染明显高于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说明对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进行病毒肝炎血清学标志的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利于患者治疗及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受血者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感染状况,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6740例受血者进行乙肝5项、梅毒螺旋体抗体、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等指标的检测.结果:6740例患者检测中阳性患者为1268例(19.82%).其中HBsAg阳性815例(12.1%).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68例(1.0%),丙肝抗体阳性74例(1.1%),艾滋病抗体初筛试验阳性3例(0.04%).结论:通过对受血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可明确受血者输血前的健康状况,减少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究输血患者其输血前感染状况,强调有关感染性检查项目设置的重要牲。方法对5096例住院患者ELISA法检测HbsAg,Anti-HCV,Anti-TP,Anti-HIV1/2;用速率法检测ALT。结果HbsAg阳性率16%,Anti-HCVB阳性率1·53%,Anti-TP阳性率1·31%,Anti-HIV1/2未检出阳性,ALT异常占18·1%。结论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可减少因输血引起的的医疗纠纷,有利于医务工作者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3.
输血前5种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本院患者输血前病毒性感染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8359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检测,同时用生化速率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用梅毒甲苯胺红颗粒凝集试验(TRUST)初筛,阳性者用ELISA法确证。结果梅毒抗体经TRUST法检测阳性率为1.96%(164例),再经ELISA法确证阳性率为1.69%(142例),HBsAg、抗-HCV、抗-HIV阳性率分别为12.2%(1020例)、1.15%(96例)、0.38%(32例),ALT〉40U者为7.5%(627例)。结论 5种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对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及预防医源性疾病的传播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19483例患者四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分析,探讨输血前和术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的重要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19483例输血前和术前患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分析。结果〈br〉 在19483例患者中,检测样本总阳性数1606例,总阳性率5.16%,其中HBsAg阳性1242例(6.37%)、抗-HCV阳性123例(0.63%)、抗-HIV1/2阳性待复检3例(0.015%)、确诊阳性3例(0.015%)、抗-TP阳性238例(1.22%)。结论对输血前和术前患者四项传染性指标进行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同时对减少医院感染,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五项感染性指标检测对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下半年5600例患者进行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总阳性率为12.17%,其中各单项阳性率分别为:HBsAg 10.48%、抗-HCV0.34%、抗-TP 1.07%、抗-HIV0.017%、抗-HAV 0.26%。结论对输血和手术前进行感染性指标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控制感染和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进行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梅毒(TP)等传染病项目的检测,从而了解患者术前及输血前的状况,避免临床输血和手术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我院2011年1~12月5846例患者的输血前、手术前血清传染性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1+2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等项目。结果在所检测的5846例患者中,HBsAg阳性率为11.5%,抗HCV阳性率为1.06%,抗HIV1+2阳性率为0.034%,抗TP阳性率为0.34%。结论对患者进行输血前及术前检查,不仅对医惠双方有益,而且对临床输血管理安全监控且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以及确保患者进行有效治疗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指南》2015,(21)
目的探讨200例输血前患者四项感染指标检测结果。方法 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选择住院进行输血治疗的200例患者,输血前都进行了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的检测与临床资料的调查。结果 200例患者检出HAV、HBV、HCV、HIV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0%、9.0%、4.0%、1.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输血次数、体质量指数与感染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本院输血前患者四项感染指标检测阳性率比较高,需要积极根据感染危险因素加强预防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8282例患者输血前及术前传染病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输血前及术前患者进行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HIV)以及梅毒(TP)等传染病的检测,以了解患者术前及输血前的状况,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医务人员职业感染及防止医疗纠纷。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8282例输血前患者进行HBsAg、HCV和HIV检测,同时应用甲苯胺红颗粒凝集试验(TRUST)方法查滴度,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方法确证。结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6.70%(555例)、梅毒抗体阳性率1.36%(113例)、丙肝抗体阳性率1.64%(136例)、HIV抗体阳性率0.48%(40例)。结论输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有一定比例的阳性率;对患者进行输血前及术前检查,无论对患者、医务人员还是控制院内感染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的感染状况,强调检查相关感染性项目的重要性。方法检测928例患者输血前乙型肝炎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所检测的928例患者中,HBsAg阳性100例,阳性率10.8%;抗-HCV阳性13例,阳性率14%;抗-TP阳性5例,阳性率05%;ALT异常117例,阳性率12.6%。结论患者在输血前其血清学上述感染性指标已有一定比例的阳性率,说明患者在输血前已有不同程度相关传染性疾病的感染,输血前常规检查4项传染病学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血源性疾病的病因、疾病传播的责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对本院6000例受血者进行输血前ALT、抗-HCV、抗-HIV、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和TP9项血清学指标的检测与分析。结果在所检测样本中:①HBsAg、ALT阳性为536例和496例,阳性率分别为8.93%和8.27%;②抗-HCV阳性为44例,阳性率为0.73%;③抗-HIV阳性1例,阳性率为0.02%;④TP抗体阳性48例,阳性率为0.80%;⑤HBsAb阳性率为18.33%;HBcAb阳性率为14.33%;HBeAg阳性率为8.53%;HBeAb阳性率为2.27%;HBeAb+HBsAb阳性64例(1.07%);HBsAg+HbsAb阳性20例(0.33%);HbsAb+HbcAb阳性116例(1.93%)。结论输血前的受血者血清学检测,对于控制医院内感染,减少医疗纠纷及其隐患的发生,明确医患责任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